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32935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docx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卷人教版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

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

22007.12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试场号、座位号、姓名、班级、学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淡装浓抹总相宜”,吟诵着苏轼的诗歌,徜(cháng)徉在西子湖畔(bàn),尽情敞开自己的

心扉(fēi),“斜风细雨不须归”啊!

B.“五一”黄金周期间,各大商场纷纷打折(zhé),甚至不惜折(shé)本消售,场面异常火暴。

C.打开墓室后,考古工作者用畚(běn)箕铲去浮土,慢慢打开棺椁(chún),看到了悲残的一

幕——已经被盗,尸骨被扔的到处都是。

但遗留的文物依然非常保贵。

D.自从陈水扁女婿被揭发涉嫌台湾土地开发股票内线交易、非法牟利以来,陈水扁家人及其亲(qìng)家、亲(qīn)信涉嫌贪污腐败、生活奢华的内幕不断被曝(bào)光。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广大农民还不富裕,经不起任何伪劣商品的侵害。

但如果伪劣商品还着农村市场,还在侵害着农民利益,那么,农民脱贫致富就不可能很好地实现。

②尚文婕凭着自己的实力和较高的,终于战胜对手,夺得了2006年“超级女生”总决赛冠军。

③所谓文化,是指人在改造客观世界,在群体关系,在自身情感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地域风格和民族样式。

④中国近代社会的分期,国内和海外学者有相当大的分歧,但国内史学界主流依然坚

持以1840年作为近代中国的分界。

A.充斥人脉调节/协调关于/固然B.充斥人气协调/调节关于/固然

C.充溢人气协调/调节对于/诚然D.充溢人脉调节/协调对于/诚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最近访问了中国大陆,并和胡锦涛主席进行了交谈。

其后,他对新闻媒体说:

“台湾当局对中国大陆的话一定要听,中国大陆决不会因为举办奥运会而对台独活动投鼠忌器。

B.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

天高云淡,凉风习习。

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番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C.现在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名义上送这送那。

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东西都已经包含在了高昂的房价里,实际上仍然是由消费者买单。

D.十多年来,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股票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股市风险,掌握股市行情,尽量避免投资风险,以便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

C.高等教育的产业化运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圆大学梦,又可以筹措更多资金,帮高校缓解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

D.休斯敦火箭队为了拴住姚明,以期在NBA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姚明于2005年9月1日与之续约,新的合同延续到2011年。

5.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年高考考生的电子档案将在考生报名信息(含身份证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

)、

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的基础上,增加考生参加考试的诚信信息。

B.消费类电子产业正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一是数字化,模拟产品将逐渐被数字产品代替;二是消费类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样化、集成化。

C.李清照《如梦令·“绿肥红瘦”》一词写出了“我”的惜春之情。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一句中,“绿”和“红”分别代表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D.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讲述了自己受骗的经过,并告诫我们:

“人还是大意不得”,“偶一疑虑”,就可能误入“卑鄙者的圈套”(《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

6.下面是学生默写的古诗文名句,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①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②万里悲秋长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B.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蜀相》)            

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石头城》) 

C.①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

(李商隐《锦瑟》) 

   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惨月。

(柳永《雨霖铃》) 

D.①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

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

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

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

我们今人,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

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的“一统天下”。

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

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

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

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

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

于是,他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

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

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

他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

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

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

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

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

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

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

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

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

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

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

而所谓“适应”,对人类来说绝不是消极的。

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农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

7.下列对“另一种居民”含义的解释,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是指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北部而政治、文化不同于华夏的族群。

B.是指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大量畜养牲口的族群。

C.是指地域与华夏相邻、有历史贡献却被汉族士大夫贬斥的族群。

D.是指生活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并开创出半农半牧生活方式的族群。

8.下列不属于“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依据的一项是

A.戎狄族群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B.戎狄族群为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作出具有开创性的历史贡献。

C.戎狄族群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边缘地带的主角。

D.戎狄族群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过程中,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上的戎狄族群就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生活方式。

B.华夏与戎狄出现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C.相互反目,关系紧张,最终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华夏与戎狄两个不同的族群。

D.畜牧业是戎狄族群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创造,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

10.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戎狄创造性地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与技术。

因此,没有戎狄世上便没有畜牧业,也就没有后来大规模的游牧经济。

B.戎狄的兴起与畜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因此要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畜牧业的发展史,就必须了解戎狄的历史贡献。

C.华夏士大夫历来低视戎狄,在撰写的史书中对戎狄作了不公平的评价。

所以,有关戎狄侵犯的说法应纠正。

D.迫于环境的变化,戎狄开创了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

可见,自然环境的恶化,是一种新的生

活方式诞生的前提。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处,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注],为人之佐。

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

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日:

“二百年无此作矣!

”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

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

予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

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注]从辟书:

应地方官招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处放:

纵情

B.辄抑于有司抑:

压制

C.次为十卷次:

分类编排

D.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掇:

选取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B.少以荫补为吏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辄抑于有司D.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梅圣俞“穷”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

②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

③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④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⑤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⑥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日:

“二百年无此作矣!

A.①③④B.②④⑥C.②⑤⑥D.①③⑤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序言以说明梅圣俞诗作情况、记录梅圣俞诗集成集情况为轴心,将说明、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糅为一体。

B.这篇序言从议论入手,提出“穷而后工”的观点。

认为不是写诗造成诗人困窘,而是陷入困境的人往往更能把诗写好。

C.王文康公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认为两百年以后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杰作。

梅圣俞诗歌之工可从此话中体味出来。

D.这篇文章并不是主要论述梅圣俞的诗歌艺术,而是借此表达对梅圣俞一生怀才不遇表示同情和不平。

第Ⅱ卷(108分)

四.(17分)

15.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

①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3分)

译文:

②辄序而藏之。

(2分)

译文: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段断句。

(3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

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

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1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鹊桥仙

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注】钓台:

即富春江严子陵钓台。

东汉时严光不应汉光武帝征召,独自披羊裘在此钓鱼。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这两首诗中“渔父”形象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简要分析。

答:

(2)“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和“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两句都写渔父生活,但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

请试作分析。

答:

17.下面句子都有文学常识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3分) 

(1)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王实甫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明代文学家凌濛初著有《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被称为“三言”。

(3)描写李香君和侯方域爱情故事的戏剧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的《长生殿》。

五.(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江南雨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是啊!

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

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棱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

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

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

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

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

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

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

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

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棰,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象……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

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

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

眼前的小巷变得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尤为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

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

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

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处,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

扶拦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

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

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

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

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

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

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

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8.请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

答:

(2)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

答:

19.文章说,走进江南雨巷“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作者有什么悲,又有什么喜?

(6分)

答:

                                                                               

20.第⑨段与上文构成什么关系?

(1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分)

答:

                                                                               

21.江南雨巷有哪些特点?

(4分)

答:

                                                                               

六.(13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前不久,上海的市民信箱网上调查平台对3000多位市民展开调查。

在被问到“如何与艾滋病患者相处”时,有58%的市民表示会接纳他们,另有36%的市民则表示将“保持距离”。

只有1%的市民表示会“歧视并排斥”艾滋病患者。

在与艾滋病患者的交往中,有61%的市民对艾滋病患者的第一感觉是“同情”,但也有23%的市民承认第一感觉是“害怕”。

值得一提的是,有42%的市民表示愿意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艾滋病患者,只有13%的市民明确表示“不愿意”。

(1)调查结果显示:

(20字以内)(2分)

(2)请以委婉、得体的语言给艾滋病患者和歧视排斥艾滋病患者的市民各写一句寄语。

①致艾滋病患者:

(2分)

②致歧视排斥者:

(2分)

23.请说明右边漫画《过河》的画面内容。

(不超过50字)

(3分)

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1分)

过河

24.《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一首在网络上流行很广的诗,请仿照它的结构,再续写一节。

(3分)

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③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而是纵然轨迹交汇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②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④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七.(60分)

25.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散步的时候/我喜欢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

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请以“弯路与直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杭州四中教育集团(吴山校区)

200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1.D[A.装-妆畔pànB.消-销C.椁guǒ残-惨的-得保-宝]

2.B[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充溢-充满。

人脉-人际关系;人气-人的支持率。

调节-调整使适合要求;协调-使配合适当。

关于-引进行为的关系者;对于-引进对象。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诚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正确,引起下文转折。

]

3.B[高山景行-比喻人道德高尚。

]

4.B[A.搭配不当。

“违反”改为“扰乱”,“损害”改为“危害”。

C.前后不照应。

“双刃剑”指正反两面,下文只有正面意思,没有反面意思。

D.结构混乱。

改为“于2005年9月1日与姚明续约”。

]

5.B[A.删掉括号内句号;C.删掉“绿肥红瘦”引号;D.句末句号移至“卑鄙者的圈套”后。

]

6.D[A.长—常做—作;B.沾—满;C.枉—惘惨—残。

]

二.

7.B(这是汉族士大夫的偏见,而不是作者的看法。

8.C(原文是针对“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而言的,C项涉及戎狄的地域作用,但不是历史贡献。

9.B(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仍是“农业一统天下”;C.华夏与戎狄分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迁;D.不是“改造自然环境”,应是“适应环境”。

10.B(A.戎狄只是开创了我国的畜牧业;C.士大夫对戎狄的评价虽有失公允,但不能因此而否定戎狄“侵犯抢掠”的史实。

D.自然环境的变化、恶化,往往会诞生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诞生,并不一定要以“自然环境的恶化”为前提。

三.

11.C(按次序编排)

12.B(凭借)[A.转折关系/递进关系C.被/向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定语后置的标志]

13.D(②④⑥排除)

14.C(应是两百年前没有这样的杰作)

四.

15.

(1)①我常听到人们说,诗人很少有显达的而多数是困厄的,难道是这样的吗?

(3分)

(关键字:

“达”“穷”)

②就为它写了序并把它收藏起来。

(2分)

(关键字:

“序”)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

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受时与治世同/而

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3分)

16.

(1)都远离世间红尘,追求高洁境界。

(2分)

(2)陆词正面直接描写(1分),柳诗侧面间接描写(1分);陆词用白描手法(或:

排比手法)

(1分),柳诗情景交融,将渔父的高洁情怀和一尘不染的山水景物融合在一起(1分)。

17.(3分)

(1)王实甫改为郑光祖

(2)凌濛初改为冯梦龙(3)《长生殿》改为《桃花扇》

 

五.

18.

(1)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回到历史中。

(2分)

(2)雨后的江南小巷让人心绪宁静,心境平和,暂离现实的纷繁和尘世的烦扰。

(2分)  

19.悲:

江南的盛世落下了帷幕,繁华不再。

(2分)

喜:

①江南雨巷可以呼吸清新的空气(2分);②江南雨巷可以远离红尘,品味历史(2分)。

20.

(1)对比;(1分)

  

(2)用现实的嘈杂和躁动反衬江南雨巷的平静与安宁,说明江南雨巷能使人超脱现实,得到慰藉。

(3分)

21.幽雅、恬静、优美、古老、纯朴、生动。

(4分,酌情判分)

六.

22.

(1)上海市民对艾滋病患者总体较为理性宽容。

(2分)

(2)示例:

①带着大家的关爱,鼓足勇气,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吧!

(2分)

②把患者想成自己或亲人,你的胸怀会无限宽广起来。

(2分)

23.

(1)(要求:

3分,要用说明文字,如果记叙过程则不得分。

示例:

漫画由三幅构成。

第一幅,水面上有两个人头;第二幅,两人身子都露出了水面;第三幅,前面那人登上了台阶,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