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3949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docx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

学习啦【心理健康论文】编辑:

坚烘

爱情是人生最美的一章,它是一个渡口,一个人将从这里出发,从少年走向青年,从父母温暖的翅膀下走向独立的人生,延续新的生命。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篇一

  《关于爱情心理研究的探讨》

  摘要:

从上世纪70世代形开始,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近年来,我国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也逐渐展开,本文拟从爱情的概念、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测量、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相关研究,对其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爱情心理;爱情的概念;结构;测量;影响因素

  1.引言

  爱情是复杂多变的,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关爱情心理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丛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逐步开展起来,并在理论和实际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而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与分析,爱情心理的结构及其测量、影响因素等方面。

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爱情心理的研究,并就以往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展望。

  2.爱情的概念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定义,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不同的心理学家从自己的理念基础出发,对爱情给出了很多的定义。

Wstson认为爱情是由一种性带感引发的天生的情感。

Freud认为,对性结合的欲望是情感的中心。

当这种欲望被限制的时候,作为对这种挫折的补偿,人们对就会将其他人理想化并坠入爱河。

Frommn认为爱是一种工具,用来减少人的分离感和孤独感。

Rubin将爱情定义为一种指向他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人以特定的方式思考、感受和行动。

Swenson)认为爱情就是行动,例赠送礼物、共同活动和坦露私密信息。

Centers认为爱情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被回报时引起的反应。

Skolnick将爱情定义为一种由情感、想法、文化表征建立起来的建构的体验。

这些定义有的关注的是爱情的起源,有的关注爱情的功能,有的则关注对爱情的描述。

总之,爱情是一个复杂的东西,每个人对它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3.大学生爱情心理的探讨

  爱情是人生的重大课题,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处在青春妙龄、充满着幻想与浪漫色彩的大学生更是有着独特的魅力。

  3.1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

  身处大学校园的爱情,由于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爱情观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常泓,侯赞华(2008)认为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对爱情真谛缺乏理解。

2.恋爱动机的偏差。

3.恋爱道德观念的弱化。

4.恋爱行为的非理性化。

而对于大学生的爱情心理问题,王素珍认为主要有:

  1.爱情价值观错位。

在其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后,发现大学生在爱情价值观方面,从总体上看是能够正确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和处理好爱情与事业、爱情与学业的关系,但调查同时显示,也有一些人存在一些问题:

①看重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②为了爱情影响学业;③推崇“爱情至上”;④对爱情的“忠贞专一、排他性”认识错位。

  2.爱情挫折。

  3.恋爱行为不当。

  让人值得关注的是:

如今的大学生“恋爱族”中,真正为爱情而相爱的人并不太多。

詹灶福,汪琴据一项对11所大学近千名大学生的关于“你恋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题调查发现学生回答的依次顺序是:

满足生理和发展的需要、充实课余生活、双方接触产生爱情、作为一种消遣、寻求一种刺激、孤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对一行的好奇心、积累经验、为建立理想的家庭而选择伴侣。

这一结果应该说是令人担忧的,。

黄家兵认为有必要结合当前大学生恋爱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探讨其中的心理问题:

1、恋爱普遍化与焦虑感并存;2.恋爱“过程体验”的空虚感;3.恋爱轻率而导致的无聊感。

  3.2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面对如今大学生爱情观所存在的问题。

常泓、侯赞华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

  1.深化对爱情本质的理解,增强恋爱道德观念。

  2.培养健康的恋爱行为。

  3.正确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

  4.加强校园思想文化建设。

  王素珍则从爱情价值观、爱情挫折和恋爱行为不当方面阐述了调适方法,认为在爱情价值观方面应该做到以下自我调适:

  1.要学会思考。

2.要学会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成才的关系。

3.提高爱情的道德修养。

在爱情挫折方面,要做到:

1.要端正爱情认识。

  2.要分析失恋的原因。

  3.要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

  爱是道德的表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艺术。

大学生的爱情必须健康、文明、高雅、大方,有利于促进身心发展。

  4.爱情的测量

  综观国内外有关爱情的测量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爱情观念的测量、爱情成分的测量、爱情类型的测量。

  4.1爱情观念的测量

  Rubin最早开始对爱情进行科学的测量。

Rubin认为爱情是可以测量的独立概念,可视为一个人对特定他人的多面性态度,它是亲密关系的最深层次,不仅包括审美、激情等心理因素,还包含生理激起与共同生活愿望等复杂的因素。

Rubin通过项目分析、信效度考验建立了13个项目的爱情心理量表和13个项目的喜欢量表,这是第一个区分喜欢和爱的研究;并确定了恋爱中人们思想的三个主题:

依恋、关心和信任。

这三个主题创造的爱情心理量表可用来测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爱情思想强度的大小。

研究者们常在问卷研究和实验室实验中评估RLS的有效性。

  4.2爱情成分的测量

  1)Davis曾对爱情和友谊进行了比较和区分,认为友谊之中的喜欢包括8个主要元素:

欢乐、互助、尊敬、无拘无束、接纳、信任、理解和交心;而爱情除这些因素外还包括集束:

激情和关怀。

研究发现这可以让人觉察到什么时候友谊已经转化为爱情关系,或爱情关系正在逐渐降格为普通的友谊。

Davis和Todd在此论基础上设计出了关系评定表(RelationshipRatingForm),此量表共包括6大方面由19个分量表组成,它被用来区分各种类型的友谊,并能预测不同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属于哪种类型的友谊。

  2)Sternberg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他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

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decision/commitment)。

Sternberg通过比较爱情类型的结构模型和评价这些模型中对多种亲密关系的有效性发展了36个项目、3个分量表的三因素爱情心理量表。

  3)Yela使用stemberg的模型作为指导,对其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最常使用的爱情维度:

关爱、性欲、激情、亲密、尊重、承诺和依恋这些维度可以被合成为只有四个成分:

性爱激情、浪漫激情、亲密和承诺,并编制了相应的爱情测验量表。

量表包含55个项目用来测量爱情模型的四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用15个项目来评价,每个项目均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方式作答。

  4)李朝旭等人则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爱情”一词为刺激,让278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自由联想,再基于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内隐爱情理论包含5个方面:

①伦理与责任;②浪漫体验;③冲突及痛苦;④理性;⑤朋友式关爱。

  5)王娟采用问卷法,以中国五个地区的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为被试,通过开放式问卷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了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5个维度。

编制了包含26个项目的中国人爱情心理正式问卷,采用6点计分,4个项目设为反向计分。

  4.3爱情类型的测量

  关于爱情类型的测量主要是爱情态度量表(loveattitudesscale,LAs)。

美国心理学家Hendrick和Hendrick(l986)依据Lee(1977)爱情类型理论,编制了包含42个项目,每个类型7项目的爱情态度量表,包括浪漫爱、游戏爱、伴侣爱、现实爱、占有爱和奉献爱6个分量表,采用李克特5分的作答方式。

  5.爱情的影响因素

  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本文在对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爱情心理的影响因素。

  5.1不同文化中的性别因素

  David的一项涉及52个国家的研究表明,在世界十个主要地区中的人们,男性普遍比女性要求性方面的变化和多样性。

Roy,Jean认同在多种文化背景下,女性的性行为都是受到压抑的。

国内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例如李志和彭建国在对婚前性容许程度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常常使用“双重标准”,即男女标准不同,男人可以比女人更开放些。

  5.2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因素

  Donnellan,Larsen-Rife,Conger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考察青春期的家庭特点如何预测成年早期的爱情关系。

结果显示,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家庭关系状况会导致爱情关系能力的不同。

家庭中父母的冲突对青少年的恋爱中的认知和情感都有影响。

并且,早期的家庭关系能预测人们恋爱关系和婚姻是否持久。

王娟(2006)采用Olsont等1982年编制的家庭亲密度量表第二版,共16个项目,后由我国研究者费立鹏等对该量表进行了三次修订,使其适用中国的家庭环境状况。

该量表为5点计分,根据被试得分的高低,家庭亲密度量表将被试的家庭亲密度分成四种类型:

松散、自由、亲密和缠结。

研究发现中国人爱情心理的结构包括5个维度:

接纳、关爱、激情、爱情价值观和浪漫,来自于亲密度过高家庭的被试在爱情心理上更倾向于对各个维度有高的感受。

  5.3其他因素

  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他一些因素也对爱情心理产生影响,比如恋爱状况、恋爱目的和动机、家庭收入等。

根据王素珍对1005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随机访谈,发现大学生谈恋爱的目的、动机大多是为了情感的寄托。

大部分学生认为,谈恋爱是情感的依恋,他们重视恋爱的情感体验,注重恋爱的过程,对恋爱以后有什么结果并没有太多的思考。

  6.爱情心理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关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在国外已较为普遍,而国内爱情心理研究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爱情心理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因而研究就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6.1研究对象有待扩展

  从研究对象上来看,大多以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而研究中学生和研究生的爱情心理的较少。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发育成熟较早,中学校园频频出现学生早恋现象,有关其对爱情的认识,因此,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而研究生虽然在年龄和心智上都比较成熟,但现有很多研究生处于单身,并从而有过恋爱关系,其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也有现实意义。

  6.2研究内容有待丰富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内对于爱情心理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存在问题和教育对策的理论研究和与其他变量的关系研究上,对于爱情心理形成的原因机制的分析较少,也没有具体探讨不同社会人群中的爱情心理。

如何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以当今中国人的爱情恋爱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提高中国人幸福满意度应该是研究的最终目的。

  6.3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单一

  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

质的研究虽然能够发现和说明一些问题,但要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还需要做出大量的实证研究。

从研究工具来看,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量表可以使用,大部分测量工具要么借鉴国外的量表,要么是研究者自编的量表,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来研究结论上的差异,甚至得出了相悖的结论。

  针对以上不足,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关于爱情心理的理论问题,如恋爱观、爱情心理教育、结构模式、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将一如既往地受到关注,但是更应该关注中国人的爱情心理原因机制。

同时,对爱情心理的教育对策的效果评估也同步展开。

  第二、探索并编制出结构合理、信效度高的中国人爱情心理量表,为有效地诊断和预测不正确的爱情观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

  第三、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将量表法、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结合起来,相互验证和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娟.(2006).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张于.(2009).爱情心理及其与人际关系满意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武汉:

化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常泓,侯赞华.(2008).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心理:

问题与对策.中国商界,10,223-224.

  [4]王素珍.(2004).大学生爱情心理调查与思考.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14-17.

  [5]林艳艳,李朝旭.(2006).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40-44.

  [6]黄家兵.(2005).当代大学生爱情观与心理健康.经济与社会发展,6,87-89.

  关于爱情的心理学论文篇二

  《用心理学来分析爱情》

  摘要:

我们天生拥有爱的感觉,但我们不是天生就擅长去爱。

爱有时候可能会披着外衣,使人误解,但那仍然是爱。

只是,我们需要学习分辨的能力,需要学习体会那含蓄背后的温情。

  关键词:

爱情价值观、爱情作用、爱情态度

  一.爱情的观念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终身伴侣,如何找到真正的爱情,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爱情观。

我认为爱情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感情问题上的具体体现,一个正确的爱情观会引导人走向健康、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先看看爱情的涵义。

电子词典里对爱情的解释是:

男女间爱恋的感情。

这没什么好说的,倒是后面的英文:

personalaffection有点意思,私人的爱情或说私人的疾病。

大约爱情是西方传来的产物,到底是人家说的触其本质,处理好了是爱情,处理不好便是疾病!

所以,我们亟需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以把握爱情的内在规律,从而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爱情史!

  二、爱情的作用

  我们公认爱情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情绪。

感觉和情绪本身就一种很玄妙的东西,作为这里面最复杂的一种,爱情就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是个什么滋味了。

不过,我们可以研究一下爱情的作用。

  爱情大约有四大作用:

其一让男女双方愉悦,可以快乐的生活;其二进一步升华到婚姻,繁衍后代;其三激发灵感,生出新的艺术;其四解除人生的孤独寂寞。

爱情的每一个作用都很伟大,然而,并不是每一场爱情都可以把四种作用全发挥出来。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恋爱对青年心理的成熟健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日益强烈的性冲动的重要途径。

通过恋爱接触异性,使青年不再感觉到性的压抑紧张。

其次,性意识的发展必须经过恋爱阶段才能完善。

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通过恋爱。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恋爱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经过了恋爱,人才会真正成熟起来。

  不过,恋爱的意义虽有积极的一面,有时也会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

首先,过度的兴奋和悲痛都会加剧心理紧张。

处在热恋中的青年会为一些小事而高兴或烦恼,就带来了高度的心理紧张。

其次,热恋中的男女虽然感觉到强烈的心理紧张,但双方的共处和抚慰、爱情的甜蜜又会降低他们的焦虑感。

那些遭受恋爱挫折的人失魂落魄,觉得人生意义不复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难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绝路。

如果没有恰当的心理指导或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失恋对青年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

  大学生谈恋爱如果不能用理性控制自己,处理好各种问题,弊端更甚。

首先,大学时代正是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为未来打基础的黄金时期,如果过多地用于谈恋爱,必将对学生的学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有所影响。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送礼送花、看电影,哪一样不需要经济的支援?

这无疑会给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带来压力。

再次,虽说《婚姻法》已规定大学生可以结婚,可事实上大学生相对于生理的成熟,心理上的成熟程度远远不足,缺乏责任感和承受能力,一旦发生性行为,如果处理不好,对其身心和未来的发展都会造成巨大的伤害和不良的影响。

最后,谈恋爱之后,必将社交范围缩小,乃至只有二人世界而忽视家人和朋友,造成自己情感上的孤立,一旦爱情失败,就会变得一无所有。

  三、爱情的态度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

要深刻地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

爱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可分割的,一位教育家曾教导儿子:

“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惜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

想借爱情寻欢作乐的人,是贪淫好色之徒,是堕落者。

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的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她缔造幸福。

”这种爱的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

无理性的爱是盲目的,很危险的,导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场悲剧。

  其次,要正确对待爱情的有与无的问题。

作为人类最高级的感情,爱情绝对是一种奢侈品。

既然是奢侈品,就必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有部分人可以享用,而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

所以,如果我们终其一生也没爱情的话,要坦然面对,不要感伤。

  再次,要有一个合适的爱情期望值,不能偏高也不能偏低。

只有明白你想要的是怎样的爱情,你才会最大可能的遇到你的爱情。

唯其如此,才不会在爱的路上碰得头破血流而不知东南西北。

也只有当你明白你在找什么的时候,才会避免一场又一场的人间爱情悲剧。

  再之,摆正爱情的位置。

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

人生的主宰应当是事业,只有伟大的事业对人生才具有决定意义。

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摆正爱情在大学生活中的位置。

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

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作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最后,在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相互尊重、关心、帮助和理解。

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心中的情人而改变整个自己,应该本着"独立自主,互相尊重,和睦共处"的原则,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多顾及对方的感受,尽量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不让其感到尴尬。

  爱情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

最羡慕那些黄昏下,互相搀扶的老夫妻,他们一起回家,即使没有说一句情话,可是只是一个微笑也已经胜过前言万语!

他们做到了“执子之手,与子谐老”的爱情境界,只是在这平静的画面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