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语的写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4011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导语的写法.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导语的写法.doc

新闻导语的写法

新闻导语:

以凝练的文句揭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阅读全文的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就是导语。

导语是吸引和指导读阅读消息的媒介,有“导读之语”的意义。

   

   1、导语的历史演变     

   .第一代导语“1861—1865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记者用电报拍发战争消息,为了不因中断而耽误消息传递,电讯社要求记者尽可能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次要的部分放在最后再论。

这种方法使新闻写作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直延续下来。

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发了一条5W俱全的导语,被美联社视为导语榜样。

总编辑梅尔维尔.E斯通要求:

新闻必须有导语,导语要5W俱全。

这就是第一代导语,又称5W俱全导语。

此法一直延续了七八十年。

   

   .第二代导语:

广播、电视新闻的冲击,新闻写作寻求新的表现方式。

第一代导语逐渐演变为第二代导语,强调开门见山,强调吸引力,反对将5W一次交代完毕,争取最少的5W,报告最新消息,又称“微型导语”。

   

   .第三代导语:

随着以倒金字塔结构导语的“定法”的被突破和对导语写作研究的深入,产生了许多新型的导语,使导语更为多姿多彩,研究在于人为,这是第三代导语,趋向自由式,散文式,灵活多变,出现了间接导语。

   

   .“立片言的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文斌》)一直我国固有的写作传统,为我国消息写作中导语的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近代报纸诞生后,中国式导语逐渐完善起来,1951年中央正式发文强调导语的重要性,并要求将它移植到公文写作中去。

“凡较文件,均应有导语,”每一个自然段,均应将该段主旨,重要观点放在最前面。

改革开放以来,导语意识逐渐深入到每个记者心头,导语写作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2、导语的作用

.告诉读者在这条消息的内容是什么 

 “导语——能否吸引人往下看的关键”——杰克海顿

   .必要时制造气氛 或悲痛、或欢快,或庄重或幽暗,在导语中定调。

 

   3、导语的类型 

   导语有许多写法,总的趋势是争奇斗艳,百花齐放,不断创新,但基本的还是那几种。

   .当代导语常见类型 

   直叙型导语 

   直接叙述事实的大概、关键、精华、结果、主旨。

重点突出,主旨明确,最普通,难度也大。

    如:

中国总理今天建议把部和其他中央机构的数目裁减几乎一半,工作人员裁减三分之一。

(1982年,法新社)

   描写型导语    绘声绘色的传神描写,通过现场感,生动感,情趣感吸引读者。

白描手法,突出局部,则为“特写型导语” 

   如:

大约2200年前,在通向秦朝都城咸阳的驿道上,一队队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劳工,在身穿铁甲、手持长矛的兵卒押解下,艰难而缓慢的进行着,他们是征用来为秦朝开国皇帝修建陵墓的。

(新华社)

   

   议论型导语    直接而公开地表示记者的倾向、观点,在夹叙夹议中引导读者阅读全文。

经验性,问题性报道中多用此法。

   

   如:

阿尔巴尼亚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与众不同。

(英报报道霍查去世,阿利雅任总书记的报道)

   

   悬念型导语 

   调动读者的好奇心,增强可读性,设置悬念的方法有:

   ——突出事物特点,引起读者的疑问和好奇心    如:

一种神奇的刺绣在苏州诞生。

锈工在同一衣料的两面,一次锈上了两种不同的画面。

   

   ——以提问开始,唤起注意与思索; 

   如:

北京的酱油为啥脱销?

   

   ——用第二人称+接近性强的否定式,扣住读者的心弦 

 如:

你的财产税终于减不成了,市议会昨晚决定,保持税收率不变。

美联社)

   

   ——从违反常规的现象或结果入手,刺激好奇心。

   如:

百万富翁F.科麦卡格夫收到一个穷苦男人的青春。

(美记者报道出卖睾丸)

   

   ——从情节的突然性与难解性入手,唤起猜测心理。

   如:

12月同5月结婚,50岁的教师成了21岁学生的新娘。

(美国记者报道年岁悬殊的婚姻)

   

   设问型导语 

   以“假如”、“如果”等引起兴趣。

也可以提问方法引起读者好奇。

     

   如:

亲爱的读者,你知道灯心绒可以做夏天的裙子吗?

上海绒布厂新生产的许多灯心绒中,就有这样新奇的品种。

(新华社)

   

   引语型导语    如:

“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豫剧《唐知县审诰命》中知县唐成的这一题款,现在成了许多人的口头语。

(新华社)

   

   直接或间接引用某人的精彩的或有针对性、代表性的谈话。

   此外较为少见的导语还有:

多元素导语 涉及并列的二三个方面的事实。

   

   复合导语 如:

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洛阳,正在加紧筹办第二届牡丹花会。

    牡丹是洛阳的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洛阳都要举行牡丹花会。

(背景交代) 由正、副导语组成。

正导语阐述最主要、最核心的事实;副导语对主导语加了解释和补充。

   

   间接导语

   含蓄委婉的侧写型导语。

 

   如:

联合国道别的时候,他很显然是走向另一扇敞开的大门——美国参议院。

   

   延缓型导语 

   用轶闻、趣事、联想、比喻引出事实或主旨。

     

   如:

这是数以万千的印度影片表现的故事:

一位骄横的婆婆大发雷霆,她指责自己的寡媳出卖自己家庭的利益并将她逐出家门。

 

    

   4、导语的写作原则

 .

原则与方法

挖掘新闻由头;

抓住最近点;

突出新闻眼;

强调新闻来源;

抓特点;

简练。

.注意的问题

引用要准确;

不要写瞎导语和四平八稳的官样文章。

    

    

   新闻导语写作20个规则

   常山子龙发表于:

2007-10-1

   "立片言以居要",新闻人历来都重视导语写作。

虽说"文无定法",但新闻导语终究有其一定的结构形式,导语写作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如何写好导语?

本文初步归纳了20种写作方法,仅供参考交流。

     1.一语破的法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

"日本投降了!

"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

"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

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

"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

又怎样挽回了外汇?

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

"就是在罗纳德.里根总统对全国说'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

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

"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

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有"人情味",给人以亲切感。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

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

'嗨,下午好!

'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

"嗨,下午好!

"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

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

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回答得非常清楚:

"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

   

     7.速写勾画法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

"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

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

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

   

     8.巧用背景法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

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

   

     11.抑扬顿挫法

   

     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可多样化,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我国河北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

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气。

"

   

     12.特写镜头法

   

     导语写作可借鉴电影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很感人"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

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

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

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

   

     13.曲径通幽法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迂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的意外受挫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且看法新社的消息导语:

"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

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

   

     14.一张一弛法

   

     先写人之常情,以唤起读者的共鸣,然后急转直下,矛头直指问题,让人警醒,此所谓"一张一弛法"。

   

     "天下做女人的,谁不想当个健康孩子的母亲!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目前在我国,每出生1000名婴孩中,就有13个是缺陷儿,使得不知有多少这种孩子的妈妈为此泪水涟涟,痛心疾首。

"1988年6月26日解放军报的这条消息导语,从妈妈的美好愿望,到"痛心疾首",反差极大,写来深具人情味。

   

     15.小中见大法

   

     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写起,由小到大,小中见大,这样的新闻导语往往真实可信,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957年11月17日,我国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刷新了女子跳高世界记录,震动国际田径界。

美联社迅速发出消息:

"一位20岁的中国姑娘在北京的有力的一跳警告世界田径界说,六亿中国人民不会是永远落后的选手了。

""一位中国姑娘"与"六亿中国人民"联系起来,这"小中见大"的功夫了得。

   

     16.先声夺人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短短一段文字,能够做到开门"闻声",以"声"导人,当然就会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1986年3月8日发的一条报告会消息,导语就写得格外"热闹":

"'精彩,实在精彩!

''听到李国桥不惜冒着危险在自己身上做抗疟试验时,我周围的不少人流泪了。

''你有没有注意,梁启圣老师讲他10多年来用自己的工资抚养黎、苗族学生那一段时,就被6次掌声所打断。

'这是昨天上午省先模报告团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做首场报告以后,记者在人群中听到的议论。

"

   

     17.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

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篇时效性极强的新闻稿(导语):

"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

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

   

     18.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

"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19.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

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

"85秒!

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

85秒!

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

85秒!

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

"(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

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

"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20.化整为零法

   

     聪明的记者对新闻导语总是字字斟酌,稍长一点的,就来个化"整"为"零",分段叙述,绝不一开头就扔给读者一块"铁板"。

   

     1981年,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在中国开拍,美联社电讯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尽管马可.波罗在他那部写于13世纪的名著中并没有提到长城,但是,美国、意大利、中国合拍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仍从长城开拍。

(另起一段)昨天晚上,该片宣传负责人恰克.潘恩特说,这部拍摄费高达2200万美元的电视片是西方在中国实地拍摄的第一部艺术片。

一则导语,两个自然段,有声有色,有主有次,读起来方便、自然、舒服。

   

   

   浅谈直接引语在新闻中的作用

   这个杀手不太热发表于:

2007-9-12

     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而巧妙地使用“直接引语”,便是用事实说话的主要方法之一。

直接引语是指新闻中用引号引起来的新闻人物所说的话,引文须原原本本,准确无误,一字不差,绝对忠实于讲话人的语言。

   

     过去我国的新闻从业人员普遍忽视直接引语在新闻中的运用,尤其是对于重大时政新闻的报道,这也造成了我们很多的报纸新闻枯燥呆板、缺乏真实感、传播方式欠佳。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引语到底有何作用呢?

   

     一、增强新闻真实性和现场感。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梅尔文.门彻教授认为:

“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的定律就是:

必须把直接引语写入新闻的重要部分。

此外,它还是一种帮助记者做到真实报道的手段,能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新闻事件是否真实。

总之直接引语是记者通过面对面采访得来的,读者可以推断:

既然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在直接说话,那么这件事必定真实无疑。

   

     因此,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具有现场感,可以提高新闻的真实性,读者读起来会感到更加可信。

   

     二、画龙点睛,彰显人物个性。

直接引语是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新闻人物所说的话,使用了直接引语的新闻会更富有人情味,语言上会更富有色彩,行文上会更富有变化,读者读起来会感到更加亲切、更加生动。

直接引语是重要人物所说的重要的话,它们常常是新闻中的点睛之笔,会给读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1958年普利策全国报道奖获奖作品——《“我还活着,亲爱的”》一文中写道:

肯尼迪,他说了句俏皮话:

“要是我听信有关你的传闻,我会撑破我的防弹背心的……”肯尼迪对着话筒说:

“我还活着,亲爱的。

如果你听见了一声大爆炸,我可能就没命了。

”这些直接引语在文章中的巧妙运用,无疑起到了画龙点睛和体现重要政治人物鲜明个性的作用。

   

     三、借口说话,表达立场。

直接引语可利用新闻人物之口说出新闻媒体希望表达但又不便直接表达的立场和观点。

列夫.托尔斯泰在形容其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力量时,他说:

“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是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

   

     四、活泼版面,美化新闻。

恰当使用直接引语就像电视新闻的画面一样,使文字新闻变得直观、生动、具有声像效果。

另外直接引语能美化新闻的篇章结构,改变新闻的节奏和韵律,使板着的面孔骤然“多云转晴”。

新闻老前辈穆青曾说:

“我们的新闻报道如果充满了群众生动活泼的语言,文章就像加了味精一样,立即透出美味来。

   

     五、增强传播效果,反映时代特征。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后说:

“这对一个人来说是走了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

这句话已成为经典。

   

     在重大的事件中,捕捉新闻人物的重要讲话,是西方媒体记者最热衷的采访内容之一。

1995年8月在日本举行的第十八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美联社甚至还聘请了一位“引语收集员”专门从事直接引语的采访和收集,向社内记者提供。

而在当今的很多世界性大会上,向记者提供“可以直接引用的直接引语”已经成了大会新闻中心的一项重要服务内容。

   

   

   

   

   

   

   新闻导语写作手法漫谈

   新闻界公认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甚至有人认为:

写好了导语就写好了消息。

   在导语的写作中,也应特别强调细节的作用。

导语写作中若能注意细节,如如选材、效果、修辞上的细节,将会大大提高导语的可读性。

   。

导语为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的结构和语言为提高消息可读性的关键。

那么,细节在导语中应该如何运用呢?

   

   选材和结构上的细节

   苏轼说看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待一个事物往往有多种角度,导语作为消息的开头,若有一个独特的角度来吸引读者,报纸就能在竞争中取胜。

   高明的作者也会选取一个独特的切入点。

“要选择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作导语。

   

     拳王泰森当年仅用85秒就击败挑战者,新华社记者的原稿是:

   

     世界重量级拳王泰森今晚以85秒的时间,击垮挑战者威廉斯,创造了历时最短的一场拳皇卫冕战。

   

     这一导语没有像晾衣绳一样将全部要素列出来,而是抓住了事情比较重要的要素:

WHEN、WHAT、WHO,可以说是一个符合标准的导语,但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当时的新华社的编辑则根据拳击比赛的特点和“85秒”这一关键信息,以这短短的“85”为切入点,将导语改成:

   

     85秒!

拳皇泰森击败挑战者。

85秒!

历史上最短的拳皇卫冕战。

85秒!

300万美元进入腰包。

   

     改写后的导语则紧扣“85”这个不同寻常的要素,用排比的手法,连续三个“85”,给人以一种紧迫感,就像拳击手的出拳一样,用这种方式将新闻中的要素表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能很快吸引受众的眼球。

   效果上的细节。

   

   效果上的细节

     新闻作品见报之后,对读者都会产生效果。

一般认为导语有四种,概述型导语、描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橱窗型导语,不同的导语会给读者不同的传播效果。

导语采取何种方式来写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语的效果。

   概述型的导语以一种直接陈述的方式,以简洁、平实、自然的语言,将信息“报告”给读者。

   橱窗式导语和描述型导语的效果大致相同。

评述型导语夹叙夹议,点明新闻背后的意义。

而消息以叙述为主,议论不能太多,如何利用简短的议论来达到揭示意义的效果是评述型导语的关键所在。

法新社消息《清王朝即将崩溃》中的导语有一句话:

“目前尚不知这一为时已晚的措施是否能使燃烧着革命怒火的国家平静下来”。

这一句话中的“为时已晚”显然是作者的议论,短短几个字,表现力却很强。

“为时已晚”意味着这一措施已不能阻止清王朝要崩溃的趋势,将作者的观点于四个字中表现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修辞的细节

   

   而修辞手法的多样性为导语的创新提供了基础。

设问可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叙述无生命事物时用拟人的手法则使导语具有感情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打动读者;运用对比则造成巨大的反差,形成“阅读势能”,有助于突出重点;排比在文学中上具有增强气势的作用,在导语写作中也不例外,排比使导语具有节奏感。

1988年11月20日,中国女排获得第四届世界杯排球赛冠军,中国体育报的记者是这样写导语的:

   

     今晚,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把世界女排赛的奖杯重新授予了中国女排。

郎平悄声说:

“奖杯终于跑回来了。

   

     用拟人的手法陈述夺冠这一事实,而且从侧面反应了女排姑娘们获得冠军后的喜悦之情,读者阅读起来也觉得清新愉快,比一般的呆板的导语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