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4024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52 大小:4.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2页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2页
亲,该文档总共1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1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doc

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题】心理健康促成长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的意义,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

【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讨论,引出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功能及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们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对成长的意义。

难点:

树立心理自助的意识,学会自我心理维护。

【教学方法】

教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时间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

口号:

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导入新课

心理健康课对你有帮助吗?

你如何理解心理健康教育?

心海导航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根据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调动一切内外积极因素,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其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

它是一种预防式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健康维护。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级功能:

初级功能(又称为障碍性心理健康教育):

防治心理障碍;

中级功能(又称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完善心理调节;

高级功能(又称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功能是帮助大多数人优化心理品质、提高生活质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1.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

(1)人之心力的张扬

(2)人之潜能的开发

(3)人之德性的培育

2.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

(1)求上心态

(2)自主意识

(3)健全人格

3.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

(1)察知幸福

(2)体验幸福

(3)追求幸福

心理体验

一、讨论会

1.读完吕晓雯的故事,请和同桌同学讨论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成长与发展有什么意义。

2.请和小组同学讨论:

希望心理健康这门课程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思考苑——心理辅导等级划分

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人群是所有大众,侧重于预防,从时间上而言,是个体终生的课题。

心理咨询面向的人群是有一些轻微的,涉及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情绪的、自我认识的、人际交往的、学习的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心理援助的人。

心理治疗主要面向一些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群,其心理问题已经对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消极的影响。

成长工作坊

一、情境分析

请同学们谈一谈:

我们该怎样正确利用心理测试?

怎样区别哪些心理测试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

拓展性训练

自我边界与尊重

1.活动要求

(1)每位同学要专注此时,用心体会当下的内心感受。

(2)每组同学扮演陌生人寻找感觉。

2.活动实施

全班平均分成A、B两组。

3.活动过程

环节一:

A小组先做。

在3米长、2米宽的范围内,摆放4把椅子。

当作活动的公共汽车。

第一站,一个同学“上车”,老师问他(她)的感觉。

第二站,再上3个同学,此时4把椅子坐满了人。

第三站,再上4名同学。

第四站,再上6名同学。

第五站,最后再上6名同学。

环节二:

B组同学按上述活动步骤与要求做同样的活动。

环节三:

请全体同学思考:

(1)你允许陌生人离你最近的距离是多少?

(2)回忆一下,你与亲人的最近距离是多少?

(3)当别人靠近自己时,你会是什么感觉?

4.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的主渠道帮助我们健康成长。

这个活动可以使我们懂得,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与熟人或朋友相处时,保持彼此的边界和尊重,是建立和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心情放松,面带微笑

请学生回答,引出心理健康教育话题

教师讲解

引导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

组织学生活动

1分钟

5分钟

10分钟

5分钟

5分钟

9分钟

10分钟

七八班班主任:

徐憬

心理健康哆唻咪

74班马瑞

【课题】心理健康哆唻咪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有正确的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设计思路】

通过对健康概念的了解,引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从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及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几个方面逐层深入,循序渐进,最后使学生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

难点: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流动的过程,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时调节或寻求帮助。

【教学方法】

教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时间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

口号:

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心灵聚焦

一、真正的健康

什么是健康?

1946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二、什么是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1.生理健康

是健康的基础,指人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2.社会适应良好

就是自己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理解和接受,使自己在各种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在各种社会环境下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3.道德健康

就是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是非的能力,能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愿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

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各种变化;

5.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抵抗力;

6.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9.头发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心海导航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根据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提出的观点,心理健康是指:

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能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

1.无心理疾病

2.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提出:

“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是:

凡对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事件或活动做出积极反应的人,其心理便是健康的。

”主要有以下10条:

了解自我:

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信任自我:

对自己有充分的信任感,能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坦然处之,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失败。

悦纳自我:

对自己的外形特征、人格、智力、能力等都能愉快地接纳认同。

控制自我: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调节自我:

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行为目标、心理不平衡的状态、与环境的不适应性,能做出及时的反馈、修正、选择、变革和调整。

完善自我:

能不断完善自己,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发展自我: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智力,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人格。

调适自我:

对环境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与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理解他人,悦纳他人,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设计自我:

有自己的生活理想,且理想与目标切合实际。

满足自我:

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三、如何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古代医圣华佗说:

“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

毕淑敏说:

“一个人,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就会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渴求,这是进步和文明的表现,是现代社会不可阻挡的趋势。

温馨提示

(1)正常和异常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量的差异,问题的关键在于健康、异常与异常方面行为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2)心理健康不是某种固定的状态,它是动态的,变化的,因社会的、心理的、生理的或家庭等方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3)在人的心理健康上存在着一个广泛的灰色区域。

具体地说,如果将人的精神健康比作白色,精神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域,世间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

(4)灰色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两区域。

浅灰色区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种种异常人格和精神病。

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无明确界限。

(5)心理出现问题,接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或心理治疗是很自然的事情。

(6)浅灰色区的人应进行心理咨询,全面、深刻地认识影响正常生活的内外矛盾,积极地适应和解决,最终缓解由此产生的心理冲突与压抑,获得内心的和谐,增强自信心和自主能力,积极地适应生活,完善自己的人格。

深灰色区的人,应进行心理治疗,改变影响正常生活的行为与思维方式,以消除或减轻心理上的痛苦与压抑,控制或摆脱变态的行为,正常地生活。

心理健康灰色区域示意图详见课件。

心理体验

一、讨论会

1.你认为王嘉瑶的同学和班主任老师的做法哪种更好?

为什么?

2.谈谈你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与小组同学讨论你的看法,并归纳整理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体验时刻

1.欣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2.请同学们谈谈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三、明辨是非

下面的观点正确吗?

结合以上内容,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

1.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容易患心理疾病。

2.心理疾病或障碍只有在别人看出来时才有必要去求助心理医生。

3.坚强的、成功的人不容易患心理疾病。

4.心理不健康是一件令人丢脸的事情。

5.心理问题也有对错。

6.如果偶尔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就是有了心理问题。

7.所谓“悦纳”自我,就是要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好的。

8.心理疾病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9.身体不健康不会引发心理不健康。

10.有心理问题的人精神都不正常。

成长工作坊

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心理健康在学习、成长、生活与职业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并在班级中报告讨论结果。

一、学习与心理健康

1.智力正常

2.乐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3.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4.能够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

二、成长与心理健康

1.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

2.能够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

三、生活与心理健康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要求

4.诚实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

四、职业与心理健康

1.对职业有积极的兴趣和态度

2.能恰当地选择职业

3.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从职业中获得满足感

……

拓展性训练

我要这样做……

我遇到挫折时总是很快恢复,并且努力向前。

我常常思考要如何过得更好,追求更大成功。

我喜欢向自己挑战,并追求更好的表现。

我常到书店购买有关成功的书籍,有效地激励自己。

我乐观地看事情,并常常主动认识新朋友。

当事情不顺利或遇到麻烦我会寻求他人的帮助,一起解决。

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寻找一些方法帮助自己快点恢复。

外在的环境,如天气不好,通常不太会影响我的情绪。

当我有好的东西或看到好书,我会热衷跟别人分享。

总体说来,我是个自动自发的人。

我很乐于助人,并且会因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会尽量往好的方向思考。

我喜欢自己而且觉得自己还不错。

我喜欢和人们接触,而且觉得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对于不断的成长与进步,我会感到无比愉悦。

心情放松,面带微笑

由学生讨论完成

简单了解

了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10个标准,对照标准看看自己是不是健康

由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引出对心理健康的学习

知识讲授

由这两句话引出要关注心理健康并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联系生活实际

进一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心理健康

请同学们反思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讨论

由学生讨论完成

这部分内容是知识延伸,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进而加深感受,也可以用作业单的形式给学生发下去,让学生课后朗读感悟

1分钟

3分钟

3分钟

5分钟

13分钟

6分钟

5分钟

5分钟

8分钟

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

【课题】心理发展你我他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中职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客观认识自己的不足,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与行为习惯。

【设计思路】

通过一名中职生的心里话,引出同学们对自己现状的反思。

然后分析归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接下来让同学们了解中职生还有很多优势,引导学生们懂得开发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打造一片灿烂天空。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中职生心理发展的优势。

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只要积极行动起来,开发潜能,寻找优势,中职生也可以有美好未来。

【教学方法】

教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时间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

口号:

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导入新课

我是一个中职校学生,没有漂亮的容颜,更没有超人的才智,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每天的生活平平淡淡。

中考失败让父母很失望,他们认为我不会有机会考大学,所以对我已不抱多大期望。

我不知道今后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做。

都说十六七岁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可我却没有体会到,我只知道自己的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已对我放弃希望的父母,如何面对已经开始的职校生活,如何面对属于自己的未来……

你有和她一样的想法吗?

进入职校之后,你的迷茫和困惑是什么?

心海导航

中职生心理发展主要特点:

l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

l在情绪情感上,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体验不够稳定。

l在自我意识上,自我评价不独立,易受周围人的影响。

心理体验

一、讨论会

l你认为心灵故事中的周彦为什么能够成功,有哪些积极的心理点?

l结合自身感受,在小组中讨论我们究竟存在哪些心理矛盾。

二、体验时刻

看下面这张图片,然后回答问题。

l从这张图片中你看到的是少女还是老妇?

l这张图片说明了什么道理?

l这张图片对你有什么启发?

成长工作坊

一、中职生心理发展优势

l独立意识强,勇于表现自我。

l社会交往和兴趣较广泛。

l思维较活跃,与职业联系紧密。

l善于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中职生心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l混日子心理较重,缺乏成就动机。

l自卑心理较重,缺少自信心。

l依赖与渴望自立并存。

l情绪冲动,行事偏激,缺乏自控能力。

l心里闭锁与交往需求并存。

三、读故事:

有裂缝的水罐

通过这个故事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职校生也有很多优势。

总结:

l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有自身的特点和惊人的潜力。

l赶快付诸行动。

四、看故事

一天晚上,一个人在酒吧里喝醉了。

从酒吧出来后,觉得头晕目眩的他并没有冒险去开车,而选择了走路回家。

就在回家的路上,下起了暴雨,他于是决定抄近路穿过墓地。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黑暗和暴风雨的干扰,他没有注意到脚下刚刚挖好的墓穴,一头栽倒在墓穴里。

他一次又一次地试图爬出墓穴,但是,雨水的冲刷让两侧的泥土变得松软而湿滑,更何况酒醉让他昏头昏脑!

几经努力,他还是没能够爬出来。

筋疲力尽的他,只好在角落里蜷缩成一团,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无巧不成书。

又有一个家伙,同样喝醉了酒,因为想抄近路而穿过墓地,也不幸落入其中。

在耗尽了每一分企图爬出墓穴的力气之后,同样得出了当晚无法逃出墓穴的结论。

  就在这位老兄四处折腾的时候,睡着了的那位老兄终于醒了。

隐藏在黑暗的墓穴角落中的他,用一种沉重而焦躁的声音说道:

“你永远无法逃出这里。

”猛然听到“空荡荡”的墓穴中发出的地狱般的声音,第二位老兄大受惊吓,他几乎没有迟疑,便纵身跳出了墓穴,一路飞奔地跑回了家。

总结:

永远不要低估你的潜能: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但却有待开发的潜能。

问题是,我们常常无法意识到自己所拥有的潜能。

拓展性训练

一、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我能做什么?

我的能力在哪里?

我的潜能表现在哪些地方?

二、请完成下表:

心情放松,面带微笑

由一名中职生心语引出课题

请学生说说心里话

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易引起共鸣

用故事说明潜力问题

请学生们谈看完故事的感想

由学生课后完成

1分钟

4分钟

10分钟

5分钟

8分钟

5分钟

5分钟

8分钟

2分钟

2分钟

第4课心理调适方法ABC

【课题】心理调适方法ABC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引起心理困扰的原因,掌握常用的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引导学生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能够运用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主动进行自我调节,养成积极自我心理调适的习惯。

【设计思路】

通过刘淇奇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介绍几种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几种自我调适的方法中,重点讲解认知改变法,并通过几项练习来使学生巩固对这种调节方法的掌握,最终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本课实际操作性很强,对于整个知识篇来说是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中的认知改变法,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难点:

把认知改变法变成一种思维习惯,遇事学会换个角度思考。

【教学方法】

教法:

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体验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备注

时间

心灵有约

师生问候!

口号:

健康人生进取人生快乐人生

欢迎走入心理健康课堂!

导入新课

一、观看刘淇奇同学的故事

二、刘淇奇的故事带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由对故事的分析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即中职生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心海导航

一、心理分析疗法

1.心理分析疗法,又叫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

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

2.通过两张冰山的图片来了解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着重了解潜意识。

3.如何运用心理分析法来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1)合理宣泄:

即尽情倾诉积郁心中的烦闷和内心矛盾,释放心头的重负,恢复心理平衡。

例如:

大哭、听音乐、倾诉等。

(2)自我反省:

即分析潜意识中的矛盾和冲突,领悟到自身的心理病因与症结,消除病因,治愈心理疾病。

一个人无论做出多么不符合逻辑,甚至是荒诞可笑的行为,背后都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能明白自己这些行为背后潜在的驱动力是什么,就能更深入地认识和把握自己。

(3)心理暗示:

是通过语言、动作以含蓄的方式对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

分为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

二、行为疗法

1.行为疗法,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通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原则,对个体进行反复训练,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

所谓适应不良性行为是不健康的、异常的行为,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原因,有些是神经系统病理变化或生化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症状,有些则是由错误的学习而形成。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既然好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不良的行为、不适应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而消除。

2.案例

W·泰森是个45岁左右的成年人。

他患了肺气肿,呼吸时胸部感到不适。

因为泰森吸烟很凶,所以病情很快加重。

他的医生几次告诉他戒烟,但W·泰森未能做到。

于是医生就把他转介给一位行为疗法专家治疗。

W·泰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