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4052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一.doc

2012心理咨询师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绪论

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

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认知

情绪、情感和意志

需要和动机

能力和人格。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又分为:

1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活动过程。

心理特征又分为:

1心理活动的动力(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信念、世界观)

2对实践活动的适宜性(能力)

3人格特征(气质和性格)

认知认知(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和意志基础心理学意志

内容心理活动的动力-需要和动机

需要和动机(心理现象)对实践活动的适宜性-能力

心理特征气质

能力和人格人格特征

性格

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环节动物阶段如蚯蚓时,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它们能够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产生了心理现象。

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

脊椎动物有了脊髓和大脑,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而不只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但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

我们把人的心里叫做思维、意识、精神。

无机物、植物、没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没有心理

环节动物阶段感觉的阶段

脊椎动物阶段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思维萌芽阶段

人思维(思维、意识、精神)

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发展到了人才有了思维。

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大脑所具有的功能,即反映功能。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衬会的制约,是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学科。

第三单元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

人们把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二、学派的纷争

重点学派: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

华生

主要观点:

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S—R)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学派的观点也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

杜威和安吉尔

主要观点:

(3反对3主张)

1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2反对把心理看做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3反对把心理学只看做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

弗洛伊德

主要观点:

参见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内容(意识和无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非重点学派:

(了解)

构造心理学

代表人物:

冯物、铁钦纳

主张:

采用内省实验的方法

评价:

太狭窄、太脱离生活实际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

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

代表人物:

魏特海墨、克勒、科夫卡

主张:

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第三势力)

代表人物:

罗杰斯、马斯洛

主要观点:

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二)认知心理学(非重点)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它把人看做是一个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

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三)生理心理学(非重点)

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它研究包括:

1脑与行为的演化

2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

3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

生理心学的迅速发展必定会成为推动心理学发展的新的动力。

用图表示如下:

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非考试重点)

一、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2辩证发展的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1观察法2调查法3个案法4实验法

绪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号与习题册中一致)

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A)。

A2

A.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B.除精神病人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C.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D.所有心理现象的学科

教材《基础知识》第二页原文: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2.一般把心理现象可分为(A)。

A.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C.知、情、意和人格D.需要、动机和人格

教材《基础知识》第三页原文:

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教材《基础知识》第四页原文:

组成一个人心理面貌的就是分的心理特性。

3.心理过程包括(A)。

A.认识、情感和意志B.能力、气质和性格

C.知、情、意和能力D.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和动机

教材《基础知识》第三页原文:

认识、情绪和情感、意志活动,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4.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A)。

A4

A.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

C.心理过程和人格D.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教材《基础知识》第四页原文: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体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5.心理学是(D)D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教材《基础知识》第六页原文:

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叫边缘学科。

6.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B)阶段。

B5

A.感觉、知觉、思维三个

B.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C.感觉、知觉、思维萌芽和思维四个

D.感觉、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五个

教材《基础知识》第四页到第四页,从环节动物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脊椎动物有了知觉,灵长类发展到了思维萌芽。

如果是问心理的发展,是四个阶段,A选择明显少了萌芽两个字,C选择明显是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不是动物心理发展经历的,D选择明显错误,因为人类的思维称为思维、意识、精神。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

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他们的心理发展到了(C)阶段。

C5

A.感觉B.知觉

C.思维萌芽D.思维

教材《基础知识》第五页原文,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但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音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7

A.冯特B.韦伯

C.费希纳D.艾宾浩斯

9.冯特于(C)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C7

A.1840B.1860

C.1879D.1885

教材第七页最后一句话:

为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做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0.冯特和铁钦纳是(B)学派的创始人。

B9

A.格式塔心理B.构造心理

C.机能主义心理D.行为主义

教材第九页原文:

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

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

A9

A.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主张要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教材第九页原文:

因为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作用,所以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D)。

D10

A.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B.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C.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D.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教材第九页尾:

格式塔心理学主张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

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C)。

C9

A.冯特和铁钦纳B.杜威和安吉尔

C.华生D.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教材第九页: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反对构造心理学的观点,创立了行为主义。

选项A是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

选项B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选项D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

C10

A.冯特和铁钦纳B.杜威和安吉尔

C.罗杰斯和马斯洛D.维特海默、科勒和科夫卡

教材第十页:

罗杰斯、马斯洛代表人本主义心理学

15.(C)是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C11

A.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

B.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D.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教材第11页,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二、多项选择

216.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BCD)。

ABCD2理解

A.动物的心理现象B.儿童的心理现象

C.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D.老年人的心理现象

217.人格包括一个人的(BC)。

BC3

A.能力B.气质

C.性格D.情绪和情感

218.人的心理是(AB)。

AB4

A.脑的机能B.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D.一种客观的现象

219.人的心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BCD)。

BCD5

A.心理B.思维

C.意识D.精神

220.人的心理(ABCD)。

ABCD6

A.具有能动性B.具有主观性

C.是脑活动的结果D.是客观世界在脑中的反映

*221.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ABCD)。

ABCD6书里没有D

A.事物的形象B.概念

C.体验D.欲望和要求

222.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AB)。

AB6

A.心理支配人的行为B.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C.心理就是行为D.行为就是心理

223.构造心理学的特点是(AB)。

AB9

A.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

B.用实验内省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

C.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D.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心理现象

224.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BC)。

BC9

A.冯特和铁钦纳B.杜威

C.安吉尔D.韦特海默

225.行为主义认为(ABC)。

ABC

A.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B.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

C.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D.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

意识和无意识

226.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CD)。

ACD9

A.魏特海默B.杜威

C.科勒D.科夫卡

227.精神分析学派认为(ABCD)。

ABCD10

A.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

意识和无意识

B.人的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本我、自我、超我

C.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析发展平衡就是健全的人格

D.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析发展不平衡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228.人本主义心理学因与(CD)观点有明显的分歧而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CD10

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D.精神分析

229.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特点(BC)。

BC11

A.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把人看做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识活动

C.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D.从适应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230.也就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有(ABC)。

ABC11

A.客观性原则B.辩证发展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还原论原则

231.心理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ABCD)。

ABCD12

A.观察法B.调查法

C.个案法D.实验法

绪论小结

至此,我们把基础心理学这一部分第一节绪论部分复习完了。

说白了,复习完这一小结,我们的心理应该对心理学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需要背的知识点,抓紧时间,用尽办法尽快记住。

基础心理学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是以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这四个方面来编排的。

先把这个大体的框架记在心中,其它的可以往架子上靠。

讲到哪一部分,非富哪一部分的内容。

说起来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距离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朋友们白天要上班,零散的时间才可以用来复习,这就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来辅助记忆的部分。

一、是看书,把上课时划的重点细读,

二、是做题,看到题目后,先去教材上找对应的答案。

有了这个找的过程,既可以熟悉书上的内容,也可以强调重点。

三、画思维导图。

自己画的时候也是一个记忆的过程。

当有零星时间时,可以在头脑中显示图像。

如果可以背着画下来的话,说明你记忆得已经很清楚了。

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要求到再认,尽量熟悉教材是做到再认的前提。

四、巧用记忆法。

记忆方法很多,找出适合自己的来辅助记忆。

近来我刚刚看完《北京爱情故事》用自己记忆深信怕剧情来记忆大答题是速度很快。

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地先决条件

3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4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任务

5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

6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

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生活以快乐为前提,爱情以互惠为原则。

这是伍媚说的,心理咨询中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所以放在这里就要改成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心心理咨询的前提(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

吴狄虽然不理解小伍的观点,他们的恋爱关系也还是以互惠为原则做为先决条件开始的。

要想追求女方,就要先认同女方的观点,放在咨询关系上就成了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地先决条件。

恋爱的进程是受双方双重影响的。

吴狄对杨紫兮、小伍与吴魏,各方面的因素都在起着各自的作用。

迁移到咨询关系,就变成了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

当恋爱走上婚姻殿堂,双方就要承担共同的责任和任务。

所以说建立与维护很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任务。

理想中,爱情是婚姻的核心内容之一。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同理,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

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方法因人而异,关键点是熟悉代替陌生,还以此题为例,也可以用数字桩,还可以用方位,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最后在这里预祝大家考试顺利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