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343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docx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学生版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

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表示方法:

  (3)单位:

mol/(L·s);mol/(L·min)

  (4)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时,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可能不同。

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2、化学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2)化学平衡常数表示的意义

  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反应物转化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3、 转化率(针对反应物而言)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如:

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速率明显不同)。

  2.外因:

  

(1)浓度:

浓度大,分子之间碰撞机会增大,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加大,化学反应速率就快;因此,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密切的关系,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

  

(2)温度: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

  (3)压强:

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反应体系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说明:

  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反应体系的浓度起作用的,如:

①缩小或增大反应体系的容积;②保持容积不变时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反应物或减少反应物等。

但:

若保持体系容积不变,向反应体系加入惰性气体时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4)催化剂:

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于可逆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三、化学平衡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化学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化学平衡:

  1.“等”

  处于密闭体系的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条件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v(正)=v(逆)≠0。

这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本质。

  2.“定”

  当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一旦达到平衡(可逆反应进行到最大程度)状态时,在平衡体系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即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保持不变(即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这是判断体系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重要特征。

  3.“动”

  指化学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并没有停止,实际上正反应与逆反应始终在进行,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所以化学平衡状态是动态平衡状态。

  4.“变”

  任何化学平衡状态均是暂时的、相对的、有条件的(与浓度、压强、温度等有关),而与达到平衡的过程无关(化学平衡状态既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而达到平衡,也可以从逆反应方向开始而达到平衡)。

当外界条件变化时,原来的化学平衡被打破,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化学平衡。

  四、化学平衡的移动——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具体见表5—1。

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的结果

增大反应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物浓度减小,但比原来大

减小反应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物浓度增大,但比原来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生成物浓度减小,但比原来大

减小生成物浓度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生成物浓度增大,但比原来小

增大体系压强

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体系压强减小,但比原来大

减小体系压强

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体积压强增大,但比原来小

升高温度

向吸热方向移动

体系温度降低,但比原来高

降低温度

向放热方向移动

体系温度升高,但比原来低

  掌握其适用范围:

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还适用于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只要与平衡有关的事实均可用该原理解释。

  五、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1.浓度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

  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应特别注意:

  ⑴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实现的。

若压强改变但体系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

如:

在容积和温度均不变情况下,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虽然此时压强改变了,但,反应体系浓度未变,所以,平衡不移动。

  ⑵在有些可逆反应里,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没有变化,如

   

   在这种情况下,增大或减小压强都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⑶改变压强对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几乎无影响。

因此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时,改变压强不能使化学平衡移动。

  3.温度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说明:

  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由于使用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影响的幅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动。

但应注意。

虽然催化剂不使化学平衡移动,但使用催化剂可影响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下表是对一种具体反应的分析:

  对于反应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的影响如下:

改变条件

改变条件的瞬间v(正)、v(逆)的变化及关系

达到新平衡的过程中v(正)、v(逆)的变化

反应物的转化率

增加反应物A的浓度

v(正)增大,v(逆)不变

v(正)减小,v(逆)增大

A下降,B提高

增加生成物C的浓度

v(正)不变,v(逆)增大

v(正)增大,v(逆)减小

A、B都下降

增大压强

v(正)、v(逆)均增大,但若

①m+n>p+q,v(正)增大得多

②m+n=p+q,v(正)、v(逆)增大幅度相同

③m+n

①v(正)减小,v(逆)增大

②v(正)、v(逆)不改变

③v(正)增大,v(逆)减小

①A、B均提高

②A、B均不变

③A、B均下降

升高温度

v(正)、v(逆)均增大但v(逆)增大得多

v(正)增大,v(逆)减小

A、B均减小

催化剂

v(正)、v(逆)同等增加

v(正)、v(逆)不改变

A、B都不变

  七、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包括:

求平衡时各组分含量,平衡浓度、起始浓度、反应物转化率、混合气体的密度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某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等。

解这类试题时要用到下列方法或规律:

  

(1)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始”、“变”、“平”三段分析法。

如:

     

  起始  a  b     0   0

  变化  —x 

  

 

  平衡 a—x 

  

  

  说明:

  a、b表示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或反应物的浓度或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

  

(2)化学平衡计算中用到的基本关系与定律:

  ①各物质变化浓度之比=反应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②反应物转化率=其消耗浓度与起始浓度之比;

  ③平衡时某组分体积分数=该组分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物质的量的分数;

  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3)同一物质参与两个化学平衡的计算:

  要利用“同一物质”在反应②中的起始浓度=反应①中的平衡浓度的关系,进行两次三段分析或逆向推算。

  (4)改变平衡条件时,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变化的规律:

  ①体系中若全为气体,据

直接判断;

  ②体系中若有固体或液体,当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时,据上式判断;当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时,则须根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气体体积比计算。

八、三个浓度的关系

  反应物:

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

  生成物:

起始浓度+转化浓度=平衡浓度

九、书写格式(三步法)

  例3.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一定条件下发生合成氨反应,2min时达到平衡。

测得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比为25%,求:

  1)υ(H2) 2)N2的转化率 3)H2在平衡时的体积分数 4)平衡时容器的压强与起始时压强之比

   例4.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NH3(g)+HI(g) 2HI(g)

H2(g)+I2(g)。

平衡时[H2]=0.5mol/L,[HI]=4mol/L则[NH3]为(  )

  A.3.5mol/L  B.4mol/L  C.4.5mol/L  D.5mol/L

【课堂练习】

1、[2012·江苏化学卷14]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应PCl5(g)

PCl3(g)+Cl2(g)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为v(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则反应的△H<0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达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

2、[2012·江苏化学卷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

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3、[2012·安徽理综化学卷9]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享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

的转化率

D.其它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4、[2012·福建理综化学卷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下列判断判断正确的是

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mol·L—1·min—1

5、[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13]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H1<0;

x(g)+3y(g)

2z(g)△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6、[2012·四川理综化学卷1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O2与1.100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发生反应:

2SO2+O22SO3;△H<0。

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l2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

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

7、[2012·天津理综化学卷6]已知2SO2(g)+O2(g)

2SO3(g);ΔH=-197kJ·mol-1。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

(甲)2molSO2和1molO2;(乙)1molSO2和0.5molO2;(丙)2molSO3。

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容器内压强P:

P甲=P丙>2P乙B.SO3的质量m:

m甲=m丙>2m乙C.c(SO2)与c(O2)之比k:

k甲=k丙>k乙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

Q甲=G丙>2Q乙

8、[2012·全国大纲理综化学卷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H2O(g)

CO2(g)+H2(g)△H<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

【考点】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改变温度: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②改变浓度:

若Qc<Kc,化学平衡正向(向右)移动。

若Qc>Kc,化学平衡逆向(向左)移动。

③改变压强:

若Qp<Kp,化学平衡正向(向右)移动。

若Qp>Kp,化学平衡逆向(向左)移动。

【点评】:

本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题目推陈出新,难度适中,貌似简单,实则有一定的陷阱,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深刻的考生容易出现失误,非常符合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

9、[2012·海南化学卷15](9分)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700

9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H0(填“<”“>”“=”);

(2)830℃时,向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1·s-1。

,则6s时c(A)=mol·L-1,C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问改变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10、[2012·福建理综化学卷23]

(1)元素M的离子与NH4+所含电子数和质子数均相同,则M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能证明Na2SO3溶液中存在SO32—+H2O

HSO3—+OH—水解平衡的事实

是(填序号)。

A、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H2SO4溶液红色退去

B、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氯水后红色退去

C、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沉淀且红色退去

(4)元素X、Y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化合物Cu2X和Cu2Y可发生如下转化(其中D是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

非金属XY(填“>”或“<”)

②Cu2Y与过量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5)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

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物质

A

B

C

D

起始投料/mol

2

1

2

0

11、[2012·福建理综化学卷24]

(1)电镀是,镀件与电源的极连接。

(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淀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

①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

用(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

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控制在12.5左右。

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

(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③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molMnO2转移2个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过滤后母液的pH=2.0,c(

)=amol·L—1,c(

)=bmol·L—1,c(

)=d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

1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c(NO)(mol/L)

1.00×10-3

4.50×10-4

2.50×10-4

1.50×10-4

1.00×10-4

1.00×10-4

c(CO)(mol/L)

3.60×10-3

3.05×10-3

2.85×10-3

2.75×10-3

2.70×10-3

2.70×10-3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H0(填写“>”、“<”、“=”)。

(2)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υ(N2)=。

(3)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4)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D.缩小容器的体积

(5)研究表明:

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

编号

T(℃)

NO初始浓度

(mol/L)

CO初始浓度

(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280

1.20×10-3

5.80×10-3

82

124

350

124

①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13、【09四川】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

kJ/mol。

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

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L

C(Y)/mol·L-1

1

2

3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90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4、【09山东】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度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14、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恒体系中通入氩气,则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

O2(g)=O2+(g)+e-

H1=1175.7kJ·mol-1

PtF6(g)+e-

PtF6-(g)

H2=—771.1kJ·mol-1

O2+PtF6-(s)=O2+(g)+PtF6-(g)

H3=482.2kJ·mol-1

则反应O2(g)+PtF6(g)=O2+PtF6-(s)的

H=_____________kJ·mol-1。

(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已知25℃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4)在25℃下,将a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

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

15、【全国Ⅱ卷】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

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

16、(北京卷)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

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反应至4min时,若HC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

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课后练习】

【2012】

24、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属制造发动机的耐热部件,能大幅度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

工业上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氮化硅,其反应如下:

3SiCl4(g)+2N2(g)+6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