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4855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docx

浅谈20世纪中国新音乐的开端学堂乐歌

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近代,鸦片战争的硝烟让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西方列强的重大冲击。

19世纪末,在变法维新思潮影响下,“创办新式学堂,引进西方先进教育体制,开展现代科学教育”的潮流开始兴起,出现了主要在新办学校歌唱的歌曲——学堂乐歌。

它是二十世纪初到三十年代的校园歌曲,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文主要从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内容、形式、代表人物和发展经历,以及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字:

学堂乐歌;音乐教育;

 

Abstract

Inmoderntimes,theOpiumWarmadeChinaasemi-feudalsocietyinwhichthewesternpowershadgreataffectonpolitics,economyandculture.Inthelate19thcentury,undertheinfluenceofthereformmovement,thetidalcurrentof“launchingmodernschool,introducingwesterneducationalsystemanddevelopingmodernscienceeducation”begantorise.TheSchoolSongsemerged,whichexistedmainlyinmodernschool.Actingasthecampussongsoftheearly1902sand1930s,theSchoolSongsmadecontributiontotheinitiationofschoolmusiceducationandChina’scourseofmodernization.Thisessaywouldhaveaexpatiationonthebackground,content,form,representatives,historyoftheSchoolSongsandtheiraffectonmodernmusiceducation.

 

Keywords:

TheSchoolSongs;musiceducation

 

前言

“学堂乐歌”是清末民初随着新式学校德建立所开设的音乐课和课中所教唱的歌曲,对我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学堂乐歌”引进了外来曲调,填入反映新思想的歌词构成一种区别于我国传统音乐的新体裁。

中国有史以来音乐进入系统的教育中几乎是没有过的,所以“学堂乐歌”是新音乐的开端,虽然最后发展的不是很成熟,但却为中国音乐的发展作了很大的贡献。

一、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及表现形式、内容

(一)产生背景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大门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打开,中国开始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当时的国家政治腐朽,经济崩溃,中华民族陷入了灾难深重的危机之中。

广大知识阶层以及统治阶级中一些主张革新的分子对实现改革求新的要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成功以后,使得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效仿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是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根本途径。

于是他们极力鼓吹“变法维新”、“学夷以制夷”,学习西方科学文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积极兴办新式的文化教育。

[1]

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学校音乐教育也自发地随着新型学堂的发展而逐步开始了,但是在当时还没有形成足以影响全国的覆盖面。

其中,一些在日本留学的知识分子组织了音乐社团(如梁启超等人在东京、横滨的大同大学所办的“大同音乐会”和1902年沈心工、曾志民在东京留日学生中举办的“音乐讲习会”等)进行音乐、戏剧的学习和演出,同时自发地把一些日本和欧美所流行的曲调填上的新词、编成新的歌曲。

与此同时,清政府于1901年在西安颁布实行“变法新政”的决定,命张百熙为学部大臣,《奏定学堂章程》于1904年正式付之实施。

于是,在国内和日本各种各样的唱歌书得以陆续刊出,国内许多新学堂逐渐普遍开设了“乐歌课”。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又明令规定“乐歌”课为中小学校的必修课,并提出对青少年生进行“美育”教育,学校唱歌逐渐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新风尚。

[2]

(二)学堂乐歌的表现形式

1、运用现成旋律选曲填词

主要分为作词和作曲两个方面。

作词对于有了几千年诗词创作经验积累的中国文人来说可以驾轻就熟,但由于当时清政府的闭关锁国,二十世纪初的作曲对大多数乐歌作者来说还是束手无策。

但是,当时的时代以及社会背景已经赋予了学堂乐歌以救亡图存、振奋民族精神为己任的历史使命,在这种形势下,他们采取了“拿来主义”的观点。

因此,大量的外国旋律被引进中国。

(1)最初的乐歌旋律主要都是取缔于日本的曲调。

如:

沈心工编写《革命军》,根据日本军歌《勇敢的水兵》(奥好义曲)的曲调填词;张之洞作词的《爱国》,根据日本歌曲《皇御园》(伊泽修二曲)的曲调填词;秋瑾的《勉女权》可能是根据日本歌曲《风车》的曲调填词的,等等。

(2)随着认识的加深,他们把旋律的引进转向了欧美。

比如,由李叔同填词的《送别》旋律是来自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同样,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两只老虎》,它的旋律是来自法国儿歌《你睡吗》;同时,这个旋律还在北伐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分别填词成《打倒列强》和《打倒豪绅地主》。

(3)当然,也有一些乐歌采用我们传统的音调,例如:

《满江红》(岳飞词)是杨荫浏根据古曲填配;《祖国歌》是根据《老六板》的旋律填配;《缠足苦》是根据民歌《孟姜女》的旋律填配的。

2、全新作词作曲

当时的乐歌作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以后,表现出了对现有作品的不满,他们希望可以全新地创作一首曲子,但是成品数量及其有限。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黄河》(杨度词、沈心工曲)、《春游》(李叔同词曲)等。

其中《春游》就是用西方自然大调写成,是一首抒情合唱曲,典型的再现单二段。

这相对于该时期的其它作品而言,该作品更具艺术性和开创性。

[3]

(三)内容

1、直接针对封建旧习提出来的,大都反映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这是最反映他们进行改良的基本思想。

代表性的作品有夏颂莱作词的《何日醒》、《中国男儿》等。

2、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大多产生于辛亥革命取得成功以后。

代表性作品有沈心工作词的《革命歌》等。

3、配合向中小学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的各种各样的所谓“军歌”,例如《出军》、《出征》等。

这些作品的出现可能是受了日本学校教育的影响,也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切望迅速实现“富国强兵”理想的迫切心情有关。

4、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

代表性作品有秋瑾作词的《勉女权》、沈心工作词的《女子体操》(又名《体操》,女子用)等。

5、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出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

如《格致》、《地球》等。

在这些歌曲中,有些还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6、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

代表性作品有吴怀疚作词的《勉学》,沈心工作词的《祝幼稚生》等。

这类歌曲在当时的学堂乐歌中数量不算多,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深受当时广大青少年所喜爱,因而流传面也比较广。

7、鼓吹忠臣、尊孔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题材,如陈颂平作词的《尊孔》、沈心工作词的《孔圣人》等。

[4]

二、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在“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

这些早期的音乐先驱们大多都有留学背景,而且在出国学习时,音乐也不是其主修专业。

但是,出于对音乐的爱好和对祖国教育事业的责任,他们后来纷纷投身于“学堂乐歌”创作和传播之中,为中国普通音乐教育的创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沈心工:

(1870-1947)

原名庆鸿、字叔逵,“心工”是他后来编歌时所用的笔名。

自幼受教于其母和家塾,后曾受业于其长兄庆长。

1890年中了“秀才”,1902年,自费去日本学习,积极考察日本的学校音乐教育。

1903年,沈心工回国后即热心于推进中国的学校音乐教育事业,先后在南洋公学及其附属小学、上海龙门师范学校、上海务本女塾、上海南洋中学等处任教乐歌课及音乐课,长达25年。

[5]

沈心工编写的歌曲,贯穿着比较浓厚的鼓吹“富国强兵”的爱国精神和积极宣扬民主主义的新思想与发展新文化的基本内容。

如直接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黄河》、《从军歌》、《爱国》等;大力鼓吹国民革命、歌颂共和新政的《革命军》、《美哉中华》等;热烈提倡男女平权、重视科学的《女学歌》、《电报》、《纺织》等。

沈心工注意密切结合青少年(包括儿童)生理及心理上的特点和他们的生活现实、他们的理解能力。

他编写的歌曲题材广阔,语言浅而不俗,意味深长,词曲结合较好,语言通畅顺口,形象生动,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

如《体操—兵操》、《竹马》、《赛船》、《铁匠》、《蝴蝶来》、《龟兔》、《萤火虫》等。

沈心工编写“学堂乐歌”,主要集中在1902年至1927年这20多年间。

据《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之生平与作品》的统计,达180多首(1937年沈心工自己精选出82首歌曲,汇编出版了《心工唱歌集》)。

《黄河》此曲感情悲壮慷慨,表达了中华儿女在屡受列强欺凌下誓死抗敌的意志,流传甚广,是1992年入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第一首歌曲。

此曲是用西方自然大调写成,有一定进行风味,不再现单二段,中速,在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基础上适时地加入一些附点音符,显得铿锵有力,仿佛使人看到了千军万马战胜敌人之后凯旋而归的景象,适时地表现出作者的爱国热情。

[6]

(二)李叔同:

(1880-1942)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

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

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7]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编辑出版的《国学唱歌集》,被当时的中小学取为教材,他创作的歌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主要分三类。

一是爱国歌曲,如《祖国歌》、《我的国》、《哀祖国》、《大中华》等;二是抒情歌曲,如《幽居》、《春游》、《早秋》、《西湖》、《送别》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晚钟》、《月》等。

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调优美,歌词琅琅,易于上口,因此传布很广,影响极大。

特别是由他李叔同填词的《送别》旋律是来自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至今仍在传诵。

他的作品很注重曲调的流畅优美、文辞的生动秀丽,以及在艺术形象和声调音韵上歌词与曲调的完美结合。

其演唱形式多样,不少歌曲还配有钢琴伴奏谱,作品的形式结构比较复杂、完整。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

这首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

曲调婉转流利,幽扬入妙。

他的作品充满了哲人的智慧、忧思和悲悯,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

歌词通篇用白描手法,而且第一段全部是用来写景的;第二段里时空的交错,以现在时“今宵别梦寒”来总括全篇。

它的妙处就在于“一切景语皆情语”,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备感凄凉。

歌词紧扣主题,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

它的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不已。

(三)曾志忞:

(1879-1929)

号泽民,上海人。

其父曾铸,1905年任上海总商会会长。

1901年曾偕夫人曹汝锦赴日留学。

次年参加沈心工发起组织的“音乐讲习会”,1903年于东京编印出版的《江苏》杂志上,连续发表《乐理大意》和《唱歌及教授法》。

[8]1904年5月,曾又在沈心工所创立的“音乐讲习会”基础上,重新发起组织“亚雅音乐会”,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新式的音乐社团。

曾的夫人曹汝锦是我国最早留日学习小提琴的女生。

同年7月,曾译补出版《乐典教科书》(上海广智书局发行),是当时出版最早的一本较完备的乐理教科书。

继而发表的《音乐教育论》,是我国最早一篇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

后在《醒狮》杂志上连续发表的《和声略意》一文,是中国人写作的讲述西洋和声学知识的第一篇文章,成为我国引进西洋和声学的先驱。

1907年回国后,主办慈善机构“贫儿院”,其组织的“贫儿院管弦乐队”,不失为我国第一个西洋管弦乐队,也是第一个全由中国人任演奏员的西洋乐队。

曾志忞发表了《乐理大意》和《唱歌及教授法》,并同时以五线谱和简谱对照的形式刊印了六首歌曲:

《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秋虫》,这是迄今所见到的最早公开发表的学堂乐歌。

第二年又发表了译自美国罗普亚的《教授音乐初步》。

同年四月还编著出版了《教育唱歌集》。

三、学堂乐歌的发展经历、历史地位以及意义

学堂乐歌意味着中国音乐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代阶段的结束和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一)发展经历及历史地位

从整个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讲,将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看做为是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的重要标志。

就我国学堂乐歌本身的发展看,它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辛亥革命以前将近10年:

逐步萌发的阶段,是将对学堂乐歌的编写和传播直接同宣扬“富国强兵”的爱国精神和所谓的“军国民教育”相联系。

2、辛亥革命以后将近10年:

比较顺利的向全国普及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堂乐歌的题材内容转而逐步回避政治、较多地注意联系青少年的生活现实个他们的审美要求、并相应产生了一批与之相连的学生特点耿鲜明的作品。

3、五四运动以后至抗日战争爆发以前: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延续。

由于这时在学校中的音乐课一般均已改称为“音乐课”,因此对它的称呼也就不再沿用“学堂乐歌”,而改为“学校歌曲”。

[9]

(二)历史意义

1、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贡献了一批早期的优秀声乐作品,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

2、使“集体歌唱”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为后来的群众歌咏运动打下了基础;

3、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

4、培养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对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

1、“学堂乐歌”促使了近现代第一批教育家的出现

一个社会进步的显现会衍生出很多方面的内容,而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学堂乐歌”的发展当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教育家,如之前所说的沈心工、李叔同等,他们为学堂乐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后来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教材和知识。

2、“学堂乐歌”促进了音乐教材的建设

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停滞不前,在学堂的音乐教唱中,都只是沿袭老一辈的歌曲来进行传唱,没有真正的音乐教材的出版。

而“学堂乐歌”就是始作俑者。

1904年5月,沈心工编写的《学校唱歌集》第一集出版。

书中除歌曲外,还附有《乐理摘要》、《凤琴使用法》,这是我国最早出版并产生广泛影响的音乐教科书。

与此同时,“学堂乐歌”还让更广大的中国人借鉴到了西方先进的乐理知识、和声、作曲等音乐理论,这为其音乐理论教材的出版奠定了基础。

3、“学堂乐歌”促进了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学校的出现

“学堂乐歌”的普及逐渐加强了对西方音乐的渴求,促使专业音乐院校的产生、发展。

“学堂乐歌”的普及与中小学及师范学校音乐课开设使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稳步发展这就为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铺下了道路。

[10]

结论

“学堂乐歌”的兴起、发展、内容和形式,都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顺应时代发展所必有的产物。

尽管它的创作方法都是对西方的借鉴和照搬,但是它却在中国音乐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它对于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20世纪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最初的新生事物,开中西音乐交融之先河,标志着中国新式歌曲的诞生,正是由于学堂乐歌的出现,各种西洋音乐、乐器及音乐理论才接踵传入我国。

它把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音乐引向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学堂乐歌”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中,是一种新型的创造、歌唱形式、音乐教育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之后中国音乐以及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新音乐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成为新音乐历史的开端。

 

参考文献

[1]秦太明.学堂乐歌:

新音乐的启蒙[J].艺术百家.2006(03):

95-97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

30

[3]夏荣华.学堂乐歌创作手法初探[J].四川戏剧,2006(5):

15

[4]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

32

[5]陈应时,陈聆群.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5

[6]王文英.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沈心工[J].文史杂志,2008(05):

44-46

[7]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

48

[8]官晨,罗俊峰.浅谈学堂乐歌[J].知识经济.2008(09):

15

[9]张晋俐,张晋红.试述学堂乐歌[J].黄河之声.2000(03):

24-25

[10]李冰.论“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发展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09(16):

48-49

 

谢辞

学生借此机会感谢这四年来的教育、关心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是你们用睿智与学养给予我指导和教导。

特别感谢专业教师和论文导师崔海容,在写作期间用他扎实的学术功力与丰富的论文指导经验,给予我极大的鼓励和帮助,衷心的感谢您!

再者,要感谢我所有阅读书目、期刊的作者,你们为著作洒下了辛劳的汗水为我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最后,深深感激我的父母,是他们的养育、关怀、支持与帮助让我一直坚持不懈的为前途而努力。

同时,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我将朝着自己的理想锲而不舍、勇往直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