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035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docx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

化工行业MIS应用的现状分析

1、前言

不同的企业在选择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都会提出的一个基本但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即要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包括普通的和具有行业特点的特殊的需求,要能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那么,ERP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

运作级的核心系统就必须考虑到企业所属的不同行业的不同特点。

我们不仅要了解不同行业中的共性与个性,而且还要了解特定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在本企业所处的环境中与相关业务或企业的关系,我们才能对企业自身加以控制,对企业的相关业务加以协调,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化学工业的定义与分类

化学工业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难定义的一种工业。

它的定义和范围大体上有广义的、狭义的和一般的几种理解。

广义的化学工业指凡生产过程主要表现为化学反应过程、或生产过程中化学过程占优势的工业,都属于化学加工工业((ChemicalProcessingIndustries,简称CPI),或称过程工业(ProcessIndustries),或化学工业(ChemicalIndustry)。

这就把诸如炼钢、造纸、酿酒、制革等一些虽然具有化学加工性质,但早已形成独立的工业门类也列入化学工业的范畴。

至于狭义的化学工业,在我国,有时一种工业往往被狭义地理解为某个工业行政管理部门所管辖的部份行业或企业的总体。

那么,化学工业便狭义地指"化学工业部"所属行业和企业的总体。

事实上,一般认为,所谓化学工业应介于上述过广或过狭的定义和范围之间。

例如,美国一般认为化学工业的范围应包括生产基本化学品的企业、产品加工以化学过程为主的企业以及与石油炼制有关的企业。

化学工业的产品主要有:

(1)工业

无机化学品;

(2)塑料和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3)药品;(4)肥皂、洗

涤剂、清洁剂、香料、化妆品及其它有关产品;(5)涂料、油漆、喷漆、磁漆及有关产品;(6)工业有机化学品;(7)农用化学品;(8)其它化学品;(9)石油炼制和有关产品;(10)铺路和屋面材料;(11)其他石油和煤产品;(12)橡胶制品;(13)玻璃制品。

在我国,化学工业一般理解为包括石油化学工业和生产化学肥料、无机盐、酸碱、基本有机原料、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单体、农药、染料、涂料、颜料、感光材料、橡胶制品、新型材料、试剂等产品的工业。

按照行业特性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化学工业划分三类:

第一类是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为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保障的行业,包括:

化肥、化学矿山、农药、国防化工。

第二类是处于成长期、与现代技术发展联系紧密、市场发展较快,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行业,包括:

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信息用化学品、轮胎等。

第三类是市场属性较强,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

这类行业多数为传统化工行业,生产能力很大,生产厂点也较多,市场竞争的格局早已形成。

包括:

有机原料和中间体、三酸两碱、涂料、染料、无机盐等。

3、中国化工行业状况

3.1行业概况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并基本可以满足国内需要的化学工业体系。

包括化学矿山、化肥、无机化学品、纯碱、氯碱、基本有机原料、农药、染料、涂料、新领域精细化工、橡胶加

工、新材料等12个主要行业。

2000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

12216家,职工人数403万人,资产净值4054亿元,全行业工业产值4661

亿元(现价),工业增加值1376亿元,实现利税397亿元,其中利润140亿元。

?

建成了一批具有先进水平的大型生产装置。

现有年产30万吨以上合成氨厂30个、60万吨以上的纯碱厂5个、200万条以上轮胎厂10余个、30万吨以上的硫酸厂5个、12万吨以上的高浓度磷肥厂10个,10万吨以上的烧碱厂15个。

一批大型有机原料和精细化工装置也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全行业大型、特大型企业540多家,有61家企业进入国家重点联系企业行列。

3.2行业特点

3.2.1品种繁多;

3.2.2影响化工市场因素多,价格变化快;

3.2.3生产和经销同类产品的企业较多;

3.2.4分布比较分散;

3.2.5信息渠道不畅通,市场比较闭塞;

3.2.6企业的采购和销售成本较高;

3.2.7能源消耗大、废弃物量大;

3.2.8技术创新快、发展潜力大.

3.3地区分布状况我国化工行业内共有企事业单位数万家,地区分布极为散乱。

我们作为一个ERP提供商,去查清所有的化工企业及其分布状况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毫无必要。

由于我们的目标客户是那些具有一定的企业信息化基础的生产厂家。

根据中国化工信息中心最近对全国化工企业网络及电子商务开展情况的

调查显示:

有71.5%化工企业经常使用互联网,38.5%的企业建有因特网网

站。

因此我们可以首先选择这些建有internet网站的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有关资料,全国化工行业建有

分布如下:

•江苏(1521)

•浙江(1239)

•广东(702)

•山东(606)

•上海(416)

•河北(281)

•北京(277)

•辽宁(254)

•台湾(189)

•天津(156)

•四川(149)

•湖南(145)

•福建(143)

•河南(143)

•湖北(106)

•安徽

•山西(87)

internet网站的生产企业共有7033家,

•云南(60)

•广西(56)

•江西(52)

•陕西(51)

•黑龙江(43)

•贵州(39)

•重庆(35)

•甘肃(34)

•香港(33)

•吉林(31)

•内蒙古(28)

•新疆(21)

•宁夏(12)

•青海(11)

•海南(10)

•澳门

(1)

•西藏(0)

 

其中,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处就占到全国总数的45%,可作为重点突破口

江苏的分布如下:

•常州市(338)•

泰州市(93)

•无锡市(295)•

镇江市(82)

•苏州市(264)•

盐城市(59)

•南京市(125)•

淮安市(24)

•扬州市(101)•

连云港市(22)

•南通市(97)•

徐州市(18)

浙江的分布如下

•杭州市(244)•

绍兴市(88)

•台州市(223)•

湖州市(48)

•宁波市(197)•

衢州市(40)

•温州市(149)•

丽水市(9)

•金华市(109)•

舟山市(8)

•嘉兴市(105)

3.4企业类型分布

•有机化工原料(1044)•

合成纤维(207)

•塑料及制品(887)•

树脂与薄膜(188)

•无机化工原料(822)•

饲料与食品添加剂(167)

•化肥与农药(779)•

化学矿物(109)

•化工机械(701)•

其他(100)

•各类中间体(666)•

香料与香精(81)

•染料与颜料(615)•

粘合剂(78)

•日用化工(591)

•油墨(45)

•活性剂与助剂(577)

•火工产品(40)

•涂料与油漆(557)

•化工包装(30)

•橡胶及制品(462)

•气体(20)

•医药与生物化工(409)

•信息用化学品(16)

•硅酸盐工业(394)

•化学仪器仪表(16)

•聚合物(283)

林产化学品(14)

•石油化工(282)

•膨润土(6)

•化学试剂(216)

煤炭化学品

(1)

•综合性企业(215)

3.5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在国内化工产品长期处于供应短缺状态下,我国化学工业发展以外延扩张为主,忽视了结构升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一是企业规模小而散、集中度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许多装置达不到经济规模,如烧碱装置平均规模不足4万吨/年,而美国平均规模为58万吨/

年,八大烧碱公司的生产能力约占美国烧碱总能力的86%国内PVC树脂生产

企业平均规模不足5万吨/年,而发达国家装置规模一般在15--20万吨/年,

最大规模达63.5万吨/年;国内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为100万条/

年,而国外平均规模达300--400万条/年。

二是化工产品在品种和质量上不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

产品结构不合理集中表现在石油化工产品、有机化工产品和高档新产品的比重过低,而

高消耗、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的比重高,造成一方面总量上已供过于求,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许多产品又大量进口。

国产新品种农药仅占农药总量的20%,新品种染料仅占35%,子午线轮胎仅占32%(世界平均已达80%以上),节能低污染涂料所占比例仅15--20%(发达国家已达60%以上),高浓度

氮肥只占氮肥总产量的60%、高浓度磷肥仅为磷肥总产量的35.5%,离子膜烧

碱占26%,重质纯碱占20%(发达国家已达80%以上)。

三是一些产品的原料技术路线落后。

近十几年来,我国有机原料路线已逐步从以煤焦、农副产品为主向以石油(包括天然气)为主转变,按产量计算已接近50--60%。

但是,这种择优改变原料路线的进程十分缓慢,目前我国

乙烯法PVC树脂的生产能力仅占30%左右;电石乙炔法醋酸乙烯约占50%氯

丁橡胶全部采用电石乙炔路线。

而上述产品在国外已基本被石油化工路线取代。

另外,相当一部分化工产品的生产仍采用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原料技术路线。

3.5.2机制转换速度慢,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形势要求。

化学工业的国有经济比例偏高,国有资产配置分散,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化工行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30%左右,机制转换速度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还很重。

大多数化工企业人员多,负担重,缺乏活力,生产效率低,没有建立起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运行机制,竞争能力差。

3.5.3科研基础薄弱,技术创新能力弱,自有技术少。

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与国际化工科技水

平相比有较大差距。

缺少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装备技术长期落后于发达国家。

科研投入少、基础差,缺乏创制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能力,工程化能力也较差,成套技术的开发能力弱。

3.5.4环境保护任务还相当繁重。

从总体上看,化工“三废”治理率还较低,污染仍十分严重。

同时,发达国家正在不断地将其污染严重的化工产品生产转向发展中国家,也进一步加重我国的环保负担。

3.6发展趋势

3.6.1不断进行企业重组,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3.6.2调整核心产业,向专业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

3.6.3更加注重发展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

3.6.4调整生产布局,大宗化工产品生产逐渐向原料和市场所在地转移;

3.6.5重视可持续发展。

重视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逐渐从“末端处理”转变为“生产全过程控制”。

根据化工行业“十五”规划,该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从行业来看,是稳定

和提高第一类行业;重点发展第二类行业;调整和控制第三类行业。

从地区

来看,是要大力发展沿江、沿海地区,传统产品和原料型的生产,适度向中

西部地区转移。

从产品来看,则是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品和深加工产品上。

4、化工行业MIS应用现状

4.1行业整体MIS运用情况

2001年6月,国家经贸委的企业改革司、贸易市场局和经济信息中心,联合对国家重点企业和骨

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调查,共收回618份有效问卷,这些企业的固定资产、销售额和利税等在

全国所有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基本能够反映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角度看,我国企业目前普遍存在企业信息化投入少,企业信息化水平比较低以及网络安全意识比较差等问题。

我国特大型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只占当年营业收入的0.08%,

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的0.2%,大型企业分别是0.15%和0.66%。

而国外大型企业信息化的投入比例则高达是8%到10%。

而且,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信息化投入方面“十五”比“九五”并没有更大的增长。

在这618家被调查企业中,化工企业有52家,占8.21%。

52家化工企业中设置信息技术专门机构

的达43家,占82%;40家化工企业设置了主管信息技术机构的副总裁,占76%。

这两项指标均高于全

、重视度:

设置信息技术部门

43

83%

设主管信息副总裁

40

77%

二、管理信息化程度:

实现财务科目编码

31

60%

设立财务管理系统

37

71%

产品编码

31

60%

基础管理系统

35

67%

综合性管理系统

20

38%

电子商务

13

25%

三、网络建设程度:

内联网

32

62%

互联网

39

75%

内外网连接

25

48%

国企业的整体水平,说明化工企业的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

在信息化投入方面,618家企业2000年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共19.98亿元,52家化工企业共投入6246万元,占全部的3.1%。

618家企业在“十五”期间计划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为80.71亿元,52家化工企业在“十五”期间计划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达2.474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投入475万元),占3.6%。

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52家化工企业有31家实现财务科目编码,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52家化工企业中有37家设立了财务管理系统,占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网络建设情况方面,52家化工企业中32家建立了内联网,占61.5%;39家企业建立了互联网站,占75%,内外网连接的占48%,同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在企业管理系统和电子商务方面,52家化工企业中31家企业实现了产品编码化,35家实现了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0家实现了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13家企业部分或基本实现电子商务。

调查表明,化工企业在实现电子商务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618家企业中通过定单采购共成交4.654亿元,销

售成交额为42.69亿元,52家化工企业通过定单采购成交达3400万,占全部的7.3%,销售成交7200

万,占全部的16.9%。

总之,我国化工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较过去有了一定的进展,信息化工程投入力度有所加强,化工信息机构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成效等指标略高于全国整体水平,但是在信息化建设投入、企业信息编码规范、网络安全意识等方面均低于全国水平,与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更是相差甚远。

4.2代表企业MIS运用情况

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沧化集团)是以化工生产经营为主的大型综合经济实体,现拥有包括上市企业沧州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7家成员企业,总资产超过30亿元人民币。

沧化集团是从一个只有185万元人民币资产,没有国家投入的化工车间发展起来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各种业务越来越多,产、供、销的平衡控制越来越难,为此,1992年沧化集团决定实施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内搭建局域网,实施MRP工程。

沧化集团是一个典型的过程化生产企业,同样一种原材料,在加工的过程中要产生许多产品,只要需要其中一种产品,其他的就必须同时生产,这种面向过程的生产方法导致管理模式和监控方法同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

针对沧化集团的这些特点,华夏新达实施的新世纪/ERP主要包括了经营管理类子系统(如财务总账、财务结算中心、报表、采购、销售、分销、库存管理以及存货核算、应收/应付、综合查询等系统)、生产和资源管理类子系统(如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能力平衡、固定资产、车间、成本、工艺、设备、运输、质量和人力资源等管理系统)和连续性企业管理类子系统(如流水线控制接口、工业控制DCS接口、连续生产优化、多度量单位管理和包装物管理等系统)。

沧化集团实施ERP后,企业管理效率大大提高,降低了管理成本,增强

了市场应变能力,使企业发展处于良好的管理环境之中。

到2000年为止,沧

化集团连续5年保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利润大幅度上升,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13.9亿元,利润6004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81%和18%。

同时在实施ERP后企业从组织结构到管理模式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管理费用大大降低。

其中,分公司沧井公司目前仅有管理人员40人,操作人员600人,而相同规模的国内同类型企业中,操作人员至少要有2500人。

此外,由于采取了厂家预订制度,采购人员每次进货都要货比三家,价格只能下降,不能提高(市场发生重大波动除外),超价和开拓新厂家要申报。

仅此一项制度每年可为企业节约600万〜800万元支出,市场变化大时可节约1000多万元。

4.3化工行业企业MIS运用需求当今的中国化工企业,绝大多数仍然处在体制转变、扭亏为盈的艰难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及公司治理结构的任务远没有完成,现在又将面临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网络化的强烈冲击。

为了进一步推进化工行业企业信息化,在国家化学工业“十五”规划中明确指出:

以“信息技术加快信息化带动传统化学工业发展的步伐。

在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重点加快企业上网工程的实施,发展电子商务,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再加上中国加入WTO对企业带来更大的冲击,企业通过信息化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成本的方式来和国外企业竞争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当然,不同的企业规模对信息化的需求程度不同,对小企业来说,实现会计电算化,通过代理服务将产品信息在网上发布成为其迫切需要,而中型企业则需要实现财务、进销存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的分步应用并通过代理商初步实现电子商务,大企业的管理重点是对整个企业集团的整合,因此它的信息化需求是多样的,对集团总公司来说,实现集团财务控制、电子商务是

基本需求,而对下属的公司和生产企业实现进销存管理、生产管理,并将数

据及时传递到总公司,这又和中型企业的需求类似。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企业对于信息

化的要求将不断提高。

5、化工企业对管理软件的要求

5.1软件应适应多公司、集团化、管理方式多样的要求。

由于多数大中型化工企业具有子分公司、事业部、分厂等,因此管理软件必须能够实现对多公司、集团化功能,支持各种分支机构的远距离业务处理。

而且应可适应公司未来成为跨国公司管理的需要。

5.2软件应覆盖企业管理的基本方面,并提供良好的扩展接口。

所选择的软件应能满足包括库存管理、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伤、安全、劳保管理、计划管理、统计分析、生产系统管理、设备管理、进出口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领导查询等各方面的管理要求。

此外,软件应提供良好的扩展接口,以便管理业务变更和软件升级需要。

5.3系统应能满足流程型企业管理的要求。

一般化工生产企业具有流程型企业的通用特点,这些特点包括:

生产类型为连续性。

多产品,面向仓库式生产或混合类型,工艺复杂,很难无库存生产;无特殊原因,不能停产;生产能力是一定的,不能超能力生产;此外还存在高温、高压、剧毒等生产环境,对设备管理和人员培训考核有特殊要求。

5.4能提供与工业控制系统的接口。

一般化工生产企业中大量采用DCS(集散控制系统)、PLC(程控系统)等工业控制单元,为

便于管理,所选用的管理软件应能提供与这些系统的接口,主管人员和各级领导可通过局域网随时

了解生产运行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控制。

5.5能提供对成本的实时核算功能。

管理软件能对生产成本和库存物资进行详细的准确的核算,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成本数据及分析资料,以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辅助科学管理和领导决策。

5.6软件能对库存管理高度优化。

由于生产过程中库存需占用大量资金,而原材料不能及时到位又将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过程化企业对库存管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所选用的管理软件须能对大量原辅材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在保证生产的条件下,大幅降低库存占用资金。

5.7能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辅助经营决策功能。

例如,能对各种销售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统计,提供按不同销售区域、不同用户、不同产品品种、不同行业等方面的价格、销售量、信用分析,从而起到辅助公司领导制定销售策略和进行经营决策的作用。

5.8能提供与电子商务、SCM供应链管理的结合。

一般化工生产企业库存物质较多,而供应商、用户、分销商又广泛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提供的ERP管理软件应能够通过互联网,与BTOB(企业到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和SCM供应链管理等

先进的管理软件相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发挥计算机管理的优越性。

6、中国ERP市场上的主要厂商:

根据CCID2000年的报告,目前中国国内有约40家国外厂商与20家国内

厂商在角逐ERP市场。

他们彼此因为所处的背景、全球战略、市场层次、应

用领域的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市场策略。

“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体会。

而中国的ERP厂商又分为单一型(专注于管理软件)、转型型(从诸如财

务软件转型)及并行型(两者并重)三类。

金蝶和用友同属于转型型,但现

在由于其做财务软件打幵的知名度,目前已稳坐上ERP市场的老大和老二,

其他软件商,诸如新中大、浪潮、英克、华夏新达、和佳、利马、幵思等也在瓜分着中国这个拥有1000万个以上的企业的大市场。

另外,台湾的一些厂商,如汉康、天心、鼎新、普扬等进入国内市场较早,也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但他们的定位一般在中小企业,而且由于地位性和亲缘性,一直在台商企业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蛋糕。

主要ERP厂商的优缺点对比:

ERP软件商

优点

缺点

华夏新达

行业协会推荐、已有较多化

财务系统功能弱、公司销售渠

工客户、能提供与工业控制

道窄、实施队伍不够壮大

系统的接口

金蝶

财务系统功能强、公司销售

产品不很适应化工流程类型、

渠道广、品牌影响高、技术

没有与工业控制系统的接口

先进

用友

财务系统功能强、公司销售

产品功能也不能完全适应行

渠道广、品牌影响高、价格

业需要、同样没有与工业控制

灵活、服务队伍很强大

系统的接口

英克

Oracle数据库、在制药行业

财务模块发版晚、功能弱、公司

的良好口碑

销售渠道不广

SAP

产品成熟、实施服务专业化

价格昂贵、维护费高、不注重

程度咼

中小企业、不少国内失败案例

ORACLE

数据库技术、渠道与直销并

相对国产软件价格仍是贵、随

重、产品价格弹性大

着客户数量的增加,服务渐跟

不上

QAD

完整的分销、制造、财务管理系统集成,适用于多种制造行业,支持多种计算机硬

件和操作系统平台

软件界面不适应国人操作、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