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546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docx

管理流程图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图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流程

一、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程 序

具体要求

责任部门

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1.起草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1)计划必须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党委组织部、各基层党组织

(2)计划发展重点应为大学生和青年职工、业务骨干、营销带头人等。

(3)州分行党委组织部根据各基层组织上报计划数,提出全行计划发展总数。

2.审定发展计划

州分行党委根据组织部提出的全行计划发展总数讨论确定。

州分行党委

3.下发给各基层组织执行

同时上报上级组织部门审查备案。

州分行党委组织部

 

二、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与政审

程 序

具体要求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与政审

1.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附个人自传。

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写书面申请,同时附个人自传,介绍个人履历、成长情况和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情况。

申请人

(1)党小组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党小组

(3)党支部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和审议,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党支部

(4)上级党组织接到党支部上报备案的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后,如无不同意见,应及时向党支部下发《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

州分行党委

(5)党支部为每个积极分子确定二名培养联系人,并责成培养联系人对积极分子加强培养考察,按表内规定的项目及时负责地填写和保管,一般3到6个月填写一次;

党支部

(6)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一般每年2、4次,根据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和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做到有进有出,有增有减。

3.培养教育考察

(1)重点教育内容:

理想信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党员标准,艰苦奋斗等;

党支部、党小组、

培养联系人

(2)重点考察内容:

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学习工作表现、群众观点、本人及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等,尤其是关键时期表现;

(3)培养教育考察方法:

定期与随机考察、民主评议与个别了解、党内与党外考察等,如重大活动的态度、日常工作、理论学习,纪律作风及社会实践表现,群众评议,考察谈话等。

4.定期向党支部汇报积极分子情况

(1)每1至2月汇报一次;

培养联系人

(2)考察谈话每3、6月进行一次,并及时填写。

5.定期对积极分子进行分析排队,确定发展对象

(1)每季分析一次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情况;

党支部

(2)列出发展对象和重点培养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才能被列为发展对象;

6.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公示

(1)审查内容:

发展对象的政治历史情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并形成书面综合材料。

党支部

(2)政审方式:

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外调和函调。

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外调和函调,但必须形成书面证明材料,加盖党组织印章。

(3)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征求对发展对象的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

书面材料应包括:

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本人签名),主持人,记录人,记录内容,最后主持人签名,支部落款。

(4)对发展对象在本单位进行公示,主要内容:

拟发展对象的简历、申请时间、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间、拟发展时间等,公示时间7天,公示没有异议者,可上报上级党组织审查。

 

三、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

程 序

具体要求

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1.向上级党组织预报

(1)预报材料:

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入党积极分子不同时期的思想、工作汇报材料,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审证明材料和政审综合材料,入党积极分子的自传,党校结业证,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及公示结果等;

党支部

(2)入党材料送组织员或党委组织部预审;

2.对发展对象进行预审

对预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并深入到发展对象所在的基层单位了解其思想和表现,合乎要求的发给《入党志愿书》。

党委组织部

3.确定入党介绍人

申请入党的同志要有两名正式党员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应由负责培养的联系人担任,也可由本支部的其他正式党员担任。

申请人、党支部

4.填写《入党志愿书》

(1)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认真学习十六大党章的基础上,按照《入党志愿书》的栏目,如实填写清楚,不得有任何隐瞒和伪造。

申请人、代笔人、介绍人

(2)要由申请入党本人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工整,填写的《入党志愿书》。

(3)《入党志愿书》要在入党介绍人的指导下认真、准确地填写,“入党志愿”栏目要写清对党的认识、思想发展过程,为什么要入党、对入党的态度等内容,填写时要联系个人实际;如果有的栏目没有内容可填时,应注明“无”。

(4)入党介绍人填写意见应包括:

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思想、现实表现等方面情况;同时指出被介绍人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按照党员标准全面衡量,表明对被介绍人能否入党的态度。

5.作好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的准备

(1)召开支部委员会,审查发展对象的《入党志愿书》以及有关的政审材料等,根据征求意见情况和材料审查情况,讨论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党员条件,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即可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

此外还要审查入党介绍人是否具备介绍人资格。

支委会

(2)确定接收预备党员党支部大会的开会程序、地点、列席会议人员,提前通知党员作好参加会议的准备。

(3)找发展对象谈话,向他说明支委会准备召开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的决定和如何参加支部大会。

 

6.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

(1)会议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的党员人数,(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必须在半数以上),再提出开好会议的具体要求。

党支部

(2)申请入党本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的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应向党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等。

(3)介绍人介绍申请入党人的重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4)支委会向大会报告对申请入党人的审议情况。

(5)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大会讨论。

(6)大会表决(通过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会前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

支部负责人总结,并宣布支部大会的决议。

(7)申请入党本人表态。

7.填写“支部大会决议”

(1)支部大会对申请入党人的基本评价:

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政治态度,思想觉悟,理想信念,工作、学习、生活、作风、纪律等表现,主要不足;

党支部

(2)表决情况:

支部党员数、到会党员数和其中有表决权的党员数,表决时赞成、反对和弃权的人数及表决结果、支部名称,通过表决的日期等;

(3)按要求将支部大会决议写进《入党志愿书》中有关栏目,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落款日期为支部大会召开之日;

(4)入党材料及时交组织员或党委组织部安排谈话。

8.组织员与申请入党者谈话

(1)谈话前应认真审阅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必要时可到所在单位了解情况,拟定谈话提纲;

组织员

(2)谈话中要着重了解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等,并对其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

(3)谈话后,应认真负责地填写谈话情况和谈话人意见。

9.党委审批

(1)到会人数,表决情况,预备期起、止的时间;

党委

(2)书记签名加盖党组织印章;

(3)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3个月内审批(特殊情况不超过6个月),无故逾期不审批者,要追究当事人责任。

审批后要及时向下级党组织发出通知。

10.与预备党员谈话

(1)通知新党员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时间、预备期限、指明优、缺点和今后努力方向,说明党内有关生活制度、缴纳党费的有关规定,党组织近期主要工作等;

党支部

(2)在支部大会上宣布党委批准接收新党员的决定及有关事项,并给新党员分配一定工作。

11.预备党员入党宣誓

(1)预备党员必须进行入党宣誓;

党委

(2)入党宣誓的主要程序:

唱国际歌;党组织负责人致词;新党员宣誓;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党员代表讲话;新党员代表向党表示决心。

四、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程 序

具体要求

责任部门

1.继续培养、

教育、考察

党组织应定期听取预备党员本人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汇报;给预备党员分配一定工作,对预备党员进行中期考察,填写中期考察表。

党支部、介绍人、预备党员

2.到期提出

转正申请

(1)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前一周左右主动地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

预备党员

(2)转正申请的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内容应包括:

何时被批准入党的,何时预备期满,对自己在预备期中的表现作出比较全面的总结,写明有哪些提高,还存在什么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在入党时支部所指出的缺点和不足的改正情况,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3.支部委员

会审查

根据预备党员的申请报告、党小组、介绍人的考察意见、群众的反映等对其能否转正提出意见,并做好召开支部大会的准备工作。

支委会

4.召开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

(1)预备党员提出申请,汇报自己在预备期期间的表现、主要优缺点、今后努力方向,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党支部

(2)介绍人、党小组分别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期间的工作、思想情况和意见。

(3)支部委员会介绍对预备党员的审查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

(4)全体党员讨论。

主要是针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提出希望,并表示是否同意转正的意见。

(5)支部大会表决,并作出和通过支部大会决议。

(6)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表态。

(7)填写支部大会决议(要对预备党员预备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缺点的改正情况及到会人数、表决结果等)。

(8)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5.党委审批

(1)指派专人审查。

党委

(2)召开会议审批。

(3)将审批结果及时通知下级党组织。

(4)整理归档材料。

6.与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谈话

通知本人并提出希望。

党支部

一、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程序具体要求责任部门

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1.起草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1)计划必须符合中央和省市委有关发展党员工作的指示精神,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党委组织部、各基层党组织

(2)高校计划发展重点应为大学生和青年教师、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等.

(3)党委组织部根据各基层组织上报计划数,提出全校计划发展总数.

2.审定发展计划

校党委根据组织部提出的全校计划发展总数讨论确定.

党委

3.下发给各基层组织执行

同时上报上级组织部门审查备案.

党委组织部

二、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与政审

程序具体要求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与政审

1.向党支部递交

入党申请书附

个人自传.

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写书面申请,同时附个人自传,介绍个人履历、成长情况和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情况.

申请人

2.确定入党

积极分子

(1)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并及时谈话和填写推优表格(一般28岁以下的青年入党应通过团组织推优);

团组织

(2)党小组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党小组

(3)党支部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和审议,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党支部

(4)上级党组织接到党支部上报备案的入党积极分子名单后,如无不同意见,应及时向党支部下发《申请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

党委、

党总支部

(5)党支部为每个积极分子确定二名培养联系人,并责成培养联系人对积极分子加强培养考察,按表内规定的项目及时负责地填写和保管,一般3到6个月填写一次;

党支部

(6)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一般每年2—4次,根据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状况和变化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做到有进有出,有增有减.

3.培养教育考察

(1)重点教育内容:

理想信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党员标准,艰苦奋斗等;

党支部、

党小组、

培养联系人

(2)重点考察内容:

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学习工作表现、群众观点、本人及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等,尤其是关键时期表现;

(3)培养教育考察方法:

定期与随机考察、民主评议与个别了解、党内与党外考察等,如重大活动的态度、日常工作、理论学习,纪律作风及社会实践表现,群众评议,考察谈话等.

4.定期向党支部汇报积极分子情况

(1)每1至2月汇报一次;

培养联系人

(2)考察谈话每3—6月进行一次,并及时填写.

5.定期对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

从实际出发,利用党校、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和电化、网络教育等手段,定期搞好培训,特别是搞好入党前的集中培训.

党委党校、分党校、基层党组织等

7.定期对积极分子进行分析排队,确定发展对象

(1)每季分析一次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情况;

党支部

(2)列出发展对象和重点培养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才能被列为发展对象;

8.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公示

(1)审查内容:

发展对象的政治历史情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并形成书面综合材料.

党支部

(2)政审方式:

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外调和函调.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外调和函调,但必须形成书面证明材料,加盖党组织印章.

(3)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征求对发展对象的意见,并形成书面材料.书面材料应包括:

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本人签名),主持人,记录人,记录内容,最后主持人签名,支部落款.

(4)对发展对象要在本单位进行公示,公示的主要内容:

拟发展对象的简历、申请时间、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间、拟发展时间等,公示时间7天,公示没有异议者,可上报上级党组织审查.

三、接收预备党员的程序

具体要求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1)预报材料:

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入党积极分子不同时期的思想、工作汇报材料,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政审证明材料和政审综合材料,入党积极分子的自传,党校结业证,团支部推优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发展学生入党应征求老师意见)及公示结果等;

党支部

(2)入党材料送组织员或党委组织部预审;

对预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并深入到发展对象所在的基层单位了解其思想和表现,合乎要求的发给《入党志愿书》.

党委组织部

申请入党的同志要有两名正式党员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应由负责培养的联系人担任,也可由本支部的其他正式党员担任.

申请人、党支部

(1)要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认真学习十六大党章的基础上,按照《入党志愿书》的栏目,如实填写清楚,不得有任何隐瞒和伪造.

申请人、代笔人、介绍人

(2)要由申请入党本人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工整,如果本人填写确有困难,党支部可以指定一名党员按照申请入党的人口述代为填写,代笔人应准确地反映申请入党本人的原意,由他人代为填写的《入党志愿书》,除本人签名盖章外,代笔人也要签名盖章.

(3)《入党志愿书》要在入党介绍人的指导下认真、准确地填写,"入党志愿"栏目要写清对党的认识、思想发展过程,为什么要入党、对入党的态度等内容,填写时要联系个人实际;如果有的栏目没有内容可填时,应注明"无".

(4)入党介绍人填写意见应包括:

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思想、现实表现等方面情况;同时指出被介绍人的不足和努力方向;按照党员标准全面衡量,表明对被介绍人能否入党的态度.

(1)召开支部委员会,审查发展对象的《入党志愿书》以及有关的政审材料等,根据征求意见情况和材料审查情况,讨论发展对象是否符合党员条件,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即可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此外还要审查入党介绍人是否具备介绍人资格.

支委会

(2)确定接收预备党员党支部大会的开会程序、地点、列席会议人员,提前通知党员作好参加会议的准备.

(3)找发展对象谈话,向他说明支委会准备召开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的决定和如何参加支部大会.

6.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

(1)会议主持人报告出席会议的党员人数,(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必须在半数以上),再提出开好会议的具体要求.

(2)申请入党本人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的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应向党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等.

(3)介绍人介绍申请入党人的重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4)支委会向大会报告对申请入党人的审议情况.

(5)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大会讨论.

(6)大会表决(通过举手表决或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会前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支部负责人总结,并宣布支部大会的决议.

(7)申请入党本人表态.

7.填写"支部大会决议"

(1)支部大会对申请入党人的基本评价:

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政治态度,思想觉悟,理想信念,工作、学习、生活、作风、纪律等表现,主要不足;

(2)表决情况:

支部党员数、到会党员数和其中有表决权的党员数,表决时赞成、反对和弃权的人数及表决结果、支部名称,通过表决的日期等;

(3)按要求将支部大会决议写进《入党志愿书》中有关栏目,由支部书记签名盖章,落款日期为支部大会召开之日;

(4)入党材料及时交组织员或党委组织部安排谈话.

8.组织员与申请入党者谈话

(1)谈话前应认真审阅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必要时可到所在单位了解情况,拟定谈话提纲;

(2)谈话中要着重了解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等,并对其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

(3)谈话后,应认真负责地填写谈话情况和谈话人意见.

9.党委审批

(1)到会人数,表决情况,预备期起、止的时间;

(2)书记签名加盖党组织印章;

(3)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3个月内审批(特殊情况不超过6个月),无故逾期不审批者,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审批后要及时向下级党组织发出通知.

10.与预备党员谈话

(1)通知新党员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时间、预备期限、指明优、缺点和今后努力方向,说明党内有关生活制度、缴纳党费的有关规定,党组织近期主要工作等;

(2)在支部大会上宣布党委批准接收新党员的决定及有关事项,并给新党员分配一定工作.

11.预备党员入党宣誓

(1)预备党员必须进行入党宣誓;

(2)入党宣誓的主要程序:

唱国际歌;党组织负责人致词;新党员宣誓;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党员代表讲话;新党员代表向党表示决心.

四、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程序具体要求责任部门

1.继续培养、

教育、考察

党组织应定期听取预备党员本人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汇报;给预备党员分配一定工作,对预备党员进行中期考察,填写中期考察表.

党支部、介绍人、预备党员

2.到期提出

转正申请

(1)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前一周左右主动地以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

预备党员

(2)转正申请的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内容应包括:

何时被批准入党的,何时预备期满,对自己在预备期中的表现作出比较全面的总结,写明有哪些提高,还存在什么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在入党时支部所指出的缺点和不足的改正情况,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3.支部委员

会审查

根据预备党员的申请报告、党小组、介绍人的考察意见、群众的反映等对其能否转正提出意见,并做好召开支部大会的准备工作.

支委会

4.召开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

(1)预备党员提出申请,汇报自己在预备期期间的表现、主要优缺点、今后努力方向,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

党支部

(2)介绍人、党小组分别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期间的工作、思想情况和意见.

(3)支部委员会介绍对预备党员的审查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

(4)全体党员讨论.主要是针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肯定优点、指出缺点、提出希望,并表示是否同意转正的意见.

(5)支部大会表决,并作出和通过支部大会决议.

(6)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表态.

(7)填写支部大会决议(要对预备党员预备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缺点的改正情况及到会人数、表决结果等).

(8)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5.党委审批

(1)指派专人审查.

党委

(2)召开会议审批.

(3)将审批结果及时通知下级党组织.

(4)整理归档材料.

6.与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谈话

通知本人并提出希望.

党支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