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57672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docx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

幼儿文学选择练习题

上编

一、单项选择题(历年上编考到的选择题)

1.儿童文学可分为()

A.二个层次B.三个层次

C.四个层次D.五个层次

2.幼儿读物和幼儿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关系是()

A.幼儿读物比幼儿文学范围广

B.幼儿文学包含幼儿读物

C.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的一个种类

D.幼儿读物和幼儿文学都属于儿童文学

3.造成儿童“自我中心”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

A.儿童掌握语言缓慢,未掌握更多的词

B.儿童感觉器官对外界不敏感

C.儿童的意识世界是一种主客体不分的混沌世界

D.缺乏教育和引导

4.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

A.篇幅不宜过长B.故事情节要紧张

C.选择幼儿不熟悉的内容D.夸张的细节描写

5.成人文学分类的四分法是()

A.诗歌、小说、童话、报告文学

B.诗歌、散文、通讯、民间故事

C.叙事、抒情、议论、报告

D.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6.《小王子》的作者是()

A.德国作家豪夫

B.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

C.法国作家夏尔·贝洛

D.丹麦作家安徒生

7.幼儿文学的对象是()

A.0~3岁B.3~6岁

C.3~11岁D.3~15岁

8.3~6岁儿童的思维占优势的是()

A.动作思维占优势B.逻辑思维占优势C.形象思维占优势D.视觉思维占优势

9.幼儿读物与幼儿文学的关系是()

A.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的一部分

B.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中的一种类型

C.幼儿读物是幼儿文学是一回事

D.幼儿读物比幼儿文学广泛

10.童话“小人国、大人国”出自()

A.《格林童话》B.《格列佛游记》

C.《安徒生童话》D.《儿童和家庭童话》

11.为3~6岁儿童服务的幼儿文学特别注重()

A.科学性和知识性B.简约性和逻辑性

C.教育性和系统性D.趣味性和娱乐性

12.儿童文学的文体分类一般是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的基础上增加了()

A.儿歌、童话、寓言、故事四种文体

B.儿歌、童话、故事、小说、小品五种文体

c.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科学文艺五种文体

D.儿歌、童话、故事三种文体

13.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A.创造性想象为主B.想象主要依靠词语进

C.无意想象为主D.想象的内容不容易变化

14.幼儿期儿童的意识处于()

A.“自我中心”状态B.“自由主义”状态

C.“确证和发现”的状态D.“精神超越”的状态

15.在中国文学史上受到历代儿童喜欢的是()

A.《水浒传》B.《封神演义》

C.《聊斋志异》D.《西游记》

16.儿童文学应有两大特征,一是文学,二必须()

A.是为儿童创作的B.是儿童自己创作的

C.是为幼儿创作的D.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

17.幼儿期是语言发展迅速的时期,3岁幼儿可以掌握的词大约在()

A.1000B.2000C.3000D.4000

18.在幼儿文学中的文体分类中,讲述类可分为()

A.儿歌、幼儿诗、幼儿戏剧、幼儿散文

B.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

C.幼儿童话和寓言、幼儿戏剧、幼儿诗歌、图画故事

D.动物故事、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历史故事

19.皮亚杰把儿童的因果观念分为()

A.二个时期B.三个时期

C.四个时期D.五个时期

20.为6、7岁儿童服务的文学体裁主要有()

A.诗歌B.小说C.散文D.童话

21.儿童思维特征是一种诗性思维,它的明显特征是()

A.具体形象性、同一性、生命性

B.具体形象性、稚拙性、荒诞性

C.象征性、幻想性、整体性

D.抽象逻辑性、同一性、超越性

22.幼儿判断推理的发展趋势是()

A.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B.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到事物的外部联系

C.从事物普遍关系的理解到对个别事物的理解

D.从理性判断到感性判断

23.皮亚杰把儿童的因果观念分为三个时期,幼儿恰好处于()

A.第一个时期B.第二个时期

C.第一、第二个时期D.第三个时期

24.儿歌中的颠倒歌集中体现了()

A.节奏美B.荒诞美

C.稚拙美D.生活美

25.为3-6岁儿童服务的幼儿文学特别注重

A.科学性和知识性B.简约性和逻辑性

C.教育性和系统性D.趣味性和娱乐性

26.幼儿记忆事物主要以

A.有意记忆为主B.主动记忆为主

C.判断记忆为主D.机械记忆为主

27.幼儿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

A.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B.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C.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D.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28.在幼儿文学写作中对情节的要求是()

A.丰富而曲折B.惊险紧张

C.单纯、生动有趣D.错综复杂

29.为6、7岁儿童服务的文学体裁主要有()

A.诗歌B.小说C.散文D.童话

30.幼儿接受文学有独特的方式,其主要特点是()

A.感知型接受方式B.概念型接受方式

C.象征型接受方式D.间接型接受方式

31.幼儿判断推理的发展趋势是()

A.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B.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到事物的外部联系

C.从事物普遍关系的理解到对个别事物的理解

D.从理性判断到感性判断

32.“幼儿文学”与“幼儿读物”()

A.没有联系B.没有区别

C.幼儿文学的范围更宽泛

D.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33.为适应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

A.篇幅不易过长B.故事情节要紧张

C.选择幼儿不熟悉的内容D.夸张的细节描写

34.幼儿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是()

A.严谨B.深刻C.丰富D.浅显

35.幼儿文学作品要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必须()

A.展示人物内心活动

B.表现人物复杂的性格

C.多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外部特征

D.细致刻画人物的外貌

36.发展幼儿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是()

A.幼年期B.少年期

C.青年期D.中年期

37.叶永烈的童话《圆圆与方方》讲述的故事是()

A.圆形物体和方形物体各有各的用途B.小朋友圆圆与方方的历险故事

C.男孩方方和女孩圆圆互相帮助的故事D.圆的可以变成方的,方的可以变成圆的

38.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

A.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B.传播文学作品

C.促进儿童智力发展D.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39.柯岩的《小熊拔牙》告诉儿童的道理是()

A.要有礼貌B.要讲卫生

C.要爱劳动D.做事要专心

40.幼儿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体现在()

A.直截了当的说教B.拟人手法的“暗示”效应

C.概念化的语言D.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

41.葛翠琳的童话《野葡萄》的特点是()

A.着重表现复杂的情节B.着重表现儿童的快乐

C.着重表现自然的奇妙D.着重表现美的心灵和美的事物

42.快乐是幼儿文学的重要品质,下面童话中“纯娱乐”的作品是()

A.《海的女儿》B.《大林和小林》

C.《稻草人》D.《古里和古拉》

43.成人社会以“禁忌”出现的种种道德规范,对幼儿本性来说是()

A.一致的B.和谐的

C.压抑的D.同一的

44.幼儿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

A.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B.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C.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D.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5.幼儿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

A.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

B.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求知兴趣

C.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D.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46.幼儿文学的创作面临的最大难题是()

A.让幼儿适应成人的审美意识

B.让成人适应幼儿的审美意识

C.调适并融合两种审美意识的距离

D.强化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识

47.属于知识性题材的幼儿文学作品是()

A.《小熊请客》B.《龟兔赛跑》

C.《小猫钓鱼》D.《小蝌蚪找妈妈》

48.幼儿文学作品中较多的形象是()

A.宝物形象B.超人形象

C.类型化形象D.个性化形象

49.幼儿文学中的语言要尽量使用()

A.本意的词B.比喻的词

C.象征性的词D.寓意的词

50.幼儿文学作品要求故事情节()

A.单纯和生动B.复杂和曲折

C.复杂和变化D.简单和离奇

51.在儿童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上要做到条理清楚,应使用()

A.顺叙的方法B.倒叙的方法C.补叙的方法D.插叙的方法

52.张继楼的儿歌《小蚱蜢》突出了形象的什么特征()

A.语言特征B.性格特征

C.心理特征D.动作特征

53.反复手法的运用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记忆作品,下面作品中采用反复手法的是()

A.《大萝卜》B.《龟兔赛跑》

C.《坐火车》D.《野葡萄》

54.句式的重复和长短有致相结合形成作品内在的()

A.运动感B.情感

C.节奏感D.重量感

55.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求是()

A.浅显、形象性B.深刻、动作性C.幽默、文学性D.荒诞、音乐性

56.下列句子中哪一句适宜作为幼儿文学用语()

A.山路崎岖不平B.山路凹凸不平C.山路高低不平D.山路坎坷不平

57.在民间童话中,成为普遍的重复结构是()

A.一次重复B.二次重复

C.三次重复D.四次重复

58.“灰姑娘”的形象类型是()

A.快乐滑稽的形象B.机智灵活的形象C.勤劳勇敢的形象D.美丽善良的形象

59.在幼儿文学中词汇使用要尽量避免使用()

A.形象的词B.具体的词

C.准确的词D.抽象的词

60.增强幼儿文学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法有()

A.摹状、比喻、拟人、夸张

B.写实、抽象、夸张、讽喻

C.概括、倒叙、回忆、隐喻

D.象征、类比、借代、反讽

61.成人社会以“禁忌”出现的种种道德规范,对幼儿本性来说是()

A.一致的B.和谐的

C.压抑的D.同一的

62.儿童文学创作的想象是()

A.无意想象B.艺术想象

C.科学想象D.被动想象

63.艺术传达的技巧是靠()

A.学校和老师讲授B.偶发的灵感所致

C.阅读经典作品D.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渐积累

64.“小红帽”的形象类型是()

A.智勇超群形象类型B.幼稚单纯形象类型

C.神通广大形象类型D.勤劳善良形象类型

65.幼儿文学中的句式应当照顾到幼儿,多用()

A.简单句B.复合句

C.关联句D.重复句

66.在幼儿文学中“鸟能言,兽能语”所使用的手法是()

A.夸张手法B.拟人手法

C.比喻手法D.摹状手法

67.幼儿文学的想象特别强调()

A.科学性B.逻辑性

C.创造性D.现实性

68.“狼外婆”的形象类型是()

A.凶狠狡诈的形象类型

B.愚笨狂妄的形象类型

C.心狠手毒的形象类型

D.愚蠢滑稽的形象类型

69.在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中使用象声词能够()

A.加深对艺术事物的理解和认识

B.促进幼儿的感知和记忆

C.促进幼儿听觉的发育和成熟

D.唤起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和想象

70.神话故事《夸父追日》中描写夸父形象采用的手法是()

A.夸张的手法B.拟人的手法

C.比喻的手法D.摹状的手法

71.幼儿文学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应当具有()

A.观察力和表现力B.历史知识和哲学思想

C.讲故事的口才D.审美感受力、情感、想象力、传达技巧

72.童话《大林和小林》的作者是()

A.乔羽B.张天翼

C.老舍D.金近

73.属于知识性题材的幼儿文学作品是()

A.《小熊请客》B.《小兔子“我知道”》C.《小猫钓鱼》D.《小蝌蚪找妈妈》

7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

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使故事有趣

B.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

C.细节的描写和曲折的情节

D.华丽的语言

75.幼儿文学的语言要求()

A.浅显与深刻的统一

B.浅显与丰富的统一

C.复杂与单纯的统一

D.生动与深刻的统一

76.我们把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的这种现象叫作()

A.“自由主义”B.“泛灵观念”

C.“幻想逻辑”D.“原始思维”

77.在幼儿文学写作中对情节的要求是()

A.丰富而曲折B.惊险紧张

C.单纯、生动有趣D.错综复杂

78.幼儿文学的题材应当()

A.新奇的事物B.注重知识性

C.广泛多样,适应幼儿理解水平

D.深刻反映社会问题

79.幼儿文学的结构要求()

A.条理清楚,尽量用顺叙方式

B.运用顺叙、插叙、倒叙多种方式

C.情节丰富、结构复杂

D.穿插呼应、线索多条

80.幼儿文学增强语言形象性的主要方法有()

A排比B.夸张

C.罗列D.反问

81.为加强语言的音乐性,幼儿文学作品经常使用()

A.形容词B.虚词C.动词D.象声词

82.幼儿文学写作对主题的要求是()

A.曲折、生动B.单纯、鲜明

C.复杂、隐晦D.新颖、怪诞

83.《米老鼠与唐老鸭》中的米老鼠的形象类型是()

A.活泼幽默的形象类型

B.快乐轻松的形象类型

C.智勇超群的形象类型

D.胆小滑稽的形象类型

8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

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

B.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理解和发掘C.细节的描写和曲折的情节

D.英雄形象和有悬念的情节

85.能增强幼儿文学作品语言音乐性的修辞方式是()

A.摹声B.比喻

C.拟人D.夸张

中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儿歌历史十分悠久,出现“童谣”远在()

A.一千年前B.二千年前C.三千年前D.四千年前

2“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

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A.三言句式B.五言句式C.三三七句式D.三五七句式

3“儿歌”这一名称广泛使用沿用至今,是在()

A.明清时期B.20世纪30年代

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D.新中国成立以后

4.以“子”、“儿”等字做每句结尾的儿歌叫()

A.数数歌B.字头歌C.谜语歌D.颠倒歌

5.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边玩边唱的儿歌叫()

A.游戏歌B.问答歌C.饶口令D.字头歌

6“儿歌”一词广泛使用是从1918年建立歌谣研究会的()

A.北京大学B.燕京大学C.清华大学D.南京大学

7.有助于幼儿正确的掌握字音的儿歌是()

A.谜语歌B.绕口令C.游戏歌D.字头歌

8.具有增强幼儿语言与动作协调性的儿歌有()

A.谜语歌B.绕口令C.游戏歌D.摇篮歌

9“四是四,十是十。

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这首儿歌是()

A.谜语歌B.饶口令C.颠倒歌D.字头歌

10.一只小鸟当空飞,两只小鸟后边追,三只小鸟喳喳叫,四只小鸟紧跟随,小朋友,想一想,一共几只小鸟飞?

是儿歌中的()

A.游戏歌B.数数歌C.谜语歌D.绕口令

11.设问作答的形式表述的儿歌是()

A.谜语歌B.问答歌C.颠倒歌D.字头歌

12.小孩子,卷袖子,帮助妈妈扫屋子,忙得满头汗珠子。

”这首儿歌是()

A.谜语歌B.字头歌C.问答歌D.颠倒歌

13.有丰富知识,开发智力的儿歌形式是()

A.谜语歌B.绕口令C.游戏歌D.摇篮歌

14.“什么船儿上月球?

什么船儿海底游?

什么船儿水上飞?

什么船儿冰海走”这首儿歌的类型是()

A.颠倒歌B.问答歌C.游戏歌D.谜语歌

15.能够培养和训练幼儿识数能力的儿歌是()

A.谜语歌B.问答歌C.数数歌D.游戏歌

16.“顶真”的手法将前一句末尾的词作为后句的起头,逐句相连的儿歌是()

A.绕口令B.问答歌C.连锁调D.字头歌

17.将事物的正常关系加以悖反,达到以反衬正的儿歌是

A.谜语歌B.游戏歌C.问答歌D.颠倒歌

18.古铜钱、挂门帘、门帘高、买铡刀、铡刀快、切青菜。

”是儿歌中的

A.游戏歌B.谜语歌C.连锁调D.古怪歌

19.现在接触到的儿歌作品,大部分是()

A.古代流传至今的儿童歌谣B.孩子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编唱的歌谣

C.经过收集、整理、改编的传统歌谣D.现代成人作者为幼童创作的歌谣

20.问答歌的特点是()

A.不断提出问题B.提出一个问题C.以设问作答的形式表述内容D.向孩子介绍一些浅显的生活常识

21.绕口令有助于幼儿()

A.熟悉、记忆词汇B.培养想象力C.正确地掌握字音D.辨别同义词

22.我国最早记载儿歌的历史著作是()

A.《春秋左传》B.《史记》C.《资治通鉴》D.《山海经》

23.幼儿讽喻诗的特征是()

A.童话故事与诗歌相结合B.侧重抒发情感

C.有明显的规劝批评意味D.以诗的形式讲述故事,有较完整的情节

2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A.孟浩然的《春晓》B.李白的《静夜思》C.白居易的《草》D.骆宾王的《咏鹅》

25.根据图画或摄影作品画面题写的诗歌称为()

A.题画诗B.抒情诗C.叙事诗D.诗配画

26.著名幼儿诗《欢迎小雨点》的作者是()

A.圣野B.郑春华C.叶圣陶D.柯岩

27.“牧童遥指杏花村”是杜牧诗中的一句,诗的名字是()

A.《静夜思》B.《清明》C.《咏鹅》D.《草》

28.幼儿诗对幼儿的作用表现在()

A.促进推理判断的能力B.促进认知和智力

C.促进观察力和注意力D.促进表达情感的能力

29.具有较为明显的批评、规劝意味的幼儿诗是()

A.抒情诗B.讽喻诗C.叙事诗D.散文诗

30.诗歌影响读者产生共鸣主要依靠()

A.典型的人物形象B.情节或故事

C.深刻的议论和哲理D.抒发情感和营造意境

31.下面四首幼儿诗中讽喻诗是()

A.《下巴上的洞洞》B.《春雨沙沙》C.《冬天》D.《春妈妈》

32.散文诗比一般散文更注重()

A.节奏B.概念C.理性D.情节

33.幼儿诗是指()

A.幼儿写的诗B.有幼儿形象的诗

C.适合于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D.幼儿听赏的格律诗

34.《春雨沙沙》以简练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初春景致,它的类型是()

A.叙事诗B.散文诗C.讽喻诗D.题画诗

35.幼儿散文诗的特征是()

A.童话故事与诗歌相结合B.分段不分行,不要求严格的韵律

C.有明显的规劝批评意味D.以诗的形式讲述故事,有较完整的情节

36.“春雨沙沙,春雨沙沙,沙沙的春雨,像千万条丝线飘下,穿梭的燕子衔着雨丝,织出一幅美丽的春天图画……”这首诗属于()

A.讽喻诗B.叙事诗C.题画诗D.散文诗

37.幼儿诗是()

A.儿歌的一类B.适合幼儿听赏诵读的自由体短诗

C.不要求押韵的歌谣D.选取给幼儿背诵的古诗

38.幼儿讽喻诗的特点是()

A.有强烈的讽刺性B.对幼儿进行讽刺、嘲笑

C.有较为明显的批评、规劝意D.有生动的故事情节

39.诗歌区别于散文、小说等文体的主要特点是()

A.着重于描写B.着重于叙事C.着重于抒情D.着重于说理

40.幼儿诗的艺术特征是()

A.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B.文句有韵C.拟人形象D.训练语言

41.下列几首诗中,冯幽君的作品是()

A.《春雨沙沙》B.《下巴上的洞洞》C.《月亮不会搞错》D.<春天来了》

42.幼儿童话诗的特征是()

A.童话故事与诗歌相结合B.侧重抒发情感

C.有明显的规劝批评意味D.以诗的形式讲述故事,有较完整的情节

43.下面四首幼儿诗中讽喻诗是()

A.《下巴上的洞洞》B.《春雨沙沙》C.《冬天》D.《春妈妈》

44.外国童话被大量译介到中国是在()

A.清代初期B.清代末年C.上世纪三十年代D.五四运动之后

45.英国幼儿童话《水孩子》的作者是()

A.金斯莱B.拉格洛孚C.詹姆斯·巴里D.林格伦

46.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的故事是()

A.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的故事B.狐狸列那的故事C.大人国和小人国的故事D.皮诺乔的故事

47.童话适合幼儿是因为低龄儿童的思维方式主要是()

A.科学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逻辑思维

48.寓言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有()

A.法国B.英国C.印度D.阿拉伯

49.我国寓言文学最发达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B.南北朝C.汉朝D.唐朝

50.寓言中所讲述的故事,是()

A.寓言的目的B.寓言的喻体C.寓言的本意D.寓言的寓意

51.采用三段式的叙述方法写作的幼儿童话是()

A.《灰姑娘》B.《自私的巨人》C.《列那狐的故事》D.《罗卜回来了》

52.幼儿童话的特点是()

A.生活的真实性B.艺术的幻想性C.深刻的哲理性D.浪漫的抒情性

53.童话起源于()

A.科学幻想故事B.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C.古典文学作品D.历史事件

54.安徒生《海的女儿》的主题是()

A.人鱼与王子的爱情B.海底世界的神秘

C.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D.对精神生命和理想的追求

55.童话表现艺术幻想的主要艺术手法有()

A.写实B.夸张C.抽象D.逻辑

56.童话分类如果根据内容分,可以分为()

A.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B.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C.童话故事和童话剧D.长篇童话和短篇童话

57.使用对照式叙述方法的童话是()

A.《列那狐的故事》B.《皇帝的新装》C.《自私的巨人》D.《萝卜回来了》

58.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里的皇帝是()

A.非人形象B.拟人形象C.常人形象D.超人形象

59.幼儿童话有一些固定的叙述方式,下面的方式中有()

A.幻想式B.虚拟式C.神化式D.三段式

60.俄罗斯作家阿历克谢•托尔斯泰写的一篇著名童话是()

A.《大萝卜》B.《五彩的书》C.《有魔力的话》D.《三个小伙伴》

61.世界民间童话集有()

A.古代印度的《五卷书》B.古希腊的《奥德赛》C.古希腊的《荷马史诗》D.中国的《西游记》

62.哪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安徒生写作的()

A.《睡美人》B.《爱丽丝漫游奇境记》C.《丑小鸭》D.《灰姑娘》

63.普希金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形象是()

A.拟人形象B.超人形象C.常人形象D.非人形象

64.早期世界民间童话集有()

A.古希腊《荷马史诗》B.古代印度《五卷书》

C.中国《西游记》D.欧洲《伊索寓言》

65.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于1835年出版他的童话集()

A.《儿童和家庭童话》B.《木偶奇遇记》

C.《鹅妈妈的故事》D.《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66.《长袜子皮皮》的作者是()

A.林格伦B.圣埃克絮佩里C.詹姆斯·巴里D.王尔德

67.方轶群写的童话《萝卜回来了》采用的叙事方式是()

A.三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