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021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docx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

为了克服第一、二代选粉机存在的缺点,提高选粉效率和选粉精度,进而提高粉磨效率,日本小野田(oNoDA)公司率先研制开发了o-sepa型高效选粉机,在选粉原理上是个重大突破。

因为o-sepa高效选粉机的优点突出,引发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水泥设备制造公司参照其工作原理,竞相开发出各自的高效选粉机,因而出现了多种型式的高效选粉机,称为第三代。

因为o-sepa型高效选粉机开发最早,使用最多,所以是世界公认的第三代高效选粉机的代表。

这些高效选粉机除广泛应用于球(管)磨系统之外,还被推广和移植到其它粉磨设备。

如辊式磨机和辊压机等系统中去,同样显示出它的突出优越性。

1、o-sepa型高效选粉机

o-sepa型高效选粉机的构造,主要由以下四大部分组成:

壳体Ⅰ、回转部分Ⅱ、传动装置Ⅲ和润滑系统Ⅳ等,如图1所示。

壳体部分Ⅰ是一个双蜗壳形的旋风筒,主要由两个对称布置的进料斗1和2,带有两个高度相同而宽度不同的一、二次风的进风口3和4的蜗壳部分5,带有三个互成120“布置的三次风进风口6的倒锥形集灰斗7,上部粗大的弯形排风排粉管8和固定在壳体上部的传动支座9等组成。

在壳体内相同半径的圆周上均布装有许多个相同的主式导向叶片10,与圆周切线成一定角度(一般为15“左右),以增加一、二次风进入机内后的旋转并可控制其圆周分布均匀。

同时还装有空气密封圈Ⅱ和缓冲折流板12,以控制物料不进入笼形转子的中部而全部进入选粉区。

为了延长使用寿命,壳体内的磨损部位均设有防磨措施:

一、二次进风口和出口弯管内或整个壳体内均粘贴有陶瓷片;进料斗、导向叶片和缓冲折流板等均喷涂耐磨材料;倒锥形灰斗焊有多圈扁钢,以形成料衬。

回转部分Ⅱ由笼形转子13、主轴14和支承轴承15、16等组成。

笼形转子13的上部固定着空气密封圈“土”形件17,表面焊有带辐射筋并喷涂耐磨材料的撒料盘18。

一周焊有许多均匀分布的竖向窄而长的风叶19,几块圆环形上下均布的水平隔板20通过几个连接板21与转子轴套相连,形成一个笼形转子。

转子用键固定在主轴14上并带动整个笼形转子13转动。

笼形转子13与壳体内的立式导向叶片10之间所构成的窄而长的空间便是选粉区。

传动装置Ⅲ由立式电动机22,立式减速器23和梅花型弹性联轴器24等组成。

通过这个联轴器与立式主轴14相接,并带动其转动。

整个传动装置由固定在壳体上部的支座9支撑。

润滑系统Ⅳ由一个稀油站25和管路26等组成。

主轴的两个支承轴承15、16和立式减速器23均由稀油站供油润滑和冷却。

轴承采用橡胶骨架油封和气封,避免灰尘侵入。

为了使转子平衡不受喂料的影响,经粉磨后的物料从两个对称布置的下料斗喂入到撒料盘上。

撒料盘设置在转子上部的外围,半径较大,因此,落入其上的物料受较大离心力的作用,极易撒开,然后被抛向缓冲板(挡环)。

物料通过撞击进一步分散后便改变方向,自由下落到转子与导向叶片之间的狭长环形空间的分离区形成料幕。

以磨内的通风作为一次风,粉磨系统中设备的收尘气体作为二次风,分别从壳体两侧互成1800设置的两个切向进风口水平导入机内穿过导向叶片与转子的旋转作用相结合,形成强烈的水平旋流,强大的剪切力能将物料团块打碎,给高效选粉创造条件,避免合格细粉旁路,未经选出就进入粗粉和磨机的喂料系统。

固定的竖向导向叶片确保在整个选粉区内压力降恒定,并使气流方向一致,从而可避免物料和气流向阻力最小的区域流动。

因为消除了风速差,所以所有的粉粒均可受有均匀的选粉力,有利于转子周围的物料均匀分散,保证无弹道、无死区和无器壁效应,图2。

转子的多层水平隔板产生一个水平的涡旋流,一方面可以消除层流,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气流的涡旋流动,因而可使物料在选粉区的停留时间延长,有利于粉粒的精确选粉,图3。

断面相同的狭长环形空间,构成了一个形状简单的分离区。

在任何位置上的气流运动速度基本相等,对于质量相同的物料颗粒,所受离心力c和抽吸力D的作用稳定不变,因此分离条件简单清晰。

只要c≥D,便都是回料粗粉,D>c的颗粒穿过转子风叶进入其内部,从中间出风管被吸出,最后由收尘器收集为成品,图4。

 

粗颗粒在通过窄而长的分离区下落过程中,不断受到水平切向气流的冲刷,将粘附在其上的细粉不断地冲刷下来,进入到笼形转子的中间。

偶尔尚存的粉料团块会被转子叶片继续击散,同时还能精确地控制最大颗粒。

落入灰斗的粗粉中一旦还挟带有合格细粉,则会被圆周的均布的多个三次洁净风吹动和清洗,使细粉选出,由灰斗排出的粗颗粒表面更加洁净。

通过控制空气流量和转子转速,就可以改变水泥的粒度分布并提高磨机的粉磨效率。

来自磨机排风口的含尘气体直接进入选粉机选粉,这样的管道布置不再需要安装二次选粉机,同时磨机的风速可得到精确控制。

基于上述工作原理上的一系列重大改进,使o-sepa高效选粉机的选粉效率和分离精度大为提高。

生产实践证明,与传统的选粉机相比,可使粉磨系统增产20一30%,节电15-20%;产品中含有对水泥强度起主要作用3-30μm。

的颗粒较多,水泥泥质量得到很大改善:

出机水泥温度低,一般无需采用磨内喷水或水泥冷却器,使生产费用降低,简化了附加系统;磨内通风及系统收尘气体全部引入选粉机,使流程简化;细度控制灵敏,调节范围较广;因为选粉区窄长,所以体形小,重量轻,极易布置,尤其对老厂改造,条件更加方便。

2、sepax型高效选粉机

sepax型高效选粉机是丹麦史密斯(F.L.smidth)公司开发的仅次于0-sepa型的一种小型回转式高效选粉机,到1986年已有30台投入市场,到现在已成倍的增加。

当时主要用于水泥粉磨系统,现在已推广到其它粉磨设备和系统中去。

使用这种选粉机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西班牙、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我国等。

这种选粉机有两种型式,即sepax-Ⅰ型和sepax-Ⅱ型。

后者与前者的区别是上部带有四个小旋风筒、成品靠自身就能收集大部分,见图5。

 

就选粉机而言,其构造是相同的,只是将排风排料管换成了四个小旋风筒,排风排料管分成了两路。

3、sepax型高效选粉机

Sepax-Ⅰ型高效选粉机的构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分散部分l、连接风管11和选粉部分Ⅲ分散部分Ⅰ在选粉机下部,主要由喂料管1、气体锁风阀2、撒料板3、上排渣口4、下排渣口5和进风口6等组成。

中间的连接风管Ⅱ将分散部分Ⅰ和选粉部分Ⅲ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长度可长可短,根据工艺布置需要确定。

选粉部分Ⅲ设置在上部,它由传动装置7(图中省略)、细粉同空气出口8、轴套9、轴联接器10、笼形转子11、转子叶片12、固定于外壳体的立式导向叶片13、壳体14、壳体支座15、粗粉内锥16、粗粉出料管17和粗粉出料阀18等组成,壳体内壁装有防磨衬板19。

物料由喂料管喂入后,经撒料板分散到整个截面中,然后由进风管引入的上升气流通过中间连接管进入选粉部分。

物料中含有的碎铁渣和碎料渣由上下两个排渣口排出体外。

进入到选粉部分的物料首先穿过导向叶片,进入选粉区,受到转子旋转竖向叶片产生离心力的作用,使物料颗粒受力平衡,这点与o-sepa选粉机极为相似。

粗粉靠重力下落到粗粉锥体中,由粗粉出料管排出,回磨重新粉磨。

细粉穿过转子竖向叶片进入中部,经由细粉同空气出口被吸出,通过收尘设备收集为成品,空气排出。

Sepax高效选粉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3.1性能好、效率高。

下部的分散部分由固定的撒料板代替了传统的旋转撒料盘,使物料得以均匀分散。

通过中间连接风管时,又进一步得到分散。

在穿过圆周均布的竖式导向叶片时,粉料团块还会继续击散,使进入选粉区的物料分散极好,给高效选粉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选粉区窄而长,延长了物料的停留时间。

空气在转子周围分布均匀,涡旋气流稳定,颗粒受力恒定。

因此,选粉性能好,效率高。

实践证明,一般可使粉磨系统增产30%,节电20%。

3.2能力大

Sepax高效造粉机的直径可在Ø1.9—Ø4.75m之间,相应的选粉能力为25一300t/h。

3.3细度调节容易

只要改变转子的转速就可将成品细度控制在2500-5000cm2g勃氏比表面积范围内。

3.4减轻磨损,防止蓖板堵塞

这种选粉机可有效地将研磨介质和物料的碎渣及时排出,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减轻了选粉机和输送设备的磨损,另方面可减少磨机蓖板的堵塞,能够提高粉磨效率。

3.5结构紧凑,体形小、重量轻

这种选粉机将分散和选粉分开,构成了细长结构。

因此,结构紧凑,体形窄小,重量很轻。

非常适用于将开流粉磨系统改造为圈流粉磨系统,更适合于改造普通型的选粉机。

Sepax-Ⅱ型高效选粉机的构造与Sepax—Ⅰ型基本相同,只是将向上偏斜的一个排风排料管取消,而改成互成900切线形的排风排料管Ⅰ,分别与四个相同的小旋风筒2的进风口3联接。

四个旋风筒的上部出风分别进入两个集风管4中,这样一来将选粉部分的高度降低约500mm,并且成品靠自身的四个旋风筒就能收集大部分,使后部设置的收尘器规格减小,如图6所示。

Sepax–Ⅱ型高效选粉机的工作原理与Sepax-Ⅰ型完全相同,在此别不重述。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二)

丹麦史密斯公司为了扩大sepax型高效选粉机的使用范围,特别是为带辊压机的粉磨系统配套,sepax-1型高效选粉机的基础上又开发了两级选粉的sepax-1型高效选粉机,如图6所示。

这种高效选粉机与sepax-1型高效选粉机的主要区别是在下部,将原来的分散部分改为带打散装置6的动态选粉机。

这样,整台sepax-1型高效选粉机由原来的三部分改为四部分。

原选粉部分111变成了二级选粉部分W,除增加一个磨机来料的喂料管1、锁风阀2和撒料板3外,其余与sePax-l型完全相同。

原连接管部分11变成了中间连接管部分111,结构与sepax-1型完全相同,仍然可高可低。

原分散部分l变成了分散部分11,原喂料管作为辊压机出料的喂料管4,下部仍设锁风阀5,但下部的撒料板取消了,以一个高速打碎装置6代替。

在此部分加设了一个由一级选粉机的进风管7分支出来的旁路管8,风量由阀门9控制。

在原下部进风管和排渣管处改成了一级选粉部分l,这是一个粗选的动态选粉机。

它由带蜗壳进风进料口10的壳体11、内部装一圆周均布的竖向导向叶片12、中间转轴13带动安装有沿圆周均布的回转风叶14的回转部分15,下部仍设一个倒锥形的集粗粉灰斗16,能将粗粉送到辊压机重新挤压的出口17等组成。

磨机出来较细的粉料从上部喂料管1喂入选粉机内,通过撒料板3进行分散,被连接管111中的上升气流带入到二级选粉部分W进行选粉。

辊压机出来较粗的粉料由下部的喂料口4喂入到选粉部分11中的打散装置6中,靠其旋转将物料或料饼击散。

然后落到由导向叶片12和回转风叶14所构成的环形选粉空间,进行一次分离或选粉。

分离后的粗粉落入灰斗16,经排料口17送到辊压机重新挤压。

细粉随着上升气流经过打散装置、旁路风和中间连接管等继续分散清洗上升,给二级选粉创造良好条件。

经二次分选的物料,其粗粉落入内锥18中,经出料管19和排料阀20送至磨机中重新粉磨;细粉由排风排料管21排出,送至收尘器中收集成为成品。

由此可见,这种sepax-1选粉机具有以下特点:

(l)适应性强

因为增加了喂料口和粗粉排料口,因而适应性增强,可用于任何粉磨设备所组成的粉磨系统,尤其是对带有辊压机的半终粉磨和终粉磨系统,使其得到最的配合。

(2)节能幅度大

因为采用两级选粉,三级分散,在一级选粉中的料气比很高,可减少气体流量,选粉效率更高,因而节能的幅度更大。

(3)阻力低

因为物料经过三级分散清洗,并且采用流线型设计,所以系统阻力更低,大幅度节能创造了条件。

(4)寿命长

在这种选粉机的设计中,所有磨损部位a、b、c、d、e、f、g、h等处均用一种Densit耐磨铸件或铬碳耐磨层及防磨钢板等加以保护。

因为采用两级分选,使二级选粉部分W的负荷减轻,所以磨损减小。

从而,保证了使用寿命更长。

(5)需要空间小

空气和物料入口可随意选择,中间连接管甚至可减短到零,因而所需的空间更小,与现有设备配套所需的费用也最低。

(6)改善水泥质量

使从辊压机和磨机出来的细粉得以充分混合,保证了产品粒度均匀,从而可改善水泥的质量。

4sepol型高效选粉机

sepol型高效选粉机是德国伯力鸠鸡斯(Polysius)公司在cyclopol型选粉机的基础上

新开发的一种体形更小,效率更高的高效选粉机,如图7所示。

 

这种高效选粉机在处理普通水泥时,其选粉效率和选粉能力与CycloPol型区别不大,在生产超细水泥时,其优越性才更加突出。

但在相同产量的条件下,它的体形小,因而投资省。

用它改造传统的选粉机,投资费用只要3-5年即可回收。

选粉物料由喂料管1喂到撒料盘2的中心部位,保证物料均匀而充分的分散,因而使其具有很高的单位处理能力。

物料被高速旋转的撒料盘甩向缓冲折流板3,受到撞击后进一步分散,折流后能够均匀地落到由固定在壳体4中的窄而长的竖式导向叶片5和转子叶片6所形成的环形空间选粉区a,进行粗细粉的分离。

粗粉经选粉区a落到壳体4下部的倒锥体7中被收集下来,通过翻板阀8排出,可送至磨机中重新粉磨。

细粉通过转子叶片6被吸入转子中间,由下部的连接管9排出,在系统中设置的收尘设备将成品收集下来,废气由排风机排入大气。

选粉空气和细粒产品借助于重力从下部排出,比向上排出节能。

壳体4上的两个水平进风管10和11是对数螺线形,保证阻力最小。

为了使含尘气体在竖直方向能够合理分布通过导向叶片5进入选粉区a,将进口用隔板12分隔成三个尺寸相同的断面。

靠安装在进口的翻板阀来调节不同高度上的选粉气流量。

为了控制产品的颗粒分布,导向叶片5的角度是可调的。

这样,通过改变导向叶片的角度和选粉空气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产品特性。

笼形转子13是高效选粉机的核心,它由上部的撒料盘2的圆板、转子叶片6、轴毅14和连接件15等组成。

立式主轴16靠两个轴承支承,下部轴承靠具有弹性的拉杆17固定。

为了提高使用寿命,笼形转子和缓冲折流板顶盖采用高耐磨度的衬板保护;选粉机下部出口弯管和通往旋风筒的管道用铸石衬板保护,导向叶片、转子轴套筒、转子叶片,回料锥体、内部轴承盖和入口周围的壳体部分均采用耐磨钢板和高质量的钢板制作。

如果有必要,下部锥体可以取消,用气体输物料从上部中心喂料管1喂入

到设置在选粉机上部的打散机2中高速旋转的叶轮3中,靠离心力向周围甩出,与积存在壳体4中的物料相冲击散碎。

这样,既保护了壳体不磨损,又使物料很好的散碎。

散碎的物料靠重力滑落到上部的料斗5上,进而落到选粉机的撒料盘6上,进一步分散,为选粉创造良好的条件。

打散机由电动机7和三角皮带轮8带动高速旋转,sepax-1高效选粉机的工作原理不变,只是下部的排风排料管9稍有改变,分成两路。

粗粉由边缘的卸料管10排出。

上下两个转子由单独的传动装置7、8和11传动,这样就能分别控制打散作业和选粉工作。

尽管设备是一个整体,可是两个单元是分开的,不会产生附加的振动。

4SKS型高效选粉机

sKs型高效选粉机是德国洪堡(KHD)公司根据o-sepa高效选粉机的原理开发的一种高效选粉机,如图9所示。

用斜槽1将选粉物料从上部的中心喂入选粉机的撒料盘2上。

通过撒料盘的转动,将物料甩向周边的缓冲折流板3上,碰撞击散后折向下方降落到选粉区a。

装在壳体4上的导向叶片5和转子叶片6构成了一个窄长的环形选粉区。

含尘气体由一、二次进风口7和8切向导入,通过导向叶片5均匀地进入选粉区,对进入该区的物料进行分选。

细粉随气流通过转子叶片6进入笼形转子9的中部,再通过900上排风弯管10排出,然后进入后设的收尘器将成品收集下来输送走,废气排出。

粗粉落到下设的斜槽11中,输送到磨机中重新粉磨。

高效选粉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三)

5、SD型高效选粉机

SD型高效选粉机是美国斯特蒂文特(sturevant)公司开发的一种侧流式高效选粉机,如图11所示。

于1985年投放市场以来,现已出售几台。

从外形看,这种选粉机与传统的第一代离心式选粉机极为相似,因此用于改造传统选粉机十分方便。

日本和法国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SD型高效选粉机,在我国云浮水泥厂使用的就是法国开发的sD型高效选粉机。

5.1S—SD型高效选粉机

图11所示的为这种选粉机的大致构造及工作原理。

被分选的物料由上部喂料口1和2喂到选粉机的撒料盘3上,其下部带有旋转的三角形风叶4。

撒料盘和风叶由传动装置5带动旋转将落入其上的物料甩向周围并均匀地散开向下降落。

在圆钢构成的笼形蓖栅6外侧的降落过程中,受到多个蜗壳形进风口7吸进的空气围绕笼形蓖栅旋转。

通过进风口设置的特殊导流叶片8,使气流和物料呈螺旋形运动,增加了空气和物料颗粒的停留时间,因而分散和漂洗更加充分。

当气流穿过圆钢蓖栅的缝隙时,速度更快,物料与圆钢碰撞能够更进一步分散,被旋转风叶4产生的气流推向下方,进入固定的底部选粉室9中。

多个径向较小的出风口10有力地将细粉带出,进入后设的收尘设备将成品收集下来输送走。

粗粉在围绕笼形蓖栅周围的环形空间高速旋转碰撞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落到下部倒锥体的灰斗11中,进入选粉室的粗颗粒在随气流急速转向时也会沉落到灰斗中,然后通过下部的翻板阀12排出,重新入磨粉磨。

这种选粉机与传统离心式选粉机相比有以下特点:

5.1.1气流的进出运动是水平的,与传统选粉机的竖式或上升气流运动不同。

选粉空气不需要将大量的颗粒吹起,而只需推向旁侧,因而可以节能。

5.1.2选粉空气通过多点的切向进风口吸入机内,围绕笼形蓖栅周围呈螺旋形运动,从而增加了空气与物料颗粒的接触时间。

延长了在机内的停留时间,加长了选粉路迳,因而能够充分选粉,提高了选粉效率。

5.1.3采用圆钢蓖栅代替传统选粉机的导流叶片,耐磨性提高,更换容易,数量可根据喂料和出料情况进行调节,可方便地调节细度。

5.2IHI—SD型高效选粉机

这种高效选粉机是日本石川岛公司(IHI)研制的,具有体积小,处理量大,能耗低和选粉性能好等优点只要在离心式选粉机上稍加改动,就可以达到提高选粉效率的目的,因而很适合于离心式选粉机的改造。

图12所示为这种选粉机的构造。

物料由喂料斗1喂入选粉机内,通过圆管2落到螺旋桨形的撒料盘3上。

撒料盘与选粉风叶4由传动主轴5带动同步旋转,物料在被甩向周围的过程中产生复杂的运动,能够得到充分地分散,飞行距离变长,受分选气流的作用机会增多。

从蜗壳形进风口6进入的选粉空气,通过导向叶片7的作用,加速向上旋转运动,将落下的粗颗粒继续得到清洗,细粉随气流上升。

运动到上部的选粉风叶4处,受其打击,继续分离。

细粉通过环形间隙随气流一起由出口8排出,在后面的收尘器中收集下来作为成品输送走。

粗粉被抛向侧壁9向下滑落,冲到倾斜焊在内筒10的倒锥台内壁上的冲击板11上。

将原有附着在倒锥台内壁上的料层重新飞溅起来,借助于上升气流,将残留在返回粗料中的细粉又进行一次分选,如图13所示。

剩余的粗颗粒下落到第一圈导向叶片12时,受到由切向进风口6并穿过导向叶片12的加速旋转气流的冲洗,下落到第二圈导向叶片13时,又受到一次冲洗,最后比较干净的粗颗粒由倒锥形的下灰斗14的出口15排出,通过输送设备送到磨机中重新粉磨。

两次冲洗下的细粉随旋转上升气流携带从出口8排出。

两种撒料盘的特性绘在图14中,由此可见,普通撒料盘的分割率大于25%,而螺旋桨式的撒料盘仅为15一20%以下。

这表明普通撒料盘的分散效果差,细粉处在颗粒群的包围状态,得不到上升气流的充分作用,于是与颗粒群一起到达选粉机内壁,失去速度下滑,不得不又重新返回到磨内,从而降低了选粉效率。

IHI—SD型高效选粉机的特点归纳如下:

5.2.1分级清楚灵敏,选粉效率高,可达80-85%;

5.2.2调节风叶转速,即可调节产品粒度,即使生产高细产品时,分选性能也十分稳定;

5.2.3选粉空气用量小,分级性能受物料浓度的影响小,因而机体体形可以缩小。

一般情况下,选粉空气量可降低26.5%;单位处理风量降低15%;选粉机直径缩小20%;

5.2.4结构与普通离心式选粉机基本相同,只需更换撒料盘和增设冲击板就能提高选粉性能和粉磨系统的生产能力。

5.2.5因为体形小,处理物料量大,可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

一般情况下,单位截面积的处理物料量可增加30%;

5.2.6因为循环负荷比普通选粉机低65%,选粉效率高,需要选粉空气量小,这样系统的设备规格减小,也可以减少台数,从而工艺流程简化,节能效果显著。

由图12a可见,这种高效选粉机与普通离心式选粉机的不同之处是采用空气的外部循环,选粉空气从侧面水平吸入选粉机内,因而称为侧流式,即SD型高效选粉机,也有称为侧吸式的。

6TSV型高效选粉机

Tsv型高效选粉机是最近法国FCB公司在0—Sepa型高效选粉机的基础上新开发研制的一种高效选粉机,为适应不同工艺流程的需要,基本上有三种结构型式:

6.1全风扫式TSV—A型高效选粉机

全风扫式TSV—A型高效选粉机用于风扫磨,因此没有喂料装置,如图15a所示。

这种高效选粉机只要将进风管7与风扫磨的风料排出管相接即可,排风出料管与收尘器的入口相接,将成品收集下来,净化气体排入大气。

粗粉回料管6与回磨机的装置相衔接,使粗粉回喂到磨机内重新粉磨。

6.2半风扫式TSV—B效选粉机

半风扫式TSV—B型高效选粉机比A型只增加了上部的喂料装置,为使上部喂入的物料在选粉前能够充分散开,故增设了分散装置,与0—Sepa型高效选粉机基本相同,其余完全相同,见图15b所示。

6.3无风扫式TSV—B型选粉机

无风扫式TSV—C型高效选粉机与0—Sepa型高效选粉机几乎完全相同,只是没有所谓二次和三次进风口,见图15C所示。

TSV三种型式高效选粉机主要构造是相同的,即由四部分构成:

①传动装置;②转子部分;③壳体部分;④润滑部分,在图中均未示出。

由图15可见,TSV型高效选粉机的构造与0—Sepa型高效选粉机基本相同,一般的构造在此不再重述。

只将其与O—Sepa型高效选粉机不同之处稍加介绍,或者说将改进之处作为重点介绍:

6.3.1转子叶片的断面形状是不等宽度的,法国人称为透平叶片(Tu:

rbineblades),使它们之间所形成的流道间隙里大外小。

这一点恰与0—Sepa型高效选粉机相反,使进入叶片间隙中的气流速度逐渐减小,可提高卷吸能力,保证物料颗粒在任何位置时所受的各种力作用恒定,选粉区的空间比其它高效选粉机大5一10倍,因而选出的成品粒度更加均齐,选粉效率更高,见图16。

6.3.2选粉叶片在操作中就能连续调节,随时可改变粒度分布曲线的陡度,提高选粉精度,见图17。

6.3.3采用消除涡旋隔板,使压力损失降低到1500Pa,在全风扫式操作中的电耗降低到0.1一0.2kwh/t,参见图16。

6.3.4因为采用消除涡旋隔板和特别有力的防磨装置以及轴承的高寿命设计,使该高效选粉机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几乎不需要什么维护,主要零部件不需要拆换,所以十分可靠。

7其它型式的高效选粉机,

除了上述几种应用较广、数量较大的高效选粉机外,还有几种应用不多的高效选粉机,参见第一讲中的表1。

其中稍微多些的有德国O&K公司开发的cF型高效选粉机,德国普费弗(pfeiffer)公司开发的QDK型高效选粉机,日本三菱公司(MHI)研制的MDS型高效选粉机等。

这些高效选粉机的工作基本原理与O-Sepa型高效选粉机相同,但在结构上却各具特点,并且有所发展与改进。

比较明显的是:

7.1变周边喂料为中央喂料靠撒料盘中央处圆周速度最小,从此喂料有利于更均匀地向周围分布,因此这几种高效选粉机几乎都是尽量靠向中央喂料的。

7.2上出风改为下出风

最近开发的高效选粉机几乎都把O-Sepa的上出风改为下出风,这不仅便于实现中央喂料之外,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整机高度。

为此,有的公司甚至对粗粉采用斜槽输送,如cF型和SKS型等。

7.3改善转子的支承,减轻振动

如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