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76386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MBA联考综合能力74.docx

MBA联考综合能力74

MBA联考综合能力-74

(总分:

2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问题求解(总题数:

15,分数:

45.00)

1.一件工程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若甲单独做要比规定的时间提早4天,若乙单独做要比规定的时间推迟5天。

若甲、乙合做了3天,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做,恰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则规定时间为______天。

∙A.19

∙B.18

∙C.17.5

∙D.21.5

∙E.17

 A.

 B.

 C. √

 D.

 E.

2.浓度为15%的甲盐水与浓度为24%的乙盐水混合得到浓度为20%的盐水45千克,那么甲盐水共有______千克。

∙A.15

∙B.18

∙C.25

∙D.16

∙E.20

 A.

 B.

 C.

 D.

 E. √

3.若,则=______。

 A.

 B.

 C. √

 D.

 E.

4.等差数列{an}中,a3,a8是方程2x2+3x-18=0的两个根,则数列{an}的前10项和S10=______。

∙A.-9

∙B.-18

∙C.-6

∙D.-7.5

∙E.-15

 A.

 B.

 C.

 D. √

 E.

5.在一条与铁路平行的公路上有一行人与一骑车人同向行进,行人的速度为3.6千米/小时,骑车人的速度为10.8千米/小时。

如果一列火车从他们的前面迎面匀速驶来,它通过行人的时间是26秒,通过骑车人的时间是22秒,则这列火车的车身长为______米。

∙A.286

∙B.268

∙C.168

∙D.248

∙E.188

 A. √

 B.

 C.

 D.

 E.

6.如图所示,三个正方形的面积S1,S2,S3构成等比数列,点A,B都是正方形的中心,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是4,9,则S3=______。

∙A.36

∙B.81

∙C.169

∙D.64

∙E.100

 A.

 B. √

 C.

 D.

 E.

7.直线L与圆x2+y2-2x-4y=4相交于A,B两点,且A,B两点中点的坐标为(2,1),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

∙A.x-y=1

∙B.y-x=2

∙C.y+x=3

∙D.y+x=2

∙E.2y-3x=-4

 A. √

 B.

 C.

 D.

 E.

8.如图所示,△ABC是直角三角形,S1,S2,S3为正方形,已知S2,S3,的边长分别是4,2,则S1的边长为______。

A.5B.7

C.8D.6

E.

 A.

 B.

 C.

 D. √

 E.

9.一次考试有20道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扣6分,不做不计分。

某同学共得了16分,则该同学没做的题数是______。

∙A.4

∙B.6

∙C.9

∙D.7

∙E.8

 A.

 B.

 C.

 D.

 E. √

10.已知圆x2+y2-2x-2y=0与圆x2+y2=1交于点A,B,则线段AB的长度等于______。

 

 A.

 B.

 C.

 D. √

 E.

11.某公司有9名工程师(包括甲、乙、丙、丁),从中任意抽调4人组成攻关小组,至少包括甲、乙、丙、丁中的两人的概率是______。

 A.

 B.

 C.

 D.

 E. √

12.若实数a,b,c满足(a-b)2+(b-c)2+(c-a)2=27,则代数式a2+b2+c2的最小值是______。

∙A.15

∙B.18

∙C.9

∙D.12

∙E.21

 A.

 B.

 C. √

 D.

 E.

13.在10道备选试题中,甲能答对8题,乙能答对6题。

若某次考试从这10道备选题中随机地抽出3道作为考题,至少答对2道才算合格。

则甲乙两人考试都不及格的概率是______。

 A. √

 B.

 C.

 D.

 E.

14.某人在银行卡中存了若干现金,第一次取出它的,以后每天取出前一天所取的,共取了7天,若保险柜中剩余的现金为1元,则最初银行卡中存放的现金为______元。

∙A.6561

∙B.2187

∙C.2186

∙D.729

∙E.728

 A.

 B. √

 C.

 D.

 E.

15.某城市现居民住房的总面积为a平方米,当地政府计划每年以20%的住房增长率建设新房,并决定每年拆除固定数量的危旧房。

如果10年后该地的住房总面积正好比现有住房面积翻了两番,那么,每年应该拆除危旧房的面积是______平方米。

(注:

1.29≈5.2,1.210≈6.2,1.211≈6.4,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E.以上结论都不正确

 A.

 B. √

 C.

 D.

 E.

二、条件充分性判断(总题数:

1,分数:

30.00)

∙A.条件

(1)充分,但条件

(2)不充分

∙B.条件

(2)充分,但条件

(1)不充分

∙C.条件

(1)和

(2)单独都不充分,但条件

(1)和条件

(2)联合起来充分

∙D.条件

(1)充分,条件

(2)也充分

∙E.条件

(1)和

(2)单独都不充分,条件

(1)和条件

(2)联合起来也不充分

(分数:

30.00)

(1).(x+y)2014=1。

(2)α与β是方程t2+3t-1=0的两个根。

 A.

 B.

 C. √

 D.

 E.

(2).n支篮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则n2-25n+156=0。

(1)每天每队只比赛1场,完成全部比赛共需11天。

(2)每天每队只比赛2场,完成全部比赛共需6天。

 A.

 B.

 C.

 D. √

 E.

(3).直线y=(a2-a-6)x+|a-2|-|a+2|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1)-1<a<3。

(2)a<0。

 A.

 B.

 C. √

 D.

 E.

(4).直线y=k(x-1)是曲线的一条切线。

 A.

 B. √

 C.

 D.

 E.

(5).方程的根为。

(1)圆x2+y2=4在点(1,)处的切线方程为。

(2)不等式3ax-4≤2a的解集是x≤1。

 A.

 B.

 C.

 D. √

 E.

(6).ax3-bx2+24x-5除以(x-2)(x-3)的余式为x+1。

(1)a=3,b=16。

(2)a=-3,b=16。

 A. √

 B.

 C.

 D.

 E.

(7).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无实根。

(1)a,b,c成等差数列,且b≠0。

(2)a2,b2,c2成等差数列。

 A.

 B.

 C. √

 D.

 E.

(8).

(1)n2-7n+12=0。

(2)n2-10n+24=0。

 A.

 B.

 C. √

 D.

 E.

(9).某年级共有7个班,在一次年级评比中,共有n名学生被评为优秀,每班优秀的学生最多有3名,则

(一)班恰有3名学生被评为优秀。

(1)

(二)班的优秀生人数多于(三)班,且n=20。

(2)n=21。

 A.

 B.

 C.

 D. √

 E.

(10).xn=3×2n-1-2(n=1,2,…)。

(1)x1=1,xn+1=2(1-xn)(n=1,2,…)。

(2)x1=1,xn+1=2(1+xn)(n=1,2,…)。

 A.

 B. √

 C.

 D.

 E.

三、逻辑推理(总题数:

2,分数:

60.00)

1.改吸“低量型”烟,即用标准机器测量时比一般香烟产生较少的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的香烟,一般来说并不会减少诱发心脏病的机会。

这一研究成果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一直被认为是诱发心脏病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题干陈述中所存在的矛盾现象?

∙A.吸“低量型”烟已经成为时尚,因为相对于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说,它比那些一直被看做是有危险的生活方式变得更为普及。

∙B.对本人就是烟民来说,吸进其他人抽的烟是导致心脏病危险的更重要的因素。

∙C.对诱发心脏病来说,尼古丁的危害并不像一氧化碳那样严重。

∙D.一氧化碳和焦油都不是让人上瘾的物质。

∙E.从抽“高量型”烟转抽“低量型”烟的人常常是靠增加吐气的次数和吸烟的深度来获得补偿,目的是保持他们习以为常的尼古丁水平。

ABCDE

E

(分数:

52.00)

(1).改吸“低量型”烟,即用标准机器测量时比一般香烟产生较少的尼古丁、焦油和一氧化碳的香烟,一般来说并不会减少诱发心脏病的机会。

这一研究成果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尼古丁和一氧化碳一直被认为是诱发心脏病的原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有助于解释题干陈述中所存在的矛盾现象?

∙A.吸“低量型”烟已经成为时尚,因为相对于较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说,它比那些一直被看做是有危险的生活方式变得更为普及。

∙B.对本人就是烟民来说,吸进其他人抽的烟是导致心脏病危险的更重要的因素。

∙C.对诱发心脏病来说,尼古丁的危害并不像一氧化碳那样严重。

∙D.一氧化碳和焦油都不是让人上瘾的物质。

∙E.从抽“高量型”烟转抽“低量型”烟的人常常是靠增加吐气的次数和吸烟的深度来获得补偿,目的是保持他们习以为常的尼古丁水平。

 A.

 B.

 C.

 D.

 E. √

(2).环球旅游团中,所有去三亚的游客都去过五指山,所有去丽江的游客都没有去过五指山,所有自驾车游客都去了丽江。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以下哪项必定是真的?

∙A.有些自驾车游客去了三亚。

∙B.有些自驾车游客没有去三亚。

∙C.有些去三亚的游客去了丽江。

∙D.所有去丽江的都是自驾车游客。

∙E.所有去五指山的游客都去了三亚。

 A.

 B. √

 C.

 D.

 E.

(3).反间谍组织已知:

(1)如果甲和乙都是间谍,则丙就不是间谍;

(2)如果丁是间谍,则乙就是间谍;

(3)甲和丙都是间谍。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必然是真的?

∙A.乙和丁都是间谍。

∙B.乙和丁都不是间谍。

∙C.乙是间谍,丁不是间谍。

∙D.乙不是间谍,丁是间谍。

∙E.乙和丁至少有一个是间谍。

 A.

 B. √

 C.

 D.

 E.

(4).某机关拟在全民国防教育日举办专项国防教育活动。

至于采取何种活动形式,组织者甲、乙、丙三人意见如下:

甲:

如果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那就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乙:

如果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那就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丙:

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上述三人的意见只有一个人的意见与最后结果相符合。

以下哪项是最后的结果?

∙A.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也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B.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C.如果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则也要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D.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

∙E.不搞读书演讲、知识竞赛,也不搞文艺演出和专题展览。

 A. √

 B.

 C.

 D.

 E.

(5).滨州市政府决定上马一项园林绿化工程,政府有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就特色树种的选择问题形成了如下几项决定:

(1)樟树、柳树至少选择一种;

(2)如果不种桂树,那么就要种雪松;

(3)如果种柳树,那么就要种桃树;(4)桃树、雪松至少要舍弃一样。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可以推出该市应该选择的特色树种是?

∙A.柳树或者桃树。

∙B.樟树或者桂树。

∙C.雪松或者柳树。

∙D.雪松或者樟树。

∙E.樟树或者桃树。

 A.

 B. √

 C.

 D.

 E.

(6).一项调查统计显示,肥胖者参加体育锻炼的月平均量,只占正常体重者的不到一半,而肥胖者的食物摄入的月平均量,基本和正常体重者持平。

专家由此得出结论,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锻炼,而不是摄入过多的热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严重削弱上述论证?

∙A.肥胖者的食物摄入量总体上和正常体重者基本持平,但肥胖者中有人是在节食。

∙B.肥胖者由于体重的负担,比正常体重者较为不乐意参加体育锻炼。

∙C.某些肥胖者体育锻炼的平均量,要大于正常体重者。

∙D.体育锻炼通常会刺激食欲,从而增加食物摄入量。

∙E.通过节食减肥有损健康。

 A.

 B. √

 C.

 D.

 E.

(7).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

“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

“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

“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

“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

“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

∙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官第五。

∙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

∙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

∙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

∙E.小任第一、小钟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

 A.

 B.

 C. √

 D.

 E.

(8).三位少年去军事博物馆参观,讲解员说:

“装甲车辆是具有装甲防护的战斗车辆及其保障车辆的简称,一般人很难区分。

你们能识别眼前的这辆战车吗?

”少年甲说:

“这不是主战坦克,也不是自行榴弹炮。

”少年乙说:

“这不是步兵战车,而是自行榴弹炮。

”少年丙说:

“这不是自行榴弹炮,而是步兵战车。

”结果他们中只有一人的两个判断都对,一人的判断一对一错,另外一人的全错了。

如果上述断定都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这辆战车的断定也一定是真的?

∙A.主战坦克。

∙B.自行榴弹炮。

∙C.步兵战车。

∙D.自行高炮。

∙E.不能确定。

 A.

 B. √

 C.

 D.

 E.

(9).在某住宅小区的居民中,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了人寿保险,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

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都没办理财产保险。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小区居民的断定必定是真的?

Ⅰ.有中老年教员买了四居室以上的住房。

Ⅱ.有中老年教员没办理财产保险。

Ⅲ.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

∙A.Ⅰ、Ⅱ和Ⅲ。

∙B.仅Ⅰ和Ⅱ。

∙C.仅Ⅱ和Ⅲ。

∙D.仅Ⅰ和Ⅲ。

∙E.仅Ⅱ。

 A.

 B.

 C. √

 D.

 E.

(10).莱布尼茨是17世纪伟大的哲学家。

他先于牛顿发表了他的微积分研究成果。

但是当时牛顿公布了他的私人笔记,说明他至少在莱布尼茨发表其成果的10年前已经运用了微积分的原理。

牛顿还说,在莱布尼茨发表其成果的不久前,他在给莱布尼茨的信中谈起过自己关于微积分的思想。

但是,事后的研究表明,牛顿的这封信,有关微积分的几行字几乎没有涉及这一理论的任何重要之处。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莱布尼茨和牛顿各自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所必须假设的?

∙A.莱布尼茨在数学方面的才能不亚于牛顿。

∙B.莱布尼茨是个诚实的人。

∙C.没有第三个人不迟于莱布尼茨和牛顿独立地发现了微积分。

∙D.莱布尼茨在发表微积分研究成果前从没有把其中的关键性内容告诉任何人。

∙E.莱布尼茨和牛顿都没有从第三渠道获得关于微积分的关键性细节。

 A.

 B.

 C.

 D.

 E. √

(11).据一项统计显示,在婚后的13年中,妇女的体重平均增加了15公斤,男子的体重平均增加了12公斤。

因此,结婚是人变得肥胖的重要原因。

为了对上述论证作出评价,回答以下哪个问题最为重要?

∙A.为什么这项统计要选择13年这个时间段作为依据?

为什么不选择其他时间段,例如,为什么不是12年或14年?

∙B.在上述统计中,婚后体重减轻的人有没有?

如果有的话,占多大的比例?

∙C.在被统计的对象中,男女各占多少比例?

∙D.这项统计的对象是平均体重较重的北方人,还是体重较轻的南方人?

如果二者都有的话,各占多少比例?

∙E.在上述13年中,处于相同年龄段的单身男女的体重增减状况是怎样的?

 A.

 B.

 C.

 D.

 E. √

(12).在报考研究生的应届生中,除非学习成绩名列前三位,并且有两位教授推荐,否则不能成为免试推荐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说明上述决定没有得到贯彻?

Ⅰ.余涌学习成绩名列第一,并且有两位教授推荐,但未能成为免试推荐生。

Ⅱ.方宁成为免试推荐生,但只有一位教授推荐。

Ⅲ.王宜成为免试推荐生,但学习成绩不在前三名。

∙A.仅仅Ⅰ。

∙B.仅仅Ⅰ和Ⅱ。

∙C.仅仅Ⅱ和Ⅲ。

∙D.Ⅰ、Ⅱ和Ⅲ。

∙E.以上都不是。

 A.

 B.

 C. √

 D.

 E.

(13).赵明、钱红、孙杰三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他们分别被哪个学校录取的,同学们各自作了猜测。

同学A猜:

“赵明被清华大学录取,孙杰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同学B猜:

“赵明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钱红被清华大学录取。

”同学C猜:

“赵明被北京大学录取,孙杰被清华大学录取。

结果,他们的猜测各对了一半。

那么,他们的录取情况是:

∙A.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B.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C.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

∙D.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录取。

∙E.赵明、钱红、孙杰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录取。

 A. √

 B.

 C.

 D.

 E.

(14).发达国家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是发展中国家的将近三倍。

有人认为这要归咎于发达国家中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摄入。

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较少有人具备生这种富贵病的条件。

其实,这种看法很难成立。

因为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

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均寿命高于70岁,而发展中国家则不到50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反驳?

∙A.一般地说,一个人的寿命越长,在其有生之年患有某种疾病的概率越高。

∙B.统计资料显示,冠心病相对集中在中老年阶段,即45岁以上。

∙C.发展中国家人们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量,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量,都在逐年增长。

∙D.目前冠心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E.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的人们具有较高的防治冠心病的常识和较好的医疗条件。

 A.

 B. √

 C.

 D.

 E.

(15).新挤出的牛奶中含有溶菌酶等抗菌活性成分。

将一杯原料奶置于微波炉加热至50℃,其溶菌酶活性降低至加热前的50%。

但是,对酶产生失活作用的不是加热,而是产生热量的微波。

以下哪项如果属实,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将原料奶加热至100℃,其中的溶菌酶活性会完全失活。

∙B.加热对原料奶酶的破坏可通过添加其他酶予以补偿,而微波对酶的破坏却不能补偿。

∙C.用传统热源加热液体奶达到50℃的时间比微波炉加热至50℃时间长。

∙D.经微波炉加热的牛奶口感并不比用传统热源加热的牛奶口感差。

∙E.微波炉加热液体会使内部的温度高于液体表面达到的温度。

 A. √

 B.

 C.

 D.

 E.

(16).通常人们不认为美国是一个有很多长尾鹦鹉爱好者的国家,然而在对一批挑选出来进行比较的国家所作的一项人口调查中,美国以每百人中有11人养长尾鹦鹉而排名第二,由此可得出结论,美国人比大多数其他国家的人更喜欢养长尾鹦鹉。

知道以下哪项最有助于判断上述结论的可靠性?

∙A.美国拥有的长尾鹦鹉的人的数量。

∙B.美国养长尾鹦鹉的人的数量。

∙C.在普查中排名第一的国家每百人中养长尾鹦鹉的人的数量。

∙D.美国养长尾鹦鹉的人数和美国养其他鸟类作为宠物的人数的比较。

∙E.该普查中未包括的国家每百人中养长尾鹦鹉的人的数量。

 A.

 B.

 C.

 D.

 E. √

(17).世间万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我是人,所以,我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这个推理中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

∙A.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某甲有作案动机,所以某甲一定是作案者。

∙B.各级干部都要遵纪守法,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要遵纪守法。

∙C.中国人不怕死,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怕死。

∙D.想当翻译就要学外语,我又不想当翻译,何必费力学外语。

∙E.人贵有自知之明,他没有自知之明,所以,他算不得是个人。

 A.

 B.

 C. √

 D.

 E.

(18).北方人不都爱吃面食,但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

如果已知上述第一个断定真,第二个断定假,则以下哪项据此不能确定真假?

Ⅰ.北方人都爱吃面食,有的南方人也爱吃面食。

Ⅱ.有的北方人爱吃面食,有的南方人不爱吃面食。

Ⅲ.北方人都不爱吃面食,南方人都爱吃面食。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Ⅱ和Ⅲ。

∙E.Ⅰ、Ⅱ和Ⅲ。

 A.

 B.

 C.

 D. √

 E.

(19).英国信息产业是热门产业,所有人任职2年以上,才有继续升职的机会。

史蒂芬、约翰、布尔三个朋友互相关心升职的情况。

史蒂芬:

明年布尔不可能不升职,今年约翰则不必然不升职。

约翰:

今年我可能会升职,史蒂芬则不必然不升职。

布尔:

明年我必然升职,今年约翰、史蒂芬则都可能升职。

以下哪项与上述断定最为接近?

∙A.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不升职。

∙B.史蒂芬今年不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不升职。

∙C.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不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不升职。

∙D.史蒂芬今年可能升职,约翰今年不可能升职,布尔明年必然不升职。

∙E.史蒂芬今年不可能升职,约翰今年可能升职,布尔今年必然升职。

 A. √

 B.

 C.

 D.

 E.

(20).区别于知识型考试,能力型考试的理想目标,是要把作为短期行为的应试辅导对于成功应试所起的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能力型考试从理念上不认同应试辅导。

某地的一项调查表明,参加各种MBA考前辅导班的考生的实际考试平均成绩,反而低于未参加任何辅导的考生。

因此,考前辅导不利于MBA考生的成功应试。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哪项是必须假设的?

∙A.专业硕士考试是能力型考试。

∙B.上述辅导班都由名师辅导。

∙C.在上述调查对象中,经过考前辅导的考生在辅导前的平均水平和未参加辅导的考生大致相当。

∙D.专业硕士考试对于考生的水平有完全准确的区分度。

∙E.在上述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A.

 B.

 C. √

 D.

 E.

(21).网络咖啡屋,或者是“网吧”目前在都市非常流行,不少专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服务方向,很有市场前途。

但实际上,网络咖啡屋和网吧的经营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之一就是电信部门网络服务基础收费太高,按照网络咖啡屋和网吧最初定的价格,就是加上酒水方面的利润,总体上也还是亏本。

有些网络咖啡屋和网吧的经营者进行了量一本一利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