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6966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docx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docx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41432054李静

人类世界色彩斑斓,光怪陆离,“赤橙黄绿青蓝紫”如一条五光十色的彩带为人类编织出光彩夺目的生态环境。

颜色作为一种感官认知,人类对其的认知有明显的共通之处,基本颜色词的含义在各个语言中应是相同的,但因东西方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化风俗、思维定势以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不同,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和价值尺度去描绘事物的颜色,赋予词汇以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

不同国家对不同颜色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因此对不同颜色的喜爱程度也不一样。

中国、朝鲜、印度、巴基斯坦、缅甸等国均喜爱红色、绿色、黄色等较鲜艳之色,而日本则尤爱素雅之色,并将绿色视为不详之色。

这些国家共同禁忌的颜色是黑色、灰色。

沙特阿拉伯、也门、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等一些国家则喜欢绿色和深蓝色,忌讳的是大红色、紫色和黄色。

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喜欢红色、蓝色,而禁忌黑色。

正因如此,人们对各种颜色词的判断就会产生偏误。

Mr.Brownisaverywhiteman.Hewaslookingrathergreentheotherday.Hehasbeenfeelingbluelately.WhenIsawhim,hewasinabrownstudy.Ihopehe’llsoonbeinthepinkagain.

(误译)布朗先生是个很白的人。

那天他脸上却有点绿色。

近来他一直感到蓝蓝的。

每当看到他时,他总是在棕色的学习中,我希望他早日处于粉红色之中。

(正译)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

那天他脸上颇有病色。

近来他一直感到闷闷不乐。

每当我看到他时,他总是处在极度深思之中,我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由此可以看出,简单的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别。

本文以在文化中差异较大的红白两色为例,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是差异较大的一个颜色。

在中国,红色是基本崇尚色,中国人以红为贵,是源于古代的日神崇拜。

《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有大家都熟知的神话传说故事夸父逐日。

古人也认为:

“日至而万物生”,感到在阳光的照耀下,万物散发着生机,令人振奋,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火红的颜色和炎热的高温给古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

因而对太阳的红色产生了特别的依恋,红色自然也就成了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之一,体现着人们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

在中国,红色象征幸福,喜庆。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到春节,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家家均张贴年画。

用年画将家庭布置得热热闹闹,增加过年的气氛。

而年画的主要用色即为红色,寓意来年日子过得幸福,红红火火。

中国民俗艺术剪纸,也是用红色的纸剪出寓意美好吉祥的图案。

每当有喜庆佳节,人们就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

红色也象征幸运、财富、吉祥如意。

古代达官贵人的住宅是“朱门”;在传统婚礼上张贴的是大红喜字,给新娘遮脸的是红盖头,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促成婚姻的人被称为“红娘”。

红色还象征顺利、成功。

得到升迁叫“走红”,得到上司宠信的人叫“红人”,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给人奖金或压岁钱叫“送红包”。

红色更象征漂亮、爱情。

美丽的女子被称为“红袖”“红颜”,女子的盛装称为“红妆”,“红豆”代表相思,“红玫瑰”代表爱情等。

红色也是政治色彩最浓的一个颜色词,象征着革命和进步。

如“红旗”、“红军”、“红卫兵”、“红色政权”、“又红又专”等。

而在西方,“红色”并不像在中国那样“受欢迎”,贬义味道更重一些。

在基督教文化中,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说:

“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

”耶稣钉十字架,流血,拯救罪人。

因此红色被认为是耶稣为其门徒所奉献的鲜血,一些狂热的教徒殉道时会选择红色衣服。

而罗马天主教会的红衣主教身着红色法袍以提醒众殉道者所洒下的鲜血。

因而,红色被赋予了流血、牺牲、残暴、激进、暴力的文化意义。

redbattle(血战)、red-ruin(战祸)、redhands(血腥的手,杀人的手)、becaughtred-handed(当场被捕)、red-headed(狂怒的)、red-neck(乡巴佬,美国南部农民)、redskin(对北美印第安人的贬称)、redflag(令人生气的东西)、likearedragtoabull(惹人生气,这是转义于在斗牛场上,斗牛士挥舞红布激怒公牛,公牛见到红色就怒不可遏,不顾一切向前冲)。

在经济生活中,“红色”在西方还有“赤字”、“负债”、“亏损”的意思,因为在过去人们总是用红色登记负数。

于是在英语中就有这样一组词语:

redfigure(赤字)、inthered(亏损)、redbalance(赤字差额)、red-inkentry(赤字分录)、redlining(圈红线,指美国金融机构将贫困地圈上红线,拒绝向其提供住房贷款,使这些地区陷入了更深的贫困)。

红色在政治上也是激进的代名词。

RedBrigade(红色旅)指意大利的秘密恐怖组织,专门从事绑架谋杀和破坏等一系列恐怖活动。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对腐朽或者不好的事物的摈弃和厌恶。

在中国古代的五方学说中,西方为白虎(人们把白虎视为凶神,称给男人带来厄运的女人为“白虎星”),是荆天杀神,主萧杀之秋,而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

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象,象征死亡、凶兆。

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

白色的心理功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政治功能的影响,又象征腐朽、反动、落后、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白色恐怖;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自旗”表示投降;智力低下的人被称为“白痴”;出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叫做“白忙”、“白费力”、“白干”等。

白色还象征奸邪、阴险。

在京剧中白色脸谱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

如:

曹操。

因此便有了“唱白脸”、“白脸”奸雄等说法。

白色还可以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卑贱清贫。

“白丁”、“白衣”(平民百姓)、“白身”(没有官职或功名的人),“白屋”(茅草屋)。

“白面书生”(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人)等。

西方文化中的白色(white)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

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

白色象征着纯洁无邪。

如awhitesoul(纯洁的心灵)、whitewedding(吉祥的婚礼,新娘穿白色礼服的婚礼)。

白色也象征正直、诚实。

awhite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men(高尚,有教养的人)、whitehand(廉政,诚实)、whitelight(公正无私的裁判)。

白色还象征幸运、吉利。

awhiteday(吉祥日)、whitemagic(有天相助的法术)、daysmarkedwithwhitestone(幸福的日子)。

英语俚语中的mywhitehairboy不是指少年就白发,而是说最受宠爱的孩子。

白色还有合法、无邪恶的意思。

whitemarket(合法的市场)、whitelist(经过批准的合法的名单)、awhitelie(善意的谎言)whitewar(没有硝烟的战争,常指经济竞争)。

为什么中西方对同种颜色的感知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

首先人们对颜色的感知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背景的影响。

早在先秦时代,颜色就已经和古人的世界观、哲学观联系在一起,但是由于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几千年的时间,造成了教育相对落后和社会文化发展滞后,对颜色的科学认识难以形成。

而西方人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发现,对客观世界采取现实的科学态度。

他们对颜色的象征意义的认识比较直接,他们的语义和逻辑理据都比较清楚,大都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涵义。

其次是社会文化的影响。

不可否认,由于文化共性的作用,不同民族往往会赋予某种颜色以相同的象征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颜色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

但是中西方都有各自的颜色观,同种颜色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

比如中国颜色生成的神秘丰富,对红色的崇拜源于对日神的崇敬,对白色的禁忌则来自对月神的崇拜。

而西方人个性意识发达,具有悲剧性的崇高审美观,没有多种迷信因素的影响。

还有时代的传承。

人们使用颜色词的历史悠久,颜色词是每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总是在继承中变化发展,有其传承性。

所以我们在掌握其表层语义传递的同时,也应重视其深层文化信息的传递,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正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发展伴随着的文化、风俗习惯积淀的过程中留下它们不可磨灭的印记。

总之,中西方文化在不同词汇意义方面存在着差异。

因为在它们的深层,积淀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些词汇的意义在不断得到丰富,正如颜色词汇的意义也从原来某种单纯的颜色而派生出更多新的内涵,使颜色这种无声的语言更加形象和丰富多彩,含有鲜明的国俗及民俗语义。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语言也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因此我们在学习和使用中西方语言时,首先要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要注意观察其本身的意义,更要留心其深广的象征意义,这样有助于我们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和学习,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