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778663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格式.doc

赣县五云镇总体规划(2011-2025)目录

目录

说明书

-14-

赣县五云镇总体规划(2011-2025)●说明书

五云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部分镇域规划(略)

第二部分镇区总体规划

4城镇性质和规模

4.1镇区概况及现状用地分析

1.镇区概况

五云镇位于赣县西北部,与本县湖江、储潭乡,赣州市水西镇,南康市毗邻,镇政府驻五云圩,距县城29公里。

多年来镇区经济以农业和传统商业为主。

经济总量比较小、发展速度慢,农民增收困难。

工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商服业经营品种和范围基本满足需要,但特色不明显,服务质量和层次有待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后期管理、维护力度不大,镇容镇貌较差。

2.现状用地分析

(1)居住用地

现状建成区居住用地共ha,占建设用地的%,人均m2,。

(2)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共ha,占总建设用地%,人均m2。

①行政管理用地:

②教育机构用地:

镇区现有中学1所,学生3214人。

中心小学一所,学生732人。

③文体科技用地:

④医疗保健用地:

镇区现有卫生院一所,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职工人数15人,病床数15个,全年门诊人数为1800人/月。

共设有村卫生所及其分支机构20个,个人诊所一个,共有乡村医生25人,个体医生一人。

⑤商业金融用地:

⑥集贸市场用地:

(3)生产设施用地

(4)仓储用地

(5)对外交通用地

(6)道路广场用地

(7)工程设施用地

(8)绿地

3.现状特点及问题

4.2城镇性质

根据五云镇现状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及产业发展方向,结合赣县总体规划的要求,城镇性质拟定为:

理由阐述如下:

4.3城镇规模

1.据调查统计,五云镇区2010年末常住人口为4000人。

镇区常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35%,亦即该镇现状城镇化水平。

2.在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规划期内五云镇区的建设力度加大,二、三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镇政府将采取包括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在内的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特别是由于五云镇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将吸纳大量进城人员,镇区人口规模未来将会有较快的增长。

据此,同时结合赣县总体规划,预测五云镇的人口规模。

镇区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5年)人口规模:

镇区近期(2015年)人口规模:

(请列出计算过程)

规划镇区近期人口取万人;

镇区远期(2025年)人口规模:

规划镇区远期人口取万人。

3.五云镇区现状建设用地ha,人均m2;规划近期城镇建设用地为ha,人均m2;远期建设用地为ha,人均建设用地m2。

4.4城镇规划范围用地界定

1.规划区:

2.规划建设用地:

上述镇区规划范围用地以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由城镇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进行规划管理,按各项规划实施。

5镇区用地总体布局规划

5.1现状镇区用地存在的问题

5.2规划布局原则

按照五云镇的条件和现状实际,其规划总的目标是:

在规划期内,力争将五云镇建设发展成为经济发达、设施完善、社会文明、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镇。

针对镇区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现代化小城镇的要求,本次规划要点是:

5.3用地发展方向

5.4镇区规划结构

6居住与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6.1居住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公顷,占镇区所有建设用地的%,人均m2。

主要分布在,居住区内不安排工业,原有工业企业均逐步搬迁至镇区南面的工业集中区内。

集中布置成片的居住区,实行规模开发、统一管理,并结合公园、游园等,构建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宜采取新建与改造相结合的方式。

镇区范围内的农民住宅应服从镇区的统一规划,一般不得在原地翻建,新建的应出户至镇区统一安排的居住区,也要提倡联建和建设公寓式住宅,注意节约用地。

沿主要街道的住宅用地要逐步调整用地性质,转变为公共设施用地。

对规划为街头小游园和沿河开辟为滨河绿带的地段,住宅应予迁出和退出规划绿带以外建设。

各片区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要使商品房、自建房和单位建房等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标准要高一些,环境条件要好一些。

居住区内建设应注意预留出控制红线及滨河绿带,建设配套的小型商业、停车场、消防、保安、环卫设施等,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6.2公共设施用地

1.规划公共设施用地增加到ha,人均m2,占镇区规划建设用地的%。

镇区内的公共设施分布情况……

2.行政管理用地:

3.教育机构用地:

4.文体科技用地:

5.医疗保健用地:

6.商业金融用地:

7.集贸市场用地:

7生产设施用地与仓储用地规划

7.1生产设施用地

1.规划生产设施用地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人均m2。

镇区工业采取老区控制与搬迁,同时开辟新区的原则,新建的主要安排在。

2.老镇区不再新建工业项目,已有的工业用地逐步搬迁到镇区工业集中区内,现工业用地则置换为。

3.工业集中区内可布置少量的行政管理、商饮服务业,就近服务企业与员工;其主要的行政管理、商饮服务以及居住均在镇区内集中规划。

7.2仓储用地

规划仓储用地公顷,占镇区建设用地的%,人均m2。

8道路系统规划

8.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2对外交通用地

8.3道路广场用地

1.完善的道路系统是城镇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重要前提,也是开发建设新区的必要条件。

道路系统规划的构思是:

完善路网结构,一、二、三级道路功能明确,形成格网状的道路系统。

规划镇区道路均采用平面交叉方式,必要时采取交通环岛或红绿灯控制。

规划道路广场用地为ha,占建设用地的%,人均m2。

2.镇区道路系统为“”的网络骨架,以一级道路为骨架,辅以二、三级道路组成。

各道路断面类型详见道路规划一览表。

五云镇镇区道路规划一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长度(m)

红线宽度(m)

断面类型

等级

现状

规划

1

2

3

4

5

6

7

8

3.步行道系统:

4.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总面积ha,镇区停车场除了社会公共停车场外,市场、公园、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影剧院等主要建筑的用地范围内也必须按标准设置相应的停车场和集散广场,严禁车辆乱停乱放。

5.广场

6.保留原有加油站,其周围需按规定设置防护带。

9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

9.1现状概况

镇区内水网纵横,为组织建设滨河绿化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河道及两侧尚处于自然状态,部分河道河草蔓延,流水不畅,河边垃圾较多,影响了城镇形象。

总的来看,五云镇建设绿地系统已有良好基础,但与生态园林型的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目标相比,差距仍很大,总体上尚未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9.2规划目标

1.建成点、线、面绿地相结合、环境优美的现代小城镇。

2.规划近期

3.规划远期

4.目前镇区基本没有成片的绿地。

预计规划期末绿地将达到ha,占镇区建设用地的%,人均m2。

9.3公共绿地

9.4防护绿地

9.5居住区及单位附属绿地

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居住区、厂区、单位内的普遍绿化。

新建居住区的绿地率,多层居住用地不宜低于30%、低层居住用地应不低于35%。

旧镇改建区绿地率不能低于25%。

居住区内部的小绿地,通过步行道等组成公共绿轴,相互连接。

镇区路沿街必须留绿地并保证成活,镇区的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9.6生态绿地

生态绿地是指不作为建设用地的那部分对城镇具有生态意义的用地,主要包括农田、菜地、园地、林地等。

生态绿地是城镇的绿肺,对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应该得到很好的控制,防止建设性侵占。

9.7城镇景观

景观建设以自然生态为本,突出自然风貌特色,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

打破孤立的城镇小环境观念,提高自然空间的可达性,增加人与自然空间的交流,建构一个以山、田、城、溪为重点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生态体系,努力把五云营造成一个生态型城镇。

10工程设施规划

10.1给水工程规划

原则:

(1)积极采取措施开发新水源,保证镇区和周围村庄所需水源;

(2)在充分利用现状供水设施的基础上,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供水系统;

(3)采用村镇供水“镇带村、多村联合”供水方式,逐步实现村镇供水区域共享;

(4)近远期结合,统一规划,统一调配水源;

(5)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1.给水现状概况

2.用水量预测

用水量参照《镇规划标准》和《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有关指标,并结合五云镇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规划期末镇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镇区规划用水量计算标准:

近期人均日生活用水升计算,工业用水按生活用水的%计,另加%市政用水及不可预见用水量,则近期人均日用水量为升;远期人均日生活用水按升计算,工业用水按生活用水的%计,另加%市政用水及不可预见用水量,则远期人均日用水量为升。

(由于水系发达,农田灌溉就采用就近的河流水或水库水,在城市给水中就不再考虑)

贯彻国家节约用水精神,规划期内工业生产用水以挖掘潜力为主,提高重复利用率,在产量增加时,用水量不增加,并逐步下降。

此外不足由工厂自备水井解决。

按规划人口,可计算得出:

近期镇区总用水量:

吨/日;

远期镇区总用水量:

吨/日。

3.水厂规划

4.给水管网规划

中心镇区供水管网环状布局。

南北各形成环状供水体系。

主干管管径分别为mm,其余路段可布置mm的给水支管。

原则上,南北向道路给水管敷设在路的东面,东西向道路给水管敷设在路的南面。

10.2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现状

2.排水体制

规划近期老镇区的排水体制采用制,新镇区采用流制。

工厂的废污水需经工厂一级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

规划中远期镇区排水采取制,即生活污水必须集中收集后,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水体。

工业有污染物的必须自行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才能接入城镇污水管系统。

雨水经雨水管道汇集后,就近排入附近河道。

3.污水量预测

4.污水处理厂位置与规模

规划设污水处理厂一座,选址在,便于镇区污水的汇集和处理后的尾水就近排入河道。

污水日处理能力规划近期吨、远期应达到吨。

5.污水排放要求

建成区污水排放必须符合国家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医院废水应严格执行《医院污水排放标准》(GBJ-48-83),必须先消毒后,才可排入镇区管网。

经污水厂处理排放的尾水水质要达到国家地面水三类水体以上标准。

6.污水管网布置

污水管道原则布置在道路的西侧或北侧。

污水干管的管径为mm,支管mm。

7.雨水量计算

五云镇区雨水量计算可采用暴雨公式计算:

q=900(1+0.6lgp)/t0.544(L/S·ha)

Q=ψ·q·F

其中:

ψ——径流系数取0.65

F——汇水面积(公顷)

P——设计重现期(1年)

8.雨水系统规划

雨水管沿路敷设,按其重力自流就近排入水体。

雨水管的管径及布置等

现有排水管道全部作为雨水管道予以保留。

可先完善排水暗沟,明沟需加盖,至远期逐步改为管道。

镇区的河道网络均可作为雨水接纳河。

10.3电力工程规划

1.电力现状

五云镇区现有电力主要靠五云35KV变电站配给。

2.用电负荷预测

规划期随着经济发展和镇区人口增长,用电量和用电负荷都将有较大增长。

本规划采用各类建设用地用电负荷密度法进行预测,有关用电指标如下:

居住用地用电按200kW/ha/日计,公建用地和工程设施用地用电按300kW/ha/日计,工业用地用电按400kW/ha/日计,其它建设用地用电按30kW/ha/日计,采用同时系数0.65计,则预测到近期镇区电力负荷为万kW,远期负荷万kW(具体见五云镇镇区用电负荷预测表)。

3.电网规划

根据对五云镇用电负荷的预测分析,同时考虑镇域用电规划电,并且近期内仍然35KV变电站提供,远期新建110kv变电所。

五云镇镇区用电负荷预测表

建设用地类别

规划用地面积(ha)

负荷指标(KW/ha)

用电负荷量(KW)

近期

远期

近期

远期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和工程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绿地

合计

用电同时系数0.65

镇区供电网采用树枝状电网布局。

35KV线路近期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可采用架空敷设,线路走廊不小于12米,但远期110KV线路采用电力电缆埋地敷设,线路走廊控制为米;10KV及以下线路均采用电力电缆沿道路西侧或南侧埋地敷设。

同时要合理配置变压器的数量和容量,缩短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增加进户线的供电能力,提高线路末端电压,从而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10.4电信工程规划

1.电信现状

五云镇电信和邮政已实现分离。

目前,全镇电话总容量为6000门,实际已装电话5430门,电话普及率达到24%。

2.电信规划

规划期镇区扩建电信营业楼。

近期电话交换机容量增加到7000门,远期再增加到8500门。

电话普及率近期增长到35%,远期进一步达到60%。

在镇区每300~400米半径,设公用电话亭一处,内设IC电话1~2部。

各企业单位电话普及率应为100%。

镇政府应开展无纸化办公,建立全镇的数据库,鼓励各企业上网,以扩大知名度,并迅速吸收信息,组织生产。

3.电信业务

电信业务除传统的市话、农话、长话外,要积极扩大传真、图文数据传输、电子邮件、网络等各项业务,发展多媒体及宽带网络新型业务,要扩大并覆盖全域,通信光纤要铺设到中心村和大的基层村,满足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移动通信及传呼信号也需要覆盖全镇域。

4.电信线路规划

结合镇区道路的新建扩建,镇区主要街道的电信线应当地下电缆化(6-24孔电信管道,具体孔数依据电信部门专业规划确定),支路可采取架空电缆。

电力、电信线要按照各一边、互不干扰的原则安排。

一般电信线在道路的西侧或北侧敷设。

5.邮政规划

镇区现有一处邮政局,基本满足现状。

规划保持镇区现有的邮政局。

镇区内平均每300米半径设邮筒一处,由支局派人收取。

邮政业务网在镇区内可结合公建统一布置。

要开展各项邮政服务,如邮政实行电子分拣,邮政储蓄,绿卡工程等。

增加邮政专业人员数量,完善村镇邮政业务代办网点,及时增设新型邮政业务,综合开展邮政、通信及报刊杂志零售等业务,为居民生活及域镇生产提供更为广泛、快捷的邮政服务。

6.有线电视

目前镇区已有有线电视,规划近期内镇域要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入户率50%,远期85%;镇区有线电视入户率近期达80%,远期达100%。

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应预留有线电视线路。

在目前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结合新建广播电视塔,完善、提高广播电视设备。

有线电视频道增加做到与赣县同步。

除转送省、市台节目外,还可以开展本镇新闻、自办文化节目等栏目,并作好全国电视节目联网的准备,提前作好设备及传输网络扩容的工作。

有线电视24小时播出(节目原休息除外),故障全年控制在3小时内(1‰)。

镇区有线电视由电缆传送至用户,电缆应逐步过渡到地下形式,有线电视电缆与电信电缆同侧布设。

提高镇域广播电视的三率水平(通响率、入户率和普及率),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调频广播。

有线广播仍以转播为主,逐步增加节目套数,开展自办节目,形成新闻、经济、科技、音乐、戏剧、体育等有特色的栏目(套)。

10.5燃气工程规划

镇区已经较多使用液化气,供气方式为罐装液化石油气。

规划液化气普及率近期达60%以上,远期要在镇区全面普及。

规划期内配合居住小区的开发建设,可以发展管道液化气。

远景镇区设立管道液化气供应方式,并考虑与区域天然气管道相衔接,区域管道建成后,可以使用天然气。

10.6环境卫生规划

1.加强五云镇区的环卫部门力量,按照标准要求配齐环卫管理人员,配套完善的环卫设施,包括垃圾、粪便运输车、洒水车、清扫车辆等。

镇区主要街道建立定时清扫制度,配置足够的环卫工人及车辆等设施,由环卫所负责管理。

2.镇区干道和居住区普遍设置废物箱和垃圾箱,居住区垃圾箱的服务半径不超过m。

废物箱间距在商业大街为米,交通干道为米,一般道路为米。

新开发的居住小区要率先实现垃圾袋装化,近期普及率为30%,再推广到全镇区,远期达到100%。

严禁在沟塘河边倾倒垃圾,已有的垃圾堆应责成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限期清除。

由垃圾中转站统一运送垃圾到镇域选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中远期则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填埋。

3.按照《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镇区内消灭旱厕,每平方公里设水冲式公厕座,在人口密集和公共场所集中的地段(各类市场、医院、文化中心、停车场和公共娱乐场所)应适当增设。

每座公厕建筑面积平方米左右,卫生条件达三级公厕标准。

各公共厕所粪便在镇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前需建三格式化粪池进行处理,污水管网形成后排入污水管网进污水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11环境与防灾减灾规划

11.1环境规划

1.现状环境质量评价

镇区目前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仍有一定的“三废”排放量。

随着镇区人口增长,经济规模扩大,可能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必须进行防范整治。

2.环境规划目标

(1)本着“可持续发展”精神,明确环境质量目标,完善功能区划,合理布局,实行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强化环境管理,保持镇区良好的环境质量;

(2)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90%以上,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2级以上标准;

(3)工业废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镇区内河流及其它地表水质量应达到国家Ⅲ类水体以上标准;

(4)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的达标率要达到90%以上,镇区噪声白天应控制在65分贝以下;

(5)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达到100%;

(6)垃圾集中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3.环保规划措施

(1)工厂必须按照规划的要求建在工业集中区。

工业集中区应禁止污染严重的项目和企业进入。

在选定工业项目时,必须把好环境评估关,项目确定后,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

(2)现有污染企业要限期整治。

大中型工厂排放的污水必须进行厂内一级处理。

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前,可先建立污水处理的氧化塘,氧化塘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到在枯水季节时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

(3)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有m的绿化隔离带。

加强道路与公路的绿化带建设,过境车辆必须分流绕行,镇区内逐步实施汽车禁鸣措施,以有效降低交通噪音污染。

(4)重视镇区绿化美化,提高绿化覆盖率,调节局部小气候,降低噪音,减少灰尘,美化镇区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5)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坚决依法监督管理,实施环保目标责任制和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确保五云镇区具有高质量的环境。

(6)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保护新秩序。

同时深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机制。

开辟多种资金渠道,集中使用环保资金。

11.2防洪规划

规划镇区防洪标准为。

镇政府应有常设的抗御灾害、统一调度的机构,一旦发生各种灾情即能在第一时间立即切实投入指挥,组织救灾,并配备有先进的通讯工具可与县、市有关部门直接联系。

健全城镇的排水体系,保证排水的顺畅。

所有闸门、排水站均有专人负责,并有专线通讯工具与镇防洪指挥机关联系。

规划期末,各闸门、排水泵站均实现遥测、遥传、遥讯、遥控,由微机统一控制管理。

镇区防洪的关键是河道和水库的防洪。

镇区其它具体的防洪措施包括:

整治河道,加固镇区段岸坡;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新建房屋的地坪标高尽可能高于历史最高洪水位。

城镇协调的区域防洪要求防洪规划不是以每个镇为单位,城镇之间的水系是一个整体,防洪规划需要从整体上考虑,综合解决区域防洪。

区域防洪集中财力物力建设主要的防洪基础设施,适当减少防洪分区的划分数量。

11.3抗震防灾规划

生命线工程建设如镇政府机关、电讯系统、供电系统、医院等和重要的公共设施建设设防标准应适当提高,必须具备较强的运营保障和应变能力。

规划等,做为避震疏散场地。

规划在遇震时,以镇政府为抗震指挥中心,以为疏散通道,就近疏散群众至等开敞空间作为避震场所,卫生医疗机构统一调度。

所有疏散通道平时应保持顺通,不得有阻碍通行的建筑物或堆积物,避难场地平时不得占用或临时堆积杂物。

为确保震时水、电、通讯等设施的通畅,应避免管线过河等薄弱环节。

提高人防意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在大型公共设施处,安排人防工事,配备地下储备,地下车库、医疗设施等。

中心镇区人防工程应满足镇区30%人口的人防要求。

12镇区消防规划

12.1存在问题

①受资金等方面困扰,消防通讯设施和镇区公共消防栓建设严重滞后。

②局部地段消防水压不足。

③镇区内缺乏天然消防水源和沿江消防取水通道和取水码头。

④老镇区由于历史原因,建筑杂乱,规划布局不合理,使得消防通道不畅,易造成灭火不及时的隐患。

⑤液化气灌装点分布于城区内,对人民生活安全构成影响。

⑥消防报建存在多头管理、执法不利,造成大量消防设施建设不到位。

12.2规划

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标准的指导思想是:

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防火技术,采取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做到促进生产、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1)全镇按用地分为三个消防控制区:

甲类控制区:

为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场所较多的地段,主要包括旧城中心区、围城路两侧、城市干道两侧的商业、金融、经济机构地段。

乙类控制区:

为一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较集中的地段和老城镇街道狭窄、人员密集的地区。

包括城区中心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