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784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Word格式.docx

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

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

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1.动手实践

伟大的教育家孔于曾经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

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

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

“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

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这种教师点拨下的学生动手自行操作、自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情趣盎然,自主研究活动扎实,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2.引导质疑,让学生会创新。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

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比、分数、除法间的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

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

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3.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淮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

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正是想象力。

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

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了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教师出示这样一个长方形,提出的问题是:

谁能看着这个长方形,说一句有关分数的话?

听了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不仅体现了红、蓝、黄色部分各占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还体现了三部分之间的关系。

学生的这些巧妙回答,只有在开放式提问的特定条件下才能产生。

这种提问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诸如此类的提问和要求,在概念、计算、应用题教学和练习中都可能出现。

提问突出“尽可能多”、“越与众不同越好”等特点,迫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时刻在追求新的,别人想不到的答案和设想。

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和智慧得到了培养,创新意识也随之逐步形成。

四、体验成功快乐,让学生爱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

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

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例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到综合练习这一阶段时,让学生回忆近期学过的内容,自己编题。

学生们都迫不急待地要讲出自己编的题目。

有的说“9十4”,有的说“18—9”,教师将这些题加以整理,就成了一组完整的综合练习题。

学生们计算着自己编出的题目,情绪很高。

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在重点辅导时,多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慢慢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又如,让学生自编数学小报。

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

一般两三个同学合作完成,他们共同设计,然后分工抄写、美化。

在完成一张小报编制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内容可读性,趣味性,又要考虑排版新颖、巧妙,整体效果别具一格,这一切处处渗透着创新。

自编数学小报解放了孩子的大脑、双手,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能真正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数学思维的启迪与培养

思维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它是通过对事物的感知、表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而获得事物本质的能力。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强弱,不仅与知识理论、水平有关,而且与思维方式有关。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我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并收到了较好成效。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1、用实践操作唤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动手操作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最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

如在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推导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并让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观察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同原来的圆柱体的体积及表面积相比是否发生变化。

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

“将一个圆柱体拼割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后,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0平方厘米,已知这个长方体的高为1分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由于刚刚自己动手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因此很快可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

40÷

10=2(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为:

3.14×

10=125.6(立方厘米)。

2、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并获得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实践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教学了行程问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已知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

现在两车同时从相距20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2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由于题中未说明行驶方向,所以两车出发2小时,两车相距的路程应是多少并无一个标准,因此,我组织两个学生在教室中按四种情况进行了演示:

1、两个学生同时相向而行;

2、两个同学同时相背而行;

3、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快的同学在前;

4、两个学生同时向同一方向而行,走得慢的同学在前。

因此我再启发学生,这道题应该如何进行解答。

这样,学生很快到,这道题应分以下四种情况进行讨论:

(1)、两车同时相对而行,相遇后又拉开距离:

(60+50)×

2-200=20(千米)。

(2)、两车同时相背而行:

2+200=420(千米)

(3)、两车同向而行,客车在前面货车在后面:

60×

2+200-50×

2=220(千米)

(4)、两车同向而行,货车在前面客车在后面:

50×

2+200-60×

2=180(千米)。

二、运用类比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类比方法是根据两类物质之间一些相似性质从而推导出其它方面也类似的推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类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1、运用比较辨别,启迪学生思维想象

如在教学了数的整除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

“一个大于10的数,被6除余4,被8除余2,被9除余1,这个最小是几?

”应该说这道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求解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比较题:

“一个数被6除余10,被8除余10,被9除余10,这个数最小是几?

”这道题学生很快能求出答案:

这个数即是6、8和9的最小公倍数多10,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

72+10=82;

然后我引导学生将上面一道例题与这道比较题进行比较和思考,学生很快知道,上道题只要假设被6除少商1余数即为10,被8除少商1余数也为10、被9除时少商1余数也为10,因此可迅速求得这个数只要减去10,就同时能被6、8和9整除,而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

72+10=82。

这样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比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又如在教学完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要求学生归纳出一个能概括各个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归纳出,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概括,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上底+下底)×

高÷

2。

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即可将这公式变成:

底(长、边长)×

高(宽、边长)×

2=底(长、边长)×

高(宽、边长);

又因为将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因此,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

当梯形的上底是零时,即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梯形的面积公式成了:

底×

这即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巧设探索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现代心理学认为:

为教学时应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如能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

1、设计开放性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张教老师欲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为了尽可能少花钱,他考察了A、B、C三个商场,他想购买的笔记本电脑三个商场都有,且标价都有是9980元,不过三个商场的优惠方法各不相同,具体如下:

A商场:

全场九折。

B商场:

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

C商场:

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

张老师应该到哪个商场去购买电脑?

请说明理由。

这道题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应用题,因此我启发学生,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才能做到尽可能少花钱这一个特定的条件去进行分析与解答。

学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如下的结论:

因为每台电脑的价格均为9980元,而去A商场是全场九折,因此张老师如果去A商场购电脑,那么张老师应该付:

9980×

90%=8982(元)。

因为B商场是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张老师如果只买电脑,需付:

9980-900=9080(元);

张老师如果再买其它的物品凑满10000元,需付:

10000-1000=9000(元)。

因为C商场是购物满1000元九折,满10000元八八折,张老师在C商场购买电脑时,只要再多买20元物品,即凑满10000元,最多需付:

10000×

88%=8800(元)。

因此,张老师去C商场购电脑花钱最少。

2、培养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开启学生创新思维大门

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让学生敢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一些问题提出具有独特的的、富有说服力的新观点和新境界,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门。

如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题: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0厘米,箱中水面高10厘米。

如果在长方体水箱中放进一个长和高都为20厘米,宽为10厘米的长方体铁块,那么水面将上升多少厘米?

这道题大部分同学都只想到将以20×

20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这一种情况,这时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时候水面上升的高度即为:

20×

10÷

(40×

25)=4(厘米)。

但还有另一种情况,即不是将20×

20作为底面,而是以20×

10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的这一种情况,同学们却忽略了。

这时我向学生进行了演示:

我将一块铁块按未曾全部浸没在水中的情况进行了演示,并启发学生除了将以20×

20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这一种情况,还有没有其它的情况,学生通过观察并进行了讨论,认识到还要考虑到另一种情况,即以20×

10作为底面放入水中,因此很快得出结论,如果以20×

10作为底面放进水箱中,这时候铁块没有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时水面上升的高度应该为:

40×

25×

25-20×

10)-10=2.5(厘米)。

或者用方程进行求解。

设水面上升X厘米,则可得方程:

10×

(10+X)=40×

X,

解得:

X=2.5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能力,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丰富多采的创新气氛;

为学生提供思考、探索和创新的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最大空间,我们就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进行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为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严爱统一

时下,很多人慨叹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

这是一个现实,对我们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是一种责任和挑战。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教学出色,还要有管理、驾驭班级的能力。

马克思曾说过:

“只有完善的集体,才能造就完善的个人。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且任重道远。

良好的班风形成,除了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使班级有内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并确立班级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使集体和个人能健康、向上、和谐地发展。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要在“严”和“爱”上下功夫。

下面就从我的班主任管理实践出发,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一、严的教育。

学生毕竟是孩子,来校学习接受教育的,再优秀的学生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

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

“严”并非苛刻、死板、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

1、严而有理。

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纪。

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分清对错和利害,然后发散思维,初步拟出几种教育措施,接着幻想一一实施,最后择优选择最为合理、恰当的措施。

譬如,有一次以两位值周班长为首的六位学生逃课到操场打篮球。

知情后,我初步拟出几种处理方案:

第一,批评几句,写一份书面检讨;

第二,罚站反省,再接受批评;

第三,请家长来校;

第四,心平气和地让他们认识到这次行为给自己、给班级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并在全班同学面前作公开的检讨和保证。

为了让这几位逃课的学生既深刻地认识错误,又能在班级内消除影响,以理服人。

我便选择了第四种方案,且效果很好。

2、严而透情。

人性和时代的特点证明打骂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教育中不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

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罚站为请坐、冷漠为热情。

上文中的例子,那几位逃课的学生犯了错误,肯定害怕、担心,甚至有学生会想看你能把我怎样。

此时,如果你变发怒为宽容,先请学生坐下。

这样,那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

3、严而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可以说一个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品德高尚、言行规范、严于律己。

学年初我刚接班时,刚进教室,只见地面一片狼藉,学生熟视无睹,靠“骂”肯定无济于事。

于是,我便弯下身去捡,当捡到一学生的脚下时,那学生便红起了脸,并说:

“老师,我来捡。

”我只笑着点头,其他学生都赶忙把自己四周的垃圾捡起来扔进桶里。

自此以后,卫生保持情况好多了,每当我躬身捡垃圾时,学生都条件反射般低头四顾,确保自己的“包干区”无事。

二、爱的教育。

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教育更不能没有爱,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因此,在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给予他们父母、朋友般的爱。

1、爱要不宠。

对学生的爱,是指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状况等,而不是无纪律、无原则的溺爱和纵容。

自从我踏上讲台,就十分信奉这样一句话:

“宁可让学生在不懂事的时候责怪我,而不要让学生懂事后责怪我。

”这就是在“严”的前提下的真正的爱。

还是拿前文的第一个例子来讲,逃课的学生中有班级的两位班长,假如因为有两位班长在列就轻描淡写地处理,姑且不说班级同学有意见,今后的工作不好开展,就这两位班长会认为犯了错误就可以享受特权,连老师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而不思过错、骄傲自大,可以说这对他们本人今后是相当不利的。

这不是爱,是宠是害!

当然有时优生犯错,为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可根据所犯错误的大小采取适当的形式或场合来教育引导,从而让他们接受挫折教育,并深刻认识到:

“自己还有不足;

在鲜花和掌声中长大的孩子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2、爱不失衡。

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

“爱优生是人,爱差生是神。

”我们教师虽不是神,但应具有这样的胸怀和追求。

再者,教育对象不可能素质能力都一样,同样来校接受教育,不应当受到歧视和忽略。

另外,“亲其师,则信其道。

”学生,哪怕是差生,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关心和平等对待,他们就会自然觉得你这位教师可亲可敬,进而相信你,听从你的教育。

上文中逃课的还有四名学生,他们可以说是班级后进生的代表。

他们见两位班长首先在班级作了检讨,还会有什么意见呢,并且在他们本人还有其他的后进生的心中,都会觉得教师公正、不偏心。

3、爱要可感。

学生毕竟是孩子,虽你具备了对他们的爱心,但板着脸去教育,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爱,从而不敢接近你、信任你。

这就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爱意。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可以言传情、以目传情、以手传情。

比如在和学生谈话结束时,摸摸他的头或拍拍他的肩膀,再说句鼓励的话,足以让学生心花怒放,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

因此,作为一个教育者,千万不要吝啬微笑,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每一个爱心的举动。

总之,对学生的教育,既要严,又要爱,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

它们并不矛盾冲突,狐立地存在和实施,而是辩证统一的。

我想,“严”和“爱”将是我们教育学生的永恒的主题。

转化学困生工作之我见

雷州市附城镇榜山小学劳华芬

当今的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学困生的转化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效果,特别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方面,作为班主任我遇到了很多棘手问题。

在此,谈一下自己在工作中得到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班主任要恩威并举,严慈兼施。

 

俗话说:

“严师出高徒”。

“教不严,师之惰”。

班主任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对的,但是我们有些班主任因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育学生时,只是片面奉行“严师出高徒”,对学困生只是一味地强调严格要求(保持师道尊严,高高在上),不去主动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不与他们推心置腹地谈心,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不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

结果师生之间的距离越严越远,甚至出现学生顶撞班主任的现象。

 其实为师之严必须严厉中蕴含慈爱,若只严不爱,严就变成了压,其最终结果是学困生无法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总认为班主任在有意跟他过不去,从而产生逆反情绪。

爱并不是严的对立面,对学生爱并不是对学生放纵。

学困生更需要班主任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倾注一片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

我们作为班主任必须掏出一颗真心去与学生沟通,做学困生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用热心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去创造尊重理解的氛围。

让他们感觉到大家不是在讨厌他、排斥他,而是在关心他,爱护他。

有了这种真诚的爱,班主任才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班主任要抑扬有度,善于疏导。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般学习成绩差,思想素质差,纪律观念不强。

他们常常感到前途没有希望,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无心向学,不思上进。

有的经常聚众捣乱,损毁公物,嘲讽、打击优秀生……对学困生的这些思想行为,有的班主任认为批评鞭策见效快,总是喜欢将他们作为反面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点名批评,指责教训,对他们的表扬和鼓励却非常吝啬。

于是他们产生自卑感,总觉得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心境复杂,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自信心全无。

学困生的缺点往往掩盖了他们的优点,所以,我们作为班主任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抑中带扬。

对他们应谆谆教导,指出其缺点和错误,因势利导,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少指责。

平时,哪怕他们只有一点微小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