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8721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docx

6初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

语文阅读与思考

母亲的书琦君

①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

“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②我就会问:

“哪本书呀?

③“那本橡皮纸的。

④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⑤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

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

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

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

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

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

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

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

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

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

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

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

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⑥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

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的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

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

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

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书”了。

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⑦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

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

 

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

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日,母亲背得滚瓜烂熟。

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日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日为止。

我也跟着背: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

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

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

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

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

⑧《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

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

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⑨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1、文章围绕母亲的三本书,回忆了与母亲有关的哪些事?

(3分)

2、细读第⑦段,说说黄历为什么是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书?

(3分)

3、赏析理解语句。

(4分)

(1)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2分)

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

(2)说说第⑧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分)

但她总把它端端

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

4、文章结尾说“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这样说矛盾吗?

为什么?

(3分)

 

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以“母亲的书”为线索组织材料,通过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探究“母亲的书”,勾勒母亲的形象,捕捉母亲的情感世界。

B.第⑤段的“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这句话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写母亲的心理,表现外婆的爱触发了母亲绣花的灵感。

C.琦君的《春酒》与本文都是通过生动的生活细节,来展现母亲的形象,从而表达她对母亲的赞美。

D.作者将母亲的书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平淡中注入深沉,温馨中透着爱怜,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浅浅的愁绪。

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金红信

①我们家门口有一棵很大的枣树和一口井。

整个村子的生活用水都来源于那口井,所以人们要经常出入我家。

邻居们都称我家是“秀才的家”。

我们村位于仁川的边缘地区,而我的三个哥哥却相继考进了仁川最好的中学,邻居们这么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而在这样的“光荣之家”却有一个总是垫底的小弟,三个哥哥自然很不平衡。

②放假那天是我最痛苦的日子,因为学校会公布成绩。

看到成绩单的哥哥们都会反复念叨“真是一颗老鼠屎”。

我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时在我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③“孩子们,算啦,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呢。

④是父亲。

他微笑着说:

“成默是个心志很强的孩子。

”极度自卑的我听到父亲的话,瞬间有了力量。

⑤有一次大哥反驳道:

“什么人物啊,我看他将来能成个人就很不错了。

”另两个哥哥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我和父亲没有笑。

我是因为羞愧,而父亲鼓励的眼神似乎在告诉我:

“我相信你。

父亲很慈爱。

每次考试都考鸭蛋的我,有次得了十分。

头一次得到分数,

 

我兴奋地跑去跟父亲叫嚷:

“父亲,我得了十分!

”父亲微笑着问道:

“你得十分有这么高兴吗?

”不懂事的我以为父亲也很高兴,接着说:

“在这旁边加上一个零,那就是一百分啦!

”要是其他的父母,估计都快笑破肚皮了。

幸好父亲当时没有那样,才不让我觉得自卑。

我总是对自己说:

“我是因为喜欢运动,成绩才不好的,只要我学,就一定能学好。

父亲肯定理解我。

到了六年级,我的想法改变了。

我想好好学习,考进好的中学。

我决定放弃最爱的棒球。

那天,我跟父亲说:

“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

”父亲依旧微笑着说: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的。

”但我已不知道从何学起,于是拜托父亲替我请辅导老师。

当时上辅导课的地方在墓地附近,到那里要经过一个废旧仓库和溪流,需要走一个小时。

生性胆小的我晚上都不敢自己去厕所,但为了学习,我都风雨无阻地去上辅导课。

十二点停电后,我会点上蜡烛,一直学到凌晨两三点。

每当我想放弃时,耳边就会回响起父亲的话:

“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

我最终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绩毕业,进入了哥哥们所在的仁川最好的中学。

六个月之后,我得到假期马上奔回仁川。

刚走进大门我就大声喊道:

“父亲,我回来了!

”母亲表情凝重地握住了我的手,可父亲却一直没从房里出来。

那一瞬间我明白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我飞奔进房里,大声喊道:

“父亲,我回来了!

”但父亲依旧没有说话。

这时母亲才说,父亲给我写信后不久就因为高血压而病倒了,当时已是半身不遂的状态,丧失了语言能力。

我强忍住眼泪,望着父亲。

这时,他忽然抬起左手朝前方指了指。

顺着他指的方向,我看到了几个本子。

在打开它们的那一瞬间,我感动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

每页纸上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我的名字。

这就是父亲给我写的回信,也是他对我的爱,对我的信任,对我的期待。

看着这些用左手写下的歪歪斜斜的名字,我的耳边再次回响起小学时父亲常微笑着说的那句话:

“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

父亲没有给我留下经济遗产,但我很尊敬他。

因为每当我遭遇责难时,他总会站出来说:

“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他是个心志很强的孩子。

”是父亲成就了今天的我,我永远尊敬他,爱他。

(选自《意林》2013年第3期)

1、文中多次提到“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

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我”的情感,完成下表。

(3分)

段落

语句

“我”的情感

第③节

“孩子们,算啦,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呢。

自卑的“我”听了父亲的话后产生了自信。

每当我想放弃时,耳边就会回响起父亲的话:

“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

我的耳边再次回响起小学时父亲常微笑着说的那句话:

“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

因为每当我遭遇责难时,他总会站出来说:

“这孩子将来会是个人物,他是个心志很强的孩子。

2、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中事件作简要分析。

(3分)

3、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5分)

(1)分析第

节中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2分)

到了六年级,我的想法改变了。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3分)

我飞奔进房里,大声喊道:

“父亲,我回来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解释了人们经常出入“我”家的原因,“秀才的家”也暗示了“我”终有成就。

B.第②节中“钻”字表现了“我”当时的羞愧,可见父亲的鼓励对极度自卑的“我”是多么重要。

C.第⑤节中“大哥的反驳”和“父亲的鼓励”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带给“我”的自信。

D.本文和课文《背影》都写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爱护以及儿子在父亲离开后的痛苦与思念。

舌尖上的军队

①曾几何时,一档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在央视热播,笔者就来说说舌尖上的军队。

  ②二战中,美军士兵对装备的午餐肉罐头深恶痛绝,他们甚至编出很多段子来调侃这种罐头。

然而,在战时的英国,午餐肉罐头被当地百姓当作圣诞菜肴享用。

这种落差就是国力的体现。

  ③越战之后,美国淘汰了老旧的马口铁罐头包装口粮。

硬质罐头的重量、硬度影响了携带的便捷性。

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美国开始采用一种被称为软罐头的包装技术。

采用软包装不仅拥有和马口铁罐头同样的保质期,还便于携带和空投。

包装废物在战时也易于被掩埋或者带走。

在执行秘密任务时,也不会因为碰撞而发出声响。

④最早使用软罐头技术的是美军特种部队。

他们经常需要在越南丛林中执行超过十天的远距离巡逻或者偷袭任务,携带传统的硬质罐头非常不便。

美军后勤部门拿出用于医疗包装的高分子材料包食物给士兵吃。

美国一直用最新的科技来推动军队的饮食进步,并将其视为战斗力的一部分。

  ⑤除了软罐头之外,营养支持技术也是来自于美国

军方。

营养支持本是医学专门技术。

上世纪50年代,美军开始研究此项医学技术,通过给士兵注射营养液便可以维持生存,而且达到无损健康、保持精力旺盛的效

果。

美国军方打算送宇航员上太空,不进食则无需考虑宇航员的排便问题。

最后这个实验失败了,因为即便什么都不吃仍然会有排便,人体的胆汁需要通过排泄系统排出。

这种技术被用于治疗消化道出现问题的重症病人。

中国就有因为癌症需要切除整个肠道和胃部的病人一直靠营养液维持生存,甚至结婚生子并存活。

军队餐饮科技的进步实际上可以推动民用商业领域的进步。

  

⑥上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配发新型单兵口粮。

这是一种可以自热并且携带安全的前线口粮。

为了避免口味单调,美军开发出二十多种不同的菜品,甚至为回教徒和素食主义者开发出专用的口粮。

 ⑦我军有无类似的军用口粮呢?

 ⑧我军后勤部门一直在研发各种军用食品。

其中最著名的是压缩饼干。

压缩饼干可被视为炒面的升级版,当初制造压缩饼干是希望方便携带。

随着生活水

平的提高,压缩饼干的口感和营养也有所改善。

有很多人认为,压缩饼干是一种泡过之后可以变得很大的食品,这并不是制造者的目的。

压缩饼干的单位热量也谈不上很高,至少与同等质量的肉类比没有什么优势。

整体而言,这是一种不算先进的单兵口粮。

  ⑨中国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军用食品是脱水米饭,最早发明脱水米饭的是旧日本军队。

中国改良了日本的技术,只要加入少量热水,脱水米饭就可以食用,口感也接近一般的米饭。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效仿美国研制了类似的单兵自热食品,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十多种

不同的改良型号,适用于各个军兵种。

 ⑩一个国家的军队是否强大,不完全在于拥有多少飞机坦克航母,而吃饭的水平往往能体现其后勤能力。

对军用食品的研制开发,是军队建设今后不断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1、从全文看,军用食品要具有哪些特点?

(3分)

2、根据第⑤段内容,请给军方“营养支持技术”下定义。

(3分)

营养支持技术是技术方法。

3、文章第⑧段加点的“不算先进”能不能改为“不先进”?

请结合文段内容回答。

(3分)

4、下列有关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介绍了美国和中国的军用食品发展情况,其中介绍美国军用食品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B.文章标题化用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神秘的军方信息生活化,新颖别致,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C.文章第⑥段中举中国癌症病人靠营养液维持生存的事例,意在说明将医学上的营养支持技术运用到军用食品研制上是无法实现的。

D.中国在军用食品技术研制发展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这更需要我们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军用食品的技术含量。

荣誉

陈鲁民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②之前,在对莫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

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

“说不激动那是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

③去年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

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因为他深知,“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

”“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

”看得出来,莫言面对荣誉非常的清醒。

④说到这里,我想到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淡,是不是“10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她对待荣誉的态度。

朋友来作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

“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说:

“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⑤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理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面对荣誉一定要保持清醒。

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

过分陶醉,那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打住。

牛顿的功绩曾经无与伦比,但遗憾的是,在他的晚年,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

在他60岁后,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24年里,几乎毫无建树。

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因为面对荣誉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视野,像天际转瞬即逝的流星。

泰戈尔说:

“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

”荣誉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那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

(选自《解放日报》2012年10月16日,有删改)

1、本文表达的观点是(2分)

2、本文举了居里夫人的例子后为何还要举牛顿的例子?

(2分)

3、文章第

节能否删除?

为什么?

(3分)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莫言获奖”说起,引发了读者的兴趣,既引出了论点,又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B.第③节“恰恰”一词起强调作用,强调了莫言所言不仅不矫情,反而是他理智和清醒的体现。

C.第⑤节引用诗词增加文学情趣,用道理论据深入浅出地论证了获奖可以让人得意忘形。

D.文中事实论据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也有比喻论证,这使论证更有力。

5、文末引用泰戈尔的“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答案:

1、(3分)①“橡皮树”书中夹着外婆绣花的图样;“橡皮树”夹着父亲从北平的来信。

②母亲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

③《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

母亲说起《本草纲目》来头头是道。

(答出一件事情得1分)

2、(2分)黄历表现了母亲在生活中的谨小慎微(祈求平安度日);也是母亲在算计着父亲回家的日子(等待父亲回来)。

(答对一点得1分)

3、(4分)

(1)(运用夸张的手法,手法不扣分)突出强调了樱桃的鲜红,赞美了外婆的刺绣的水平之高。

(或者:

表现母亲对外婆留下的东西,格外的珍惜)[来源:

学.科.网]

(2)偶然”与“也”合在一起使用,突出强调了母亲虽然认字不多,但是对《本草纲目》知道得却很多,(突出母亲通晓《本草纲目》里的许多知识)。

(答出“突出强调”的作用得1分,具体内容得1分)

4、(2分)不矛盾。

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她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的生活知识,(比如她能把黄历背得滚瓜烂熟。

《本草纲目》母亲说来头头是道。

从这个角度上看,母亲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

(1分)这样写,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我为母亲骄傲的感情。

(1分)

5、(2分)B

 

1、(3分)父亲的话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父亲的爱、信任和期待让“我”充满感动;“我”对父亲的爱戴和尊敬(如写“我”对父亲的思念也可)。

(每空1分,意对即可)

2、(3分)哥哥讽刺我的成绩,父亲却鼓励我,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教育有方(或“善于鼓励、表扬”)的人;有次考试只得到了十分,父亲非但没有取笑我还鼓励我,可以看出父亲是个慈爱的人。

(人物形象与事件一定要有联系。

3、(5分)

(1)(2分)引出下文“我”放弃最爱的棒球,发奋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仁川最好的中学的情节(或为下文“我”发奋学习取得优异成

 

绩进入仁川最好的中学的情节做铺垫),暗示父亲的鼓励对“我”学习上的改变,结构上承上启下。

(答出两点即可)

(2)(3分)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想见到父亲的愿望以及当时的迫切心情。

4、(3分)D

 

1、(3分)便于携带,食用方便。

营养结构合理,保证健康,保质期长。

(答对一点得1分)

2、(3分)营养支持技术是指依靠注射营养液便可以维持士兵生存,而且无损健康、保持精力旺盛的技术方法。

(维持生存1分;无损健康1分;保持精力旺盛1分)

3、(3分)不能换。

“不先进”是全盘否它的先进性。

而作者写的“不算先进”是指压缩饼干有先进之处,如便于携带,有饱腹作用等,但因为它有不足之处,如热量不高,没有同等质量的肉类优势,所以说“不算先进”。

(没有结合文本作答只得1分)

4、(3分)C

 

1、(2分)面对荣誉要保持清醒。

(如写“如把荣誉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那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只得1分。

2、(2分)居里夫人看淡荣誉是正面论述,而牛顿被荣誉迷住了双眼终无建树是反面论述,将两事例(论据)对比(或从反面论述),(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在荣誉面前要保持清醒的重要性。

(1分)(如只从“举例论证”的角度分析,只得1分。

3、(3分)不能删除。

这段是承接上文,(1分)从反面补充论述了面对荣誉而沾沾自喜带来的恶果,强调了面对荣誉要保持清醒的现实性、普遍性,(1分)如果删除,使论证不全面,不够深入。

(1分)

4、(3分)C

5、(3分)示例:

鸟飞以翅,缚之则飞不起。

我们的梦想如同鸟儿的翅膀,它是高贵的,纯洁的,也是自由的。

一旦受到荣誉的束缚,过分陶醉,就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

(句子含义1分,联系实际1分,语言表述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