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法规判断.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073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教法规判断.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教法规判断.docx

《高教法规判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教法规判断.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教法规判断.docx

高教法规判断

试卷1

1、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不一定是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

2、教育法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伴随着教育的存在而存在。

3、只有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直接原因时,违法行为人才承担教育法律责任。

4、一般说来,受教育法规制裁的行为必将受教育道德的谴责;而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则不一定是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

5、我国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

6、全国人大代表50名以上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立法议案。

7、教育法规的实施主要有教育法规的适用和遵守两种形式。

8、教育法规的遵守方式包括教育法定义务的履行和教育法定权利的正确行使。

9、从本质上看,教育法律救济是一种权利救济,是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10、教师申诉是通过司法机关的诉讼程序进行的,因而教师申诉具有诉讼的性质。

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12、高等教育只能由高等学校实施。

13、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

14、高校学生身份权是基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学生应该获得的本体性权利。

对对错

15、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学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

16、高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17、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此保障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是政府的法定责任。

18、政府科研经费又称为横向科研经费。

19、留学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部分。

20、我国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试卷2

1、教育法规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伴随着教育的存在而存在。

2、教育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权利义务平等的教育民事关系。

4、“精彩一课”,应当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中的内容。

5、在我国,全国人大的立法权限是修改宪法,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6、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7、教育法规的实施在内容上包括教育执法、司法和守法。

8、从内容上看,教育行政执法主要有教育行政措施、教育行政处罚和教育行政强制执行三种形式。

9、从本质上看,教育法律救济是一种权利救济,是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10、即便没有造成侵权损害事实,教师也可以进行教育法律救济。

11、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

12、设立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经国务院授权,也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13、《高等教育法》所说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也可以颁发学历证书。

14、高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进行的。

15、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

1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

17、高等学校的举办者应当保证稳定的办学经费来源。

18、学生人均教育成本通常由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构成。

19、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对教育证书的相互承认通常是对等的。

20、留学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部分。

试卷3

1、我国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具体化。

2、我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3、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细胞,也是构成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最基本因素。

4、“精彩一课”,应当属于教育法律关系中的内容。

5、教育立法必须遵循法定程序。

6、在具体的教育立法活动中,最基本的立法主体是教育立法机关。

7、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教育行政机关。

8、教师既可成为我国教育法制监督的主体也可成为我国教育法制监督的客体。

9、教育法律救济以法定权益纠纷的存在为基础。

10、从本质上看,教育法律救济是一种权利救济,是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11、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

12、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学校教务部门决定。

13、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

14、高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进行的。

15、不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公民一律不得申请教师资格。

16、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由教育部制定。

17、民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权利。

18、高校学费标准审批权限在教育部。

19、境内公民出国交流包括我国公民出国留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任教等活动。

20、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对教育证书的相互承认通常是对等的。

试卷4

1、我国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具体化。

2、教育的法律法规在追求稳定性的同时,还要保证适用性。

3、一般说来,受教育法规制裁的行为必将受教育道德的谴责;而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则不一定是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

4、无过错责任原则也是教育法律责任的一项基本归责原则。

5、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6、教育立法必须遵循法定程序。

7、教育法规的实施在内容上包括教育执法、司法和守法。

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9、教师申诉制度的确立首先是基于公民宪法上的申诉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申诉权利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10、教师申诉是通过司法机关的诉讼程序进行的,因而教师申诉具有诉讼的性质。

11、学制是国家规定的,高等学校不能单独申请调整本学校的修业年限。

12、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13、大学与独立设置的学院区别主要在于办学水平。

14、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将永久丧失教师资格。

15、申请参加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的,应当学有专长,并有一名相关专业的教授或者副教授推荐。

16、高校学费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跨学年预收。

17、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8、民办学校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学校自行确定。

19、聘请外籍专家、外教,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事局审批。

20、出国留学是教育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

试卷5

1、法通过义务性规范来进行非确定性指引。

2、教育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3、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教育法律责任主要是被强制履行依法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的责任。

4、教育权利能力是一种特殊权利能力,公民或组织必须达到一定年龄或具备某种资格才能取得。

5、宪法规定了教育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6、我国于1995年9月1日起制定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7、教育法规的实施在内容上包括教育执法、司法和守法。

8、学生既是教育法制监督的主体,又是教育法制监督的客体。

9、教育行政诉讼只能由教育行政相对人如教师、学生或学校提起,而不能由教育行政机关提起。

10、教育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并非只限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

11、要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先取得本科学历。

12、实施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规定的原则制定。

13、《高等教育法》所说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也可以颁发学历证书。

14、辞聘是指教师主动请求高校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

辞聘应当由提出辞聘的教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5、设立助学资金,都必须采用无偿捐助形式。

16、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

17、学校可以校产作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

18、《高等教育法》规定,各级政府应保证国家兴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

19、我国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20、聘请外籍专家、外教,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事局审批。

试卷6

1、法通过义务性规范来进行非确定性指引。

2、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是保障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权益的法律。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权利义务平等的教育民事关系。

4、教育司法实践中常用的教育法律责任是从广义上讲的教育法律责任。

5、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6、宪法规定了教育法规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7、教育法规的实施主要有教育法规的适用和遵守两种形式。

8、学生既是教育法制监督的主体,又是教育法制监督的客体。

9、从本质上看,教育法律救济是一种权利救济,是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10、教师申诉制度的确立首先是基于公民宪法上的申诉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申诉权利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11、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

其中,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

12、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暂时取消其学籍。

13、高校可自行确定招生规模。

14、国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

15、高校学生管理的客体既包括学生,又包括与学生有关的活动和事务。

16、民办学校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学校自行确定。

17、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8、国家严格限制社会力量向高等教育投入。

19、我国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20、留学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部分。

试卷7

1、教育法规的调整对象是教育社会关系,即在教育活动中人们之间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2、法通过义务性规范来进行非确定性指引。

3、目前我国教育法规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规章、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有关教育的国际条约或协定等。

4、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权利义务平等的教育民事关系。

5、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6、在具体的教育立法活动中,最基本的立法主体是教育立法机关。

7、教育法规的实施在内容上包括教育执法、司法和守法。

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9、即便没有造成侵权损害事实,教师也可以进行教育法律救济。

10、教育行政诉讼可以调解方式结案。

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途径。

12、实施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由教育部制定。

13、设立大学和独立设置的学院,必须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14、如果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由于过错给其他教师、学生或者学校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要负相应的民事责任。

15、高校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进行的。

16、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住宿收费标准必须严格按照实际成本确定。

17、学生人均教育成本通常由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构成。

18、努力增加教育的投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关键措施。

19、根据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外国宗教院校和宗教教职人员在中国境内从事合作办学活动必须报请教育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审批。

20、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对教育证书的相互承认通常是对等的。

试卷8

1、教育道德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社会民众的教育法律意识通常是一个国家教育法律状况的总反映。

3、法律后果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违背教育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行为准则进行某种行为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承担的否定性后果。

4、学生既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又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5、在我国,全国人大的立法权限是修改宪法,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6、立法不仅是指制定法律,修改、补充、认可、废止法律都是立法活动。

7、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教育行政机关。

8、教育法规遵守的对象不包括教育行政执法部门依法作出的一些非规范性文件,如行政处罚通知书等。

9、如果学生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的处分不服提出申诉的,其被申诉人只限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10、教育行政复议是教育行政复议机关的一种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11、特定学科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可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12、《高等教育法》所说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也可以颁发学历证书。

13、高等教育由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

14、高校学生身份权是基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学生应该获得的本体性权利。

15、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将永久丧失教师资格。

16、国家应保证对其举办的高校的投入经费。

17、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此保障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不是政府的法定责任。

18、国家严格限制社会力量向高等教育投入。

19、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20、聘请外籍专家、外教,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事局审批。

试卷9

1、对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涉及到人的思想、认识信仰等方面的社会关系,法律无法也没必要进行调整。

3、一般说来,受教育法规制裁的行为必将受教育道德的谴责;而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则不一定是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

4、教育法律规范是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细胞,也是构成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最基本因素。

5、在我国,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全国人大代表50名以上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立法议案。

7、教育法规的实施在内容上包括教育执法、司法和守法。

8、教育法规的遵守方式包括教育法定义务的履行和教育法定权利的正确行使。

9、如果学生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学生管理规定给予的处分不服提出申诉的,其被申诉人只限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10、教育行政诉讼可以调解方式结案。

11、要接受硕士研究生教育,必须先取得本科学历。

12、退学学生可以申请复学。

13、审批高等学校的设立,应当聘请由专家组成的评议机构评议。

14、助教任职资格,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审定。

15、离退休教师不能参加职务评聘,其原有教师职务相应解除。

16、所有民办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

17、《高等教育法》规定,各级政府应保证国家兴办的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增长。

18、除收取学费和住宿费以外,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向学生收取其他费用。

19、留学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一部分。

20、按照国际惯例,各国对教育证书的相互承认通常是对等的。

试卷10

1、法通过义务性规范来进行非确定性指引。

2、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是保障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权益的法律。

3、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享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应履行相应的教育义务。

4、一般说来,受教育法规制裁的行为必将受教育道德的谴责;而违反教育道德的行为则不一定是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

5、我国教育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

6、在我国,全国人大的立法权限是修改宪法,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7、教育法规的实施主要有教育法规的适用和遵守两种形式。

8、教师既可成为我国教育法制监督的主体也可成为我国教育法制监督的客体。

9、教育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并非只限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

10、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六十日内,作出处理。

11、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12、只要转出学校与转入学校双方同意,高校学生就可以办理转学手续。

13、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暂时取消其学籍。

14、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将永久丧失教师资格。

15、军队也应当为学校组织的学生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帮助和便利。

1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17、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应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以为辅。

18、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由教育部制定。

19、根据国家规定,我国高校聘请外籍长期文教专家,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以及相当的资历。

20、我国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试卷11

1、普及法律知识的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因为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国家公务人员.错

2、社会法是调整有关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主要是保障劳动者、失业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其他需要扶助的人的权益的法律。

3、学生既是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又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4、法律后果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违背教育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行为准则进行某种行为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承担的否定性后果。

5、在具体的教育立法活动中,最基本的立法主体是教育立法机关。

6、行政法规的法律效力仅次于国家法律,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任何机关都无权予以废除或撤销。

7、教育法规的实施主要有教育法规的适用和遵守两种形式。

8、学生既是教育法制监督的主体,又是教育法制监督的客体。

9、教育行政诉讼可以调解方式结案。

10、教育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并非只限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

11、没有经过批准或认可的高等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不得擅自发放学业证书。

12、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暂时取消其学籍。

13、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14、助教任职资格,由学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审定。

15、申请参加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的,应当学有专长,并有一名相关专业的教授或者副教授推荐。

16、政府科研经费又称为横向科研经费。

17、民办学校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同等的招生权。

18、高校应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19、境内公民出国交流包括我国公民出国留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任教等活动。

20、根据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外国宗教院校和宗教教职人员在中国境内从事合作办学活动必须报请教育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审批。

试卷12

1、涉及到人的思想、认识信仰等方面的社会关系,法律无法也没必要进行调整。

2、教育的法律法规在追求稳定性的同时,还要保证适用性。

3、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享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应履行相应的教育义务。

4、无过错责任原则也是教育法律责任的一项基本归责原则。

5、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6、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教育行政机关。

8、学生既是教育法制监督的主体,又是教育法制监督的客体。

9、教师申诉制度的确立首先是基于公民宪法上的申诉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申诉权利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10、教育行政复议是教育行政复议机关的一种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11、我国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

12、实施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标准由教育部制定。

13、教育部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

14、辞聘是指教师主动请求高校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

辞聘应当由提出辞聘的教师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5、如果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由于过错给其他教师、学生或者学校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要负相应的民事责任。

16、国家主要通过“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法”来规定高等学校的年经费开支标准。

17、努力增加教育的投入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关键措施。

18、高等学校年经费开支标准由教育部制定。

19、根据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外国宗教院校和宗教教职人员在中国境内从事合作办学活动必须报请教育部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审批。

20、境内公民出国交流包括我国公民出国留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任教等活动。

试卷13

1、教育的法律法规在追求稳定性的同时,还要保证适用性。

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

3、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权利义务平等的教育民事关系。

4、只有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行为是损害后果发生的直接原因时,违法行为人才承担教育法律责任。

5、立法不仅是指制定法律,修改、补充、认可、废止法律都是立法活动。

6、我国法律的解释权都归全国人大常委会。

7、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教育行政机关。

8、教育法规的遵守方式包括教育法定义务的履行和教育法定权利的正确行使。

9、从本质上看,教育法律救济是一种权利救济,是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

10、教育行政诉讼可以调解方式结案。

11、根据《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毕业生一概不能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

12、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