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122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docx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管理信息系统考点整理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1、信息化是进一步推动工业化的动力。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

但是它不能反映所有的知识。

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数据只有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3、信息和数据的区别与联系:

(1)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

(2)信息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

(3)信息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4)信息是可以存储与传递的数据;

(5)信息是可以获取和识别的数据;

信息是加载在数据之上、构成一定含义的一组数据,即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反映。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信息是知识的基础。

4、信息的分类

按照管理层次可以分为: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

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

按照加工顺序可以分为:

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按照反映形式可以分为:

数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

5、信息的特性:

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变换性、价值性——选择题

不完全性:

关于客观事实的信息是不可能全部得到的。

6、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判断题

7、信息管理主要是对数据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是对思维的管理。

8、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知识管理。

9、系统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10、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11、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

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务流和信息流的运动。

“物流”是实物的流动过程。

“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过程。

“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其他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行的软资源。

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两个方面。

12、作业信息系统的类型:

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过程、办公自动化系统

13、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可分为单项数据处理阶段和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2)管理信息系统(MIS),最大特点是高度集中,和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

(3)决策支持系统(DSS)

DSS以MIS管理的信息为基础,是MIS功能上的延伸。

EDPS是面向业务的信息系统,MIS是面向管理的信息系统,DSS则是面向决策的信息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趋势: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4、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网络化。

15、传统企业组织结构采用“金字塔”式的、纵向的、多层次的集中管理,其运作过程按照一种基本不变的标准模式进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上述这种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的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

16、信息系统对控制智能的支持——控制的内容:

行为控制、人员素质控制、质量控制、其他控制。

17、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工作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决策的正确。

——判断题

18、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情报、设计和选择(还有实施)三个阶段。

19、决策的科学化正在向一些方向发展:

(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决策的方向发展

(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20、决策问题的类型:

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判断题

通常认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以支持半结

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为目标。

21、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且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22、信息系统的发展已经历了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三个阶段。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①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②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能向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③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5、管理信息系统地金字塔形结构——安东尼金字塔模型(P28)

金字塔的底部表示结构化的管理过程和决策,而顶部则为非结构化的管理过程和决策,中间则是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的半结构化问题,其所处层次越高,结构化程度也越低,反之亦然。

安东尼等人不仅考察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而且把企业放在整个经营环境中考察,把企业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系统地描述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反映了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全景。

6、在制造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可有下面所列主要的子系统构成,每一个功能子系统完成有关功能的全部信息处理,包括业务管理、运行管理、管理控制和战略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包括:

(多项选择题)

(1)销售与市场子系统

(2)生产子系统

(3)物资供应子系统

(4)财务和会计子系统

(5)人事子系统

(6)高层管理子系统

(7)信息处理子系统

7、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

(1)横向综合。

横向综合就是把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在一起。

(2)纵向综合。

纵向综合就是把不同层次的管理业务按职能综合起来。

(3)纵横综合。

纵横综合也可以称为总的综合,它使一个完全一体化的系统得以形成,能够做到信息集中统一管理,程序模块共享,各子系统功能无缝集成。

8、Mis系统的应用与企业的环境与内部条件密切相关,是人机系统,需重视人的作用。

9、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

(1)生产过程的特征:

车间作业式生产采用“推式”生产管理方法,即前序下达生产计划,其产出作为后序的输入,推动后序生产。

流水生产采用“拉式”生产管理方法,后序有生产需要向前序提出要求,以确定前序什么时候生产。

10、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

依据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目标、特点和服务对象,它可以分为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依据管理信息系统不同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它可分为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等。

11、两种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

(1)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sPlanning,简称MRPⅡ)

(2)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简称ERP)

12、MRP的定义: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RequirementPlanning,简称MRP)。

MRP是一种管理思想,即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数量及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

MRP系统建立在两个假设的基础上,一是生产计划是可行的,即假定有足够的设备、人力和资金来保证生产计划的实现;二是假设物料采购计划是可行的,即有足够的供货能力和运输能力来保证完成物料供应。

13、MRPⅡ的定义:

MRPⅡ是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模式。

由于MRPⅡ正确反映了企业生产中人、财、物等要素和产、供、销等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有效地组织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生产,因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在MRP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力需求计划,使系统具有生产计划与能力的平衡过程,形成了闭环MRP,进而又在闭环MRP的基础上增加了经营计划、销售、成本核算、技术管理等内容,构成了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制造资源计划(MRPⅡ),全方位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14、MRPⅡ系统的工作原理:

(1)MRPⅡ系统是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组织生产及一系列管理活动的,它通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有效的计划安排,实现统一管理。

因而,MRPⅡ是将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部分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2)MRPⅡ的核心在于各级计划系统。

计划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制订的行动方案;控制是为保证计划的完成而采取的措施。

(3)在MRPⅡ中,计划从粗到细,从一般到具体分为五个层次:

①经营计划

②生产计划主计划(多项选择题)

③主生产计划

④物料需求计划(MRP)

⑤车间作业计划

企业的经营计划是计划的最高层次,是企业总目标的具体体现。

经营计划是以下各层计划的基础。

生产计划大纲的任务是根据经营计划,确定未来1~3年内,每年、每月生产多少产品,需要哪些资源。

主生产计划(MasterProductionSchedule,简称MPS)以生产计划大纲为依据,把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分布在每一个时间段上,并在生产计划与可用能力之间做出平衡。

(4)五个层次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生产管理中共同的问题:

①确定生产的目标;

②确定生产所需要的资源

③缩小能力需求与可用能力的差距

15、ERP的定义:

ERP是新一代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它是MRPⅡ系统地扩展,而且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全新的经营理念。

ERP与供应链系统和战略决策系统结合。

16、ERP系统的结构:

ERP的基本构架和基本逻辑与MRPⅡ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从功能上看,它仍是以制造过程为中心,核心仍是MRP,并体现了制造业的通用模式。

(判断题)

ERP在MRPⅡ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向内、外两个方向延伸,向内主张以精益生产方式改造企业生产管理系统,向外则增加战略决策功能和供应链管理功能。

17、ERP的经营理念:

(1)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2)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与集成化市场营销

(3)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4)ERP的内容在发展

注意:

①SCM系统(SupplyChain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

②CRM系统(CustomRelation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如何使客户满意)从经营理念上,从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转变为怎样使客户满意。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数据处理的目的

①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

②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部分数据,推导出对人们又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

③利用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经过处理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

贵的信息资源。

数据结构由若干数据项和若干数据结构组成。

2、数据结构的分类:

数据结构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

逻辑结构包括: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3、数据文件的的组织形式有:

(1)顺序文件。

顺序文件即文件中的记录是按照某些关键字排序的文件。

(2)索引文件。

索引文件是针对检索而言的。

4、数据库既包括存放实际数据的物理数据库,也包括存放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数据库。

5、数据模型

(1)定义: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是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基础。

(2)根据数据库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可以将模型分为两个层次:

①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

②数据模型(如网状、层次及关系模型)

目前,主要的数据模型是关系模型(RelationalModel).

关系是规范化的关系。

(6)数据库操作(主要有基本表的建立与删除。

数据查询及更改)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SQL的核心语句是数据库查询语句。

6、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网络介质,是数据传输的物理通道,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卫星信道等。

协议,是网络设备间进行通信的一组约定。

节点,是网络中某分支的端点或网络中若干条分支的公共汇交点。

2网络拓扑结构(指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构形。

根据通信信道的类型,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几种结构:

①点-点信道网络。

点-点信道的通信网络有星形、环形、树形、网形等几种拓扑结构。

②共享信道网络。

7、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根据网络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局域网(LAN)

2广域网(WAN)

3城域网或市域网

4Internet(因特网,或称互联网)

5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8、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简称OSI)把网络功能分为七个层次,各层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①物理层

②数据链路层中继开放系统,最低3层是数据通信的交换结点

③网路层

④传输层

⑤会话层

⑥表示层

⑦应用层

9、Intranet/Extranet

Intranet(企业内部网)是把Internet技术应用到企业内部建立的基于开放技术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可以说是组织内部的Internet。

Extranet以太网,即扩展的Intranet,它通过Internet网络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Intranet联系起来。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1、MIS战略规划的作用: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通过制定规划,明确MIS的任务

(3)指导MIS系统开发,为将来的评估工作提供依据,但是不能提高项目的进度。

制定

2、MIS战略规划的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

(1)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2)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

(3)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4)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5)近期计划

3、制订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

诺兰阶段模型:

诺兰(Nolan)于1973年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

(P93)

(1)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的六个不同阶段:

①第一阶段:

初装

②第二阶段:

蔓延

③第三阶段:

控制,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转换的关键

④第四阶段:

集成,集成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⑤第五阶段:

数据管理

⑥第六阶段:

成熟

“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单位中各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判断题)

(2)结论:

(易考简答题)

诺兰的阶段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

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跃的。

因此,无论在确定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是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本单位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MIS建设。

4、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简称BSP)

(1)BSP的核心:

定义业务过程

(2)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订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

BSP法的作用:

①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②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BSP法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就是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

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记+理解)

BSP法的工作步骤

1准备工作2调研3定义业务过程4业务过程重组5定义数据库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构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8完成BSP研究报告

(3)U/C矩阵的应用——过程/数据矩阵(P99)

①U/C矩阵是系统结构划分的常用方法。

核心作用:

划分子系统。

U/C矩阵的求解过程是对系统结构划分的优化过程。

②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Use)和C(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5、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SuccessFactors,简称CSF)

(1)CSF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关键成功因素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

②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③确定关键成功因素。

④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指标。

6、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

(1)概念:

企业流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再逻辑上相关的业务活动。

企业流程的重组不仅涉及技术,也涉及人文因素,包括观念的重组、流程的重组和组织的重组,以新型企业文化代替老的企业文化,以新的企业流程代替原有的企业流程,以扁平化的企业组织代替金字塔形的企业组织。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流程重组的核心。

(2)三个步骤:

①分析业务流程:

充分认识信息作为战略性竞争资源的潜能,创造性地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

②流程诊断:

找出现有流程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③设计新流程:

分析每一项活动的必要性,并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采用关键成功法等,去发现正确的业务流程。

(3)流程设计的原则方法:

①以过程管理代替职能管理,取消不增值的管理环节。

②以事前管理代替事后监督,减少不必要的审核、检查和控制活动。

③取消不必要的信息处理环节,消除冗余信息集。

④以计算机协同处理为基础的并行过程取代串行和反馈控制管理过程。

⑤用信息技术实现过程自动化,尽可能抛弃手工管理过程。

7、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1)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有两种策略

①“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初装和蔓延阶段)

②“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集成到成熟阶段)

(2)总结:

通常,“自下而上”的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适用于对开发工作缺乏经验的情况。

在实践中,对于大型系统往往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先自上而下地作好MIS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

这是建设MIS的正确策略。

8、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很多,通常不严格得将它们分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CASE开发方法等几大类。

(2)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论述题)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在生命周期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管理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阶段: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

①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开发工作的第一个阶段,它以开发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为出发点,包括进行初步的系统调查(包括对开发新系统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和详细的系统调查,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建立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阶段应写出系统分析报告作为下一个开发阶段的工作基础。

②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是为了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设计系统的物理模型,其主要内容包括:

代码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数据库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和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的成果是“系统设计说明书”。

③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阶段的内容包括程序设计及调试、系统转换及系统运行与评估等环节。

这一阶段的成果,除了最终实现的管理信息系统外,还包括有关的技术文档(如程序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等)。

原型法,从下到上

(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Object-orientedMethod)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以对象为中心,具有以下特点:

1封装性

2抽象性

3继承性

4动态链接性

(4)CASE(ComputerAidedSoftwareEngineering)方法

①CASE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CASE只是一种开发环境而不是一种开发方法。

A、解决了从客观对象到软件系统的映射问题,支持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B、提高了软件质量和软件重用性。

C、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

D、简化了软件开发的管理与维护。

E、自动生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软件文档。

②CASE方法的作用:

A、辅助编程。

B、支持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

C、为系统提供支持每一过程的专门工具。

(5)结构化开发方法的认知体系=系统分析+功能分析+流程分析

原型开发方法的认知体系=系统分析+模拟渐进法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认知体系=信息模拟法+抽象对象法

(6)MIS的开发方法大致分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ASE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等几类。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

1问题的识别2可行性分析3详细调查4系统化分析5逻辑模型设计(系统分析报告)

2、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1)管理上的可行性。

主管领导不支持的项目肯定不行。

(2)技术上的可行性。

(3)经济上的可行性。

3、可行性分析的组成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要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形式编写出来,内容包括:

(1)系统简述;

(2)项目的目标;

(3)所需资源、预算和期望效益;

(4)对项目可行性的结论。

4、可行性分析结论应明确指出以下内容之一:

(1)可以立即开发;

(2)改进原系统;

(3)目前不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

5、详细调查主要是针对管理业务调查和数据流程调查这两个部分进行的。

6、开发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水平,严格地说,设计一个新的信息系统,应首先进行组织的重新设计,应当把建立新系统看成是对组织的一种有目的的改变过程。

7、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1)调查管理业务流程应顺着原系统信息流动的过程逐步地进行,内容包括:

①业务处理

②信息来源

③处理方法

④信息流经去向

(2)描述管理业务流程的图形有:

①管理业务流程图

②表格分配图

8、数据流程调查

(1)数据流程图是对原系统的分析和抽象,也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可以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数据流程图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2)数据流程图由以下四种符号表示:

①外部实体

②数据流

③处理(功能)

④数据存储

9、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判断树、判断表(决策表)、结构英语表示法。

(没有决策树/图)

①判断树:

比较直观,容易理解,但当条件多时,不容易清楚地表达出整个判别过程。

②判断表:

可以清晰地表达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容易为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所接受。

③结构英语表示法:

模仿计算机语言,不能提供带来的效益。

10、系统化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分析系统目标

(2)分析业务流程

(3)分析数据流程

(4)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

(5)数据属性分析

(6)数据存储分析

(7)数据查询要求分析

(8)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

(9)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10)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

11、分析业务流程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