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196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docx

辽宁省阜新二高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

辽宁省阜新二高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1.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

作为公民,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

①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②选择有个性又具有新潮的文化

③重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④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析】面对文化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我们公民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所以选B;②错误,选择个性具有新潮的文化不是反对低俗化的措施;③与材料无关。

【考点定位】文化市场发展的影响

【名师点晴】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与引导的措施

(1)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为管理提供法律保障。

要从“依法治文”的要求出发,充分认识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文化市场相关法律的立法工作,当前特别需要抓紧起草颁布《文化市场管理法》。

(2)明确主体职责,强化管理职能。

对文化市场来说,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政府的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应明确权责,加强监管。

(3)建设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机制,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4)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舆论等多种手段,对文化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逐步建立以政府监管为主导,以社会监管为辅助,多种监管途径和方法相结合的文化市场监督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文”的文化市场监督管理新体系。

2.微电影是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

近两年,我国已有数千部微电影问世,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

依据北京2012年“7·21”大雨中真实感人事迹创作而成的系列微电影《大雨》,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团结互助、共抗灾害的感人故事。

承载主流价值的微电影可以()

①通过有限的篇幅传播厚德理念②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观念

③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先进性④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通过微电影“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团结互助、共抗灾害的感人故事”,说明承载主流价值的微电影可以通过有限的篇幅传播厚德理念,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观念,选A;③错误,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不都是先进文化;④错误,电影不能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

【考点定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名师点晴】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彼此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2)科学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

科学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思想道德建设。

(3)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__________的方针。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努力研究、精益求精D.实事求是、力戒空谈

【答案】A

【解析】A项符合题意;B项指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与题意不符;CD项均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坚持的方针;正确选项为A。

【点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4.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

但有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

引发这些令人忧虑现象的原因是()

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②大众传媒的商业性

③流行文化的超前性④大众文化的滞后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生活的多样性的知识。

该题属于四选二组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

根据教材知识:

引发这种令人忧虑现象的原因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置身于文化生活的海洋,邂逅传统与时尚,品味经典与流行,享受文化大餐。

我们需要()

①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②避免不同文化相互冲击

③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④增强抵御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选择的知识。

面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需要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①③④符合题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冲击是不可避免的,②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6.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这就需要我们()

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③迎合大多数人的欣赏口味,满足各种文化需要

④奏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双百”方针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必须如何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弘扬“一个原则”,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努力“三贴近”和“三创新”,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①②④贰正确;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7.“走红色线路,看红色经典”,从嘉兴南湖到北京天安门、从井冈山到延安,红色旅游不断升温,成为我国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

①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精神需求②传播优秀文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③满足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④引导文化消费,改变文化市场自发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①正确;②正确,红色文化是优秀文化,开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弘扬优秀文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选A;③是发展文化事业的意义,不选;④不选,文化市场的自发性是文化市场自身的弊端,不是通过开展红色旅游就能克服。

【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

【易错分析】正确理解文化的反作用

(1)文化是依存于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精神力量,但它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

(2)文化虽然也能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始终是第二位的,它不可能与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决定作用等量齐观。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表现为不同性质的文化促进或阻碍经济、政治的发展或变革。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对文化的作用要作具体分析。

(3)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和经济的发展同步。

文化可能会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或者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8.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A说法正确;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说法错误;应该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C说法错误;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D说法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

③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自信

④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满自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自信,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自信。

答案为A

考点:

本题考查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0.随着我国《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我国各地陆续免费开放博物馆,走进博物馆的人数大幅增加。

免费开放博物馆有利于()

①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②实现某些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

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④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D

【解析】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材料中免费开放博物馆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有利于通过博物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加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选D;材料是发展文化事业,不是文化产业,①不选;②不选,因为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目的不是获取经济价值。

【考点定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名师点晴】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保障

(1)为什么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从文化的

作用看

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②优秀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民

群众的

地位看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从文化

建设的

目的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

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如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②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④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1.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和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当()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面对“两难选择”和道德冲突,我们应当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选项②④符合题意;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认识错误,①项排除;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项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要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重要途径。

12.“红色”小短信,传递大文明。

广东移动连续几年开展“红段子”(内容积极健康向上的手机短信)活动,这股传递健康和真情、传扬美德和理想、传播知识和文明的红色浪潮已经扩展到全国多个省市。

红段子受到群众广泛欢迎,是因为()

A.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优秀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主旋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

D.优秀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化为物质力量

【答案】C

【解析】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优秀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文化作为精神力量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不是红段子受到群众广泛欢迎的原因,A、B、D项不选;红段子受到群众广泛欢迎,是因为主旋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C项正确。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之所以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因为()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②宣传优秀健康的文化就能促进个人的成长

③精神文明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

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为了弘扬他们身上的先进精神,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中的“就能促进”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14.“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

我们应该倡导:

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我们所追求的“道德的血液”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④与市场主体实际利益相冲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

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①②③符合题意;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并不与市场主体实际利益相冲突,④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A。

【点睛】全面理解思想道德建设

1.必要性(原因):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

2.要求(内容):

①核心:

为人民服务;

②原则:

坚持集体主义;

③重点:

诚信建设。

3.途径:

①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③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5.“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这意味着()

A.增进智慧与提高道德修养彼此相互矛盾

B.增进智慧与提高道德修养都是无止境的

C.单纯的知识修养会造成人格的缺失

D.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答案】C

【解析】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的过程“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选C。

A错误,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不是相互矛盾;B与题意不符;D错误,知识修养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考点定位】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

【名师点晴】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本考点在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时,常以“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为设问,考查考生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6.哲理小说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其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人生哲理贴切地表述着人的情感、人的经历、人的精神家园……哲理小说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表明(  )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

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

【答案】D

【解析】A选项表述语题意无关。

B选项表述错误,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C选项表述错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

题目中说其中重要原因就是,那些人生哲理是如此贴切地表述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精神家园,说明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名师点睛】哲学虽然产生于实践,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思考和追问世界时,哲学才会产生和出现,随着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追问、思考,推动着哲学进一步发展。

17.或许是某个夏夜,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星空。

这时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叩击头脑:

“我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

”“我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这些思索表明(  )

①万物因人的思考而显现其意义和价值 ②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④哲学就是人们的惊讶、惊异和思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

考点:

哲学的产生

18.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

A.哲学是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科学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

“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是因为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选D;A错误,因为哲学有正误之分,不一定是一门科学;B错误,因为哲学不一定是“科学”总结;C不是原因。

【点睛】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3.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19.“哲学就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掌握哲学,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

”上述材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哲学能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学习好哲学就可以解决具体科学的所有问题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题目的意思是哲学具有重要作用,故C符合题意。

A强调哲学的产生,与题意不符;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B说法错误;D夸大了哲学的作用。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了哲学的作用。

点评:

本题考查了哲学的作用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20.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以上材料说明(  )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题干中有人认为命由天定、有人认为人定胜天,不同人的观点导致其做法不同,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符合题意;A、B、D说法均对,但与题意无关,排除。

考点: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21.某校高二

(1)班的同学们在开展探究活动中,找到以下材料:

哲学是法国高中生的必修课和高考的第一门科目,语文和数学因为属于技能则被放在哲学考试之后;今天法国依然保留了18世纪在咖啡馆、沙龙中讨论甚至辩论哲学的习惯,这种经常组织哲学讨论的咖啡馆在法国有数百家。

该班学生据此材料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①哲学产生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法国重视哲学是因为哲学的作用,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故题肢③④正确。

题肢①②说法正确,但是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定位】哲学的作用

【归纳总结】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从哲学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对具体科学的学习、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22.哲学家库恩说:

“特别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谜的工具。

”这观点强调的是(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升华

C.哲学预见和指明了社会前进方向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答案】D

【解析】具体科学知识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谜的工具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D适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定位】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名师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一方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哲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3.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来自英仙座星系团的神秘X射线信号。

虽然仍需进一步探究,但该信号有可能标志着我们发现了暗物质的其中一种形态。

这一事例蕴含的哲理是(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具体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哲学的发展

C.暗物质就是哲学上说的物质

D.科学家的价值体现在不断发现新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