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docx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
14白天与黑夜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昼夜现象作出假设;会做昼夜形成的模拟实验;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形成的。
2、引导学生转变认识事物的思维角度,感受相对运动。
3、经历人类认识宇宙和知识升华过程,体验认识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难点:
探究昼夜交替的原因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则是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
教学准备:
小纸人、地球仪、蜡烛、手电筒、多媒体课件、有关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展示各具特色的白天与夜晚的风景图片,提出白天与黑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讲述:
我们每天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白天默认交替出现,那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意图:
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为后面的探究奠定基础。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昼夜的形成
1、提问:
昼夜的出现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怎样在课堂上研究它们呢?
意图:
渗透学习方法,把抽象的天体具体化让学生感受到研究宇宙不是遥不可及的事。
2、提问:
阳光照到地球上会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
(学生猜想,然后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上一半处于白天,一半处于黑夜是因为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三、提出观点,进行分析和辩论
1、怎样让地球上某一地方昼夜交替出现呢?
(把蜡烛和地球仪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试试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昼夜交替,提出观点。
一般会有两种:
1、太阳绕地球转;2、地球自转。
)
2、对观点进行分析辩论。
(可把学生分成组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辩论,最终确立最具有科学说服力的观点)
意图:
以辩论会的形式设计,意在扩大学生的信息搜集量,并在分析辩论过程中溶入历史上人们对昼夜变化的认识,让学生把所了解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做到活学活用。
通过辩论学生能够自主地找到科学观点,而不是把前人的结论强加给他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小结:
否定“地心说”先出最具有说服力的观点。
四、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的原因
1、怎样用实验来证明我们的观点
(学生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时让各小组之间相互补充,最后教师总结注意事项。
特别提示学生的是要确定观察地点。
)
2、实验验证
意图: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并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
在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参与探究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提问:
地球是以什么为中心转动的?
(学生结合实验中的实验操作回答,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并讲解地轴。
)
4、提问:
地球按哪个方向转动,才会出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
(引导学生弄清地球仪上的方位,让学生思考并动手操作寻求答案。
出示相对运动的图片和生活中相对运动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最后播放地球自转课件。
)
意图:
当孩子们通过实验难之前的猜想,可能正浸成功的喜悦中时,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把研究引向深入。
当孩子们通过亲手操作找到答案时,那他们对于这个问题就真的理解了。
课件的展示只是起到帮助学生理解,感觉相对运动和小结的作用,真正地理解是孩子们通过自已的努力得来的,保证了孩子们的成就感。
5、(视频)昼夜交替的形成。
意图:
让孩子们对昼夜交替的形成的一个总体、直观的认识。
6、小游戏:
比一比,谁找得准。
(在地球仪上找出我国最早和最晚看到日出的地方分别在哪里?
)
意图:
整个模拟实验这样设计减小本课的教学难度,让学生对于昼夜交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由粗略到细致的认识过程,逐渐深入,以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游戏比赛则是加深孩子们对地球自转方向的理解,从而也帮助学生理解时差的产生。
五、课处拓展
提问:
我们每天都经历昼夜交替,那白天和黑夜都一样长吗?
(学生回答)
课下,让学生根据农历24节气日,半个月一记录,观察一年四季白天白天黑夜的长短变化,找出变化规律。
意图:
观察一年中昼夜时间长短的变化,是本课的延伸,学生找出规律后会产生新的问题,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明白科学课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15昼夜与生物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用图表记录由于昼夜交替的影响,动植物和人的变化情况;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随昼夜变化的行为特点。
情感目标:
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知识目标:
观察动植物和人的昼夜行为变化,知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行为产生影响。
教学重难点:
1、能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动植物随昼夜变化的行为特点
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动植物录像、图片资料、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活动:
一、故事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平时上学都是看什么知道时间的?
(钟表),可是有一位科学家,他在花圃里种了很多种花草,无论白天还是晚上,他只要看看花圃里的花草就知道大约是什么时间了,你猜猜他是怎么知道时间的?
(他观察花的开放时间就知道,或者闭合时间;花的开放闭合是有规律的。
)
那你觉得它的这种规律是什么原因影响的呢?
(板书:
昼夜更替)
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就去研究一下昼夜的更替对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二、探究活动:
A:
探究昼夜更替对植物的影响。
1、师: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昼夜的更替有规律,那么植物也有规律性的变化吗?
举个例子。
(花生叶子的闭合,比如什么叶子花的开放等),同学们很注意观察生活,这个习惯很好。
老师也很喜欢观察植物,还写观察日记呢,看,这是老师去年观察的牵牛花开放闭合的观察日记:
[课件(加照片):
牵牛花的观察日记:
我们小区草坪里面有棵牵牛花,为了能看牵牛花的开放闭合,星期六,我凌晨3点就起床了,天还没有亮,黑黑的,我蹲在牵牛花的旁边,等待着它的开放,大约3点半,牵牛花开始活动了。
慢慢展开花瓣,直到完全开放的时间约4点,我照下了一张照片。
天渐渐亮了,然后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过去看看,照了四张照片。
下午3点,我发现花边开始卷起一些,下午5点,花瓣全部卷进花心,完全闭合。
晚上再没有活动。
我回来及时做了记录。
后来连续几天,我发现牵牛花都是这样有规律的开花]同学们,从这篇观察日记里你可以获取哪些科学信息?
2、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牵牛花有规律的变化,有自己的生活节律。
)牵牛花的规律性变化主要是昼夜更替有规律引起的。
(板书:
箭头)
3、其实受昼夜更替的影响,很多植物生长有规律性的变化,比如有些花白天开放,如:
荷花等;有些花晚上开放(夜来香,昙花)
4、课件(昙花):
为满足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去看一段精彩的新闻—昙花一现
5、师:
你想不想也去观察一种植物?
(想)如果让你去观察一种植物?
你打算怎样去观察?
(自己思考1分钟,小组内汇报交流。
师生交流:
确定观察植物,制定计划,制作记录表,准备材料,实际观察,记录发现,分析结论)
——课后可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观察,注意做好记录。
6、善于观察,掌握植物生长受昼夜更替影响而呈现的的规律性,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
(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根据生活举例。
)
补充资料:
有位植物学家林勒阿斯跟同学们一样,善于观察思考,还做了详细的记录——【课件:
资料卡1,各种花的记录。
】后来,他根据花的开放闭合时间设计了一个很漂亮的花坛(也就是我们上课时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
花钟【课件:
花钟】
7、老师还根据他的观察自己设计了一个钟面。
(课件欣赏)
你有没有兴趣也做个花钟?
【观察收集数据后我们就可以做】有两位同学为了做花钟也进行了观察,看,这是他们观察的记录表。
课件:
观察日期2009.8、13
天气晴
万寿菊上午7点:
开放
观察日期2009.9、13
天气阴
万寿菊上午8点:
开放
师:
这是怎么回事?
什么原因造成的开花时间不一样?
(天气)说明什么?
可见,各种花的开放时间是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的,花钟也会不准确的。
B:
探究昼夜更替对动物的影响
过渡:
植物因为昼夜更替的规律会产生规律性的变化,那么动物是否也会因为昼夜更替产生影响呢?
这里我们把动物分成人和其他动物来研究。
先来研究一下其他动物。
(举例说明)
1、给出一些动物,你能根据他们的生活规律分成两类吗?
2、学生分类。
白天活动,晚上睡觉;晚上活动,白天睡觉。
他们这样生活有什么好处?
(举例说明)
3、通过我们对动物活动的观察,发现动物的活动也是有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与他们的生存需要有很大关系。
产生规律的活动原因是什么?
(昼夜更替的规律性变化引起的。
)(板书:
箭头)
4、下面我们去看一段资料(出示资料2:
动物活动规律性变化及对人的生活产生的影响)通过这段资料,你有哪些收获?
(昼行性动物和夜行性动物。
掌握规律,创造财富)
师:
可见,掌握动物受昼夜更替影响而形成的规律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有益。
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利用这种原理来为人类造福的实例?
(课前搜集资料交流)。
C:
探究昼夜更替对人的影响。
1、师:
昼夜更替对人也会产生影响吗?
(会)为了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课前很多同学对一天中身体活动的各个方面做数据统计,看看,他们是从哪个方面进行统计的?
(课件:
测量的活动图),同学们,你们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测量的数据?
(各小组汇报:
体温,心跳,脉搏跳动),你觉得还可以补充哪些方面?
(体重,身高,血压),那一天中哪几个时间来测比较科学呢?
(早上,中午,晚上),同学们的设计思路很好,实际上很多同学已经采纳了课本上的提示记录表。
(课件:
表格)
2、现在我们把课前搜集的一天中身体活动的数据资料拿出来,我们一块来分析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各组课前自己选择研究内容)
3、学生小组探究,分析资料,探究规律,得出结论。
4、汇报交流:
(研究题目,发现,结论):
5、师:
我们来汇总一下,看看昼夜更替对人的身体产生了哪些规律性的影响。
(课件:
填空形式)
通过这些发现,我们可知:
人的身体活动也会产生规律性的变化。
(板书:
箭头)而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产生原因又是什么呢?
(昼夜更替有规律。
)
6、实际上,人的很多有规律活动都是因为昼夜更替有规律产生的。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
(课前搜集的资料:
人体生物钟,有规律的生活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等等,举例说明:
晚上熬夜加班,两天不睡觉等等)
三总结拓展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了,实际上,大自然还有很多的秘密和规律,比如,猫的瞳孔变化,花生叶子的闭合等等,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科学分析,你就会有收获。
四课外延伸
1、想办法测试自己的活动规律和记录自己的作息时间。
2、观察一种动物的活动规律。
(蜜蜂)了解它对人类和植物的积极作用。
3、小组合作制作“花钟”
自己小组选择一个题目进行观察分析。
16四季更替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四季更替形成的原因进行猜测;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并能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2、保持和发展想要了解新事物、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在活动中愿意合作探讨。
3.知道四季的变化与地轴的倾斜和地球的公转有关。
活动准备:
地球仪、灯具、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
那四个季节?
为什么大家习惯说春夏秋冬呢?
(春天完了是夏……)问题来了,冬天不是完了吗?
冬天以后呢?
(又是春天)这叫什么?
(循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按照规律循环的,这也叫更替。
同学们的这个发现挺有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好不好?
上课。
二、提出问题
师:
我们刚才谈了四季更替,那关于四季更替你有没有感兴趣的问题?
或者不明白的地方?
可以大胆的提出来。
生:
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
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
师: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这都是和四季有关的问题,对吗?
那我们只要解决了四季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呢?
下面我们就从研究这个问题入手好吗?
三、大胆猜想
师:
同学们都经历过春夏秋冬这种现象吧?
那你们能不能结合你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猜想一下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大胆猜测、自由发言)
生1:
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椭圆,离太阳远的时候是冬季,离太阳近的时候是夏季。
师:
(出示地球公转椭圆图及日地实际数据驳斥。
)这是一个模拟地球公转的小视频,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太阳不在运行轨道的中心,地球有时候离太阳近一些,他认为地球上每个部分都过夏天;离太阳远时地球上又全部都过冬天。
你同意吗?
生:
同意。
师:
可是同学们知道吗?
地球上南北半球的季节是正好相反的。
老师这里有一个数据正好能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是日地距离的实际数据,是通过测量得到的真实数据。
仔细观察这组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一下。
生1:
我发现通过观察数据发现近日点和远日点存在。
生2:
近日点发生在冬季,远日点发生在夏天,跟那位同学的观点正好相反。
师:
看来四季的形成跟近日点和远日点没有关系!
同学们观察得真棒!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数字,发现:
近日点和远日点并没有我们所想象得那么近或那么远,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近似于圆的椭圆。
生2:
太阳照到地球的一面是夏天,太阳没照到的一面是冬天。
师:
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如果不同意,请用你的理由驳斥。
生:
(出示地球仪自转驳斥)太阳照到的一面是白天,照不到的一面是晚上,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那一天就过完春夏秋冬了吗?
所以他的观点是错误的。
四、据实推理
师:
看来在科学课上仅有猜想是远远不够的,我建议咱们联系生活实际来推理一下。
请大家想一下,咱们这里的四季,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
(温度不同)温度不同可能是谁造成的呢?
(太阳)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照射。
那太阳的照射怎么会形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呢?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跟太阳的照射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考虑)
五、模拟验证
师:
看来仅靠猜想和推理还是不够科学的,如果我们能亲眼看一下就好了,那有什么办法才能看一下呢?
(做实验)怎么做实验?
具体地说说。
(模拟实验,模拟地球运动)地球在宇宙中是怎么运动的呢?
(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转)提供地球公转视频资料
出示文字资料做实验指导(着重讲解倾斜):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倾斜角度约为23、5度,而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这个模拟试验应该怎样做?
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请你参考这段文字,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试验方案。
哪个小组来交流演示一下?
生:
演示并要注意:
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北端一直朝向北方。
师:
做实验要有一个目的,那咱们这个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研究四季的形成,看看南北半球受阳光的照射有什么不同。
)请小组长领取实验器材,模拟实验。
(提示:
注意用电安全)
师:
刚才通过模拟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地球公转的时候,南北半球受阳光的照射一样吗?
有什么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
什么时候不一样?
哪个小组具体地说说?
生:
交流演示地球公转过程中南北半球受光面积发生的变化并推测当时的季节。
师:
什么原因造成了有时候南半球受光面积多,有时候北半球受光面积多?
(学生交流回答:
公转、倾斜。
)
师:
老师有个疑问,如果地球公转的时候地轴不是倾斜的,那又会怎样呢?
谁来猜想一下?
想不想模拟一下?
(学生再次模拟实验)
师:
通过再次模拟你有什么发现?
生:
南北半球受光面积一样。
师:
如果地轴垂直了,地球会变怎样?
生:
就没有四季变化了,我们这里只有秋天或春天。
师:
现在谁来说说,四季形成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总结)我们来看大屏幕
屏显总结: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六、畅谈收获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
)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多啊!
其实关于四季的话题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
我国是个农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古代劳动人民从长期劳动中,积累了许多有关农时与季节变化的丰富经验。
并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二十四节气,还编写了节气歌。
大家想听一下吗?
(播放节气歌)
节气歌中有哪二十四个节气呢?
节气歌是怎样反映农时季节的呢?
我们课下研究。
下课!
15弯弯的月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观察月亮一个月,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做记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以及月相形成的原因。
3、认识月相,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心理。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本课导课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首先从赞美月亮入手,通过诗歌、散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本课交流可首先在组内交流,重点描述一个月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的位置变化。
通过交流要达到以下共识:
在一天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是弧线自东向西移动,这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关于月亮的图片和影片、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教学流程:
一、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1、组织学生画出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2、展示画像,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形成。
3、评议画像:
指出哪些画像和生活中的月亮形状的相近。
4、讨论:
得出“这些看见的月亮部分是太阳光照射到的部分”的结论。
5、欣赏关于月亮的影片和图片并讲解。
6、布置学生对月相进行观察,分组连续观察和记录三、四和五月的月相;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做记录。
二、探究月相的变化规律
1、组织学生交流月相日记。
2、小组内部交流,按照日期排
三、指导学生认识特殊月相。
四、组织学生讨论月相变化规律。
五、组织学生做模拟月相变化实验。
六、对照图片或画像辨认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等月相。
七、讨论,并初步得出结论。
八、学生动手做一个月的月相卡,证明结论是否正确。
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板书设计:
15、弯弯的月亮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自西想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月球围绕地球转动时,地球又带着月球饶太阳转。
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
月相变化就是这样产生的
18日食和月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如果太阳、月球、地球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或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或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们就会观察到日食(或月食)现象。
2af小学资源网
2、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及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1、知道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因;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日食的成因;能对如何进行模拟实验有所认识,能对模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能根据模拟实验中的现象,推测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并进一步推断出日食或月食发生时的一些其他特征。
2、能运用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猜想;通过实验获得事实证据,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用多种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模拟日食发生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的特点,意识到设计实验方案的重要性;意识到模拟实验与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天文现象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
2af小学资源网
2、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
2af小学资源网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日食和月食》一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月相成因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导学生认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科学思想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相信科学不迷信的态度。
本课是培养学生自行探究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典型课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层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点,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体现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解决新问题。
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据事实材料推测分析是谁挡住了太阳光是难点。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图片或声像资料。
2.月相形成的实验材料。
3.课件
①日食和月食发生时的情境动画。
②日食和月食发生时三球位置示意图。
教学流程:
一、认识日食发生的过程及特点
1、播放日食发生的过程录像或课件或观察图片。
2、讨论:
日食发生过程有什么特点?
3、教师补充日食发生过程的一些其他事实性资料。
4、整理小结:
日食发生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二、日食成因的模拟实验
1、提出问题:
日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教师讲述古代人们对日食发生的认识。
3、推测日食发生的原因。
4、如何用模拟实验来证实我们的推测?
实验怎样做?
需要什么材料?
5、小组制定模拟实验计划。
6、预测: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才能说明日食发生了?
7、小组实验。
8、实验后的交流:
模拟实验是如何做的?
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发生了日食?
这时地、月、日三者的位置是怎样的?
在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日食的形成原因。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简图,让学生讲解日食的成因。
3、交流:
你们从图中还有什么发现?
4、根据自己对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断日食发生的农历时间,并对照事实加以证实。
四、月食的成因
1、推测月食发生的原因。
2、用模拟实验加以证实。
3、画出月食成因示意图。
4、根据示意图说说月食的成因。
5、讨论:
为什么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板书设计:
16、日食和月食
现象:
①呈弧形渐缺→是球体
②自西向东渐缺→自西向东运动
③有时整个太阳被挡住→从地球上看,两球大小差不多
④发生在农历初一→三球在同一直线上
19登上月球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观察、讨论等认识月球,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及月球的认识;
2、激发网上阅读、讨论、想象等多种方法收集信息的态度与能力;
3、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难点:
增强对月球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探究
1、谈话: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从古代神话故事嫦娥奔月--人类幻想登月,到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成功登上了月球,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多媒体课件展示)。
到1972年12月,人类先后6次登上月球进行了探索研究,月球是我们人类的邻居,美丽而又神秘,你最想了解哪些有关月球的知识?
(学生质疑)
2、这节课,请你做一个月球探险家,去探索月球的无穷奥秘?
二、网上阅读,自主探究
1、引导讨论,提示学法。
你想通过哪些方法来探索有关月球的知识?
2、分组自学,指导探究。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学法获取有关月球的知识。
3、组织讨论,课内交流。
学生打开相关网页介绍有关月球的知识(自己知道的),教师利用投影展示。
课文重点知识:
(1)月球是个球体,是地球的卫星,距离地球约384000千米。
(2)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3)月球不会发光,我们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4)月面高低不平,表面像铺上了一层细细的粉末。
(5)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风、雨,是一个寂静、干旱、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