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537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找次品教学建议.docx

找次品教学建议

找次品教学建议

(经典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找次品教学建议

  这是找次品教学建议,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找次品教学建议第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知识来研究生活中的饿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创境激趣

  1、昨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找次品的方法,谁能说一说。

  2、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如何去快速地找出次品的一般方法。

  二、自主探究

  1、解决9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

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老师引导分析方法:

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

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方法:

分成几份?

每份各是多少?

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老师指导交流重点:

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

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多少?

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

  (4)全班汇报。

老师引导学生阐述:

分成几份?

怎么分?

怎样找出次品?

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

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

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6)小结:

把9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l)提出猜测:

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

我们来猜一猜。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找次品》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找次品》教学设计

(2)学生猜想

  (3)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

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

(平均分成3份,即4,4,4。

)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

3次。

  (4)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

还有哪些分法?

(2,2,8)(3,3,6)(5,5,2)(6,6)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

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6)小结:

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三、交互反馈

  P137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操作活动,学会用图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答案是至少需要称3次。

  四、开放延伸

  P137第6题

  

(1)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是轻,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

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份,至多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是重了;若天平不平衡,则这两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放上天平,若天平平衡,则轻(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重(轻)的是次品。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此题为起点,探索数量为4,5时如何找出次品。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六、作业:

A级:

1、P136第4题

  B级:

P137你知道吗?

找次品教学建议第2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有关次品的视频】

  师:

看了刚才那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自由回答。

  师:

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

有些物品看似完全一样,但是常常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要么轻一点儿,要么重一点儿,要把它找出来,我们最好的工具是什么?

(天平)我们把这一类的问题呢叫做找次品问题。

板(找次品)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利用天平来找次品。

  

(二)探究新课

  1.有关比尔·盖茨与81个玻璃球的问题

  【课件出示小比尔·盖茨的问题:

这儿有81个玻璃球,其中有一个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

  让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

  师:

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

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

  2.研究2个球

  【课件演示:

把2个球放在天平上】

  师:

有2个玻璃球,其中有一个球比正常的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天平来测量,怎样可以找出次品呢?

  师:

如果次品比正常的球稍轻呢?

  3.讨论3个球的问题

  【课件:

这儿有3个玻璃球,其中有一个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

  生叙述称球的过程。

  【课件再次演示过程,并板书枝状图。

  师:

次品可能是这三个“1”中的任意一个,但无论哪一个是次品,都只需要一次就可以保证找出次品了。

  师将探究结果填入记录表中。

  4.研究4个球的问题

  【课件:

这儿有4个玻璃球,其中有一个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利用没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

  师:

想一想怎样利用天平把它给找出来。

  师:

咱们还是动手去探究吧。

  【课件出示学习指南

(1)四人一组,用学具圆片代替玻璃球,想象一下,怎样利用天平找出次品。

(2)4个球被分成了几份?

每份几个?

(3)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想一想,你们组的方法是否既做到了“至少”,也做到了“保证”?

  生分组探究后,上实物展台汇报,师根据生的汇报板书枝状图,同时帮助生在此环节理解“至少”和“保证”的含义。

  师小结:

4个球,有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但测量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至少需要2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

  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师:

如果只测量一次,最多可以保证在几个球中找出次品?

  5.讨论9个球

  【课件:

这儿有9个玻璃球,其中有一个球比其他的球稍重,如果只能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

  师:

你能够使用天平把这个次品找出来吗?

(能)

  【学习指南。

(1)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试试看,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2)9个球被分成了几份?

每份几个?

(3)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哪种方法符合题目中的“至少”和“保证”?

  生在实物展台上汇报9个球的测量方法,师板书在黑板上。

  生可能出现的方法如下。

1、2、3…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板书,哪种方法符合题意?

  师:

为什么把9个球分成(3,3,3)只要2次就可以找出次品?

(平均分、3份)

  引导学生发现:

第一种方法每份分出的数量是3,次品一定在某一份的3个球里,不管是哪一份,3个球只需要一次就可以找出次品来,所以9个球只需要2次,;但第二种分法有2份分出的数量是4,4个球需要2次才能找出次品,9个球就需要3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

第三种…...

  师:

如果球的数量在9以内,你们觉得每份分出的数量是3好还是4呢?

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

每份分出的数量不能超过3。

  6.5~8个球的研究

  师(出示记录表):

4个球只需要2次可以保证找出次品,9个球也只需要2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来,那么大胆猜测一下,在4与9之间的5、6、7、8个球至少需要几次就能找出次品呢?

  请生自由画图分析,然后汇报。

(重点是8个球。

  将研究结果填入表格中。

  (三)巩固应用,发现规律

  1.10个球的研究

  师:

10个球,称2次还能保证找出次品吗?

  请生试着自己画图分一分,然后汇报。

(让生明确:

10个球至少需要称3次,因为无论怎么分,至少有一份超过3个球。

  师将结果填入记录表。

  师:

2次最多可以在几个球中找出次品?

(9个。

)为什么?

(利用板书中的枝状图让学生明白每份最多3个,3个3就是9。

  2.3次最多能在多少个球中找出次品?

  师:

3次最多可以在多少个球中找出次品呢?

(引导生发现每份最多放9个,3份就是3个9,即3X3X3=27个。

  师:

28个球至少几次可以找出次品?

  3.4次最多能在多少个球中找出次品?

  (引导学生说出每份最多27个,3份就是3个27,即3X3X3X3=81,最多81个。

呼应前面的小比尔盖茨的问题。

  4.观察记录表,发现规律

  师:

我们来仔细观察记录表,5次、6次分别能保证在多少个球中找到次品?

最多多少个?

  师:

以此类推,测量的次数增加,可保证在更多的球中找出一个次品来。

  (四)总结提升

  师:

今天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

我们为什么要探究找次品?

  师:

我们所探究出的找次品的方法其实和以前所探究的烙饼问题、田忌赛马问题等一样,就是一个最优化的方法。

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如果你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那么解决问题时一定能够事半功倍!

找次品教学建议第3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人教版找次品教案

  2.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会用数学的知识来研究生活中的饿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创境激趣

  1、昨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找次品的方法,谁能说一说。

  2、今天我们继续探讨如何去快速地找出次品的一般方法。

  二、自主探究

  1、解决9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问题:

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

  老师引导分析方法:

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自主探索。

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方法:

分成几份?

每份各是多少?

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

老师指导交流重点:

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

分成了几份?

每份是多少?

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伐出次品?

  (4)全班汇报。

老师引导学生阐述:

分成几份?

怎么分?

怎样找出次品?

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

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

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6)小结:

把9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l)提出猜测:

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

我们来猜一猜。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找次品》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

《找次品》教学设计

(2)学生猜想

  (3)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

如果有12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

(平均分成3份,即4,4,4。

)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学生汇报:

3次。

  (4)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的次数更少。

还有哪些分法?

(2,2,8)(3,3,6)(5,5,2)(6,6)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

  (5)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

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6)小结:

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

  三、交互反馈

  P137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操作活动,学会用图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本题答案是至少需要称3次。

  四、开放延伸

  P137第6题

  

(1)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是轻,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

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份,至多称2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是重了;若天平不平衡,则这两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取下轻(或重)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放上天平,若天平平衡,则轻(重)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重(轻)的是次品。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此题为起点,探索数量为4,5时如何找出次品。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六、作业:

A级:

1、P136第4题

  B级:

P137你知道吗?

  《找次品》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通过身边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以前的视频画面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们兴趣不大。

集体备课时大家建议这一环节,还是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更加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药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容易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

那么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

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成功的体验,使本课更容易进行。

  三、层层推进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个、9个中找次品,并且在9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12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让学生经历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

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能力慢慢地达到一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

  四、知识拓展当学生通过例2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进行猜测:

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字更大的时候是否也成立呢?

引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操作,采用文字分析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这部分在集体备课后我进行了调整,将以前不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教学挪到了下一课时。

本节重点砸实,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怎样找出次品。

总结出规律后,进行了相应的练习。

增加了课后“你知道吗”中一部分内容。

学生充分练习后已经能很熟练的运用最优方法解决问题、发现规律。

通过今天教学实际来看,效果更好一些。

  五、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把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试图创设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经验和事理的欲望,继而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和策略,并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讨论、思索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检验。

在研究性数学学习中,知识不再是被学生消极接受的,而是学生自身积极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取的。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是发现者、研究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找次品教学建议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2.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2.观察归纳“找次品”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

  三、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三角形)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新课

  师:

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一个游戏,考考大家的眼力,你们愿

  意吗?

  生:

愿意。

  师:

(课件出示图片)请找出下面两幅图的不同。

  学生汇报

  生1:

第一幅图C处不同。

  生2:

第二幅图C处不同。

  师:

同学们可真厉害!

这么快就找到了两幅图中的不同之处。

现在有

  两瓶口香糖(课件出示),可是有一瓶被一名调皮的学生吃了两颗,这两瓶口香糖的外观都一样,你能帮帮老师怎样找出那瓶少了两颗的口香糖吗?

  学生讨论,汇报

  生:

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少了两颗口香糖的那瓶应该略轻一些,把这

  两瓶口香糖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天平向上的一面就是少了两颗口香糖的那瓶。

  师:

你说的很好!

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

  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轻一些或是重一些)的物品,需要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像这一类问题我们把它叫做找次品。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找次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从三瓶中找到次品

  师:

刚才同学们很快的从两瓶中找到了次品,如果老师这儿有三盒口

  盒糖,其中有一盒是少了两粒的,你有什么办法帮忙将它找出来吗?

  生:

用天平找。

  师:

不错,依然用天平来帮助我们找到次品。

提示:

(1)你把待测物

  品分成几份?

每份是多少?

(2)假如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

  (3)假如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生:

可以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每份有1个。

假如天平平衡,剩下的

  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天平上升的一侧是次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2.从五瓶中找到次品

  师:

同学们太厉害了。

老师又拿来了两盒口香糖,和前面的三盒混在一起,你还能用天平将那盒吃了两粒的口香糖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

  同桌合作完成,汇报

  生1:

可以把这5瓶口香糖分成5份,每份是1瓶,分别标上1~5号,

  先拿出1号和2号称,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一侧就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称3号和4号,同样,如果天平不平衡,轻的一侧是次品;如果天平平衡,那么5号是次品。

  师:

你说的很完整。

如果按照你这样称,至少需要称几次?

生1:

至少需要称2次。

  师:

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生2:

我们把这5瓶口香糖分成3份,有两份中有两瓶,一份中有一

  瓶。

现在天平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放上2瓶口香糖,如果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看哪一面轻,把轻的这侧的两瓶口香糖再分别放入天平的两侧,轻的一侧就是次品。

至少需要称2次。

  3.探究从多种方法中“找次品”的最佳方案。

  师:

这两个同学的方法都很好,,都能在几盒口香糖里找出轻的那盒

  次品来,那如果有的次品是比是重一些的,那你又能不能把它找

  出来呢?

请同学们一小组为单位探讨,(课件出示例2)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

  让生自己审题,并找出重点、关键的词语,课件用点标出重点词语:

次品重、至少、一定。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

  师:

在9个物体中,我们要找到次品就有4种方法,如果待测物体更

  多,方法也就越多。

我们每一次都这么找会很麻烦,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中的表格,看一看哪种方法我们称的最快?

  生:

第三种方法最快,只称了两次就找到了次品。

  师:

这种方法我们是分成了几份?

怎么分的?

  生:

平均分成了3份。

  师:

是否所有的次品都可以平均分成3份吗?

如果不是怎么办?

生:

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时候,要分得尽量平均。

  师:

很好,就像前面我们从5个产品中找次品一样,可以把它分成三

  份,并且要尽量分得平均。

  (三)巩固练习

  1.如果零件是10个,你认为怎样分最好?

学生思考后回答,10(3,3,4)如果零件是11个呢?

11(4,4,3)

  2.数学书136页第2题。

  (四)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