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751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docx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

 

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手册

 

第二分册住宅工程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

 

1砌体结构裂缝防治

1.1产生部位

1.1.1砖砌体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柱接触处产生竖向裂缝。

1.1.2房屋底层窗台墙上出现竖向裂缝。

1.1.3在错层砖砌墙体上出现水平或竖向裂缝。

1.1.4顶层墙体产生水平或斜向裂缝。

1.2酿成原因

1.2.1砌体材料由于膨胀系数不同、收缩量比不均匀、伸缩变量不同,受温差影响而引起的裂缝。

1.2.2房屋底层窗台墙上出现的上宽下窄竖向裂缝,一般是由于窗间墙与窗台墙荷载差异、窗间墙沉降、灰缝压缩不一而在窗口边产生剪力,而在窗台墙中间产生拉力造成的。

1.2.3房屋两楼层标高不一时,由于屋面或楼板胀缩或其他因素而产生推挤,形成在楼板错层处出现水平裂缝或在纵墙上出现竖向裂缝。

1.2.4顶层墙体因温差产生变形,或屋面、楼板设置伸缩缝而墙身未相应设置,以致墙体被拉裂产生斜向裂缝,或在女儿墙根部产生水平方向裂缝。

1.2.5设计及其他原因

1.3设计方面

1.3.1住宅工程地基应按变形控制设计,并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地基变形计算,采用天然和复合地基的住宅工程平均沉降计算值不大于150mm。

1.3.2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应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范范围内适当放宽。

1.3.3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

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

1.3.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1.3.5顶层圈梁高度不宜超过240mm。

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

1.3.6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

1.3.7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

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1.3.8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宜采用专用砌筑砂浆砌筑。

1.3.9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1.3.10外墙应采用保温砂浆、复合保温材料等外墙外保温措施。

1.3.11屋面应进行保温设计,其传热阻不得小于1.26m2.K/W。

1.3.12在屋面结构层或保温层与女儿墙之间留设温度缝,并用柔性密封材料填嵌。

1.4施工技术措施

1.4.1砌筑砂浆应采用中粗砂。

1.4.2蒸压灰砂砖、粉煤灰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品停放期宜为45d(不应小于28d),上墙含水率宜为5%~8%。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龄期不应小于28d,并不得在饱和水状态下施工。

1.4.3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15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1.4.4砌体结构坡屋顶卧梁下口的砌体应砌成踏步形。

1.4.5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6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30d。

1.4.6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应一次浇筑完成。

1.4.7框架柱间填充墙拉结筋应满足砖模数要求,不得折弯压入砖缝。

1.4.8采用粉煤灰砖、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的填充墙与框架柱交接处,应用15mm×15mm木条预先留缝,在加贴网片前浇水湿润,再用1:

3水泥砂浆嵌实。

1.4.9屋面应严格控制檐头处的保温层厚度。

顶层砌体砌完后应及时做好隔热层。

 

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

2.1酿成原因

2.1.1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过大。

水泥用量大,混凝土凝结产生收缩裂纹。

2.1.2拌合物坍落度太大,浇筑层过厚,导致素浆上浮、表面龟裂。

2.1.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太薄,导致顺筋方向开裂。

2.1.4碳化收缩在构件表面出现,呈花纹状,无规律性裂纹。

2.1.5设计及其他原因

2.2设计方面

2.2.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

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

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2.2.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以下简称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120㎜(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得小于100㎜)。

2.2.3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单元中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径不宜小于8mm。

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不应少于7φ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

2.2.4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起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直径不应小于6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

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

2.2.5外墙转角处构造柱的截面积不宜大于240mm×240mm,与楼板同时浇筑的外墙圈梁,其截面高度应不大于300mm。

2.2.6现浇板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2.2.7住宅长度大于40m时,宜在楼板中部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两边应设置加强钢筋。

2.3施工技术措施

2.3.1现浇板的混凝土应采用中粗砂。

2.3.2混凝土应采用减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对混凝土收缩影响较小的外加剂,其减水率不应低于8%。

2.3.3预拌混凝土的含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粉煤灰的掺量不宜大于15%。

2.3.4预拌混凝土进场时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应大于150mm。

2.3.5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2.3.6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双层双向配筋时,布置在下层钢筋之上),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线管的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沿预埋管线方向应增设φ6@150、宽度不小于450mm的钢筋网带。

严禁水管水平埋设在现浇板中。

2.3.7现浇板浇筑时,在混凝土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两次压抹。

2.3.8现浇板浇筑后,应在12h内进行覆盖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2.3.9现浇板养护期间,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时,不得进行后续施工。

当混凝土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吊运、堆放重物时应减轻对现浇板的冲击影响。

2.3.10现浇板的板底宜采用免粉刷措施。

2.3.11支撑模板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得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

根据工期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保证按规范要求拆模。

2.3.12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后浇带的位置和混凝土浇筑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后浇带应设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宽度为700~1000mm。

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应在主体结构浇筑60d后进行,浇筑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

 

3楼地面渗漏防治

3.1酿成原因

3.1.1由于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房间地面坡度不一致,标高控制不准,导致积水或倒泛水。

3.1.2隔离层做法不当、收头节点封闭不严,或侧墙防水层过低,导致渗漏。

3.1.3地漏埋设不当导致渗漏。

3.1.4立管四周渗漏(泛水收头不严密、套管环隙没填塞,套管低等)。

3.1.5设计及其他原因

3.2设计方面

3.2.1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3.2.2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mm。

3.3施工技术措施

3.3.1选用的隔离层(防水)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

3.3.2上下水管等预留洞口位置应正确,洞口形状为上大下小。

3.3.3隔离(防水、潮)层与墙、地漏、管道和其他设施结合处的铺贴必须结合紧密。

套(立)管的泛水高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套管高度40~50mm,杯口处应采用密封材料填塞。

3.3.4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再均匀涂一层401塑料胶,然后用筛洗的中粗砂喷洒均匀。

3.3.5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管道安装后,应在洞口处进行24h蓄水试验。

3.3.6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板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

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得小于300mm。

3.3.7地面找平层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邻地面低5mm。

3.3.8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

3.3.9烟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3.3.10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

3.3.11地漏、立管与隔离层节点构造见表3-1。

 

表3-1地漏、立管与隔离层节点构造

图示

技术说明

在铺设找平层前,应对地漏与楼板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在地漏四周预留出深8~10mm小沟槽,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裹住地漏。

其节点构造,详见图(a)所示。

穿越地面各构造层的立管和套管与楼板之间就进行密封处理。

在管四周预留出深8~10mm的沟槽,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裹住管口。

其节点构造,详见图(b)所示。

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找平层上,地漏、立管及套管四周铺设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隔离层时,与地漏、立管及管连接的找平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其含水率不应大于9%,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

基层处理剂必须与防水卷材性能匹配或与卷材刷同类材料的底子油。

铺设找平层后,涂刷基层处理剂的时间及其配合比均应通过试验确定。

4外墙渗漏防治

4.1酿成原因

4.1.1砌体的砌筑砂浆不饱满、灰缝空缝;室内装饰面的材质质地松散;饰面抹灰厚度不均匀,抹灰易发生裂缝和脱壳,分格条底灰不密实有砂眼,造成墙身渗水。

脚手眼及其他孔洞堵塞不当。

4.1.2填充墙与剪力墙(柱)交接处开裂渗漏。

4.1.3外墙窗及窗框边开裂渗漏。

见5门窗渗漏防治。

4.2针对4.1.1条之施工技术措施

4.2.1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

4.2.2外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

4.2.3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须合格。

4.2.4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

3防水砂浆粉严,小圆孔宜采用微膨胀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

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4.2.5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

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4.2.6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

4.2.7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

4.2.8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

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4.2.9外粉刷必须设置分格缝。

4.2.10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

4.2.11外墙面砖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4.2.12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2%。

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排水不畅的现象。

4.2.13粘贴面砖的外墙面用防水砂浆刮糙时,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刮糙底层与糙面层必须位置错开。

4.3针对4.1.2条之施工技术措施

4.3.1填充墙体拉结筋应严格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设置。

4.3.2填充墙体所用材料在施工前应浇水湿润。

4.3.3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处砌筑饱满,勾缝应密实。

砌筑砂浆饱满度应不低于80%,不得有瞎缝、丢缝、开裂及勾嵌不实现象。

4.3.4填充墙上部倾斜部分应待其下部沉降稳定后再行砌筑,严禁一次砌筑至顶。

4.3.5室外装饰时在填充墙与剪力墙及梁交接处加钉20㎝宽钢丝网,以防止因两者收缩率不同而拉裂。

 

5门窗渗漏防治

5.1酿成原因

5.1.1外层推拉门窗下框的轨道根部没有设置排水孔,外窗台没有设排水坡。

使下框槽内积水排不出去,酿成渗水。

5.1.2在金属门窗横竖框的结合节点处没有注防水密封胶,导致水密性差,向室内渗水。

5.1.3室外窗台板高于室内窗台板,或室外窗台板排水不通畅。

5.2设计方面

5.2.1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

7层及7层以上外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能不宜低于4级、水密性能不宜低于3级;1~6层外窗的抗风压性能和气密性能不宜低于3级、水密性能不低于2级;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GB/T7106(7107、7108)-2002的规定。

5.2.2门窗拼樘料必须进行抗风压变形验算,拼樘料与门窗框之间的拼接应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

5.2.3塑钢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衬钢,衬钢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5.3施工技术措施

5.3.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安装完毕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现场检验。

5.3.2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

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5.3.3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

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5.3.4推拉门窗外层门窗下框的轨道两端应预留泄水孔,使框内的积水及时排出。

横竖框相交处的节点缝应注硅酮密封胶(防水密封胶)封严,防止推拉门窗槽口内积水渗入室内。

5.3.5安装窗框时应严格控制下框与窗台板的间隙。

一般不小于50mm,可先用水泥砂浆嵌实,并按外窗台尺寸找坡,使外窗台泛水坡形成外低内高的顺水坡,以利于排水。

排水坡的坡根与下框节点处预留缩缝不小于5mm,用硅酮密封胶封闭,并切忌使密封胶掩埋框边,以免槽口积水无法排出。

5.3.6外窗台必须低于室内窗台板,室外窗台必须设置顺水坡,防止室外窗台积水或者倒泛水,泄水要通畅。

5.3.7门窗框四周与结构的间隙,按规定嵌缝后,必须注上一层防水胶。

 

6屋面渗漏防治

6.1卷材防水屋面渗漏

卷材防水屋面主要有:

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其主要质量缺陷是:

渗漏、卷材防水层粘结不牢、起泡、开裂、收头翘曲、开口等。

6.1.1酿成原因

6.1.1.1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

6.1.1.2卷材铺贴在含水率较大的基层上,又未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6.1.1.3沥青胶结材料熬制的温度低,没有达到充分脱水。

6.1.1.4卷材表面存有浮性的滑石粉或有灰尘。

6.1.1.5因温度变化,屋面板产生胀缩,引起板端翘曲;此外,卷材材质量差、老化或在低温条件下产生冷脆,也降低韧性和延伸度。

6.1.1.6搭接太小,卷材收缩后接头开裂、翘曲;或因卷材老化龟裂、起泡破裂,使卷材开裂,而导致屋面防水层渗漏。

6.1.1.7防水层未作保护层或保护层处理不当,以致卷材与胶结材料发生龟裂、发脆甚至破坏。

6.1.2施工措施

6.1.2.1防水层所选用的卷材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技术标准和相应技术规范的在关规定。

6.1.2.2各种防水卷材施工温度应符合表6-1的要求。

 

表6-1各种防水卷材施工温度符合要求

序号

卷材名称

施工作业条件

1

沥表防水卷材

(1)严禁在负温下和雨、雪天施工;

(2)5级风及其以上时,不得施工

2

高聚物改性沥表防水卷材

(1)除与沥青防水卷材控制条件相同外,气温低于00C时,不宜施工

(2)热熔法施工气温不宜低于-100C

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同“高聚物改性沥表防水卷材”

6.1.2.3灌板缝:

层面结构层为装配式楼板时,应将板缝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后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灌板缝,并振捣密实。

若缝中有配线线管时应将管吊起,防止外实内空或上实下空。

基层必须干净、干燥;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在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使表面压实平整,排水坡度符合要求,并经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最好的办法,应在一定温度下洒水养护,直至满足上述要求为止。

6.1.2.4目前卷材屋面防水层的基层,多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而基层受洒水养护及雨水的影响,要达到干燥不容易。

因此,可采取湿铺法及排气屋面的施工方法:

1湿铺法:

当水泥砂浆凝固并可以在上进行操作时,立即满涂一层冷底子油,既可减少找平层水分的迅速蒸发具有养护作用,又可避免屋面基层浸水。

冷底子油干后形成薄膜,不仅大大增加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力,还可减少产生气泡,这是可以加快工期又能保证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措施。

2排气屋面

1)有保温层屋面,可以留槽排气,在找平层上留出与保温层气

槽纵横交通的沟槽,槽上口宽20~30mm,下口稍有缩尺以利取条,槽口上盖单边点铺的200~300mm干卷材条,然后再满铺第一层卷材。

2)无保温层的屋面卷材,可采用空铺、花铺、条铺等方式,接头搭接宽度要加至100mm。

3)排气孔既要防雨水,又要易于铺设卷材(如用木材等制作)。

6.1.2.5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处理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做成圆弧,圆弧半径应根据卷材种类按表6-2选用;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表6-2转角处圆弧半径

卷材种类

圆弧半径(mm)

沥青防水卷材

100~150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50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20

注:

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是将1m2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声能上,静置3~4h后拆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隔汽层或防水层。

6.1.2.6基层清理应符合下述要求:

铺设屋面隔汽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须洁净、干燥。

采用基层处理剂时,其配制与施工应符合下述规定:

基层处理剂的选择应与卷材的材性相容:

基层处理剂可采取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

喷、涂应均匀一致。

当喷、涂二遍时,第二遍喷、涂应在第一遍干燥后进行。

待最后一遍喷、涂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喷、涂基层处理剂前,应用毛刷对屋面的节点、周边、转角等处先行涂刷。

6.1.2.7卷材铺设技术要求

1铺设方向

1)屋面坡度≤3%,卷材宜平行屋脊铺置。

2)3%<屋面坡度≤15%,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置。

3)屋面坡度>15%有受震动屋面,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于屋脊铺置,高聚物改性沥青(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于屋脊铺置。

4)对于任何坡度屋面,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2卷材节点

1)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应事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排水比较集中部位的处理。

2)从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铺卷材。

3)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和檐沟方向铺置,尽量减少搭接。

3卷材搭接技术要求

1)搭接方法:

(1)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

(2)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

(3)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年最大频率风向搭接。

2)密封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不卷材的接缝,应选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

3)叠层铺设

叠层铺设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连接处,应采取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接缝宜在屋面或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

6.1.2.8沥青防水卷材铺贴

1配制沥青玛蒂脂

热玛蒂脂的加热温度不应高于2400C,使用温度不宜低于1900C,并应经常检查。

当不能用完时应与新熬的材料分批混合使用,必要时还应做性能检验。

2粘贴时玛蒂脂涂抹厚度

1)每层热玛蒂脂厚度宜为1~1.5mm。

2)每层冷玛蒂脂厚度为0.1~1.0mm。

3)面层厚度:

热玛蒂脂:

2~3mm,冷玛蒂脂:

1~1.5mm。

无论是热玛蒂脂还是冷玛蒂脂均应涂刮均匀,不得过厚或堆积。

3细部节点及收头处理应符合下述要求:

1)水落口杯应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结构上。

当采用铸铁制品时所有零件均应除锈,并涂防锈涂料,见图6-1和图6-2。

 

图6-1横式水落口图6-2直式水落口

1-防水层;2-附加层;1-防水层;2-附加层;

3-密封材料;4-水落口杯3-密封材料;4-水落口杯

2)天沟、檐沟铺贴卷材应从沟底开始。

过沟底过宽,卷材需纵向搭接时,搭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封口,见图6-3。

图6-3天沟、檐沟构造

1-涂膜防水层;2-找平层;3-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4-空铺附加层;5-密封材料

3)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见图6-4。

图6-4伸出屋面管道防水构造

1-防水层;2-附加层;3-密封材料;4-金属箍

4)无组织排水檐口构造见图6-5。

6-5无组织排水檐口

1-防水层;2-密封材料;3-水泥钉

5)变形缝防水构造见图6-6。

图6-6变形缝防水构造

1-衬垫材料;2-卷材封盖;3-防水层;4-附加层;5-沥青麻丝;6-水泥砂浆;7-混凝土盖板

4排汽屋面施工预控要点:

1)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

铺贴卷材时应避免玛蒂脂流入排汽道。

2)采用条粘、点粘、空铺第一层卷材,或第一层为打孔卷材时,在檐口、屋脊和屋面的转角处及突出屋面的连接处,卷材应满涂玛蒂脂,涂满的宽度不得小于800mm。

当采用热玛蒂脂时,应涂刷冷底子油。

5卷材铺贴预控要点:

1)卷材铺贴前应保持干燥,表面的撒布料应预先清扫干净,并避免操作卷材。

2)在无保温层的装配式屋面上,为避免结构变形将卷材防水层拉裂,应沿屋面板的端缝先单边点粘一层卷材,每边的宽度不应小于100mm,或采取其他能增大防水层延伸变形的措施,然后再铺贴屋面卷材。

3)不同胎体和性能的卷材共同使用时,高性能的卷材应放在面层。

4)铺贴卷材时,应随刮涂玛蒂脂随铺贴卷材,并应将卷材展平压实。

6保护层施工预控要点:

1)卷材铺贴切经检验合格后,应将防水层表面清扫干净。

2)用绿豆砂作保护层时,应将清洁的绿豆沙预热至1000C左右,随刮涂热玛蒂脂随铺撒热绿豆砂;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