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879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上册 123章.docx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上册123章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9.3

小组

编号

00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过程与方法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2、长度的单位

(1)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

率。

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nm=0.000000001m=10-9m

3、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三看:

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应做到:

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

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5、课堂练习

二、时间的测量

1、计时工具

2、时间单位

3、停表的使用

三、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学案整理】

1.长度的单位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长度的测量工具及使用规则

3.时间的测量工具及单位

4.误差

 

【达标检测】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为。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3.请你给以下物体的长度补上适当的单位: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

0.175;一本字典的厚度3.5;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

1.9_____。

4.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

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哪个数值是错的?

答。

5.某同学测出200页的一本书厚度为7.8mm,则这本书每张纸的厚度为μm。

6.以下几种待测长度中,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是:

()

A、人体的高度;B、课桌的长度;

C、金属丝的直径;D、圆柱体的周长。

7.下列数据中,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得的是:

()

A、18.4cm;B、184mm;C、18.40cm;D、0.18m。

8.用皮尺测量长度时,若皮尺未被拉直,则测量结果将会:

()A、偏大;B、偏小C、无偏差;D、无法判断。

9.在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哪种情况不会造成测量错误的是:

()

A.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B、刻度尺放置歪斜;

C、测量者读数时,其视线与尺面成30°角;

D、对分度值的下一位数估计不准。

10.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五次测量数据分别是1.53m、1.54m、1.55m、1.59m、1.55m,

那么最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是:

()A、1.53mB、1.54m;C、1.55m;D、1.59m。

【教学反思】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9.6

小组

编号

00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

止的问题。

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

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

(板书本章

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机械运动(10min)

 1.现象

 【问题】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

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

 【回答】

(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

(2)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3)地球

是运动的;(4)分子是运动的;……(5)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

的问题:

(1)星星是静止的;

(2)太

阳是静止的;……

 【分析】

(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

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是运动的。

 (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

 【总结】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2.概念

 凡是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1.概念参照物: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特点

(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0min)

【学案整理】

1、机械运动

2、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达标检测】

1、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   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  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  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 

2、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3、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 

 A.向北运动B、向南运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4、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    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 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    D.关着的车门 

5、在车站上有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见车站向东运动,乙车上的人看见甲车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A.甲、乙两车均静止    B.甲向西驶,乙不动 

  C.乙向西驶,甲不动    D.甲、乙两车以同速向西行驶

【教学反思】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9.11

小组

编号

00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4.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思考多阅读

 

【学习过程】

 引入新课

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

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

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

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

总是希望导弹、作战飞机能够飞

得快些……。

问题:

如何描述

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速度

1、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

2、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

述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公式:

v=s/t表示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

是米每秒(m/s或m.s-1)、还常用

千米每小时,符号是

(km/h或km.h-1)。

1m/s=3.6km/h1km/h=1/3.6m/s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3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

4、速度计算(例题)

二、“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三、匀速直线运动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内容:

(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3)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

【学案整理】

5.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6.速度的表示符号及单位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7.计算速度的公式

8.匀速直线运动

9.平均速度

 

【达标检测】

1.一架飞机在10min内飞行了180km,它的速度是______m/s,合______km/h,它飞行3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2.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变换:

(要求写出过程)

54km/h=54×______=______m/s

5m/s=5×______=______km/h

4.甲、乙两名同学在相距1000m的跑道两端同时相向起跑,甲的平均速度是6m/s,经过100s后与乙相遇,那么乙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相遇时甲跑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乙跑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

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达终点时,乙还距终点10m,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m,甲、乙同时起跑,则______先到达终点,要让甲、乙同时起跑,并同时到达终点,则乙应从起跑线前______m处起跑.

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m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_m/s,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

7.一列长100m的列车,穿过500m的某一山洞,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08km/h,火车穿过山洞所用时间是____s.

【教学反思】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9.14

小组

编号

004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2.会通过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得出平均速度的数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实验给物理教学带来的乐趣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1.从公式v=s/t可知,如果我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通过的时间t,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2.实验器材:

斜面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

3.实验过程: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2)用秒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距离s2.

(3)根据测量的s1、t1,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到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

(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学生笔记】

【学案整理】

10.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达标检测】

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____________测量出小车运动的时间,通过公式____________求出平均速度。

2.某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比赛中,前半程的速度是10米/秒,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5米/秒,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3.“测平均速度”实验中已有器材是小车、斜面、金属片,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填写下列表格:

 

 

通过AB段的时间/s

在AB段的平均速度/m/s

通过BC段的时间/s

在BC段的平均速度/m/s

通过AC段的时间/s

在AC段的平均速度/m/s

 

【教学反思】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9.18

小组

编号

005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需要在介质中传播

3、知道声速与介质的种类以及介质的温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与实验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实质,以及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逐步养成自觉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学态度。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演示:

音叉实验。

教师总结:

声是由物体振动反馈练习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描述的几种声现象各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产生的。

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想想议议”,让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让学生自学教材:

机械唱片的原理,要学生找出生活中类似原理的物品。

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探究“声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内容。

让学生按教材要求进行固体传声的实验,让学生判断实验结果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

反馈练习

以“听到飞机声”为实例,让学生阅读书中“真空罩中的闹铃实验”,教师叙述实验过程,注意事项,实验现象。

气体、固体能传声,那么液体也能传声么?

实验:

让学生综合前面的几个实验和事实,归纳出介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找出传播最快的、最慢的传声介质,并总结出在一定温度下:

气体的声速小于液体的声速,液体的声速小于固体的声速。

2、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学生笔记】

【学案整理】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

4、声速

 

【达标检测】

1、一切____体____体和____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这些物质作为传播媒介称为________,________中不能传声。

2、声音传播的速度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有关。

3、有句话说“隔墙有耳”,若把耳朵贴在墙面,就可以听到隔壁房间人的说话声或移动室内物品的声音,这些声音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传入耳朵的,这说明________和________都能传声。

4、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

听不到声音,她们全身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这是因为声音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

5、小旋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到小旋的耳朵的;月球上的宇航员之间谈话需要借助无线设备,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声音在以下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A:

空气B:

水C:

酒精D:

钢管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固体中一般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B: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音

D:

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应在听到发令抢声时开始计时

【教学反思】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9.25

小组

编号

006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的特性包括:

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学习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2、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具体问题

3、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初步的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身边的物理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究活动。

2、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从而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有的声音听起来音调高,有的听起来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呢?

让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从声音的产生认识到声音的性质特点与发生体振动有关。

超声波和次声波

提出问题:

蝴蝶飞来飞去,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可为什么我们听得到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呢?

给出蝴蝶和蚊子的翅膀每秒振动的次数,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物体振动得快慢、频率跟音调的关系是什么?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什么?

 5.什么叫超声波?

什么叫次声波?

(二)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音色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但是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它们.这表明在声音的特征中还有一个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就是音色.

【学生笔记】

【学案整理】

1、音调频率及其单位

2、人耳听觉范围,超声波次声波

3、响度振幅

4、音色

 

【达标检测】

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女同学的声音尖而细,是因为女同学声音的音调_____,声音除了音调不同外,还有响度不同,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

2、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大点声说话,这是要求他增大声音的_________(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能够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A:

音调不同B:

音色不同C:

响度不同D:

频率不同

4、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A:

速度太快B:

音调太小

C:

频率太高D:

音色不同

5、下列四个句子中:

这首歌调太高

引吭高歌

她是唱高音的

请勿高声喧哗。

其中“高”字是指音调高的是()

A:

B:

C:

D:

【教学反思】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三节声的利用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9.28

小组

编号

007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观察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并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二)声与信息的传递

1、你平时用声音传递过信息吗?

2、其实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我们彼此之间的谈话,教师在课台上的讲课声,同学们课下的交谈与交流声等不都是在传递信息吗。

假如让你不说话,你有什么感觉。

3、通过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呢?

B超的原理:

将弱超声波透入人体内部,当超声波遇到脏器的界面时,便发生反射和透射。

透射入脏器内部的超声波,再遇到界面时还会再次发生反射和透射,超声波接收器专门接收各次的反射波。

医务人员根据所收到的各次反射波的时间间隔和波的强弱,就能够了解到脏器的大小、位置及其内部的病变等

(二)声与能量的传递

声波与水波对比,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落入水中的石子可以使水面上的树叶运动起来,说明水波传递能量。

声波是否可以呢?

学生阅读书中的实验。

举例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笔记】

【学案整理】

1、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2、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达标检测】

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民利用声呐发现鱼群,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10.9

小组

编号

008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与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的噪声。

1、以中音播放一曲,然后突然以很大的声音播放。

2、先播放一曲乐音,再播放一段噪声。

3、用充气的气球在干燥的玻璃上摩擦,其声音听起来人们感到非常不舒服。

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教师巡回指导

一、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

二、噪声的控制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

声源的振动—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

【学生笔记】

【学案整理】

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2、环境保护学角度

噪声强弱的单位:

分贝(dB)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

1、在生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达标检测】

1、无声手抢上的消声装置,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小孩子们在放鞭炮时常捂住耳朵,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表示声音的强弱用________为单位的,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

3、雷达是现在战争中重要的军事设备,若雷达向飞机发出的微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是20微秒(1微秒=10-6秒),微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则其传播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__m/s,此时飞机与雷达的距离为________m。

4、.为了减弱噪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使有噪声源的厂房原理居民区

B:

做一个外罩把噪声源罩起来

C:

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

D:

经常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