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016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docx

部编人教版新版秋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教案217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径、斜、赠”等10个生字。

会写“寒、霜、盖”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

[^*#~@]

  2.过程与方法:

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增加学生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山行》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诗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题。

学习《山行》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

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

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交流:

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

  (学生发现交流,再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句。

3.句子的理解。

  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

  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

[&@%^*]

  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

  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

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6.介绍古诗。

  (可从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等不同的视角,来表达古诗的意思。

  7.交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

  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与喜爱。

 8.美读古诗。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三、作业。

背诵并默写古诗《山行》。

板书设计:

[@&^~%]

山行

山路绵长,山势高缓

白云深处,人家居住

停车喜爱,枫林晚景

远近相融,热爱自然[~*@%#]

第二课时:

学习《赠刘景文》

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

  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

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

(学生背诵相关片断)

  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

“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

思考讨论: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荷、菊、橙、橘)

  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

  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

(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课件出示“荷叶”图,理解“擎雨盖。

)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

(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

你体会到了什么?

  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

 (学生说不出时,可出示图片,展现秋天果实累累的画面……)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

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

  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2.讨论:

诗人赠给朋友刘景文的是什么?

除了这首诗,还有什么?

  3.阅读现代文《秋天的窗口》。

   

4.补充句段,或写一段话。

  没有春花的明艳,没有夏日的葱郁,但是秋天有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丽的。

  虽然秋风萧瑟,秋叶飘零,但是秋天也有美好的一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是美好的。

六、课外延伸。

  查找有关苏轼及其作品的资料,进一步了解苏轼其人其文其事。

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荷尽菊残

美在秋天(乐观向上)

橙黄橘绿

第三课时:

学习《夜书所见》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

  2.教师引述: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

(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

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

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

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

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

  5.课堂交流:

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

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

  5.感情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板书设计:

[@^~#*]

 梧叶 寒声

夜书所见

   江  秋风    思乡之情

儿童  促织    回忆童年

篱落  灯

 [~^%&#]

雁门太守行 第一课时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作者及“行”的文体。

2、巩固欣赏古代诗词的方法,提高欣赏力。

3、反复诵读,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4、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讲解诗歌的大意[&@~#*]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寄托的爱国情怀,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学情分析

[*&#@%]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了解诗歌的内容和品味语言。

[%~#&*]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与学互动设计: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雁门太守行[#~^@%]

一、导入新课,了解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1)故事导入,引入《雁门太守行》[#@^%~]

(2)了解文体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

“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3)简介作者[~^*&%]

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皇室远支。

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

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

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27岁病逝。

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

(4)写作背景

在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并且发生过多次战争。

这首诗的背景是唐王朝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长期战争。

[@*&~#]

二、朗读、赏析

1、听朗读录音。

2、自由朗读。

3、读诗韵:

读准字音和节奏。

明确:

1-2句“紧张壮烈”

3-6句“凝重悲壮”

7-8句“坚定豪迈”

4、解诗意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

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

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

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

5、悟诗情:

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请学生回答:

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诗的最后两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认为诗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讨论)

①师归纳:

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

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

燕脂——更浓的紫色透出肃杀之气,仿佛战士的鲜血染成。

红旗——红旗半卷,写出行军的诡秘。

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②诗的最后两句:

运用典故,点明主旨,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地政治立场,即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感。

③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用极其简洁的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支振奋人心的战歌。

6、品诗言:

感受形象美

(1)首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来形容什么?

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简要赏析“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开”字的妙处。

“开”形象地展示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与“摧”字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

(3)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用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

[^%&@*]

(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

红旗“半卷”是为乘夜偷袭敌营。

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

[%@~^&]

(5)齐读全诗,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

[^&%*@]

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相互交流并试说。

示例:

①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因为它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修辞角度)

②又如:

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因为“压”字,一字传神,形象的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的悬殊,守军将士处境的困难。

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关键词)[#%&@*]

③又如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因为它勾画出这样的图景:

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给人以无比威严的感觉。

(内容)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

两首诗的异同点

2、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雁门太守行》

2.把《雁门太守行>改成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形势危急(比喻、夸张)

角声、凝夜紫-----悲壮惨烈(视觉、听觉)

临易水、黄金台----誓死报国(运用典故)

[&^@~%]

教学反思:

[%@*~#]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

1.诗的内容理解难度大,必需依靠老师的讲解。

学生诗歌的基础差,对这样的古诗没有什么兴趣,完全靠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2.学生对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理解很差。

[*&#@~]

3.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比我预期的要好。

改进措施:

多指导学生阅读诗歌,让他们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他们的听课效果。

给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朗读、思考和相互交流。

雁门太守行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雁门太守行 

1第一学时教与学互动设计: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雁门太守行

一、导入新课,了解相关文学文化常识

(1)故事导入,引入《雁门太守行》

(2)了解文体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

“行”,古乐府的一种体裁。

(3)简介作者

李贺(790—816):

字长吉,唐皇室远支。

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

早有诗名,但因父讳而无法应试进举。

因仕途失意,他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27岁病逝。

今存诗240余首,他的诗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的独特风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称“奇才”“鬼才”,被人称为“诗鬼”。

[@~&%#]

(4)写作背景

在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并且发生过多次战争。

这首诗的背景是唐王朝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长期战争。

二、朗读、赏析

1、听朗读录音。

2、自由朗读。

3、读诗韵:

读准字音和节奏。

明确:

1-2句“紧张壮烈”

3-6句“凝重悲壮”[#*&^~]

7-8句“坚定豪迈”

4、解诗意

《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

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

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

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

5、悟诗情:

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请学生回答:

通过读诗,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诗的最后两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认为诗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讨论)

①师归纳:

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形势紧急;[#&%@^]

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

燕脂——更浓的紫色透出肃杀之气,仿佛战士的鲜血染成。

红旗——红旗半卷,写出行军的诡秘。

角声满天、鼓寒声沉---给人庄严壮烈的感觉

②诗的最后两句:

运用典故,点明主旨,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地政治立场,即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和爱国情感。

③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用极其简洁的方式从总体上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给他们的斗争染上了悲壮的色彩——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一支振奋人心的战歌。

6、品诗言:

感受形象美[%#@~&]

(1)首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作用是什么?

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来形容什么?

[^%#*@]

首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简要赏析“甲光向日金鳞开”中“开”字的妙处。

“开”形象地展示出将士们饱满的情绪,与“摧”字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

(3)第三、四句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战争的?

作者没有从正面描绘两军短兵相接、兵刃交加的厮杀场面,而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来写战斗的激烈和悲壮。

用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渲染悲壮惨烈的气氛,写激战中边塞风光的悲壮之美。

(4)“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写出了战士们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红旗“半卷”是为乘夜偷袭敌营。

抓住战鼓“声不起”写寒冷至极,进而写出了将士们不畏寒冷,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精神,再现了作战的地点和将士们不畏严寒英勇杀敌的情景。

(5)齐读全诗,用“我喜欢,因为”句式说话。

教师点拨品析角度,学生相互交流并试说。

示例:

①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因为它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修辞角度)

②又如:

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因为“压”字,一字传神,形象的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的悬殊,守军将士处境的困难。

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关键词)

③又如我喜欢“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因为它勾画出这样的图景:

城头弥漫着乌云,似乎淹没了一切,但偶尔大风吹过,云中透出日光,照在城头士兵的铁甲上,金光闪闪,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给人以无比威严的感觉。

(内容)

[~&%#^]

三、拓展延伸

1、比较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朗读诗歌[&^@%#]

(2)思考讨论:

两首诗的异同点

2、师生交流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名句。

四、布置作业[~%@*&]

1.背诵《雁门太守行》

2.把《雁门太守行>改成一篇记叙文

板书设计: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形势危急(比喻、夸张)

角声、凝夜紫-----悲壮惨烈(视觉、听觉)

临易水、黄金台----誓死报国(运用典故)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乐府旧题。

[~#%*^]

1.诗的内容理解难度大,必需依靠老师的讲解。

学生诗歌的基础差,对这样的古诗没有什么兴趣,完全靠老师的引导和启发。

2.学生对灵活性较强的问题,理解很差。

[@~#*^]

3.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比我预期的要好。

改进措施:

多指导学生阅读诗歌,让他们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与技巧。

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他们的听课效果。

[@^~&%]

给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朗读、思考和相互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