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021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docx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东北大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二OO九年三月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硕士专业目录

1、电子与通信工程

2、计算机技术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一、专业领域简介

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依托于通信与信息系统及信号与信息处理两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于一九八六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该学科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至今已培养研究生百余人。

该学科方向明确,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有线通信系统(如高速通信、计算机通信网),到无线通信系统(如无线通信系统、自组网等),涵盖了诸多通信领域。

近几年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863”,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委课题等22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3项。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出版教材15部,专著5部,电教教材3部,本学科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本学科以信息论为基础,研究现代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本学科研究内容广泛,应用领域众多,包括滤波与变换、通信(编解码、调制与解调、数字公用交换、移动电话、数据或数字信号的加密、破译、软件无线电)、语音与语言处理(语音压缩、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语音增强、语音邮件、文本语音变换)、图像与图形处理(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重建、图像变换、图像分割、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消费电子(数字音频、数字视频、CD/VCD/DVD)、医疗(超声、CT、核磁共振)、军事(雷达、声纳、导航、GPS、侦察卫星、阵列天线信号处理)、仪器(频谱分析仪、逻辑分析仪)、工业控制与自动化(机器人控制)等等。

随着近年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本学科发展迅速,而且日渐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形成多种新技术。

本学科对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发展,对电子通信系统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学术和技术支撑作用。

二、培养目标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科工程硕士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急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子通信工程领域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具体目标为:

(一)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本职工作,愿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掌握电子通信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三)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领域的外文资料,并有一定的外语写作力;

(四)具有科研组织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一)学制规定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二)课程学习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半脱产方式,时间规定为1.5年(3学期),但要求学员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

(三)学位论文在本单位完成,论文工作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应用课题,时间规定为1.5-2年,最长不超3年。

四、研究方向

(一)高速信息网络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在网络的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实时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包括:

流量控制、网络服务质量(QoS)控制、调度算法和实现机制、IP交换技术及高效组播路由算法及协议的研究等。

(二)自组网络路由算法及基于自组网通信系统的重构与自恢复研究。

研究自组网络通信系统的结构,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如,自组网络的路由算法、介质访问控制等进行深入研究,使系统达到良好的均衡性和橹棒性,且降低网络开销。

(三)基于ATM结构的卫星通信系统组网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研究LEO/MEO结构特点,提高卫星网远距离传输速度和可靠性,减少其对地面系统的依赖,以满足第三代移动通信的要求,使用星际链路,并基于ATM的特点进行卫星通信系统组网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

(四)无线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

进行无线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无线通信系统和协议的研究;无线短距离通信的核心协议,可选协议及其应用规范。

蓝牙技术的研究;红外通信技术的开发;基于802.11的无线局域网的研究与开发,无线通信安全性及无线局网交换机的研制与开发。

(五)计算机通信网络及载波通信与家庭信息网络

主要研究网络的通信协议,网络互连,调制解调技术,通信介质特性,路由选择,网络规划设计与开发,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技术。

(六)软件无线电

主要研究软件无线电接收机数学模型;多相滤波器组信道化接收机数学模型;软件无线电发射机数学模型;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信号调制/解调算法;信号调制样式自动识别技术;智能天线技术。

(七)数字信号处理

主要研究随机数字信号分析、处理与模式识别,数字图像信号处理与识别,数字图像信号压缩与传输以及现场的应用;DSP技术及其应用。

(八)多媒体通信与监控系统

主要研究多媒体软件开发平台的应用,多媒体监控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多媒体CAI演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多媒体通信中的信令系统与终端的集成,交互式多媒体技术。

(九)嵌入式计算机及其开发技术的研究

嵌入式操作系统内核技术的开发;可裁减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嵌入式的人机界面系统,如嵌入式窗口软件;嵌入式网络协议的开发,包括嵌入式tcp/ip,ppp等;用于嵌入式系统和设备的数字喜好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包括语音、图象信号的压缩与处理,IP网上传输语音和图象信息;移动IP技术的开发,主要开发移动IP的核心协议技术;基于FPGA的协议芯片的研究开发。

(十)基于IP电信系统平台及其应用的研究

研究计算机网络与电信网络集成技术,呼叫中心技术以及IP电话技术;研究与开发基于电话智能网络平台的数据业务及多功能网终端。

(十一)现代数字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研究线性与非线性数字滤波器设计、小波分析、滤波器组、自适应滤波、功率谱估计、语音识别与合成、信息加密。

(十二)图像处理与识别

主要研究二维信号即图像信号的处理,包括图像的非线性滤波、图像的压缩编码、图像的纹理分析、图像的形态处理、字符识别、图像信号的传输等。

(十三)多媒体信息处理

主要研究音、视频压缩编码、图像实时处理和传输。

(十四)DSP及其应用

主要研究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与实时数字信号处理、DSP算法、器件、系统及其应用。

(十五)智能信号处理专用芯片设计

主要研究采用EDA技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专用集成电路。

(十六)智能光网络关键技术

研究光网络生存性机制、路由和波长分配、资源优化、网络设计等问题;研究IPoverWDM多层多域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关键技术;研究RoF光接入网关键技术。

五、课程设置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09674001

政治理论类课程

32

2

 

基础课

09684001

工程硕士英语

80

5

09604001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32

2

09624001

应用数理统计

32

2

09624006

矩阵分析

32

2

09674004

知识产权

16

1

09604002

信息检索

16

1

09605201

现代信号处理导论

32

2

专业基

础课

09605202

数字通信理论基础

32

2

09605203

CDMA移动通信系统

32

2

 

09605204

排队论及其在计算机通信中应用

32

2

 

专业课

六选五

09605205

无线局域网技术

32

2

09605206

光传送网

32

2

09605207

信号检测与估计理论

32

2

09605208

下一代IP骨干网络技术

32

2

09605209

无线资源管理

32

2

09605402

网络互连及Internet技术

32

2

相关学科

三选一

09605210

数字图像处理

32

2

09605211

多媒体技术

32

2

六、论文工作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科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的,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论文工作、撰写论文、预答辩、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最后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讨论。

(一)指导教师

每名工程硕士研究生需配正、副指导教师各一名,正导师是从学院选定,必须是从事电子通信相关专业或相关领域、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并具有研究生指导经验的教师。

副导师从现场选定,必须是从事电子通信相关专业或与课题有关的工程领域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

(二)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或技术攻关研究专题,或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于开发。

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论文质量要求

学员应在正、副导师共同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论文应能体现学员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应注重研究成果在工程上的实用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

计算机技术

一、专业领域简介

东北大学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

东北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上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设立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

2002年在教育部进行的学科评估中,该一级学科整体水平居于国内同类学科的前十名。

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1981年首批批准的全国唯一一个计算机应用博士点。

东北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学科从1993年起成立博士点,是辽宁省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计算机学科具有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中心、CERNET东北地区网络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面向先进制造业的嵌入式系统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计算机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老中青相结合的稳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方向明确、学科覆盖面宽;学风扎实,注重实际,强调创新。

在抓住国际前沿领域课题的同时,注重国民经济主战场,紧紧抓住对国民经济由重大效益的项目。

学术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批学术水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青年学术带头人。

近五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攻关、霍英东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和省市攻关和基金等281个研究项目,科研经费近2亿元。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25项,发明专利20项。

每年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已列入国际著名成果集。

近五年来,共发表论文2437篇,已被SCI、EI收录的论文1723篇次,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44部。

本学科还广泛地开展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经常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来国内讲学,先后有多人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也派出几十名教师出国讲学、进修和交流。

截至2008年,本学科点已培养出博士80多名,硕士600多名。

现有在校博士生150多名,硕士生700多名。

从1998年起,与东软集团、鞍钢、本钢等国有企业或龙头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工程硕士500多名,已毕业300多名。

二、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虽然属同一层次,但培养目标有区别,类型不同。

工学硕士侧重于科学研究、理论做出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硕士则侧重于工程开发、工程应用和工程管理。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是为本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专业知识,掌握解决计算机应用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担负计算机应用工程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项目或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能力。

在政治态度上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要有强烈的事业追求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在业务上:

(一)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扎实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即基本理论要扎实,专业知识要宽广,要比大学本科提高一个层次。

(二)掌握解决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

(三)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里技术现状是指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是指计算机科学技术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

(四)具有进行本领域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即能够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创新。

(五)具有担负本领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能力,起牵头人、负责人、管理者的作用。

(六)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计算机技术相关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一)本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为:

按照培养计划修满学分,经过至少一年的工程实践即可申请答辩。

课程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

(二)课程学习采用“进校不离岗”的半脱产方式,时间规定为1.5年(3学期),但要求学员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三)学位论文在本单位完成,论文工作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应用课题,时间规定为1.5-2年,最长不超3年。

四、研究方向

(一)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宽带计算机网络,新型网络通信协议,网络互连与路由选择,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性能分析,网络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信息检索与服务系统,远程教育及其他网络应用系统。

(二)数据库系统与应用

Web数据管理技术,信息集成技术,数据库安全,分布式数据库,对象关系数据库设计,数据仓库及OLAP技术,数据挖掘技术,XML数据库技术,实时数据流系统。

(三)嵌入式系统与应用

嵌入式软件开发技术,嵌入式软件编译技术,嵌入式软件仿真调试技术,嵌入式应用系统,嵌入式Internet网络,嵌入式Internet产品,Internet电器设备接入服务器以及嵌入式蓝牙技术。

(四)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分布式环境下的密码学、信息隐藏、安全策略、授权与认证、数字签名、防火墙技术、VPN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多媒体信息安全与保密、数据库系统安全、信息网格安全等.

(五)分布式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

多媒体综合处理,多媒体存储,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压缩/解缩,多媒体数据传输,电视会议系统,基于多媒体的协同工作系统(CSCW)。

(六)信息检索技术

以语言文本与多媒体资料为基础,特别是Web信息为背景,进行图文、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摘取、过滤、分析、识别、组织、检索、分类和知识挖掘等方面的技术,及其在情报机构、新闻媒体、文档管理、广告设计方面的应用技术。

(七)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应用

实时专家系统开发技术,智能监控技术,对现实世界的大型复杂问题领域,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合作问题求解技术,包括自动推理技术、过程规划和调度、并行处理和协同规划、分布式知识库管理、多AGENT系统,以及利用网络编程技术进行跨平台的AI编程技术。

(八)Web服务技术与网格服务技术

基于Web服务和网格服务的分布式计算模型,基于Web的信息集成机制和应用集成机制,支持电子商务的框架结构、电子商务的自协调机制、支持电子商务的事务模型等。

(九)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研究M16体系结构,MPRE逻辑及新技术,信息系统建模,决策支持系统框架,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多媒体企业物流系统等。

 

五、课程设置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必修课

09674001

政治理论类课程

32

2

基础课

09684001

工程硕士英语

80

5

09674004

知识产权

16

1

09604002

信息检索

16

1

09624001

应用数理统计

32

2

四选二

09624006

矩阵分析

32

2

09624009

模糊数学

32

2

09624010

近世代数

32

2

09605401

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

32

2

专业基础课任选二-三门

09605402

网络互联及Internet技术

32

2

09605403

分布式系统

32

2

09605404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应用

32

2

09605405

程序设计方法学

32

2

09605406

人工智能技术

32

2

选修课

09605407

高级JAVA语言程序设计

32

2

任选至少三门

09605408

数据库专题

32

2

09605409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32

2

09605410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

32

2

09605411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32

2

09605412

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

32

2

09605413

软件建模技术

32

2

09605414

SOA与服务计算

32

2

09605415

电子商务

32

2

09605416

数据库设计技术及应用

32

2

09605417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实践

32

2

09605418

算法设计专题

32

2

09605419

分布计算技术

32

2

09605420

XML技术及其应用

32

2

六、论文工作

计算机技术学科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是在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的,包括确定指导教师、选题、论文工作、撰写论文、预答辩、论文评阅和论文答辩,最后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讨论。

(一)指导教师

学校导师由具有指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内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资格,而且具有工程经验的教师担任。

学校导师应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一年内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

双选时由工程硕士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出要求,由学校导师提供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确定工程硕士的指导教师。

但是每个指导教师在每一个工程硕士班中指导学生的数量不能多于5名(或该班总学生数量的20%)。

企业导师一般由工程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对部分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也可由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担任,若工程硕士研究生所在单位遴选导师有困难,也可由学校从其他相关企业、研究院所、设计院所聘请。

企业导师应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一年内落实。

(二)论文选题

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工程硕士培养期限中,学生用于完成论文的时间占一半以上。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应来源于企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应该是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开发或计算机在某一工程中的应用系统。

论文课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某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

题目最好是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立项或准备立项开发的课题,这样,课题的技术背景明确,研究内容清楚,经费落实。

如果论文阶段与该项目的实施同步则更好,此时论文中还可以将项目实施后的生产实际数据与技术方案预测数据对照,看出实际效果。

论文课题要结合学生的工作实践,与学生从事的工作领域相关。

学生既是该工作领域的重要参加者,又是论文课题研究的负责人。

这样学生可以投入论文工作,写出有血有肉的论文内容,解决开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论文选题的内容不可太宽太大,不要将过大的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作课题,因为如果项目过大,一两年内完不成,会延误学习期限。

论文选题的内容范围也不可太小,太小的课题对论文的份量、质量都带来影响,甚至达不到论文要求。

论文课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与工作量,包括计算机软、硬件或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完整的开发,使用的理论要新、开发工具要先进,开发过程要完整,包括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

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要具有先进性和一定的应用创新性。

论文可以从以五方面选取课题:

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主要为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的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等。

(三)论文质量要求

学员应在正、副导师共同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学位论文。

论文应能体现学员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应注重研究成果在工程上的实用性和技术上的先进性。

论文质量按如下量化要求:

选题依据10%;文献综述10%;技术难度与实质性工作量40%;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0%;实质性研究成果15%;论文写作10%。

具体如下:

1、选题依据(A)

选题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90~100分);

选题具有较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75~89分);

选题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60~74分);

选题无明确的工程背景与应用价值(0~59分)。

2、文献综述(B)

阅读文献广泛,较全面了解掌握选题所涉及的国内外动态(90~100分);

阅读较广泛,基本了解掌握选题所涉及的国内外动态(75~89分);

能阅读文献,能了解掌握选题所涉及的国内外动态(60~74分);

阅读文献不足,不能了解掌握选题所涉及的国内外动态(0~59分)。

3、技术难度与实质性工作量(C)

善于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技术难度高,工作量饱满(90~100分);

能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工作量较饱满(75~89分);

能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均一般(60~74分);

无技术难度,工作量也不够(0~59分)。

4、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D)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道和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90~100分);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道和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75~89分);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道和技术手段,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60~74分);

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道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0~59分)。

5、实质性研究成果(E)

成果具体、实用性强、应用效果很好(90~100分);

成果具体、实用性较强、应用效果较好(75~89分);

成果具体、实用性一般、应用效果一般(60~74分);

无具体成果(0~59分)。

6、论文写作(F)

概念清晰,条理性强,文笔流畅,图、表、文献引用等均符合规范(90~100分);

概念较清晰,条理性较强,文笔较流畅,图、表、文献引用等符合规范(75~89分);

写作能力尚可,文笔一般,图、表、文献引用等基本符合规范(60~74分);

写作能力差,观点模糊,不符合论文写作规范(0~59分)。

总分=0.1A+01.B+0.4C+0.2D+0.1E+0.1F

总分范围在90~100为优,80~89为良,70~79为中,60~69为及格,低于60分为不及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