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138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北省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秋季学期9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五大题17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宗教艺术也是这样。

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

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

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

佛教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产生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

印度佛教中尸毗王割肉贸鸽、摩诃王子舍身饲虎等故事大量出现在敦煌北魏洞窟的壁画中。

画面企图在肉体的极端痛苦中,突出心灵的平静和崇高。

连所谓王子、国王都如此“自我牺牲”,那就不必说一般的老百姓了,这是统治者的自我慰安和欺骗,又是他们撒向人间的鸦片和麻药。

这是一种地道的反理性的宗教迷狂,其艺术风格是激昂、狂热、紧张、粗犷的,构成了北魏壁画的基本美学特征。

黑格尔曾说,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它们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愿意感受到把这种考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

黑格尔的论述完全适合这里。

洞窟的主人并非壁画,而是雕塑。

前者不过是后者的陪衬和烘托。

四周壁画的图景故事,是为了突出中间的佛身。

尽管佛像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但对人世似乎并不关怀或动心。

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并且就在那惊恐、阴冷、血肉淋漓的悲惨世界中,显示出他的宁静、高超和飘逸。

在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面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而蝼蚁们的渺小生命居然建立起如此巨大而不朽的“公平”主宰,也正好折射着对深重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的情绪。

跟长期分裂和连绵战祸的南北朝相映衬的,是隋唐的统一和较长时间的和平稳定。

佛像变得更慈祥和蔼,关怀现世,似乎极愿接近世间,帮助人们。

朝不保夕、人命如草的日子终成过去,在繁荣昌盛的统一王朝,精神统治不再需要用残酷的苦难来吓人,而变成以诱人的天堂幸福生活来吸引人。

敦煌唐代雕塑与壁画不是以强烈对比的矛盾(崇高),而是以相互补充的和谐(优美)为特征了。

与北魏洞窟中佛像叫人畏惧而自我舍弃相比,其心理状态和审美感受是大不一样了。

盛唐壁画中那些身躯高大的菩萨行列在中唐消失,人物成为次要,着意描绘的是热闹繁复的场景。

菩萨(神)小了,供养人的形象却愈来愈大,有的身材和盛唐的菩萨差不多,个别的甚至超过前者。

在敦煌,世俗场景大规模地侵入了佛国圣地,实际标志着宗教艺术将彻底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禅宗在中唐以来盛行不已,压倒所有其他佛教宗派,则是这种情况的理论上的表现。

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禅宗将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

不要那烦琐教义和仪式,不必出家,也可成佛;不必那样自我牺牲、苦修苦炼,也可成佛;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或具有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也就是成佛。

“担水砍柴,莫非妙道”,“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

因此,人们不再需要一种特殊对象的宗教信仰和特殊形体的偶像崇拜。

正如宗教艺术为世俗艺术所替代,宗教哲学包括禅宗也为世俗哲学的宋儒所替代。

完成了这一社会转折的敦煌宋代石窟,尽管洞窟极大,但精神全无,也没有多少宗教的作用和意味了。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佛陀世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异常复杂的宗教艺术中,佛教石窟艺术是其主要遗存,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留传了下来。

B.在战乱频仍的南北朝时期,佛教广泛传播流行,历经隋唐达到极盛,随着中国的禅宗教派出现,佛教走向衰亡。

C.北魏先于南梁宣布佛教成为国教,是佛教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法律标志。

D.敦煌北魏洞窟壁画中出现的王子、国王“自我牺牲”的佛教故事,是统治者的自我慰安和欺骗,也是对百姓的麻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洞察一切的睿智的微笑为特征的北魏佛像,尽管身体前倾、目光下视,似是表达对人世的关怀或动心,实际上似乎并非如此。

B.巨大、智慧、超然的北魏石窟佛像,正是匍匐于神像前的蝼蚁们怀着对现实苦难的无可奈何情绪建立起的巨大、不朽的“公平”主宰。

C.中唐壁画着意描绘热闹繁复的场景,其中供养人的形象愈来愈大。

这一时期,在敦煌壁画中出现大规模的世俗场景,反映出宗教艺术将完全让位于世俗的现实艺术。

D.佛教思想中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信仰与生活相统一的禅宗得以产生,并在中唐以来盛行不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格尔认为,愈是痛苦便愈能认识到痛苦的价值,便愈发愿意感受到痛苦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的丰富。

这一认识适于阐释北魏壁画的基本美学特征。

B.北魏石窟中壁画是雕塑的陪衬与烘托,它突出了佛像的宁静、智慧和超然;而敦煌唐代的雕塑与壁画则呈现出相互补充、和谐优美的面貌。

C.“担水砍柴,莫非妙道”,“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形象地说明,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或具有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也就是成佛。

D.敦煌宋代石窟没有多少宗教意味,因为此时世俗哲学已取代宗教哲学,人们不再需要一种特殊对象的宗教信仰和特殊形体的偶像崇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

万历二年进士。

除汝宁推官。

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事。

二十一年大计京官,与尚书孙鑨秉公澄汰。

首黜所亲都给事中王三余及鑨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其附丽政府及大学士赵志皋弟皆不免,政府大不堪。

给事中刘道隆因劾吏部议留拾遗庶僚非法。

得旨,南星等专权植党,贬三官。

光宗立,起太常少卿。

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

寻代张问达为吏部尚书。

当是时,人务奔竞,苞苴①恣行,言路横尤甚。

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

选郎即公正无如何,尚书亦太息而已。

南星素疾其弊,锐意澄清,独行己志,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诸人惮其刚严不敢犯。

有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

知县石三畏素贪,夤缘②将行取,南星亦置之王府。

时进士无为王官者,南星不恤也。

魏忠贤雅重之,尝于帝前称其任事。

一日,遣娣子傅应星贽见,南星麾之去。

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大学士魏广微,南星友允贞子也,素以通家子畜之。

广微入内阁附忠贤,尝三至南星门,拒勿见。

又尝叹曰:

“见泉无子。

”见泉,允贞别号也。

广微恨刺骨,与忠贤比而龅南星。

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

于是御史张讷劾南星十大罪。

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

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

卒戍南星代州。

嫡母冯氏、生母李氏,并哀恸而卒。

子生七龄,惊怖死。

南星抵戍所,处之怡然。

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

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竟卒于戍所。

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二百四十三卷)

【注】①苞苴:

贿赂。

②夤(yín)缘:

攀附权贵。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B.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C.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D.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

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副职为左、右侍郎。

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

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

C.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

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

D.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

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

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南星秉公执法,整肃吏治。

他与尚书孙鑨考核京官,首先就将与他们亲近的王三余、吕胤昌罢黜,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也不能幸免。

B.赵南星忠于职守,锐意除弊。

他对于官场上奔走于升迁之道、贿赂公行的风气甚为痛恨,特立独行,极力澄清,朝廷上下都惧怕他,不敢向他开口请托。

C.赵南星刚直不阿,嫉恶如仇。

魏忠贤曾在皇帝面前称赞他的为政才能,并让自己的外甥拉拢他,他不为所动。

因老友之子依附魏忠贤,他拒不接见,惹来怨恨。

D.赵南星遭谗受害,含冤而卒。

他秉公澄汰的做法虽然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但因直接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未能持久。

他也受到打击迫害,含恨卒于戍所。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

(5分)

(2)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

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南定楼遇急雨①

陆游

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②逢峒獠③,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①诗人入蜀,奔走八年,奉召自成都东归,途经泸州,写下此诗。

②朱离:

形容异地语音难辨。

③峒獠:

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8.本诗颔联有何精妙之处?

请简要赏析。

(5分)

9.本诗以“愁”字作结,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因何而愁。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用孙权的典故表达英雄难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

“,。

(3)《雨霖铃》(柳永)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的情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刘重来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按照“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的条款,外国轮船在长江上触目可见,令国人深感屈辱。

1925年10月,卢作孚邀约友人,集资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积极投入以经济实力夺回内河航运权的爱国斗争。

公司成立之初,整个家当只有一艘载重吨位为70吨的小轮船,卢作孚就定下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公司宗旨,展现了他的强国宏愿。

当时,长江上游航运正被外国轮船公司控制着,不多的几家中国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卢作孚采取“人弃我取,避实就虚”方针,在从未行驶过轮船的嘉陵江开辟新航线,并在管理上大胆改革,使公司站稳了脚跟,并将航线从嘉陵江发展到了长江。

从1930年开始,民生公司“化零为整”,逐步壮大实力,先后合并和收买了大批中外轮船,并控制了长江上游航运,将曾经不可一世的外国轮船公司逐出了长江上游。

到1945年,民生公司“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不仅在长江沿线、中国沿海港口,而且在东南亚、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卢作孚也被海内外誉为“中国船王”。

抗战爆发、国难当头的时刻,他号召:

“国家的抗战开始了,民生公司应当首先动员起来参加战争!

”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员工英勇投入到紧张、艰险的抗战运输中去。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长江咽喉、入川门户的宜昌积压了大批难民和从沦陷区运来的大批机器设备,急待撤往大后方。

但是,按照当时的实际运力,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完成。

还有40天就是长江枯水期,日本飞机不断轰炸,日军节节逼近。

在此关键时刻,卢作孚下令采用“三段航行法”,除了最重要的军用物资及不宜装卸的大型机器设备直运重庆外,其他物资一律分段运输,使航程缩短了一半或大半。

硬是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

卢作孚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北碚乡村建设实验。

1927年,卢作孚被任命为北碚峡防局局长。

峡防局本是一个治安联防机构,但他却借此难得的平台,他与民国时期各地乡村建设实验不同,明确提出其乡村建设的目的是“要赶快将这一个国家现代化起来”,就要“要赶快将这一个乡村现代化起来”,为此,他精心设计了北碚的“乡村现代化”蓝图,“以嘉陵江三峡为范围,以北碚为中心,要将嘉陵江三峡布置成一个生产的区域、文化的区域、游览的区域”,以供中国“小至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参考”。

经过努力,这个昔日贫穷落后、偏僻闭塞、盗匪横行的小乡镇,终于建设成为生产发展、教育事业发达、环境优美的重庆市郊重要城镇”。

陶行知参观后说,北碚的建设“可谓将来如何建设新中国的缩影”。

卢作孚也与姜阳初、梁漱溟一起,被称为“民国乡建三杰”。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最好的报酬是求仁得仁——建筑一个公园,便酬报你一个美好的公园;建设一个国家,便酬报你一个完整的国家。

这是何等伟大而且可靠的报酬!

它可以安慰你的灵魂,可以沉溺你的终身,可以感动无数人心,可以变更一个社会,乃至于社会的风气。

(卢作孚《工作的报酬))

②乡村建设在消极方面是要减轻人民的苦痛,在积极方面是要增进人民的幸福。

造会众福,急公众难……我们要做这样的事业,便要准备人、准备钱、准备东西、准备办法,尤其要许多人分工合作,继续不断地去办。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意义》)

③确立公众的良好秩序,完成一切物质基础的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和文化水准,使国家成为一个本身健全的现代国家尤为吾人必须全力趋赴的的积极目的。

(卢作孚《论中国战后建设》)

④作孚先生作为旧中国一位著名的爱国实业家,与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一起,曾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

(胡德平《发扬和借鉴老一辈民族实业家的精神和经验》)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外国轮船公司垄断长江航运,外国商船在长江上横冲直撞,气焰嚣张,这直接促使卢作孚决心创办中国人自己的航运公司.

B.为了赶在长江枯水期到来之前将全部难民和机器设备安全撤离宜昌,卢作孚下令一律采用“三段航行法”,实行分段运输,大大缩短了航程。

C.由于创办民生实业公司的辉煌成绩和完成抗战时期运输任务的卓越贡献,卢作孚不仅受到时人的称赞,也一直为后人所推重。

D.从北碚的建设实验中,卢作孚认识到,乡村建设固然需要人、财、物,需要实施办法,更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分工合作,不断努力。

E.在卢作孚看来,中国战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减轻人民的痛苦,增进人民的幸福,急公众难,并为此以身力行,全力趋赴。

(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卢作孚被认为是“民国乡建三杰”之一的原因是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为什么卢作孚被誉为是“不能忘记”的人?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如果敌人进攻山区,民兵就在每一座山头上;如果敌人进攻平原地区,民兵就打地道战。

②这支英雄舰队,,日夜守卫在东海前哨。

③除此之外,团队中的每个成员,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还是年轻的“新兵”,都必须,随时准备奔赴赛场。

A.严阵以待  秣马厉兵  枕戈待旦

B.严阵以待  枕戈待旦  秣马厉兵

C.枕戈待旦  严阵以待  秣马厉兵

D.秣马厉兵  枕戈待旦  严阵以待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就扑朔迷离的中东局势而言,达成伊核全面协议,就如同拔除了一个潜在火药桶的引信,缓解了地区紧张局势,降低了冲突。

B.《芈月传》除了塑造女主人公芈月,还推出了战国时期的君王、谋臣、将帅、勇士等多类人物,这对创作者把握历史事件与人物关系的能力是一个考验。

C.生命中的前29年,杨佳一路走来,全是鲜花和掌声。

19岁时,她成为郑州大学最年轻的英语系教师;22岁时,她考入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D.从今年1月11日起,携程对于自身系统无法实时识别票号的供应商机票,将全部实行人工核查,不让供应商用假票号应对携程监管、蒙混过关的不合规现象。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中国艺术中“风骨”的评品,源自对国人的感性生命及其精神风貌的识见。

从魏晋开始,许多绘画作品尝试运用这个观念,一时蔚然成风。

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风骨”成了后人评判民族优秀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尺度。

A.此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也体现了对“风骨”的追求。

B.此后,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体现了对“风骨”的追求,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此后,出现了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体现了对“风骨”的追求。

D.此后,出现了一些追求“风骨”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

每处字数不得超过15字(含标点符号)。

(5分)

截至2015年底,我国手机上网用户超过9.05亿。

手机已经不再局限在工具范畴,①,用户的行迹、隐私、账号、财款,甚至指纹都由手机来全权负责。

伴随而来的是,②:

恶意软件劫持流量,伪基站诈骗,盗窃用户隐私信息……这对手机生产商、软件开发商提出了新的挑战,③。

在智能终端越来越普及的时代,谁先巧弈先手棋,谁先敢于融合新技术,谁就会在市场上取得先发优势。

16.阅读下面的漫画,说一说这一漫画反映出当前旅游市场存在着什么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你有怎样的认识?

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6分)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

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

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

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

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9月月考语文答案

1.C(C项曲解文意。

原文说的是“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主语是“北魏和南梁”,含义是“南北方政权都正式宣布”。

而选项表述成“北魏先于南梁宣布佛教成为为国教”,主语是北魏,含义是“北魏比南梁早宣布”。

2.D(D项张冠李戴。

根据原文“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可知“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属于华夏传统,并非“佛教思想中”的。

3.A(A项曲解文意。

原文强调“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它们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愿意感受到把这种考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A项“愈是痛苦便逾是能认识到痛苦的价值,便愈发愿意感受到痛苦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的丰富”曲解了黑格尔的美学观点。

4.B

5.C“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错,嫡母是“妾生的子女对父亲的正妻的称呼”。

6.D无中生有,未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

7.

(1)每次文选郎外出,总有人在半道上将他拦住,替别人求官,得不到满足就恶言相加(就说他的坏话),或者把他赶走。

(“邀”“于半道”“恶声”“或”各1分,句意1分。

(2)(朝廷)将他抓进(投入)监狱,判处赵南星赔偿赃款一万五千两银子。

赵南星家里一向贫穷,亲友进行了捐助,才将官司了结。

(“系”“坐”“素”“竣”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

万历二年考中进士。

被任命为汝宁推官。

善于治理政事,品行廉洁,办事公正,又逐渐升迁为户部主事。

万历二十一年考核京官,与尚书孙鑨秉公执法挑选淘汰官吏。

首先罢免了与他亲近的都给事中王三余及孙鑨的外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其他依附政府的人连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也不能幸免。

内阁大臣难以承受。

给事中刘道隆因此弹劾吏部建议留任被纠察的庶僚不合法制。

得到圣旨,赵南星等专权培植党羽势力,贬官三级。

光宗继位,赵南星被起用为太常少卿。

又被任命为左都御史,他愤慨以拯济天下为己任。

不久代替张问达为吏部尚书。

这时,人们竞相追名逐利,贿赂恣意盛行,谏官尤为横行。

每次文选郎外出,总有人在半路将其拦住,替别人求官,不能成功就用恶语相加,或者把他赶走。

选官即使公正也没有什么办法,尚书也只能叹息而已。

赵南星向来就痛恨这弊端,锐意澄清,独行自己的志向,政府官员以及宫中权贵也不能有所请托,众人忌惮他刚正严明不敢冒犯。

有个给事为赀郎(出钱捐官的人)求取盐运司之职,赵南星就把出钱捐官的人调入王府,而把给事调出京城。

知县石三畏一向贪婪,攀附权贵将要调任京职,赵南星也把他安置进王府。

当时进士没有在王府做官的,赵南星也不顾惜。

魏忠贤向来推重他,曾在皇帝面前称赞他能担当大任。

有一天,魏忠贤派遣外甥傅应星拿着礼物拜见他,赵南星把他赶走了。

曾与魏忠贤一起坐在弘政门下,选拔通政司的参议,态度严肃地对魏忠贤说:

“皇上年幼,我们这些朝廷内外的臣子应该各自努力做好事。

”魏忠贤一声不吭,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大学士魏广微,是赵南星的朋友魏允贞的儿子,向来以世交子弟抚养他,魏广微进入内阁依附魏忠贤,曾三次到赵南星家,都被拒之门外,又曾经感叹说:

“见泉没有儿子。

”见泉是魏允贞的别号。

魏广微对他恨之入骨,与魏忠贤相勾结来陷害赵南星。

魏忠贤及其党徒非常憎恨赵南星。

每当假传皇帝诏令时,总是把他看作罪魁祸首。

于是御史张讷弹劾赵南星十大罪状。

将他投入监狱,判处赵南星赔偿赃款一万五千两银子。

赵南星家里一向贫穷,靠亲友捐助才将官司了结。

最后将赵南星发配代州。

嫡母冯氏,生母李氏,都由于哀痛过度而死。

七岁的儿子也由于受惊吓死去了。

赵南星到达发配地,安然自处。

庄烈皇帝登基,下诏赦免让他返京。

巡抚牟志夔,是魏忠贤的死党,故意推迟派送,赵南星最终死在发配的地方。

崇祯初年,赠太子太保,谥号“忠毅”。

8.①这两句描绘了山重水复、风横雨急的图景。

江上、山间风雨相挟,随着萧萧风声,透过森森雨幕,但见百川千流,奔腾呼啸,竞赴眼底,冲进楼中。

(2分)②“争”为“争相”,“竞相”之意,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山洪奔涌的景象;“乱”写出风劲雨急的动态场景。

(2分)(本点炼字方面赏析“重复”“纵横”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手法方面分析“情景关系”也可酌情给分)③紧扣标题“急雨”,更充分地表现了“急雨”的特点(或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1分)

9.①羁旅漂泊之愁。

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名,写出诗人久居蜀地,不断变换行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