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799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 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docx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十四论述类文章阅读二doc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语文卷(十四)

论述类文章阅读

(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这些年,在一些文艺作品中存在“戾气”横行的情况,值得社会关注。

这种“戾气”主要表现有三——

一是表现为一种“怨气”,将诸多抱怨加以发泄,把个人的一切不幸和困扰都变成对他人和社会的怨气,一股子幽怨,一肚皮牢骚;二是表现为一股“火气”,对于社会问题和现实挑战不是深入探究,用文艺的方式加以思考和表现,而是宣泄火气,表现怒气,渲染对立而非理解,鼓励对抗而非沟通,醉心于“放炮”,沉溺于“出气”和“过瘾”,而无心寻求解决;三是表现为一种“贫气”,用油腔滑调、声嘶力竭的谩骂和嘲笑来表达一种消极的情绪和虚无的态度,犬儒虚无的态度和对于现实的哈哈镜般的理解,使得文艺作品流于类似手机短信和段子的水准。

“怨气”“火气”和“贫气”造成了一种“戾气”蔓延的文化心态。

这样的文艺作品一旦流行,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产生不良的影响。

戾气之作的出现往往来源于对某种社会情绪的“迎合”,也来源于作者对社会发展走向认知和理解的片面化。

这种片面化的认知,一方面是对急剧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社会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缺少理性和客观的理解。

另一方面则是中等收入群体和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诸多新的现实困扰。

它们的好处是看到了一些社会问题,但通过宣泄“戾气”将其简单化、表面化和极端化,让社会问题变成了文艺作品唯一的表现。

这样的表现既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又极端化了社会情绪。

实际上,仅仅宣泄情绪、渲染“戾气”的文艺作品,其品格历来是不高的。

晚清的谴责小说,就是类似这种“戾气”的文化,被鲁迅先生评为“辞气浮露,笔无藏锋,过甚其词,以合时人嗜好”。

而当时出现的“文明戏”也由于这种状态在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消失了。

这样的作品并不折射现实,而是扭曲现实,不是让人看到出路,而是让人或情绪躁动或消极犬儒,并不能促进现实的改革,也无助于社会的转型,只能加剧社会的焦虑与矛盾,把人生的问题变成消费品。

这样的作品喧嚣一时,但如过眼烟云,很快就会被遗忘。

感情是文艺创作的基础,但情绪的泛滥和宣泄并非文艺的正道。

放任情绪的过度展现,往往会流于滥情和矫情,失掉了文艺的动人力量。

滥情就会偏执,让情绪支配了自己的整个创作,放任放纵放肆,失掉了文艺的真实的力量。

而矫情会虚假地迎合公众的情绪和社会的热点,变成“无情装有情”“作者无真情”。

今天大家所警觉的所谓“装”,其实正是这种宣泄情绪的表现,看起来气势压人,其实既缺节制,也少深度,情绪泛滥矫揉造作的同时也没有艺术的平衡和真实的感受。

“戾气”不是创作的正道,也无法给文艺带来真实的生机。

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无论是大众文化或高雅作品,都需要既有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不回避问题和矛盾,又有较深入的思考和对于社群的认同,促进人们“守望相助,互相扶持”。

有人性表现的力度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思考力。

超越“戾气”,让文艺更多地与真实的社会对话,才是我们需要的。

(摘编自张颐武《文艺作品要超越“戾气”》)

1.下列关于“文艺作品的‘戾气’”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中的“戾气”主要表现为“怨气”“火气”和“贫气”。

B.文艺作品中的“戾气”源于作者对社会发展走向认知和理解的片面化。

C.文艺作品中的“戾气”往往是对某种社会负面情绪的“迎合”与渲染。

D.文艺作品中的“戾气”是公众情绪的宣泄,是社会问题的客观表现。

  解析:

表述不准确,“戾气”不是社会问题的客观表现,而往往是作者滥情、矫情的表现。

  答案:

D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绪的泛滥和宣泄,导致滥情和矫情,失掉了文艺的动人的与真实的力量。

B.情绪泛滥矫揉造作,既缺节制,也少深度,缺失艺术的平衡和真实的感受。

C.宣泄情绪、渲染“戾气”,扭曲了社会现实,简单化了人性,表面化了社会问题。

D.作品放任情绪过度展现,刻意迎合公众的情绪与社会热点,追求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

  解析:

“追求反映社会的独到角度”这一表述不当,其不属于文艺作品“戾气”的内容。

  答案:

D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戾气”蔓延的文艺作品会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和情绪产生消极影响。

B.晚清的谴责小说,是类似“戾气”的文化,被鲁迅批评,这类作品很快就会被遗忘。

C.文艺作品中的“怨气”表现为对于社会问题或现实矛盾的挑战与对抗。

D.宣泄“戾气”的文艺作品让社会问题成为它唯一的表现,极端化社会情绪。

  解析:

“表现为对于社会问题或现实矛盾的挑战与对抗”这一表述不恰切,原文是说“将诸多抱怨加以发泄,把个人的一切不幸和困扰都变成对他人和社会的怨气”。

  答案:

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雕塑是时空的思维与表现。

时空并非为人类所造就,但却为人类所认知、运用和表现。

对于时空的形态及其意蕴的表现,从来都是雕塑艺术不曾停息的探索对象与领地。

相对于空间形体的记录与再现的写实性雕塑而言,抽象雕塑所呈现和追求的是艺术家对于非再现(非具象)世界的时空形态——以及由此而显现的对于自然宇宙和内心世界的认知与审美的关照,它超越了自然主义及古典的写实主义对于外在视觉形象的记录及情节性、主题性的表述。

由此,抽象雕塑艺术的形式语言、审美方式和价值判断,成为以西方为先导的20世纪初期至中期的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内容和经验。

抽象艺术在近一个世纪的文化历程中,诸如在音乐、文学、绘画、雕塑、舞蹈和建筑领域均成就了非凡的探索与成就。

它成为人类现代文化创造中的重要形态、思维与情愫的彰显。

尽管抽象雕塑的现代发端来自西方,但作为对于时空形态的非现实性感悟以及超越纪实方式的表达,却在中国古已有之。

如魏晋时顾恺之“画论”中的“气韵”说、唐代司空图的《诗品·雄浑》中的“超以象外”说,王昌龄的《诗格》对于“意境”说的开启。

这些均说明国人自古以来对于形象、意象及境象的思维与表达中,充满了能动性、超越性和创造性的追求和能力。

其中对于“象”与“意”的哲性思辨和超然的诗性追求,均值得我们今人学习与继承。

然而西方的现代抽象雕塑的诞生并不仅仅来自纯粹的人文科学,而是植根于18世纪以来全面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影响,以及受到现代数学、制造学、机械学、心理学及精神医学等方面的发展成果的影响。

此间所形成的抽象与移情,抽象与象征,以及抽象与表现等问题和讨论范畴,均在西方的学术界和艺术界形成了重要的研究和创作成果。

这对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中国当今的雕塑艺术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并在国际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

但就抽象雕塑而言却起步较晚,若较抽象绘画在中国的呈现而言也较为滞后。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是中国传统雕塑在20世纪初期之前尚没有脱离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及叙事性雕塑的属性及概况。

其二,是由于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整体文化的现代化滞后,使得现代雕塑艺术的多元、多维度发展缺乏社会基础条件。

其三,是由于中国现代建筑与设计文化的整体性滞后与保守,而使得中国雕塑艺术的现代转型和自我突破变得困难重重。

其四,是由于中国的艺术教育和国民的现代审美文化没有得到长足的变革与多元的培育,使得绝大多数公众,包括没有经过现代艺术教育的知识分子,对于抽象艺术和抽象雕塑的接触与欣赏变得稀有和艰难。

然而,时代毕竟在发展,中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随着物质和文化环境的演化而不断变化,而今有更多的艺术家和普通人走到了抽象艺术的学习、创作与欣赏之中,寻求到不同以往的艺术经验和审美享受。

以短短的30年跨越了上千年都没有主动涉足的艺术领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演化与飞跃的过程。

其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雕塑的抽象与否或雕塑可否抽象等问题。

(摘编自翁剑青《关于抽象雕塑的一点议论》)

4.下列关于“抽象雕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抽象雕塑是艺术家对非再现(非具象)世界的时空形态的呈现和追求。

B.抽象雕塑是艺术家对自然宇宙和内心世界的认知与审美的反映。

C.抽象雕塑超越了对于外在视觉形象的记录与情节性、主题性的表述。

D.抽象雕塑超越了自然主义及古典写实主义的表现形式,其发端来自西方。

  解析:

“其发端来自西方”这一表述不严密,原文是说“抽象雕塑的现代发端来自西方,但作为对于时空形态的非现实性感悟以及超越纪实方式的表达,却在中国古已有之”。

  答案:

D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近一个世纪以来,抽象艺术在音乐、文学、绘画、雕塑、舞蹈和建筑领域都进行了非凡探索,并取得了成就。

B.抽象雕塑艺术的形式语言、审美方式和价值判断是20世纪初期至中期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内容和经验。

C.抽象雕塑对于时空形态的非现实性感悟以及超越纪实方式的表现手段,在中国古代也有相类似的存在。

D.西方现代抽象雕塑的诞生源自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影响,也深受18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影响。

  解析:

“是20世纪初期至中期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内容和经验”这一表述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原文说“成为以西方为先导的20世纪初期至中期的现代主义艺术的重要内容和经验”,“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艺术”是两个不同概念。

  答案:

B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抽象雕塑的发展相对滞后。

B.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对于形象、意象及境象的思考与表述,体现出丰富的能动性、超越性和创造性。

C.中国国民对于抽象艺术与抽象雕塑的欣赏的艰难,受制于艺术教育的不足与现代审美文化培育的落后。

D.中国雕塑艺术实现现代转型和自我突破,关键在于加速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整体文化的现代化。

  解析:

该项表述过于绝对。

根据原文所述,中国雕塑艺术实现现代转型和自我突破,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并非仅在于“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整体文化的现代化”。

  答案:

D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自古以来,哈尼族都是修沟造渠,引高山森林中的泉水来灌溉梯田,水沟开挖量巨大,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个人或村寨往往不能独立承担。

哈尼人就户与户联合或者村与村联合,一起挖沟引水,通过出资的多少和投入的人力的多少核定每个村寨、每一户的分水量大小。

为了能够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水源,避免发生水纠纷,哈尼人发明了分水木刻来进行分配。

分水木刻,哈尼语称“欧斗斗”,它是选用板栗树、黑果树等材质坚硬的木料,在木料上刻出底部同样平整但宽窄度不一凹槽的一根横木。

尽管在哈尼族分水制发明和形成的时代并没有所谓“技术美”这样的名词出现,但实际上技术美的审美形态已经存在。

技术美的内涵首先由技术品表现出来。

人们创造任何一个技术品,都是具有实用性的。

分水木刻作为分水制度的物质载体,是哈尼人为了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而创造的工具,起到了准确计量各块梯田用水量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

分水木刻放置于每个水沟的分叉处,水要分几条沟就在分水木刻上刻几个凹槽,不同宽窄的凹槽决定了每个子水沟所灌溉梯田水量的大小,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约定的用水量。

哈尼人还以长方体为形状标准来制作分水木刻,长方形的设计,比其他形状更能防止水流的溢出,进一步提高了分水的准确性,且用料最省,是实现分水功能的最大化的典型形式。

可见,分水木刻作为一种技术品,不仅具备了实用性,还具有了美的形式。

分水制是指哈尼族经过村与村,户与户集体协商,根据挖沟时投入的人力、物力来确定每块梯田的水流量大小的民间制度。

分水制约定,投入多者,分水木刻凹槽宽,水流大,反之,投入少者,凹槽窄,水流小。

为了确保凹槽计量单位的统一和准确,一般哈尼人还约定以某人的右手掌四指根部宽度为一基准单位,按照之前的协商结果对水流量进行分配,对用不了一个用水单位的,则缩减为一指、二指、三指进行细分,其中排除用小拇指宽度进行计量。

照各家权益定制出的划有不同刻度的木刻,安放在各家田块的入水口,随着沟水流动调节了各家各户的用水,如此公平合理而又科学的制度,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水量供给。

分水制虽然是一种抽象概念,但它与分水木刻有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内容与其外在形式的相互统一,不可避免地以技术美的形态表现出来。

分水制度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哈尼人代代相传,凝聚的已经不仅仅是生产技术,而是人的情感,对待分水制已经不仅是对实用功能的欣赏,更是对对象存在的审美。

在现代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分水制还一直在沿用,它一方面使生产劳动的效率得以提高和完善;另一方面使分水的模式更趋于合理,更具有系统性和易于管理,给哈尼人带来了巨大的好处,符合哈尼族群体共同利益诉求。

因此,分水制也渐渐和审美主体使用上的满意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愉悦感和轻松感,构成了技术与审美的有机统一。

(摘编自王馨《哈尼族梯田分水制审美浅析》)

7.下列关于“分水木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分水木刻,在哈尼族语中称为“欧斗斗”,是哈尼族为了避免水纠纷,进行公平、公正、合理分配水源的方法。

B.分水木刻是在横木上刻出底部同样平整但宽窄不一凹槽表示水量大小,既有实用性的价值,又有技术美的价值。

C.分水木刻是分水制的物质载体,能够准确计量各块梯田的用水量并合理分配,是我国较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

D.分水木刻以长方体为形状标准制作,这种设计与其他形状相比,既能防止水流溢出,提高分水的准确性,又能节省用料。

  解析:

“较早”混淆时间,应该是“最早”。

  答案:

C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分水木刻代表分水制的发明和形成,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技术美”这一个名词,但是,哈尼族人在发明制作时就已经认识到了其审美形态的存在。

B.分水木刻放在每个水沟的分叉处,有几条水沟就在分水木刻上刻几个凹槽,每个不同宽度的凹槽决定了每块梯田的用水量,从而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量。

C.分水制是哈尼族集体协商的分水约定,它是根据挖掘沟渠时投入的人力、物力的多少来决定每村、每户、每块梯田的水量大小的,多投入就凹槽宽,反之亦然。

D.为了进一步确保凹槽计量的统一和准确,哈尼族人还以某人的右手四指根部宽度为基准进行分配,若不够一个用水单位,则依次递减一指,以此类推。

  解析:

A张冠李戴,“已经认识到了其审美形态的存在”错,“实际上技术美的审美形态已经存在”应是作者的看法,而非“哈尼族人”。

B偷换概念,“得到充足的灌溉量”错,原文是“得到约定的用水量”。

D混淆是非,“依次递减一指,以此类推”错,“缩减”并不是“递减”。

  答案:

C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哈尼族修渠灌溉梯田,由于开挖沟渠的工程量大,投入的人力、物力多,因此,单个人、户、村难以完成,于是他们就联合挖沟引水灌溉梯田。

B.任何技术品的出现,最初都应首先考虑的是其实用性,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就会考虑其审美价值,哈尼族的水分木刻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品。

C.作为抽象概念的分水制,一旦与分水木刻这一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构成内容与外在形式的统一,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了技术美的形态。

D.自古至今,哈尼族人一直沿用这种分水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分水模式更趋合理化,更具有系统性和易于管理。

  解析:

无中生有,“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就会考虑其审美价值,哈尼族的水分木刻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品”,原文中没有这样的信息。

  答案:

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作为一种有着深厚意蕴的艺术形式,任何一个地方的戏剧都与当地民众潜意识中的审美习惯与伦理诉求有着隐秘关联。

今天,坐在封闭的现代剧场中的中国观众,也许对其潜意识中从传统而来的审美趣味并不了然,但对舞台上那些让他非常舒服的表现,却有着敏锐的感受。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中国风格”的内在原因。

这一问题在当前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变得更加迫切。

越来越密切的文化交流,必然使中国话剧人对于西方戏剧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对于中国话剧的民族化方向也有更为清醒的认识——越是在全球化的条件下,民族化的方向,也就越显得可贵。

正因为艺术风格根植于深层的美学精神,所以,消化西方戏剧的美学和吸收中国戏曲的精神是并行不悖的探索。

寻找传统戏曲美学精神进入当代戏剧的路径,自然也是探索话剧中国风格的路径。

显而易见,这种探索不仅仅是在剧本创作上,更多的是探索用什么样的舞台呈现方式,用什么样的表演方式,表现当代中国人的形象和故事。

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还大量存在着对于戏曲表达方式以及传统美学的概念化图解。

面对厚重的历史传统,创作时一句“以现代人的观点重新阐释”显得太过轻飘,在舞台实践中将戏曲的一些表演方式简单直接移植,也显得过于草率。

实际上,当代话剧要在舞台上实现戏曲的美学精神,需要的是细腻的转化而不是概念的挪用和形式的拼贴。

“细腻”包含细致和精确两层意思,需要长久的实践,需要一点一点地拓宽思路。

在近些年的话剧舞台上,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严肃有益的实践。

比如导演林兆华在《老舍五则》中,让演员们以一种静止的姿态存在于“空”的舞台上,这种静止不是纯粹的静止,而是如同中国水墨画,静中蕴藏着动,以动来凸显静。

比如导演田沁鑫在其话剧近作《青蛇》中,与两位有着戏曲功底的年轻女演员共同创造了一种舞台表演的新方式,不露痕迹地将戏曲身段运用到表演上来。

观众不一定会感觉到戏曲身段,但一定会感受到一种熨帖的美。

从这些细腻但却深刻的话剧实践中,我们或许可以逐渐发现,中国戏曲美学不仅承受住了西方20世纪戏剧观念一次次的冲击,而且在话剧舞台上正强硬地生长着现代意义。

我们今天大致可以做这样的总结:

首先,舞台呈现上,话剧的舞台调度借鉴戏曲,不仅实现叙事的功能,本身也有一种美学呈现,这种呈现从焦菊隐的《茶馆》那恢弘大度的开篇一路走来,在今天与中国的水墨精神越来越融会贯通;其次,传统戏曲演员的精湛技艺也逐渐融入话剧的表演中,现代戏剧的表演实践已然超越“要不要斯坦尼”的争议,而是逐渐深入到表演的内在,找到以表演之美创造角色的道路。

中国传统之美,蕴藉于传统思想、伦理以及生活方式之中,偏重于空灵写意的感悟;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剧场内,观众对于戏剧结构的完整性又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当然,这二者并不冲突。

只是,它要求我们对二者的渊源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悟。

如果说布莱希特因为误读了中国戏曲,在20世纪中叶达到德国叙事剧的巅峰,那么中国的话剧也会在整严结构的约束下,将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融入进来,创造真正属于当代中国的风格。

(摘编自徐鹏飞《中国风格从哪里来:

艺术风格根植于深层美学精神》)

10.下列不属于戏剧需要“中国风格”的原因的一项是

A.戏剧是一种具有深厚意蕴的艺术形式,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民众潜意识中的审美习惯与伦理诉求。

B.中国观众尽管对潜意识中因袭的传统审美趣味可能不甚了然,但对舞台上体现的中国风格会有敏锐感受。

C.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受日愈密切的文化交流的影响,中国话剧人对于西方戏剧的理解越来越深入。

D.艺术风格植根于深层的美学精神,吸纳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精神进入当代戏剧,这是探索话剧中国风格的路径。

  解析:

该项所述内容与题干“为什么需要‘中国风格’”无关。

  答案:

C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前大量存在着对于戏曲表达方式及传统美学的概念化图解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B.将戏曲表演方式简单直接移植,或“以现代人的观点重新阐释”,都是对历史传统的背弃。

C.中国戏曲美学历经西方20世纪戏剧观点的多次冲击,在话剧舞台上正彰显出现代意义。

D.话剧的舞台调度借鉴戏曲,既可以实现叙事的功能,而且其本身也是一种美学呈现。

  解析:

“都是对历史传统的背弃”这一表述夸大其辞,原文是说“简单直接移植”是“草率”的,而“以现代人的观点重新阐释”是“轻飘”的。

  答案:

B

1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当前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与日愈密切的文化交流使得中国话剧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话剧只有走民族化方向才能走向世界。

B.对话剧中国风格的探索,就是对以什么样的舞台呈现方式、用什么样的表演方式表现当代中国人的形象和故事的探索。

C.现代戏剧表演实践已经逐渐深入到表演的内在,迈上以表演之美创造角色的道路,它超越了“要不要斯坦尼”的争议。

D.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剧场内观众对戏剧结构完整性有苛刻要求,因此中国话剧只有接受整严结构的约束,才能创造出当代中国的风格。

  解析:

A“中国话剧只有走民族化方向才能走向世界”这一表述于原文无实据。

B表述不够完整,“对话剧中国风格的探索”还应该包括“剧本创作”。

D强加因果,原文说“中国的话剧也会在整严结构的约束下,将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融入进来,创造真正属于当代中国的风格”。

  答案:

C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现代艺术成为一种生存方式

王岳川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这样定义艺术精神:

“艺术是由人创作并为了人的一种活动。

”这种活动的使命感使人觉悟到“将光明投向人的内心黑暗中去——这就是艺术家的使命”。

艺术是人创造的,而且只对人有意义。

人寻找着生命和世界的意义,并在这寻找中生成新的生命和意义,现代主义诗歌是这种“世界图景”和人生境况的直接呈现。

只有人能关心人,也只有艺术才对人言说,给人以安慰、寄托和温暖的承诺。

艺术似乎成为人的最好的创造方式或逃避方式,成为人的富于人性的选择方式和存在方式。

现代艺术不仅成为一种生存的抗争,也不仅是人生的表达和吁求,而且直接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成为生存本身。

因此,对现代主义艺术乃至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评价,必须以整个世界的终极价值为参照系,而那种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一棍打死的态度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

因为人们绝非仅仅是突发奇想,异想天开,以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去取代过去典雅、宁静、超迈、优美的希腊古典艺术,也绝非仅仅只是为文化批判这一狭隘目的。

透过艺术形式的纷繁和纷繁的艺术现象,可以看到,这一切涉及一个极为深邃而且极为重要的问题:

他们要力图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带来震颤,启明在异化现象日趋严重的境遇中麻木的心灵,进而叩问个体的有限生命如何寻得自身的生存价值意义。

因为正如柏拉图所说,“给不确定者以确定”,乃是生命永不安息的根据和生成的根据。

唯有生命的感性直觉,方能将它追求的不确定之物确定下来,唯有艺术才能救护正在不断失落的人类感性诗意生命。

现代艺术将“形式”放在本体论地位上,形式作为艺术的生存方式展示出梦幻般的确定性、不确定性以至多样性。

这种用“形式”的不懈求新求异求变,不仅直接标示出艺术存在与生命流变的同形同构,而且标示出艺术以其感性生命所带来的鲜活流动、生生不息,造成生命力的一次次冲击力。

事实上透过现代西方艺术王国那“各领风骚一两年”的变幻,透过那对自由生命把握的焦渴,透过那对艺术新形式的无边追求,所表征出的恰恰是人无所依持的存在的不安定思绪,企求以形式来固定确立某种可以为生命所把握的价值。

也许,这就是艺术中传达出的当代人的本真处境。

然而,问题似乎并没有如此简单。

因为当个体生命因超验神性世界的消逝,而获得存在的绝对性以后,生命本体得到了空前的肯定和张扬。

同时,在艺术的烛照中,在自由生命活力冲撞下,生命本身活力连带其僵化的一面:

丑恶、昏昧、浑浊都一起得到肯定,生命本身成了终极价值,再也没有另一个终极价值——神性的眼睛审视着生命没有涤净的原始性。

于是,生命所有的力量和野性都可以徜徉于市,都可以得到生命的瞬间沉醉。

总体上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遗传编码传递密码,它规定了某种文化的基本指纹。

西方艺术精神构成不是平面的,而是有其文化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大体说来,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是“文本精神”,第二层是“个体精神”,第三层是“文化精神”,第四层是“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