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阔的疆域.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805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1辽阔的疆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辽阔的疆域.docx

《1辽阔的疆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辽阔的疆域.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辽阔的疆域.docx

1辽阔的疆域

教学目的:

1、能指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相邻的海洋。

3、能对照中国政区图,在空白地图上填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行政中心。

初步识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4、能运用地图说明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能运用有关图表资料,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

教学难点:

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

教学用具:

1、电脑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从本学期开始,我国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

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海陆洋位置和所在半球。

[出示板书课件]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 地理位置

[展示电脑投影] P2图1.1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图

[提问]  

1、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什么?

我国在哪个半球?

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

我国在哪个半球?

[指图归纳并板书] 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引导] 再从地球仪上观察我国位于哪个大洲?

与哪个大洋相邻?

[指图归纳并板书]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小组讨论] 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P3活动1和活动2)

我国没有寒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只有少数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活动] 完成P4活动3

国土位置的优越性

发展农业生产

略(由学生发挥)

对外交往合作

海陆兼备,既能在北部、西部、西南部与欧亚邻国进行陆上交往,也能利用东部沿海优良港湾进行对外海上交往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东临太平洋,海洋环境多样,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近42个纬度,岛屿众多,盐场、渔场;有海底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海上交通便利

其它

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过冷、过热的地区很少,利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

 

我国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国土面积也很大,哪些数据可以说明我国国土辽阔呢?

[P5活动2]1、陆地领土:

960万平方千米;

2、管辖海域面积:

300万平方千米

3、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000千米

[讨论]P5活动3

南北纬度跨距大,气候差异显著,北方冬季长而寒,南方没有真正的冬季,东、西经度跨距大,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每相差15个经度,时间相差1小时,所以乌苏里江撒满金色的晨光时,帕米尔高原仍是夜间。

[P4图] 请同学上台指出我国15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领土大的好处:

人类活动的空间大,利于综合国力增强;自然条件多样,物产丰富;国防的腹地宽广;风土人情地域差异大,文化丰富多彩。

 

 

[练习]

1、我国位于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亚洲的    部,东临     洋。

陆上领土面积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三。

2、我国是:

 A、世界最大的国家  B、海陆兼备的国家  C、少数地区在北极圈以北  D、西濒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3、讨论: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哪四个海,为什么说我国既是陆上大国,又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

4、在P4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上按逆时针方向找到15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5、利用P2图1.1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反思教案

 

营口六中——高永太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

2、培养学生阅读并使用行政地图的能力,

3、通过课件的演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保卫祖国、热爱祖国的意志。

教学重点:

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

教学关键:

以行政区划拼图游戏的方法,开展小组竞赛。

使学生在愉快、激烈的氛围中完成对本节重点的掌握。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中国行政区划拼图

 

课前反思:

 

1、对于前一节的复习尽量快一点,免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过早的衰退。

2、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联想性的学习上,并鼓励学生以爱国的热情来熟悉祖国的每一个省份。

3、全班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比赛,按比分评价小组的合作性、个人的参与性、学习的积极性。

相信学生们一定会很愉快的开始和进入本节课热烈的学习中来,争取让这一节课成为学生们本学期最喜爱的一节课!

不仅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他们的将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课堂程序:

 

复习: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情境创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自己是营口人,那么谁能详细的说说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是哪里?

例:

P—7

【展示投影】【讲授】(“中国政区图”。

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7页)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

二、34个省级行政单位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展示投影】

(1)认形状:

教师用投影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投影和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利用区域轮廓,让学生发挥主动的充分自己的想象,作似物形象比喻,把抽象的材料加以形象化,把祖国版图轮廓想象成一只报晓的雄鸡,傲视东方,东北三省是雄鸡的头,新疆、西藏是雄鸡的尾巴,台湾、海南是雄鸡的脚。

黑龙江似一只飞翔的天鹅,吉林似人参,辽宁像犀牛头,山西似平行四边形,陕西似一个跪着的兵马俑,湖南、江西像两个侧面情侣的头像……。

把各省区的轮廓图形类比为各种便于识记的图形。

(我想:

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形成心里的地图。

(2)定位置:

在投影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显示出不同颜色,显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举2个例子。

(3)找邻居:

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显示出省份名称。

(4)查缺补漏——歌诀

把行政区总结归纳成歌诀让学生方便记忆。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港澳青陕甘。

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大家看,这样一首小小的歌诀就把我国的各省都包括进来了,多么的简练啊!

其实,我国聪明的劳动人民早就给各个不同的省份起好了一个“小名”——行政区简称

 

【板书】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展示投影】【讲授】

简称的由来

河北——冀

山西——晋

江苏——苏

安徽——皖

福建——闽

江西——赣

河南——豫

湖北——鄂

湖南——湘

重庆——渝

贵州——黔-贵

云南——滇-云

甘肃——陇-甘

请几名学生指出电脑显示的地图中各省份的简称。

(这几个不太好记的,强调一下)

 

【展示投影】

学生练习:

分组竞赛练习1

拼图:

请4个小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优先鼓励中、差生参加)估计进行3轮。

 

全体抢答练习2

简称:

投影点击各省,请最先抢答的同学回答该省的简称。

 

【小组评价】

对每小组的综合发挥、参与性、积极性、得分情况给予充分肯定,给优胜组加学习红旗一面。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课后反思:

 

1、复习时间:

复习阶段时间有点长了,在第3个班级的复习时间掌握的是最好的,大概有4~6分钟。

2、联想性学习:

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联想性的学习上,并鼓励学生以爱国的热情来熟悉祖国的每一个省份。

这一点效果还可以,但没有预计的好。

对此,别的中、老教师说法不一。

我想我的语言组织的还有些问题。

承接的不够好?

3、分组拼图比赛:

全班同学分组进行拼图比赛,这一点效果很好,每位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有的学生因为没能展示自己而着急,另外时间也不够充足了,没办法。

以至于下课的时候还有学生不肯走,一个劲的要求自己亲自来挑战一下。

可见效果是非常好的,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今后的教学中也要不断尝试,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全体抢答练习,这一环节本来是预备性的,竟然也成为了学生踊跃参加的一个活动。

收到了令我振奋的良好效果!

5、这节课总体看来效果很好,感觉上学生普遍很认真,积极性也很高,大都愿意参与进来。

但实际的学习效果究竟如何,我不敢确定。

课后问了两个学生,问:

这节课怎么样?

答:

挺有意思的。

问:

记住了吗?

答:

差不多吧。

我还是挺满意的。

等考试来检查吧。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范围和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及邻国,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中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逐步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像能力。

2.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空间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学会搜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激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

2.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

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省级行政区的分布。

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疆域和邻国示意图”、“中国地形图”。

中国四端点的景观图

教学模型:

中国政区拼合模型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收听歌曲“歌唱祖国”的录音]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宽广美丽……”,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会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土究竟有多大呢?

它在地球上的位置如何呢?

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以便更深入地认识我们可爱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师生交流:

中国地理可能涉及的内容。

进行新课:

师:

你们知道怎样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吗?

一、位置优越

师生交流:

阅读“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探究中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1.大部分在温带

(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地图上的赤道和20oW,160oE经线,学生归纳中国的半球位置。

生:

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学生观察地图,估算中国南北所跨的纬度。

师生交流:

中国南北跨纬度大。

(教师提示高、中、低纬的划分和五带的划分,师生讨论中国的纬度位置特点。

师生交流:

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比较分析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分组陈述讨论结果:

a、俄罗斯纬度较高,寒带面积较广。

b、巴西纬度较低,热带面积广。

c、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兼备

学生观察地图,找到亚洲、太平洋和中国,分析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

生: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中国与日本、蒙古的海陆位置,比较分析中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分组陈述讨论结果:

a、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四面环海的岛国。

b、蒙古位于亚洲东部,是距海较远的内陆国。

c、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师:

三国海陆位置的差异显著,导致这些国家的气候、农业生产的不同,并对贸易、交通、海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进一步对比,讨论,完成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点。

发展农业生产    

对外交往与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其他    

学生总结:

二、国土辽阔

(在教师的启发下,师生交流国土的含义以及所包含的内容。

师:

国土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陆、领海和领空的总称,通常涉及领陆和领海。

师生交流:

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排位(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引导学生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上,计算我国的东西距离和南北距离。

师:

中国的国土辽阔,不同的地方差异明显。

学生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中国疆域示意”图,展示搜集的资料,介绍我国领土的四端点及其东西晨昏差异和南北季节差异。

1、领土四端

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2、东西晨昏差异及原因

由于我国东西所跨经度范围广,当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上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在最东端的乌苏里江已经是撒满了阳光的清晨。

3、南北季节差异及其原因

由于我国南北所跨纬度范围广,当南方的海南岛进入春耕农忙季节时,北国的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师:

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陆上邻国众多。

学生活动:

阅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内容。

○1用色笔勾描陆上国界线。

○2从朝鲜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找出中国的14个陆上邻国。

师:

我们既有辽阔的陆地领土,还有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学生活动:

阅读“中国的疆域示意”图,勾描祖国大陆海岸线,找出中国濒临的四海一洋以及台湾岛、海南岛等。

师:

广阔的海域、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学生活动:

读“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

结合教材第6页“活动4”,启发学生从资源、经济、军事等方面探究我国领土面积大的好处。

总结:

作业:

板书: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设计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何玉华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关于这点,我想强调一下,以前的教材虽也提到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海和内海等,但并没有明确提到“海洋大国”这个概念。

原来一提到我国国土时,往往学生想到的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现在从增强全民海洋意识出发,补充或者说强调了海洋国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这也是我们应该向学生特别强调的。

3.要求学生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通过我国位置优越、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

教学准备

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课时安排

本节共分3课时。

“位置优越”、“国土辽阔”和“34个省级行政区”各用1课时。

34个省级行政区可另加1节课练习。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进行升旗仪式,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

活动一:

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活动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

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最北端最南端到了哪里……

教师归纳:

其实,爱祖国是不需要理由的,无论她博大或狭小、贫穷或富裕,我们都一样爱他。

因为我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因为我的血管里流淌着中国人的血,因为这里有我的亲人、朋友,有我熟悉的一切。

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他感到自豪。

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的建设她。

从今天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通过这样的一段导入语,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高潮,营造出一种健康向上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高昂的进入中国地理的学习。

1.位置优越

(谜语激趣)请同学们猜谜语,谜语是: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由于初一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

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中国在地球上位置示意,让学生分别说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

但对这幅图的理解,对有的同学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

因为在这幅表示立体地球的平面图中,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的比例似乎太不成比例了。

有学生就说,我还以为赤道是北极圈呢!

所以我用的是地球仪,请学生上来在地球仪上画出赤道的位置和东西半球界线的大致位置,再说出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就不难了。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1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就可以。

平时要求学生做到“左图右书”,哪怕学校没有挂图都关系不大。

位置问题讲完,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

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引出第3页活动题。

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老课本中有直接的文字叙述,现在放在活动题中。

这里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将学生分作两大组,每组讨论一小题。

采用前后桌同学一起讨论的形式,推荐代表发言。

通过与几国对比,在讨论中得出结论。

归纳如下:

活动第1题──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果觉得比较抽象,也可举一些例子,如我国北方和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北方适宜种植小麦、花生、甜菜,而南方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甘蔗;北方水果主要有苹果、梨,南方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

活动第2题──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①东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地区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如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现在的“亚欧铁路大陆桥”都经过我国西部与中亚相通。

活动第3题的表格中最后一项“其他”,我想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综合考虑,那就是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如海滨风光、内陆沙漠、北国冰雪、海南热带风光等等。

2.国土辽阔

包括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

陆地国土中要求掌握一是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二是四至点,三是陆上疆界,四是陆上邻国。

四至点的教学,采用结合图1.4再归纳成歌诀的形式让学生速记: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说明:

曾母暗沙只是一个暗礁)很形象,学生立刻就可记住。

然后结合第5页活动题2让学生动手量算东西端距离和南北端距离,和活动题3,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部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说明我国国土南北和东西跨度比较大,或者说纬度和经度跨度大。

)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因为初一新教材有关时区的知识已删去了,所以只要跟学生解释说东边时刻比西边时刻早就行了。

通过这两个活动题,加深对我国国土辽阔的印象。

陆上疆界还有后面的海上疆界,请学生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中用笔描出来。

用红笔沿逆时针方向描出陆上国界线,用蓝笔由北向南描出大陆海岸线,而且将它们的长度与赤道相比,再进一步加深对我国之“大”的印象。

邻国的教学,先让学生沿逆时针找出陆上邻国和自北向南找出海上邻国,老师再介绍一个口诀记忆:

“十四邻国陆上环,俄国蒙古和朝鲜;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尼不丹缅老南。

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然后让学生比赛记忆口诀,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

增强学生的兴趣,便于学生掌握知识。

海洋国土中要求掌握东临四海一洋,领海和内水面积,管辖的海域面积,主要的岛屿和群岛,大陆海岸线,以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内海、领海宽度12海里课本上没提及,但还是向学生介绍一下为好,说明渤海和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内海。

领土、领海、内水和管辖的海域面积等这些概念我认为也应向学生稍作介绍。

领海、内水是完全享有主权的,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后者则享有管辖权。

我国可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国土面积的1/3,说明我国是个海洋大国。

它们是我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

要树立寸土必争的领土观念,寸海不让的海洋观念。

事例材料:

2001年4月1日8时36分,美国军用侦察机向三亚外海抵近侦察,我军某部派两架飞机对美机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中方飞机在离我邻海104海里处正常飞行,美机突然大动作转向,撞我一部飞机尾部,致使我机失控坠海,飞行员王伟英勇牺牲。

美机肇事后,未经中方许可,闯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

请同学们思考:

美机的行为是否侵犯了我国的主权?

为什么?

王伟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随后阅读阅读材料“美丽富饶的祖国海洋”。

最后活动题4让学生讨论我国领土面积大的好处。

也可让学生补充一些不利的地方,培养学生要辩证地看问题。

如边界很长,国防建设上就会有许多困难;领土很大,但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也不少,不利于全国统一、繁荣……

3.34个省级行政区

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还要辨认34个省级行政区的相对位置,在教学上是个难点,其难不在“深”而在于“多”。

因此,老师必须合理安排,多花心思,采用一些方法教学生巧记、妙记,记得有趣、记得牢固。

下面是我的一些方法:

首先我是利用一幅巨大的木制的中国政区挂图(虽然有些古老,但很好用,很直观),按照课本P8活动题中按方位将我国分作7个区域来讲34个省级行政区位置的。

每讲到一个区域,都会同时辅以许多记忆方法多方面加深印象。

⑴首先根据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简单的图形帮助记忆,如东北3省呈一斜线排列(东北—西南走向);黄河中下游4省2市,分别以太行山和黄河为特征对称分布;长江中下游6省1市以长江为特征南北大致对称排列;南部沿海以临海为特征呈一线东西排列;西南3省三角排列等等。

⑵根据形状单个记忆:

如黑龙江省似昂首的天鹅;内蒙古自治区像展翅的雄鹰;山东省像跪着的骆驼(或乌龟);陕西省像一个跪着的兵马俑;山西省像一片树叶,或不太规则的平行四边形;江西省近似倒三角;广东省有向南伸出的长鼻子,似大象在喝水;台湾省像香蕉;海南省像菠萝;云南省状似开屏的孔雀;青海省像奔跑的兔子,青海湖是它的眼睛;甘肃省形状很特别,中部狭长,两头大,有学生说像米老鼠,等等。

亦可根据自己意愿想象。

⑶根据已知的相关重要地理事物记忆(山脉、河流、湖泊、半岛、北回归线等):

山西与陕西之间以黄河巨大的“几”字右边竖部分为界;黄河从山东注入渤海,长江从上海注入东海,珠江从广东注入南海;洞庭湖以南、以北分别是湖北、湖南;太行山以东、以西分别为山东、山西;辽宁、山东、广东都有向海洋凸出的大半岛;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区;面积最大的是新疆维吾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