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807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docx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

《〈论语〉选读》第一、二、四、十四课备课思考

      

             《论语》及其教学

一,《论语》的历史价值: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1、一般来讲,《论语》是中国散文的开始——语录体散文:

    语录体、对话体散文(《论语》《墨子》)

    对话体、篇章式议论文(《孟子》《庄子》)

    专题性论辩文(《旬子》《韩非子》)

2、口语性:

上古时代人们的口语。

3、文学性:

文学价值很高。

4、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综合性:

5、文化长河中的经典性。

    正是因为〈论语〉在中国文学史与文化史以及思想史、哲学史等反面的经典性,〈论语〉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二、《论语》进入中学教学的意义:

1、中国文化发展的形势所趋:

   ⑴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而中国的文化源头即在《论语》;

   ⑵道德有继承性,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是社会最容易接受的,因而也最容易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铺垫和国家凝聚力的来源。

  ⑶经过“批林批孔”等歪曲历史的“运动”,处在西化的狂潮中,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

  ⑷国学传播机构渐渐兴起,而且得到了家长和青少年的响应;传媒的国学讲坛开始火爆,吸引了许多听众和读者;

  ⑸社会普及领域通过各种渠道对中国典籍的宣传,唤起了人们对传统的亲近感,也激起了人们了解传统的兴趣;

 

⑹有长远效应的国学典籍教育,真正使国学深入人心的渠道,应当是基础教育,通过语文课程来实现。

    在此形势下,《〈论语〉选读》应运而生。

2、《论语》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3、《论语》语言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是语录体散   

      文的典范,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

4、《论语》陶冶性情,吸取智慧。

5、《论语》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6、现实生活中人性的缺失。

         《论语》是千年万年之经典,虽经波折,但始终存活,在国学兴起之时,《论语》有必要进入中学教学。

三、关于《〈论语〉选读》的编排问题

1、初中教材中已经有的〈论语〉篇章,高中《〈论语〉选读》不再选入,避免重复;

2、注释详细,附带翻译,降低学习难度;

3、教材共15课,分成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

3、每课后面都有相关的文章链接:

  第一课:

“中华文明是追求道德的文明”

  第二课:

“礼教思想之变本加厉”

  第三课:

“中国知识分子:

从政治到人生”

  第四课:

“孔子的政治品格”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的内涵”

  第十五课:

“孔子的价值本源观”

   《论语》进入语文教材,有特定的编排体系,当然,进入语文课程的《论语》,必有它特定的解读角度。

 

四、解读《论语》的途径:

      解读《论语》有不同角度,解读途径也是多样。

      ⑴从对人及人的生活的关怀角度来解读:

        如:

“节用而爱人”“仁者爱人”等

      ⑵从政治(政治原则与社会治理)角度来解读:

         如: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⑶从教育(教育原则以及教育方法等)角度来解读:

         如:

“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等等。

      ⑷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解读:

          不仅包括《论语》对文学的看法与观点,还可以分析《论语》的文学性、艺术性等。

 

   ⑸从哲学的角度来解读:

   《论语》中所反映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角度。

   ⑹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解读:

 除上述几个角度而外,还可以从美学角度、从思想史角度、从史学角度等方面来解读。

 

          总之,解读《论语》的角度很多,每个人读它,都可能找到自己所喜欢的方面。

作为教学,我们应当注意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想素质入手,适当把握中国古代的文化、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以之培养学生的素养。

          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把握和处理教材。

五、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

          尊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或者说应该过去了;反孔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或者说也应该过去了。

尊孔就是以孔子为偶像而极力崇拜,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这样就会堵塞探索真理的道路,阻碍社会的进步。

反孔就是对孔子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这也就违反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现在我们的任务是研孔、评孔,对孔子进行研究,进行分析,进行评论。

                                   ——张岱年          

      尽管对《论语》的解读有不同的角度与途径,但我想,对它的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的基本理念来教学,特别是对正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就更应该如此。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们应从“语文”的字、词、句、段、篇等基础做起。

      就《〈论语〉选读》整本书的教学而言,我想,我们应把握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把握必要的实词及虚词的意义及用法;了解必要的古汉语句式;培养文言文翻译能力;

     ——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积累文言阅读基本功

2,明确《论语》所选篇章的思想意义,初步懂得一些人生哲理,并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

    ——对学生从情感方面进行熏陶。

4,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

   ——增强语文智力,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分“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

     “基础要求”是指名句名段的背诵积累、常用文言字词意义与用法的理解以及句段篇的翻译、课文内容的解读等难度稍低的要求。

     “发展要求”主要指初步理解《论语》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及作用。

(三)教学建议: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

     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属文言文;

     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语录体散文文体;

     从内容上说,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涵盖范围很广。

  因此,《〈论语〉选读》教学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

文字、文章和文化。

     如下表:

注意:

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

 分说:

   一、二、三、四、十四、十五课

        备课设想

一、这六课核心内容的分布情况简述:

第一课:

“为政以德”——孔子的德政主张,即政治原则;

第二课:

“克己复礼”——孔子的礼治主张,即社会治理主张;

第三课:

“待价而沽”——孔子积极的入世态度;(属自读课文)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第十四课:

“中庸之道”——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孔子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的哲学基础。

第十五课:

“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天道观。

(属自读课文)

二 对这六课教学的教学建议:

1、注意落实文言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文言阅读基本功;

2、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原文,加强对原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注意结合孔子所生存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与评价孔子及孔子的思想;

4、注意引导学生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5、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认识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智力。

第一课:

为政以德

一【教学目标设想】

    1.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设想理由: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与理解;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

          设想理由:

对文言阅读基本功的培养;

    3.背诵重点语段。

          设想理由:

着重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要求】

 

(一)基本要求:

1.背诵篇目:

2.1、2.3、1.6章“丘也闻有国有家者”至“而在萧墙之内也”部分。

     除此,还可加上13.6、2.19两章。

     理由:

常用,更是理解孔子德政思想的核心篇章。

2、重点掌握“必、用、社稷、相、国家、年、劝”等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共、道、齐”等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理由:

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去甚远,属于特殊词语,但又是常用词语。

必: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如果)

用: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费用)

相: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

年:

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年成不好,灾荒)

劝:

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努力)

共: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通“拱”,环绕。

道:

道之以政……道之以德(通“导”,训道)

齐:

齐之以行……齐之以礼(整治,整顿)

3.词语理解:

      “民免而无耻”“节用爱人”“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代汉语与古汉语词意义的区别)

      “祸起萧墙”“分崩离析”“鸣鼓攻之”“既来之,则安之”

     (现今常用语)

    理由: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词语间的区别。

4.结合课文,说说孔子提出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是什么。

    理由:

课文内容的理解。

发展要求

1.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

    理由:

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把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及政治原则。

 

2.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贫富”的含义。

   理由:

正确并深刻理解孔子的德政思想,承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三【教学建议】

     1、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条件,所以,除参阅课文注解外,对课本未加注解而学生不能解释的词语要稍加疏通。

有些固定短语成为汉语成语或者熟语的,可古今参照,让学生明白其意义。

如:

围绕“为政以德”的内涵而涉及到的为政者的基本素质概念:

德行、教化、诚信、平和、仁爱、秩序、重民、端正等。

     2、学习要求里“发展要求”的内容,诸如“正确地理解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较深地领会孔子所提出的‘均贫富’的含义”,可以分条学习掌握。

建议教师能够触类旁通,连类而及,把各段内容统一在“为政以德”这个主题下。

      本章节中孔子讲为政,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者说是政治原则。

如:

 ①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②“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

“教之。

③“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④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⑤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⑥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⑦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⑧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四【课堂讨论题目设计】

讨论问题一: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明确: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

      “均贫富”是从百姓角度讲的,“去食”是从为政者的角度说的。

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件,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

讨论问题二:

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来告诉孔子?

    明确: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可各抒己见。

    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文人兼武职带兵的。

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

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件事做得不对,但又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吃不准,于是两个人来试探孔子的意向。

讨论问题三:

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明确:

孔子的理由有三:

   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

   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

   三是颛臾乃社稷之臣,不当伐。

      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

      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

      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

 

讨论问题四: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明确: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

“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均贫富”和“均无贫”的“均”词典义都是“平”,但到了“均贫富”和“均无贫”这两个不同的句子里,却有不同的解释。

探究问题五: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原则是怎样的?

明确:

孔子所讲的为政,指的是政治原则。

作为思想家与圣人,他是在提供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政者、正也”。

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

本章节中,孔子明确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身正”,则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次,没有必要“杀无道以就有道。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这样,孔子自然就反对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统治者自身做出榜样就是对百姓最好的教育。

再次,为人之道即是为政之道,行己之道即是处群之道。

不仅是双方兼顾,实则是二者合一。

就政治言,治人者与治于人者同是人,惟职责应在治人者,不在治于人者。

其位愈高,其权愈大,则其职责愈重。

故治人者贵能自反自省,自求之己。

若不明斯义,不能修己,徒求治人,不知立德,徒求使民。

人道不彰,将使政事惟在于争权位,逞术数,恣意气。

覆辙相寻,而斯民日苦。

五【写作实践】

     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更强调以法治国。

治国以“德”为重还是以“法”为重?

结合本课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见仁见智,重德治也罢,重法治也罢。

或者德法共用也好,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二课:

克己复礼

一【教学目标设想】

  1.理解“礼”与“仁”含义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设想理由:

对文章主体内容的把握与理解;

    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设想理由:

对文言阅读基本功的培养;

    3.背诵重点语段。

          设想理由: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要求】

(一)基本要求:

   1、背诵12.1、3.1、16.2、13.3章。

      有条件的话,可加12.11、1.2、3.3等章。

      理由:

常用,也是理解孔子礼治思想的核心篇章,增强学生的古文化底蕴。

    2、重点掌握“归、希、奚、阙如、弟、期、目、诸、女”等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归: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赞许)

      希: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通“稀”,少)

      奚: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什么)

              子之愚也!

奚其正?

(哪里)

       阙如: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空缺,指留着不表示意见或不做处理)

      弟: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敬爱兄长)

              有事,弟子服其劳(子弟)

      期: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延续的时间,时期)

             钻燧改火,期可已矣(jī,整一年)

      女:

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通“汝”,你)

      有条件的话,可加上:

理解“君、臣、父、子”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理解古汉语中名词活用为动词与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一些规律;把握“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等主谓倒装的句式特点。

      理由:

古汉语语言基础知识。

 

(二)发展要求:

1.明确“礼”与“仁”、“礼”与“孝”的关系。

      理由: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2.了解孔子所提出的克己复礼、所主张的君臣关系与宋儒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主张的联系与区别。

     理由:

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并深刻理解孔子的礼治理论及礼治思想,批判地吸收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①克己复礼为仁。

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八佾(yì)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④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脚。

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⑥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⑦(宰)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四【课堂讨论题目设计】

讨论问题一:

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

    明确:

    1,孔子认为,“礼”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即“仁”是“礼”的内核。

(17.11: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3.3: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

     2,“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也就是说,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

      

探究问题二:

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

   明确:

孔子在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的情况也同样应该反对。

而宋儒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则把君臣父子关系片面化与绝对化,即只讲臣子的义务,而不讲君父的责任。

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五【写作实践】     

     孔子认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与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有什么矛盾?

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个人实际,谈谈看法,写一篇不少于200字。

  注意:

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可能是见仁见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三课:

待价而沽

(自读课文)

一【教学目标设想】

    1.理解孔子“待价而沽”的内容实质以及它的精神内涵。

          设想理由: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与理解;

    2.掌握一些常用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包括文言语段的翻译与理解。

          设想理由:

对文言阅读基本功的培养;

    3.背诵重点语段。

          设想理由:

着重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学习要求】

 

(一)基本要求:

1.要求背诵9.5、13.10、15.20、9.13、8.13、15.4等章。

     理由:

平时常用,也是理解孔子礼治思想的核心篇章,增强学生的古文化底蕴。

2、重点掌握“沽、见、知、归、与”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并训练文言标点。

      理由:

古汉语语言基础知识。

 

沽: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

       诸?

(卖掉)(9.13)

见: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拜见)(3.24)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xiàn,出仕)(8.13)

       阳货欲见(拜见)孔子,孔子不见

       (见面)(17.1)

知: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通“智”,明智。

)(17.1)

归: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kuì,通“馈”,赠送)(17.1)

与:

岁不我与(等待)(17.1)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9.5)(参与)

3.正确理解“笃信好学”“道不同,不相为谋”“岁不我与”等熟语。

     理由:

常用语。

4.正确理解孔子的处世态度。

     理由: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与感悟。

发展要求

1、孔子积极入世态度的动机。

      理由:

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孔子的处世态度,培养学生正确而积极的人生观。

2.孔子言与行之间的关系。

     理由:

培养学生良好的言与行关系。

 

三【教学建议】

     1、学习要求中“基本要求”的各项,力求学生在自觉的阅读中实现,教师可作适当的引导。

     2、学习要求里“发展要求”的内容,可以分条学习掌握。

建议教师能够紧扣课文内容引导,并把各段内容统一在“孔子积极的入世态度”这个主题下。

      本章节中,孔子说“待价而沽”,讲的是积极的入世态度。

如:

①子畏于匡,曰: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9.5)

②天生德于予,桓魋(tuí)其如予何?

(7.23)

③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13.10)

④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5.20)

⑤“沽之哉!

沽之哉!

我善待贾者也。

”(9.13)

⑥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8.13)

⑦道不同,不相为谋。

(15.40)

⑧“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吾将仕矣”(17.1)

  对于课文后面的解读题目,可以作为师生讨论的话题,讨论思路可以参阅教师用书。

四【课堂讨论题目设计】

探究问题一:

孔子为什么热心于仕途?

这和他用行舍藏的主张有没有矛盾?

     明确:

孔子热心于仕途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大致为如下几点:

  1,“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即力求用世的态度,救世的自觉性。

如9.5、7.23章。

  2,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

如15.20章。

  3,从政的强烈自信。

如13.10章。

    主要在第一点方面。

这中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

探究问题二:

结合孔子的生平,并结合本课所学,孔子在言与行方面是否统一?

      明确:

从言方面来说,孔子是积极入世的;从行的方面来说,也更是积极的入世的,他一生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孜孜不倦地寻求施展抱负的舞台。

这种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探究问题三:

如何理解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思想主张?

    明确:

这是开放性的题目。

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五【写作实践】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强调言行合一,知行合一。

但现代社会中并不乏言行不一之人。

你对言与行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看待的?

请以“言与行”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