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843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与会计财管.docx

财务与会计财管

《财务成本管理》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能够反映企业不致于用借款分红的最大分派股利能力的指标是()。

A.现金股利保障倍数B.股利支付比率C.留存盈利比率D.每股营业现金流量

2、假设A公司在今后不增发股票,预计可以维持2002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不断增长的产品能为市场所接受,不变的销售净利率可以涵盖不断增加的利息,若2002年的销售可持续增长率是10%,A公司2002年支付的每股股利是0.5元,2002年末的股价是40元,股东预期的报酬率是()。

A.10%B.11.25%C.12.38%D.11.38%

3、当证券间的相关系数小于1时,分散投资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投资组合机会集曲线的弯曲必然伴随分散化投资发生B.投资组合报酬率标准差小于各证券投资报酬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数C.表示一种证券报酬率的增长与另一种证券报酬率的增长不成同比例D.其投资机会集是一条曲线

4、利用贴现现金流量法确定目标企业价值时,贴现率的确定()。

A.是考虑了投资风险后,目标企业要求的最低必要报酬率B.并购方企业自身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C.并购方投资于目标企业的资本的边际成本D.目标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5、某公司生产联产品A和B。

7月份发生加工成本650万元,分别生产了50吨的A产品和70吨的B产品,其中A产品的价格为15万元/吨,B产品的价格为25万元/吨,若采用售价法,A产品的成本为()。

A.243.75B.406.25C.195D.455

6、下列有关标准成本责任中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本责任中心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B.成本责任中心有时可以进行设备购置决策C.成本责任中心有时也对部分固定成本负责D.成本责任中心不能完全遵照产量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产量

7、沉没成本是以下列哪项财务管理原则的应用()。

A.双方交易原则B.自利行为原则C.比较优势原则D.净增效益原则

8、假设A证券的预期报酬率为10%,标准差为12%,B证券预期报酬率为18%,标准差为20%,A证券B证券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5,若各投资50%,则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为()。

A.16%B.12.88%C.10.26%D.13.79%

9、某企业在生产经营淡季资产为1000万,在生产经营旺季资产为1200万。

企业的长期负债,自发性负债和权益资本可提供的资金为900万元。

则该企业采取的是()。

A.配合型融资政策B.激进型融资政策C.稳健型融资政策D.均可

10、有关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应当是续营价值与清算价值中较高的一个B.一个企业继续经营的基本条件,是其继续经营价值超过清算价值C.依据理财的“自利原则”,当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大于清算价值时,投资人通常会选择继续经营D.如果现金流量下降,或者资本成本提高,使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清算价值,则企业必然要进行清算

11、某厂辅助生产的发电车间待分配费用9840元,提供给供水车间5640度,基本生产车间38760度,行政管理部门4800度,共计49200度,采用直接分配法,其费用分配率应是()。

A.9840/(38760+4800)B.9840/(5640+38760+4800)C.9840/(5640+38760)   D.9840/(5640+4800)

12、已知利润对单价的敏感系数为2,为了确保下年度企业不亏损,单价下降的最大幅度为()。

A.50%B.100%C.20%D.80%

13、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

A.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B.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C.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D.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

14、下列有关现金回收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如果各年的现金流量相同,则现金回收率为回收期的倒数B.对于长期资产来说,现金回收率近似于内含报酬率,即接近于实际的投资报酬率C.现金回收率允许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D.现金回收率便于不同投资规模的部门间投资获利能力的比较

15、与建立存货保险储备量无关的因素是()。

A.缺货成本B.平均库存量C.交货期D.存货需求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投资组合风险和报酬的表述正确的是()。

A.除非投资于市场组合,否则投资者应该通过投资于市场组合和无风险资产的混合体来实现在资本市场线上的投资B.当资产报酬率并非完全正相关时,分散化原理表明分散化投资是有益的,原因在于能够提高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对其风险的比值,即分散化投资改善了风险—报酬率对比状况C.一项资产的期望报酬率是其未来可能报酬率的均值D.投资者绝不应该把所有资金投资于有效资产组合曲线以下的投资组合

2、使用当前的资本成本作为项目的折现率应满足的条件为()。

A.项目的预期收益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收益相同B.项目的风险与企业当前资产的平均风险相同C.项目的资本结构与企业当前的资本结构相同D.资本市场是完善的

3、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相对于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而言具有以下特点()。

A.建立众多的间接成本集合B.同一个间接成本集合中的间接成本是基于同一个成本动因所驱动C间接成本的分配应以成本动因为基础D.不同集合之间的间接成本缺乏同质性

4、下列有关外部融资敏感分析表述正确的有()。

A.股利支付率越低,融资需求对销售净利率的变化越敏感B.在任何情况下,销售净利率越大,外部融资越小C.销售增加额会对外部融资有影响D.销售净利率越低,融资需求对股利支付率的变化越敏感

5、下列有关平息债券价值表述正确的是()。

A.平价债券,利息支付频率对债券价值没有改变B.折价债券:

利息支付频率提高会使债券价值上升C.随到期时间缩短,必要报酬率变动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D.在债券估价模型中,折现率实际上就是必要报酬率,折现率越大,债券价值越低

6、企业价值评估与项目价值评估的区别在于()。

A.投资项目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企业的寿命是无限的B.典型的项目投资有稳定的或下降的现金流,而企业通常将收益再投资并产生增长的现金流,它们的现金流分布有不同特征C.项目产生的现金流属于企业,而企业产生的现金流属于投资人D.项目投资给企业带来现金流量,而企业给投资主体带来现金流量,现金流越大则经济价值

7、在计算速动比率时,要把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的原因包括()。

A.可能存在部分存货已经损坏但尚未处理的情况B.部分存货已抵押给债权人C.可能存在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存货估价问题D.存货可能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

三、判断题

1、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主要区别在于经济利润扣除债务利息也扣除了股权资本费用()。

2、公司预计明年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固定成本为1600万元,则其安全边际率为20%,销售利润率为8%()。

3、公司采用逐期提高可转换债券转换比率的目的是促使债券持有人尽早转换为股票()。

4、无效集,是比最小方差组合期望报酬率还低的投资机会的集合。

它们比最小方差组合不但报酬低,而且风险大()。

5、按随机模式要求,当有价证券利息率下降时,企业应降低现金存量的上限()。

6、标准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的依据是确信标准成本是真正的正常成本,成本差异是不正常的低效率和浪费造成的()。

7、投资中心的资产额为100000元,资本成本为20%,剩余收益为10000元,则该中心的投资报酬率为20%()。

8、某企业去年的销售净利率为5.73%,资产周转率为2.17;今年的销售净利率为4.88%,资产周转率为2.88.若两年的资产负债率相同,今年的权益净利率比去年上升()。

9、财务杠杆系数不受股份数量的影响()。

10、某种产品用三个生产步骤产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本月第一生产步骤转入第二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1500元,第二生产步骤转达入第三生产步骤 的生产费用为2000元。

本月第三生产步骤发生的费用为1000元(不包括上一生产步骤转入的费用),第三生产步骤月初在产品费用为800元,月末在产品费用为600元,本月该种产成品成本为4700元()。

四、计算题

1、发行在外的股票有1000万股,股票市价20元,账面总资产10000万元。

2003年销售额12300万元,息税前利润2597万元,资本支出507.9万元,折旧250万元,年初营运资本为200万元,年底营运资本220万元。

目前公司债务价值为3000万元,平均负债利息率为10%,年末分配股利为803.95万元,公司目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2%;公司平均所得税率30%。

要求:

(1)计算2003年实体流量。

(2)计算2003年实体流量可持续增长率。

(3)预计2004年至2006年销售收入每年增长10%,预计息前税后利润、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和折旧与销售同步增长,预计2007年进入永续增长,销售收入与息前税后利润每年增长2%,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与销售同步增长,折旧与资本支出相等。

2007年偿还到期债务后,加权资本成本降为10%,通过计算分析,说明该股票被市场高估还是低估了?

2、某企业全年需用某种零件22000件,每件价格为3元,若一次购买量达到4000件以上时,则可获3%的价格优惠。

已知固定订货成本每年为1000元,变动订货成本每次30元,固定储存成本每年为5000元,变动单位储存成本1.5元/年。

如自行生产,每件成本为2.5元,每天可生产100件,每天耗用62.5件,固定的生产准备费用每年1200元,变动每次生产准备费用300元,自制零件的单位变动储存成本1.4元,固定储存成本每年为5000元。

要求:

(1)企业每次订购多少件才能使该零件的总成本最低?

外购零件的总成本为多少?

(2)若自制该零件,应分多少批生产,才能使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

(3)比较企业自制与外购的总成本,应选择何方案?

3、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

A公司2003年度

单位:

万元

项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55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资金流量净额

-8115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90

四、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

-8490

补充资料: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

4000

加:

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

5

固定资产折旧

1000

无形资产摊销

80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40

待摊费用减少(减:

增加)

-10

预提费用增加(减:

减少)

-10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

收益)

-500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减:

收益)

100

财务费用

200

投资损失(减:

收益)

-100

存货减少(减:

增加)

-50

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减:

增加)

-2400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

减少)

-1000

其他

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55

2、现金净增加情况:

现金的期末余额

4580

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0万元,2003年该公司的资产总额是5000万元,资产负债率40%。

要求:

(1)计算该公司的销售现金比率与现金债务总额比率、净收益营运指数、现金营运指数。

(2)对公司的收益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原因。

(3)若该公司目前的贷款利率为8%,该公司理论上最大负债规模。

4、A企业20×2年7月1日购买某公司20×1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10万元,票面利率8%,期限5年,每半年付息一次的债券,若此时市场利率为10%,计算该债券价值.若该债券此时市价为94000元,是否值得购买?

如果按债券价格购入该债券,此时购买债券的到期实际收益率是多少?

5、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800件,期末在产品200件。

原材料费用在各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

月末在产品资料见下表:

各工序的定额工时

各工序的定额材料耗用量(公斤)

盘存数(件)

1

40

100

60

2

30

50

100

3

10

10

40

合计

80

160

200

要求:

(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各项目的完工率及各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2)填写下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表。

项目

原材料

工资及福利费

制造费用

合计

分配前的费用金额

182615.56

74900

112350

369865.56

分配率(单位成本)

完工

产品

数量

金额

期末

在产品

数量

金额

五、综合题

1、企业拟投产一新项目,预计新项目产品的市场适销期为4年,新产品的生产可利用原有旧设备,该设备的原值220万,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为6年,已使用1年,按年数总额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残值为10万。

目前变现价值为150万,四年后的变现价值为0。

生产A产品需垫支营运资金,其中所需垫支营运资金,一部分可利用因规格不符合B产品使用而拟出售的材料,并已找好买方。

该材料原购入价值为10万,协商的变现价值为5万,因此投产A产品可使企业减少材料账面损失5万元,假设4年后材料变现价值与账面净值均与现在一致。

此外还需追加垫支的其他营运资金为10万。

预计A产品投产后A产品本身每年会为企业创造40万元的净利润,但A产品的上市会使原有B产品的价格下降,致使B产品的销售收入每年减少2万元,从而会使B产品本身所能为企业创造的净利润减少。

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40%。

预计新项目投资的目标资本结构为资产负债率为60%,新筹集负债的税前资本成本为8.33%;该公司过去没有投产过类似项目,但新项目与一家上市公司的经营项目类似,该上市公司的β为2,其资产负债率为50%,目前证券市场的无风险收益率为5%,证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为10%。

要求:

通过计算判断该新产品应否投产。

2、某公司20×1年有关资料如下:

20×1年12月31日单位:

万元

资产

金额

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额

与销售收入的关系

现金

200

变动

应付费用

500

变动

应收账款

2800

变动

应付账款

1300

变动

存货

3000

变动

短期借款(利率5%)

1200

不变动

长期资产

4000

不变动

公司债券(利息率8%)

1500

不变动

股本(每股面值1元)

100

不变动

资本公积

2900

不变动

留存收益

2500

不变动

合计

10000

合计

10000

公司20×1年的销售收入为10000万元,销售净利率为10%,20×1年分配的股利为800万元,如果20×2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为20%,假定销售净利率仍为10%,所得税税率为40%,公司采用的是固定股利比例政策。

要求:

(1)预计20×2年的净利润及其应分配的股利。

(2)按销售百分率分析法,预测20×2年需从外部追加的资金

(3)若从外部追加的资金,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A,以每股市价50元发行普通股股票;B,发行利率为9%的公司债券,计算A、B两个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假设追加投资不会影响原有其他条件);

(4)若预计追加筹资后新增息税前利润为200万元,若不考虑财务风险,确定公司应选用的筹资方案。

《财务成本管理》参考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

1、D

2、D

解析:

因为满足可持续增长的相关条件,所以股利增长率为10%

R=

=11.38%

3、D

4、C

5、C

解析:

A产品的成本=

=195

B产品的成本=

=455

6、C

7、D

8、B

解析:

=12.88%

9、B

10、D

11、A

12、A

解析:

利润变动率÷单价变动率=2单价变动率=(-100%)÷2=-50%

13、B

14、C

15、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BC3、ABCD4、AC5、ACD6、AB7、ABC

三、判断题

1、√2、√3、×4、√5、×6、√

7、×

解析:

剩余收益=资产额×(投资报酬率-资本成本)10000=100000(投资报酬率-20%)投资报酬率=30%

8、√

9、√

10、×

解析:

该种产成品成本为3200元。

(2000+1000)+800-600=3200(元)。

四、计算题

1、答案:

(1)息前税后利润=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2597×(1-30%)=1817.9(万元)

净投资=资本支出+营运资本增加-折旧摊销=507.9+20-250=277.9(万元)

实体流量=息前税后利润-净投资=1817.9-277.9=1540(万元)

(2)净利润=(2597-3000×10%)×(1-30%)=1607.9(万元)

资产净利率=

=

=16.08%

留存利润比例=1-

=50%

实体流量可持续增长率=

=

=8.74%

(3)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增长率

10%

10%

10%

2%

息前税后利润

1817.9

1999.69

2199.659

2419.6249

2468.0173

-资本支出

507.9

558.69

614.559

676.0149

689.5352

(营运资本)

220

242

266.2

292.82

298.6764

-营运资本变动

22

24.2

26.62

5.8564

+折旧

250

275

302.5

332.75

689.5352

自由现金流量

1694

1863.4

2049.74

2462.1609

折现系数(12%)

0.8929

0.7972

0.7118

预测期实体现金流量现值

1512.57

1474.322

1459.0049

企业实体现值=1512.57+1474.322+1459.0049+

×0.7118

=4445.8969+21907.076=26352.97(万元)

股权价值=26352.97-3000=23352.97

每股价值=23352.97/1000=23.35(元/股)

由于公司目前的市价为20元,所以公司它被市场低估了。

2、答案:

(1)经济批量=

=938(件)

按经济批量订货时存货总成本为:

存货总成本=年订货成本+年储存成本+年购置成本

=1000+5000+

+22000×3=73407.12(元)

按享受折扣的最低订货数量订货时的存货总成本为:

存货总成本=1000+22000/4000×30+5000+4000/2×1.5+22000×3×(1-3%)

=73185(元)

因为享受折扣时的总成本比经济批量时更低,所以每次应订购4000件。

(2)陆续供货时的经济批量为=

=5014(件)

22000/5014=4.4(批)

自制该零件时,应分4.4批生产,才能使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之和最低。

(3)自制的总成本:

TC=22000×2.5+1200+5000+

=55000+1200+5000+2632.49=63832.49(元)

因为自制的总成本低于外购的总成本,所以应选择自制方案

3、答案:

(1)销售现金比率=1355/10000=0.1355

现金负债总额比=1355/(5000×40%)=0.6775

(2)非经营税前收益=500-100-200+100=300

经营活动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损益=净利润-非经营税前损益×(1-所得税率)

=4000-300×(1-33%)=3799(万元)

经营现金毛流量=经营活动净收益+长期资产的折旧与摊销=3799+5+1000+80+40

=4924(万元)

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非经营所得税哦=1355+300×33%=1454(万元)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活动净收益/净收益=3799/4000=0.95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毛流量=1454/4924=0.30

该企业收益质量从净收益营运指数来看,该公司的收益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即主要是靠经营收益来增加企业净利润,但从现金营运指数来看,收益质量不够好,原因在于应收账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存货占用增加,导致实现收益占用了较多营运资本,使收现数额减少。

(3)理论最大负债规模=1355/8%=16937.5(万元)

4、答案:

(1)此时债券价值=100000×4%×(P/A,5%,7)+100000×(P/S,5%,7)

=4000×5.7864+100000×0.7107=94215.6(元)

因为债券价值大于市价,所以该债券值得购买。

(2)94000=100000×4%×(P/A,i,7)+100000×(P/S,i,7)

设贴现率i1为5%,4000×(P/A,5%,7)+100000×(P/S,5%,7)=94215.6>94000设贴现率i2为6%,4000×(P/A,6%,7)+100000×(P/S,6%,7)=4000×5.5824+100000×0.6651=88839.6<94000

利用插值法

(i-5%)/(6%-5%)=(94000-94215.6)/(88839.6-94215.6)i=5.04%

债券到期名义收益率为10.08%

债券到期实际收益率=(1+10.08/2)2-1=10.33%

实际投资收益率=(1+10.08%/2)2-1=10.33%

5、答案:

(1)原材料各工序的完工率及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完工率=(100/160)×100%=62.5%

第一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60×62.5%=37.5

第二工序完工率=(100+50)/160×100%=93.75%

第二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93.75%=93.75

第三工序完工率=[(100+50+10)/160]×100%=100%

第三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40×100%=40

各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37.5+93.75+40=171.25

工资福利费及制造费用的完工率及约当产量

第一工序完工率=[(40×50%)/80]×100%=25%

第一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60×25%=15

第二工序完工率=[(40+30×50%)]/80×100%=68.75%

第二工序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68.75%=68.75

第三工序完工率=[(40+30+10×50%)/8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