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928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11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docx

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16篇复习要点

中考文言文基本篇目

九年级下册:

(一)《曹刿论战》《左传》

本文选自《左传》,《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保留了我国自公园前722年以后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

二、古今异义词:

1、小大之狱古义:

案件。

今义:

监牢。

2、牺牲玉帛古义:

古代是指牛、羊之类用于祭祀的祭品。

今义:

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古义:

讨伐,攻打。

今义:

砍伐。

4、又何间焉古义:

参与。

今义:

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

5、肉食者鄙古义:

目光短浅。

今义:

轻视,看不起。

6、弗敢加也古义:

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

增加。

7、虽不能察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8、再而衰古义:

第二次,两次。

今义:

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

9、必以信古义:

言语真实。

今义:

书信。

10、忠之属也古义: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

忠诚。

11、可以一战古义:

可以用来。

今义:

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三、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2、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四、一词多义:

1、故:

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2、请:

曹刿请见(请求)战则请从(请让我)

3、从:

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

4、以:

何以战(凭,靠,凭借)必以分人(把)

5、之:

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公与之乘(代词,他)

五、特殊句式:

1、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2、再(鼓)而(气)衰,三(鼓)而(气)竭省略句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驰)矣。

”(鲁军)遂逐齐师。

省略句

4、夫大国,难测也,(我)惧(齐军)有伏焉省略句

5、何以战倒装句(以何战)  

六、理解性背诵: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具体指什么?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一鼓作气。

5、“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限四个字)

7、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8、本文叙述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有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这可以说是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9、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请见、请从。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1、第二段哪些句子能看出“肉食者鄙”?

公将鼓之、公将驰之

12、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3、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

这分别是:

文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七、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的“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什么?

“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什么?

“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2、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

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3、如何评价曹刿这一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军事家,论战表现出他的勇气,作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充分体现了他谨慎和丰富的军事经验。

4、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

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5、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

鲁浅陋;曹有远谋//战时:

鲁不作调查,急躁冒进;曹实地调查,抓准时机//战后:

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

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军事才能。

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答:

(1)政治方面:

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2)军事方面:

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

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7、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①为下文写庄公作铺垫②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

8、文章第2节主要内容是齐鲁两国长勺之战的概况。

9、文章第3节主要内容是战后曹刿论述战斗取胜的原因。

10、文章第2节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的品质或才能是胸有成竹、指挥从容、善于把握战机。

11、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意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12、就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只有尽心尽职才能取信于民,只有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13、曹刿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结合文章内容略作分析。

(1)有爱国心与责任感。

祖国被侵伐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作战。

(2)对作战的条件有深刻的见解。

把国君“忠”其事,取信于民作为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谋”,其见解显然高于“肉食者”

(3)有很高的说服他人的说话技巧。

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

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

14、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否定了“公”前两次的回答,这是因为“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第一次寄托于近臣的拥护,第二次寄托于神灵的保佑。

15、第三段曹刿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哪两个原因?

用自己的话概括,并概括本段文字的内容。

掌握战机,详察敌情;曹刿论述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

16、有人认为,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

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并“不鄙”的理由。

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这也就是他的可贵之处)

17、文中曹刿高超的指挥才能表现在哪些地方?

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18、“既克,公问其故”此句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结构上:

承上启下;内容上:

暗示庄公之鄙。

19、文中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和深谋远虑。

20、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

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

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

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或:

适时出击,适时追击)

21、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作答)

①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②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

22、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

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

《左传》选段在行文上,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23、曹刿为什么赞同鲁庄公战前准备的第三个条件,请简要分析。

曹刿从鲁庄公把打胜仗的希望寄托在“体察民情,尽力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方面,看到了他取信于民的思想,所以赞同。

24、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

请说说你的见解。

不是多余的,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胆识。

25、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齐师倚仗强国,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鲁国曹刿善谋,鲁军善战。

26、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深谋远虑,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把握战机。

八、开放性试题

1、根据上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像,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出战斗的经过(可以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或用自己的话叙述)。

如:

公鼓之,鲁师一鼓作气,齐师士气已竭。

2、.“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却有人常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一鼓足气”等。

想一想,你怎样运用文中的知识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源自于《左传》,原指在战场上决胜的关键是士气,古代用击鼓的方式指挥进军,而只有在第一次击鼓时才能振作军队的士气,后面几次效果就差了。

所以,成语“一鼓作气”中的“鼓”是击鼓的意思,“作”是振作。

使用中发生错误,大多是不理解成语的意思所致,知道了其中的道理,就不会用错了。

3、学习这篇文章之后,你能从曹刿或鲁庄公身上获得什么启示或明白什么道理?

(结合文章说理由)

从曹刿身上获得启示:

可从远见、爱国、责任感等方面说

从鲁庄公身上获得启示主要是从纳谏、领导与人民的关系方面说。

4、你是否赞同曹刿“夫战,勇气也”这一观点?

请谈谈你的理由。

开放性试题,谈出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观点作简要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5、参考“示例”,根据所给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

[示例]遂逐齐师——随波逐流

既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

夫大国,难测也——深不可测(高深莫测、莫测高深、心怀叵测、居心叵测、天有不测风云)

望其旗靡——望风披靡(所向披靡、所向风靡、望风而靡)

6、有人说,“长勺之战”的胜利,曹刿功不可没;但从某种意义上说,鲁庄公也有一定的功劳。

你的看法呢?

从“有功”方面答:

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

也可从“无能”方面答: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7、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8、选文阐明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什么?

请再举出一个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所应采取的战略战术原则是:

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成皋之战、昆阳之战。

9、在文中找出和《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毛泽东“敌疲我打”战术相近的句子。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彼竭我盈,故克之。

九、朗读节奏:

1、可/以一战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接受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定名为《战国策》,体裁是国别体,长于议论和叙事。

二、通假字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三、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

土地方圆今义:

名词,地点,处所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

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

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古义:

“旦日”的后一天。

今义:

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古义:

指责别人的过错。

今义:

诽谤。

5、窥镜而自视古义:

照。

今义:

偷偷地看。

6、暮寝而思之古义:

躺着。

今义:

睡觉地方。

四、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朝:

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2、私我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3、王之蔽甚矣:

受蒙蔽。

4、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5、吾妻之美我者: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五、课文内容理解: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

邹忌对徐公“孰视之”,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窥镜而自视”是为了作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3、第二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

营造了一种步步逼近的语势,一环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论证了中心。

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

5、“王曰‘善’。

”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

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

6、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或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纳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7、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一件家庭小事,即:

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

8、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他认为妻是“私我”、妾是“畏我”、客是“有求我”,故不可信。

可见他有自知之明。

9、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在“讽”齐王时,很讲技巧,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10、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王接受了谏言,并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11、从描写的角度看,第三段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它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再一次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1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13、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了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

这样写有何好处?

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

这一略一详,略得余味无穷,说得具体生动。

14、妻、妾、客三人虽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但程度有所不同,试分析三人不同的微妙动机。

妻极尽赞美是出于偏爱;妾不若妻热情,显示出畏怯的心理;客人语气更怯,是有求于人不得不敷衍逢迎。

15、从文中看,齐威王除“蔽”取得了什么效果?

在内:

虽欲言,无可进者。

对外: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战胜于朝廷。

16、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王之蔽甚矣”和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战胜于朝庭”的成效。

17、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设喻说理(类比说理)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

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18、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齐王纳谏后,朝政的弊端越来越少。

或者齐王纳谏后,需要改进的地方越来越少。

19、通过“善”“乃下令”来评价齐威王。

齐威王是一位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的明君。

20、本文妙趣横生,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说理的角度说一说本文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赞美,而应通过实际比较得出结论,并由家事联想到国事。

六、开放性试题

1、请就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示例:

内容方面:

邹忌能以自身为例,由家事巧妙地联系到国事,讽劝齐王纳谏除蔽;写法方面:

把家事和国事进行类比,推己及人,以此达到讽劝的目的。

2、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请根据“无可进者”写出“门庭若市”的反义成语。

“门庭若市”体现了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2分)

“门可罗雀”或“门庭冷落”《出师表》

3、俗话说: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忠言不一定逆耳。

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4、对文中的邹忌和齐威王,你更欣赏谁?

请简述理由。

示例一:

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有勇气,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并且他还有自知之明。

示例二:

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

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

5、邹忌的谏言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进言有相似之处,邹忌的建议是什么?

请用《出师表》中的四字词语来回答;邹忌进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建议:

开张圣听(“咨诹善道”或“察纳雅言”)

启示:

他的劝说方式,即委婉劝说,它的优点就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乐于接受。

今天的人际交往仍值得借鉴这种做法。

6、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

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7、历史上敢于直谏的贤臣和从谏如流的明君:

魏征——唐太宗;曹刿——鲁庄公;

8、历史上进谏难,纳谏尤难的反面事例:

商朝的大臣比干,他力谏商纣王不要虐待人民,被纣王剖心而死;

春秋时吴国的大臣伍子胥,他劝吴王夫差杀死越王勾践,以免后患,吴王不听,他坚决同吴王争论,最后被迫自杀;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楚怀王;西周召公——厉王。

9、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邹忌用自身小事和切身感受对齐威王委婉讽劝;诸葛亮则用奏表向刘禅直接进言劝谏。

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

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

“王之蔽甚矣“要求齐王广开言路,听取民声,关注民意;

《曹刿论战》:

“忠之属也”要求鲁庄公取信于民;

《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是希望统治者关注百姓的疾苦。

(三)《鱼我所欲也》《孟子》

一、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通假字

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

通“向”,原先,从前。

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

通“避”,躲避。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

通“欤”,吗。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

通“辨”,辨别。

三、一词多义

1、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为了。

行拂乱其所为:

做。

2、行道之人弗受:

走。

行拂乱其所为:

做(事)。

3、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感激。

4、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对于。

管夷吾举于士:

从。

生于忧患:

在。

四、理解及背诵: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

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8)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9)文中与“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例子略

  2、归纳段意:

第一段:

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

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

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3、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失其本心”。

  4、人的本心是什么?

舍生取义

  5、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

  (5)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鱼和熊掌对比//生与死对比//乡与今对比等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

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7)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比喻

(8)“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9)本文主要赞扬了什么?

批判了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10)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六、开放型试题:

1、我国历史上,许多人把文中的观点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作为自己最高道德标准来追求。

请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举一个能用本文观点来赞美的例子。

答:

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

2、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绝笔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

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观?

答:

文天祥所说话的意思是:

孔子说要“成仁”,孟子说要“取义”,惟有行为完全符合“义”的要求,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我们研读圣人贤士的著作,要从中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