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1302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docx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

2017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小学数学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共50分)

第一部分共计60道选择题,计50分,其中1~20题每题0.5分,第21~60题每题1分,试题均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A.25.12平方厘米

B.50.24平方厘米

C.150.72平方厘米

D.200.96平方厘米

2.一个比的前项是4,当它增大8时,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必须()。

A.增加4

B.增加8

C.乘3

D.乘2

3.一只鱼缸里有很多条鱼,共5个品种,至少捞出()条鱼,才能保证有五条相同品种的鱼。

A.5B.15

C.21D.25

4.用8个球设计一个摸球游戏,使摸到白球与摸不到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摸到黄球可能性大,则游戏可设计满足上述条件的白、红、黄的个数可能是()。

A.4,2,2

B.3,2,3

C.5,2,1

D.4,3,1

5.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物体是()。

A.圆柱B.圆锥

C.棱锥D.棱柱

6.小亮身高150cm,小丽身高1m,小亮与小丽身高的比是()。

A.150∶1

B.150∶10

C.150∶1000

D.3∶2

7.除法算式a÷b=c……n(b≠0),那么有()。

A.b>nB.b>c

C.n

8.把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切成8个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表面积之和是较大正方体表面积的()倍。

A.1B.2

C.4D.8

9.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有几何?

”()

A.12B.15

C.23D.35

10.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内角和的()。

A.1/2

B.1/3

C.1/4

D.1/6

11.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

()

A.因为一个数除以0的商是无穷大

B.因为0是不定式

C.因为0做除数商无法确定

D.因为任何数乘0都得0

12.把一个棱长为5cm的正方体分割成两个长方体,再在表面上涂漆,这两个长方体涂漆的总面积是()cm2。

A.25B.50

C.150D.200

13.一根绳子用去它的3/5,还剩下3/5米,则()。

A.用去的绳子较长

B.剩下的绳较长

C.用去的与剩下的一样长

D.无法确定

1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0,甲∶乙=2∶3,乙∶丙=4∶5,乙数是()。

A.48B.72

C.90D.102

15.2/5的分母增加15,要使分数的值大小不变,分子应扩大到原来的()。

A.3倍B.4倍

C.15倍D.6倍

16.王老师买课桌椅,他带的钱只可买课桌40张或椅子60把,一桌一椅为一套,那么他最多可买桌椅()套。

A.20B.24

C.25D.30

17.甲车从A地到B地需行6时,乙车从B地到A地需行10时,现甲、乙辆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驶90千米。

A,B两地相距()千米。

A.900B.540

C.360D.180

18.学校合唱队有40名学生,年龄最大的是13岁,最小的是11岁,那么其中必有()名同学是同年同月出生的。

A.2B.3

C.14D.15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正站立的人是一个对称图形

B.比10多1/2的数是

C.求三角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底和高

D.数学归纳法是完全归纳法

20.六年级同学从学校里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的博物馆,参观1小时,出馆后休息0.5小时,然后乘车0.5小时返回学校。

下面图()是同学们参观活动的行程图。

21.某企业改革后人员减少了20%,产量比原来增加了20%,则工作效率()。

A.提高了50%

B.提高了40%

C.提高了30%

D.与原来一样

22.一个长方体木块截下一段长3分米的小长方体后,剩余部分正好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长方体少24平方分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20

B.45

C.153/4

D.28

23.某商品去年5月份提价25%,今年5月份要恢复原价,则应降价()。

A.15%B.20%

C.25%D.30%

24.一堆钢管,最上层有3根,最下层有25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根。

A.208B.322C.308D.416

25.有5张卡片,上面的数字分别为0,4,5,6,7,从中抽出了3张组成三位数,其中是4的倍数的有()个。

A.11B.12

C.13D.15

26.小明以每分a米的速度从家里去电影院看电影,以每分b米的速度原路返回,小明往返的平均速度是()米/分。

A.(a+b)÷2B.2÷(a+b)

C.1÷(1/a+1/b)D.2÷(1/a+1/b)

27.下图为手的示意图,在各个手指间标记字母A,B,C,D,请你按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即A→B→C→D→C→B→A→B→C…的方式)从A开始数连续的正整数1,2,3,4,…当字母C第201次出现时恰好数到的数是()。

A.600B.601C.602D.603

28.五条直线最多将一个平面分为()部分。

A.16B.15

C.14D.13

29.仔细观察下图,1个“△”和1个“○”与()个“□”一样重。

A.8B.7C.6D.5

30.已知一个三角形ABC(如图1),如果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得到一个对称图形ADBC(如图2),如果以AC边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得到另一个对称图形ABCE(如图3)。

请你比较图2与图3的面积的大小。

()

A.图2的面积>图3的面积

B.图2的面积<图3的面积

C.图2的面积=图3的面积

D.无法确定

31.甲、乙两人玩一种获胜机会相同的游戏,每局获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约定先得5分的人赢得所有奖品,但是游戏在甲得了4分,乙得了3分的时候因故停止了。

你认为甲、乙应按以下哪种比例分配奖品?

()

A.4:

3B.2:

1

C.3:

1D.1:

1

32.如图,将标号为A,B,C,D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到标号为P,Q,M,N的四组图形,标号为Q的图形是由标号为()的正方形剪开后得到的。

A.AB.BC.CD.D

33.果园有59吨水果要运到超市销售,大货车的载重量是7吨,小货车的载重量是4吨,大货车运一趟耗油14升,小货车运一趟耗油9升,运完这些水果至少耗油()升。

A.112B.121

C.124D.135

34.如图所示,如果把容器倒过来,水面的高度是()cm。

A.6B.8C.14D.18

35.将自然数进行排列,如图所示,在这个数阵里,用长方形框出6个数(如图)。

如果框出来的6个数和是192,那么框出来的那6个数最小的那个数是()。

A.11B.17C.23D.27

36.某校举行诗词大会比赛,老师挑选了班上表现得最好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参赛。

同学们对他们获奖做了如下估计:

(1)丙得第一,乙得第二;

(2)丙得第二,丁得第三;(3)甲得第二,丁得第四。

比赛结果一公布,四人共获得了前四名,但以上三种估计,每一种只对了一半,错了一半,那么第一名是()。

A.甲B.乙C.丙D.丁

37.某公司向银行申请甲、乙两种贷款共40万元,每年需付利息5万元。

甲种贷款年利率为12%,乙种贷款年利率为14%,该公司申请乙种贷款的金额是()万元。

A.5B.10

C.30D.35

38.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收费标准:

大客车30元,小客车15元,小轿车是10元,周日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客车和小客车数量之比是5∶6,小客车与小轿车的数量之比是4∶11,收取小轿车的通行费比大客车多210元。

这天通过该收费站的小客车有()辆。

A.70B.84C.126D.231

39.小和尚每天早晨都需要到水井里提一桶水,他提空桶时每秒走3米,提满桶时每秒走2米,来回一趟需要10分钟。

寺庙和水井相距()米。

A.70B.200

C.600D.720

40.-5的绝对值是()。

A.-1/5

B.5

C.-5

D.±5

41.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676700亿元,676700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6.767×103亿元

B.6.767×104亿元

C.6.767×105亿元

D.6.767×106亿元

4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43.如图,∠A=70°,O是AB上的一点,直线OD与AB所夹的∠BOD=82°,要使OD∥AC,直线OD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至少旋转()。

A.8°B.10°

C.12°D.18°

44.如图,三角形ABC的边AC与圆O相交于C,D两点,且经过圆心O,边AB与⊙O相切,切点为B,如果∠A=34°,那么∠C=()。

A.28°B.33°C.34°D.56°

45.使二次根式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A.x>2B.x≥2

C.x<2D.x>-2

46.一元二次方程x2-4x+2=0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47.已知将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向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图像的解析式为y=x2-4x-5,则()。

A.b=0,c=6

B.b=0,c=-5

C.b=0,c=-6

D.b=0,c=-5

48.“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

A.方法B.概念

C.素材D.原理

49.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自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

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变化

50.()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A.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

B.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C.教书育人

D.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1.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之后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A.教书育人B.立德树人

C.素质教育D.云教育

52.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

A.数据与整理B.推理与证明

C.方法与语言D.计算与估计

53.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A.学生是发展的人

B.学生是自主的人

C.学生是独特的人

D.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54.“主动参与特定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是对过程()的表述。

A.经历B.感受

C.体验D.探索

55.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反映出学生()的历程。

A.发展与进步B.分析与应用C.成功与提高D.探索与创新

56.教学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反馈性原则。

A.科学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主动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57.能使学生在很短时间之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D.讲授法

58.()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A.教案B.课标C.教材D.教具

59.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A.生活习惯B.学习习惯C.生活经验D.分析习惯

60.教学过程促进了()本身的成长。

A.学生B.教育

C.教学D.教师

第二部分主观题

(共50分)

一、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6分,满分12分)

1.一张正方形桌子可以坐4个人,按照如图所示的方式将桌子拼接在一起,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两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多少人?

三张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多少人?

饭店有n张这样的正方形桌子,拼在一起可以坐多少人?

(2)某饭店有40张这样的正方形桌子,按上图的方式,每4张桌子拼成一个大桌子,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3)40张这样的正方形的桌子,若每4张桌子拼接成一个大的正方形,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2.某校六年级有150名师生参观自然博物馆,某运输公司有两种车辆可供选择:

(1)限坐40人的大客车,每人票价5元,如果坐满票价可以打八折;

(2)限坐10人的面包车,每人票价6元,如果坐满票价可以按75%优惠;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为六年级师生设计一种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并算出总租金。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满分10分)

某电视台为了解本地区电视节目的收视情况,对部分观众开展了“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问卷调查(每人只填写一项),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名观众。

(2)图2中最喜爱的“新闻节目”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百分比为(),“综艺节目”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为()。

(3)补充图一的条型统计图。

(4)现有最喜爱“新闻节目”(记为A),“体育节目”(记为B),“综艺节目”(记为C),“科普节目”(记为D)的观众各一名,电视台要从四人中随机抽取两人参加联谊活动,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列出抽到最喜爱“B”和“C”两位观众的概率。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满分14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生活中含有亿的多位数,课上利用生活资源,安排了下面的体验活动。

1.组织学生小组学习,研究数1亿颗围棋子所需的时间,先数100颗围棋子,看需要多少秒,再推算出数1亿颗围棋子所需时间。

2.借助材料,同桌合作,选择一个项目探究学习,并完成研究单。

有的同学研究1亿张纸摞在一起有多高;有的同学研究1亿枚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有的同学研究1亿粒大米重多少千克;等等。

分组交流汇报,总结探究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归纳探究结果。

3.结合学生身边的数学引发思考,如果一层楼高3米,20层楼高60米,这一亿枚硬币摞起来高度相当于20层楼的多少倍?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平时看2层楼、看20层楼有什么感受?

如果是3000多层这样的高楼呢?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中国13亿人,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的重要性。

问题:

(1)本案例值得借鉴的方面有哪些?

(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数学活动经验的主要特征的理解。

(3)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你会怎样引导学生积累和发展“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满分14分)

以“几分之几”为例,就如何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认识如2/4,7/10这样的分数,撰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段并写出该片段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要求:

(1)教学片段要有层次、有条理;

(2)设计意图要写清楚,在每个环节中具体落实了哪些“四基”和“四能”目标。

2017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小学数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部分客观题

1.【答案】B。

解析:

在一个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里,圆的直径最大为8厘米,故圆的面积是π×42≈50.24(平方厘米)。

2.【答案】C。

解析:

前项增大8,则变成12,增大为原来的3倍,则后项也应变为原来的3倍。

3.【答案】C。

解析:

此题运用抽屉原理,要保证五条相同品种的鱼,则先要保证每个品种的鱼都有四条,共5×4=20(条),此时再增加1条,则可保证有五条相同品种的鱼,故至少应捞出21条。

4.【答案】D。

解析:

摸到的白球与摸不到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则白球的个数占总个数的一半,即白球有4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则红球的个数比黄球多,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

由该物体的三视图可知,其底面应为圆形;由其正视图和左视图可知,该物体为锥形,故该物体是圆锥。

6.【答案】D。

解析:

首先统一单位,小丽身高1m=100cm,故小亮与小丽身高的比是150∶100=3∶2。

7.【答案】A。

解析:

在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8.【答案】B。

解析:

把一个较大的正方体切成8个小正方体共需要切3刀,共增加了6个大正方体的面,故8个小正方体表面积之和相当于两个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故本题选B。

9.【答案】C。

解析:

假设全部是兔,应共有足35×4=140(只),每只鸡比每只兔少两足,则共有鸡(140-94)÷2=23(只),故本题选C。

10.【答案】C。

解析: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均为45°,内角和为180°,故一个底角是内角和的45°/180°=1/4。

11.【答案】C。

解析:

若被除数不为0,除数为0,不能得到商。

如:

5÷0,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5,所以商不存在。

若被除数为0,除数也为0,则商无法确定。

如:

0÷0,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所以商不唯一。

综上,0做除数商无法确定。

12.【答案】D。

解析:

将正方体分割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该正方体的两个面,故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为6×5×5+2×5×5=200(平方厘米)。

13.【答案】A。

解析:

绳子原长为(3/5)÷(1-3/5)=1.5m,用去0.9m,还剩0.6m,用去的绳子较长。

14.【答案】B。

解析:

甲∶乙=2∶3,乙∶丙=4∶5,则甲∶乙∶丙=8∶12∶15。

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0,则甲、乙、丙三个数之和为210。

乙数是210×[12/(8+12+15)]=72。

15.【答案】B。

解析:

2/5的分母增加15变成20,是原来的4倍,故分子也应该变成原来的4倍。

16.【答案】B。

解析:

设王老师带的钱为“1”,则桌子的价格是1/40,椅子的价格为1/60,一套桌椅的价格为1/40+1/60=1/24,所以最多可买1÷(1/24)=24(套)。

17.【答案】C。

解析:

设AB相距“1”,则甲速度为1/6,乙的速度为1/10,两者速度差为1/15,两者速度和为4/15,故两者相遇时已经行驶了15/4小时,实际上甲车比乙车速度快90÷(15/4)=24,所以AB相距24÷(1/15)=360(千米)。

18.【答案】A。

解析:

此题运用抽屉原理,年龄最大的是13岁,最小的是11岁,可知学生均是出生在某连续的三年中,三年有36个月,构造36个“抽屉”,把40个人放进36个“抽屉”里,则40-36=4,则一定存在同一个抽屉里有两个人,故必有2人是同年、同月出生的。

19.【答案】D。

解析:

A项,人不是一个严格的对称图形;B项,存在歧义,在该选项中1/2可以表示一个数字,也可以表示10的一半;C项,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还有很多,坐标法计算、海伦公式、向量法、三角函数法、利用内切圆的半径或外接圆的半径等;D项,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推理结构是先证明n=1时结论成立,再假设n=k时结论成立,经过推导证明n=k+1时结论也成立,进而得出n为任意自然数时该结论都成立,所以数学归纳法是完全归纳法。

20.【答案】A。

解析:

学生从学校出发乘车0.5小时来到离学校5千米的博物馆,此时图像应为离校距离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参观1小时和出馆休息0.5小时的过程图像应为随着时间的增大,离校距离不变,均为5千米;最后乘车0.5小时返回学校,此时图像应为离校距离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减小。

由此易得,本题图像应为A项。

21.【答案】A。

解析:

工作效率=120%/80%=150%,所以工作效率提高了50%。

22.【答案】A。

解析:

截掉一个长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是少了截掉部分的4个相同的小长方形侧面,故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6平方分米,又因为长为3分米,所以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分米,原长方体的体积为2×2×(2+3)=20(平方分米)。

23.【答案】B。

解析:

假设商品原价为100,可列式[100×(1+25%)-100]/[100×(1+25%)]=20%,即应降价20%。

24.【答案】B。

解析:

自然堆码的钢管,当每层均比下面的一层少1根时,钢管数量最多。

由最上层有3根、最下层有25根可知,有23层。

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得,这堆钢管最多共有[(3+25)×23]/2=322(根)。

25.【答案】D。

解析:

三位数能被4整除,则该数字的末两位一定能被4整除,那么末两位可能是04,40,56,60,64,76。

若末位为04,40,60,则百位各有3种可能;若末位为56,64,76,则由于百位数字不能为0,则各有两种可能,故组成的三位数中,共有3×3+2×3=15个数字是4的倍数。

26.【答案】D。

解析:

令路程为“1”,则往返所花的时间为1/a+1/b,那么平均速度为两趟的路程2除以所花的时间,即2÷(1/a+1/b)。

27.【答案】D。

解析:

由题干中的循环方式(A→B→C→D→C→B→A→B→C…)可知,该循环周期为6,每个周期内C出现两次,则出现第201次C时,共完成了100个完整的周期,在第101次周期的第三个字母再一次出现C,故有第201次出现C时数字为600+3=603。

28.【答案】A。

解析:

当五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交点不重合时分割的区域是最多的。

1条直线能将平面分成2部分,2条直线最多能将平面分成4部分,3条直线最多能将平面分成7部分,4条直线最多能将平面分成11部分,……,n条直线最多能将平面分成an部分,满足等式an=an-1+n,即an=(n2+n+2)/2。

所以,a=(25+5+2)/2=16。

29.【答案】A。

解析:

令△的重为“1”,由天平1可知○重为5/3,故由天平2可知□重为1/3,易得天平3右端应有8个□。

30.【答案】C。

解析:

在图2中,由于△ABD是由△ABC对称得到,故S△ABD=S△ABC,所以图2的面积=2S△ABC;同理,图3的面积=2S△ABC。

故图2的面积=图3的面积。

31.【答案】C。

解析:

若游戏不停止,乙若想先得5分,则需要在接下来的两局游戏中均获胜,由于两人在每局比赛中获胜的概率均为0.5,则乙在接下来的两局游戏中均获胜的概率为0.5×0.5=0.25,则乙先得到5分的概率为0.25,故甲先得到5分的概率为0.75,所以甲、乙两人应按0.75∶0.25=3∶1的比例分配奖品。

32.【答案】C。

解析:

图形P对应正方形B,图形Q对应正方形C,图形M对应正方形A,图形N对应正方形D。

33.【答案】B。

解析:

大货车平均运一吨耗油2升,小货车平均运一吨耗油9/4升,所以优先选择大货车运,大货车运完8趟后,剩下的3吨由小货车运一趟,则总耗油112+9=121(升),大货车运完7趟后,剩下的10吨由小货车运3趟,则总耗油98+27=125(升)。

可见,大货车运的次数越少则总耗油量越大,故运完这些水果至少耗油121升。

34.【答案】C。

解析:

同底、同体积的圆锥和圆柱高的比为3:

1,所以把容器倒过来的高度为(30-24)+24×(1/3)=14(cm)。

35.【答案】D。

解析:

设最小的数为x,则6个数之和为x+(x+1)+(x+2)+(x+8)+(x+9)+(x+10)=192,解得x=27。

36.【答案】C。

解析:

(2)(3)中关于丁的名次估计不能同时为真,则

(2)与(3)中前半句不能同时为假,即必有一真,即第二为丙或甲,则

(1)中后半句必为假,前半句为真,即丙为第一。

37.【答案】B。

解析:

此题可用十字交叉法进行求解,公司每年贷款的平均年利率为5/40=12.5%,

,由此可知,该公司申请甲种贷款的金额与乙种贷款的金额的比为3:

1,易得该公司申请乙种贷款共10万元。

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