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1321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docx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

试论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屈原情结”

李珺平

  1 何谓屈原情结?

  在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心灵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情结。

它象莲藕一样悄悄种植、萌芽、生长,不被察觉,却无声无息地模塑着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标准形象。

这就是屈原情结。

  屈原情结类似于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荣格(Jung)所说的原型(Prototype),更类似于弗洛依德(Freud)所说的情结(Complex)。

为了省略篇幅,笔者不打算对荣、弗二氏的有关理论进行回顾,只想作以简单说明。

屈原情结虽借用情结二字但并不包含先天的生理因素,同样,它虽有原型的意蕴但并不通过遗传因子复制。

在本文里,它指中国文人士大夫内在心理中的一种文化烙印。

在中国文化的氛围中降生,受其辐射并被浇灌,久而久之,外在的文化就会侵入大脑,沉积下来,变成内在的绝对命令和质量细密的心理动力丛簇。

它凝结一团,图戳在中国文人士大夫内心深处,是引发痛苦、导致呻吟的病灶,又是躁动不安、随时准备与外界刺激相呼应以酿成某种惨怛凄厉的呐喊的带电云团。

每当社会结构有所错动,它就以各种形式并借助各种人物表现出来。

无疑,屈原情结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奇特的现象之一。

  中国文人士大夫,不管是政治家、思想家,还是文学家,不管是王子大臣,还是一介布衣;作为个人,他可以有自己的情绪、意志,甚至奋斗目标,可是一旦作为集体人(即整体的中国人或民族的代言人),并被此情绪所攫,他就丧失了个人的自由,而成为被无形之手所操纵的傀儡。

他徘徊叹息、激烈悲怆,或高蹈卓行、郁郁终生,用语言或行动指向既定的目标。

这个目标表面似乎是他个人的,实则是中华民族冥冥中所渴望所期待的——不管所带来的结果是好是坏,是拯救还是毁灭。

  进入21世纪门槛之际,中华民族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这是一个契机,又是一个十字路口。

如何反思并清醒屈原情结的是与非,以精粹的养料而不是以杂质培植新时代的中国人,以便夺回中华民族已经失掉很久的辉煌?

是当前每一个中国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

  2 屈原情结的儒家基础及人类学、生物学意义

  此情结以屈原命名,却不始自屈原。

对它来说,屈原只具有符号意义。

就象一张纸币,其价值由所代表的含金量而定。

  屈原情结根源于周公所创立、孔子所维护并宣扬的以孝、忠为核心的爱家、尊上、护国的礼乐原则。

在周公那里,这种原则只是一种草创。

它把家族内部每个人对族长的爱戴、服从规定为神圣的责任和义务,并以严密的等级制和强化了的个体(在下者、为卑者)牺牲精神,来保障其实施。

【1】在生产力十分低下,又以武力初取殷纣天下,诸侯虎视眈眈,族内亦觊觎王位者之时,【2】礼乐原则有极实用的功能。

此后,这种由强制而形成的凝聚力、向心力,逐渐内化为周族成员乃至天下人的自我律令,使执政之初“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周公度过了艰难时世。

  春秋之后,礼乐崩坏,又有孔子崛起。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论语》中的心腹之语,透露了孔子的思想渊源以及坚决捍卫周礼的决心和韧性。

随着孔子广受收弟子、四处讲学,礼乐原则由周初的强行灌输,弱化为庠、序教育和学术研究。

然而,恰恰是这种弱化,使他它蔓延开来,而且深入人心。

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充分说明遵奉周礼的儒学已成为社会的时尚和士大夫的必备知识。

不仅一部《春秋》“使乱臣贼子惧”,就是《国语》、《左传》也照样充满了礼乐说教。

  战国以降,刺客、门客、侠客、布衣卿相等下层人士将礼乐原则的铁幕捅破。

这帮人崇黄、老、荀、杨、韩,鄙视周、孔、孟,将实现自身价值当作最终目标,而不再维护在上者、为尊者的利益。

【3】所谓“大道陵夷”、“战国无义战”等哀叹,都是倾心儒学者对当时世事的评价。

屈原就降生在这个时代。

  屈原与时代的冲突,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与不合时宜的时代的冲突。

这种冲突是造成屈原悲剧,也是使其成名的深层原因。

  从春秋战国始,经秦,至汉宣帝时代,是儒学岌岌可危而黄老、墨、法、阴阳、刑名等学说争长的时代。

其间曾一度出现法家或黄老理论笼盖天下的局面,但是,礼乐细细一脉却经由孤家寡人般的孔子、屈原而流传下来,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种奇迹之发生,虽然要从历史角度寻找,但我认为,更应该从人类学乃至生物学角度去寻找。

  孔子是宋人,宋是殷的后代;屈原是楚人,楚是蛮夷之故乡。

问题就奇怪在这里。

一个是被周族推翻的家族的后裔,另一个是身处荆蛮的部落后裔,本来与周族不相关,甚至有世仇,然而,却不约而同昄依在周公门下,成为礼乐原则忠诚的推行者。

为什么?

李二曲、章炳麟、胡适、钱穆、饶宗颐、戴君仁、冯友兰、傅斯年等人都尝试作过探讨,但他们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寻求儒学渊源上,而且都从考据入手,方法论相对陈旧,因而并没有说清楚。

  在笔者看来,美国当代人类学家本尼迪克博士(P·Benedict)和现代行为学的创始人、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奥地利学者洛伦滋(K·Lorenz)的理论,或许可以解释上述问题。

【4】本尼迪克的研究有两点给人以启发。

其一,人类文化本质上是“人格的无限扩展”;其二,日神型(Apollonian)文化是一种珍视节制、喜欢礼仪生活,并把所崇拜的偶像与统治主体相联系的文化。

其特点是尊重祖先、长辈,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神秘的力量和口耳相传的生产、生活知识。

洛伦兹的最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动物种、群中盛行的利他主义。

它源于攻击性,但又是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本能。

其作用是保护整个种、群的存在与繁衍。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人类文化(包括艺术、科学、仪式、道德等)与利他主义的联系。

  用如上理论透视儒学,可以发现,礼乐原则来源于《尚书》的典、训、誓、命中所记的远古尧、舜、禹个人的精神人格;尊天敬祖、尚贤忍让、服从秩序,则是这种利他主义精神人格的扩大。

华夏民族提倡这些品质,到周公时使之规范化、系统化为一整套制度,其功利目的十分明显。

本部落内的利他忍让,可以保障团结;尚贤可以保障强盛;尊敬祖先、长辈,可以获得佑护,获得生存下去的基本知识。

如此,便可以使本部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武王灭殷,分封子弟、亲戚、功臣于全国广大地区,既是华夏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也是封建制、家天下的真正开始。

【5】由此,不仅部落内的仪式、道德律令要向全国颁发,而且要补充、修订,使之更完善、更普遍。

唯其如此,统治才能巩固。

这就是周礼的人类学、生物学起源。

  倘若如上论述确有可取,那么,屈原情结已被描画出大致轮廓。

  3 屈原情结内核分析A

  屈原之死,本微不足道,但由于其深蕴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所以成为道不尽的话题之一。

谁不议论屈原,似乎就无权站在文人士大夫行列。

  其突出表现在如下四类人身上:

  第一类以刘安、司马迁、刘向、王逸为代表。

  《汉书·淮南王传》载:

“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

”刘安的《离骚传》已佚,但主要内容保存在司马迁《史记·屈原传》中: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由此出发,司马迁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屈原情结的核心乃一“怨”字,接着论述了怨与文、辞、志、行的关系,指出其“皎然泥而不滓”的优秀品质,赞叹道: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刘向典校经书,第一次把楚辞辑录成册,分为16卷,作序。

刘向之序也不可见,但《新序·节士》足以说明他对屈原的崇敬态度:

“屈原疾暗王乱俗,汶汶嘿嘿,以是为非,以清为浊,不忍见于世,……遂自投汨罗死。

”王逸依据刘向底本作《楚辞章句》,第一次在屈原与孔子,楚辞与五经之间拉上等号:

“(孔子)临终之日,则大义微言绝,……屈原独以诗人之义而作离骚;”“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文义焉;”因此,屈原是“俊彦之英”,离骚乃“金相玉质、百世无匹”之作。

  上述四人对屈原评价最高,但如果从心理动力学角度考察,就能分离出各自的隐衷。

二刘乃皇室同姓同族,但都不是直接执政者,【6】与屈原处境完全相同。

忠心为国,表白心迹,企图政权永固平安,是他们的共同想法。

明代张溥以刘向为例,十分确切地道出了他们之间的联系:

“同姓忠精,感慨相类;……太史公屈原传云:

原死后,楚日以削,竟为秦灭;孟坚亦云:

子政卒后十三岁,王氏代汉。

此两人系社稷轻重为何如哉!

”【7】司马迁和王逸虽不是皇室同族,但与屈原本人却有亲密关系。

试比较《史记》的《楚世家》与《太史公自序》的第一段,就能发现个中秘密:

屈原与司马迁,都是“重黎之后”。

王逸推崇屈原,亦有隐情可循。

在《楚辞章句·九思·序》里,有这样一句话:

“逸与屈原,同土共国,悼伤之情,与凡有异”;道出他们之间的纽带:

同乡关系。

张溥亦说:

“(逸)自以为与原同产南阳,土风哀思。

有足亲者”。

【8】这是很公允的评价!

中国古人将“他乡遇故知”当作与“金榜题名时”相同的四大赏心乐事之一。

司马迁受宫刑之后,追念屈原,自不禁悲从中来;王逸四个世纪后辑录楚辞,遥思同乡,也是何等诚惶诚恐?

不言而喻。

所谓“惺惺惜惺惺,双眼泪朦朦”,也许正可以作为他们当时内心激情的真实写照。

  二刘一司马一王,心理动机虽稍有差异,但评价屈原却毫不含糊。

其共同特点是:

(1)称颂屈原人格与儒家忠君屈己、直道躬行的精神相联系;(2)称颂屈原作品与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相联系;(3)把屈原及其作品抬高到儒家典范的地位。

  4 屈原情结的内核分析B

  第二类人以贾谊、颜延之、柳宗元、苏轼为代表。

  他们都遭过贬谪,对屈原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悲哀。

四人中,贾柳景况近似而颜苏则别为一宗。

据《史记》载,贾谊18岁就以“能诵诗属文闻于郡中”,21岁被召为博士,升迁至太中大夫。

正当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时,却被贬谪。

途经湘水,慨然而作《吊屈原文》。

借屈原以自况,并批判时世黑白颠倒。

据《唐诗》本传载,柳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柳”。

21岁登进士第,31岁为监察御史里行,又受到执政者王叔文的信赖。

遗憾的是,变法不到7个月,被贬为永州司马。

路过湘水,亦作《吊屈原文》。

将屈原抬高到孔子、柳下惠的地位,为其伸冤辩白,并哀叹自己“忠诚之既内兮”,“语言之不行”。

贾柳二人经此事变,一蹶不振。

一个32岁自戕,一个仅存活47岁。

颜苏与贾柳的不同在于,他们也遭贬谪,但最后得以善终,并被追封。

【9】颜延之《祭屈原文》名义上替湘州刺史所作,叹息屈原生不逢时,实则表达被贬为始安郡太守的不满。

苏轼追唁屈原(《屈原塔》),主要对其求死以殉名节表示由衷的崇敬,字里行间寄托着个人的情思。

  贾柳颜苏评价屈原的侧重点在于对个人人格品质的肯定,而较少涉及作品。

因为他们不仅是文士,更是政治家。

此四人另有一大特点,是对于老庄、佛学的偏爱。

贾谊的《鵩鸟赋》以“道”为中心范畴,抒发自己企图超越“物累”而达到“意变齐同”的想法。

【10】苏轼爱好庄子是出名的。

【11】柳宗元尊崇佛、老,世所共知。

在《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说:

“余观老子,亦孔子之异流也;”“太史公没,其后有释氏;……要之,与孔子同道”。

【12】颜延之则把佛、老的理论直接灌注到实践中,游戏人生。

张溥说他“历四主、陪两主,浮沉上下;”“玩世如阮籍”。

【13】贾柳之好老、庄、佛,是遭受挫折之后的蓦然醒悟,自求速朽,所以早夭;颜苏则直接从生活态度和形式上表现出来,其内心深处仍是儒家信条,所以长寿。

  第三类人以汉宣帝、刘勰、李白、杜甫、程廷祚、刘熙载等为主。

他们主要是从文学意蕴、成就、技巧、文体变化的特质等方面着眼的。

汉宣帝说:

“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有仁义讽谏”;程廷祚说:

“屈原以经物之才,遭遇怀王昏暗……哀悼恻怛,发而为之;故其文也,有若星月之晦于云雾者焉”;从文学意蕴上立论。

李白说: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杜甫说:

“窃攀屈原宋谊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从文学成就上立论。

刘熙载说:

“顿挫莫善于《离骚》,自一篇以至一章及一二句,皆有之,此传所谓‘反复致意’焉”;“屈子之赋,筋节隐而不露”;从文学技巧上立论。

刘勰说屈原“虽取熔经意,亦自铸伟辞”,故“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是从文学体裁的新变上立论。

【14】这些人虽重点从文学角度论述,但并没有忽视、更没有否定屈原精神人格的高尚。

因此,从本质上说,他们与前两类人并没有什么差别。

  5 屈原情结内核分析C

  第四类人以扬雄、班固、颜之推和朱熹为代表。

  他们与前三类人基本相反,目的在于嘲讽并否定屈原。

扬雄曾作《反离骚》,“摭其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以吊屈原”。

首先,扬雄责备屈原不明,既和奸人同处一朝,为什么不了解他们的阴毒;如果了解,为什么又要与之争宠?

“灵修既信椒兰之唼唼兮,吾累忽不蚤睹?

”“知众嫭之嫉妒兮,何必扬累之蛾眉?

”其次,责备屈原不智。

既以琼靡为粮,秋菊为菜,将以延年,恐老之将至,为什么又不惜生命,自投汨罗?

言行相反,且于国事无补。

又引孔子不忍离鲁,徘徊反复之例,责备屈原何不胸怀鄢、郢,反而匆匆赴死?

最后,责备屈原心思太杂。

“初累弃彼宓妃兮,更思瑶台之逸女”。

既然三心二意,又为何死守楚国?

“览四荒而顾怀兮,奚必云女彼高丘”?

班固主要从两个方面指斥屈原:

第一是其人自恃多才,显暴君过,太猖狂。

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却“数责怀主”,以至“沉江而死”。

第二是其文虚诳,未得其正。

多称昆仑、冥婚等虚无之语,以及羿、尧、少康、二姚、有娥佚女等,“皆非法度之政,经义所载”。

颜之推强调班固所言的第一点,不赘。

【15】朱熹对于屈原,也有较为厉害的批评:

“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原之为书,其辞旨虽或流于跌宕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独驰骋于变风、变雅之末流,以故醇儒庄士或羞称之”。

【16】

  自韩愈撰《原道》,经宋至明、清,人们已习惯于将文、武、周、孔、孟、荀、董、扬、颜、程、朱……等视为儒学道统之链。

如前所述,屈原情结亦植根于其中。

可是为什么道统中的核心人物却对屈原持批评态度呢?

这正是下文所要阐释的重要内容之一。

  6 屈原情结的逻辑结构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并分析了屈原情结之后,便可以较为清楚地把握其逻辑结构。

简言之,它是一种以自恋、恋君、恋国(即爱国)等三种成分的圆融而凝成的动力簇为中轴,而以自我失落的痛苦、弃世所纽结的情感流程为外周机制,两者之间互相缠绕、难分你我的复杂心理现象。

  如图所示;

  R   X

  Y

  R:

周孔的礼乐(即儒学)原则

  X:

自恋、恋君、恋(爱)国的中轴

  Y:

自我失落的痛苦、弃世的情感流程

  由图可见:

(1)中轴和感情流程名称虽异,但出发点相同,都是周孔的礼乐原则。

礼乐原则本是一种超我,但由于它内化并沉淀于无意识中,被赋予人类学、生物学内涵,因而转化为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本我。

超我与本我重叠交融。

(2)中轴之矢量象利箭,一往无前,没有阻遏。

它是生生不息、张力强大而专横、目标单一而指向性明确的动力簇。

(3)情感流程虽起伏不定,但轨迹比较规律、比较显明。

它更多地体现着屈原以及深蕴着这种情结的文人士大夫的自我。

  将上述十数人作为屈原情结的承载者,实不足以窥其全貌,但作为代表,却绰绰有余。

以臧否屈原为标准,他们可以被归为两种:

夸赞与责备。

如果从逻辑结构看,他们又全属一种。

因为他们出发点相同,动力簇中轴相同。

唯一的不同,仅在于对屈原情感流程的看法。

然而,这些看法也以儒家原则为标准。

绕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原处。

  夸赞屈原者,固无足论。

这里应该重点解释的是,为什么说责备者其内心也是一掬同情?

试言之:

扬雄写《反离骚》的心情很明显是“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而班固、颜之推说屈原露才扬己、作品充满虚诳之语,目的是指摘其显暴君过,不合儒学经义。

同样,朱熹在批评屈原之后,笔锋一转,又指出其“忠君爱国之诚心”,因而不能仅以“词人之赋”看待。

由此观之,他们不是否定屈原整个人,而是用儒家圣人的标准责备他做得还不够、不彻底。

至于由此引起的王逸对班固的反感,朱熹对扬雄的厌恶(兼及蔡琰和颜之推)等公案是非,使屈原现象更为复杂。

但这都是幻象,只要从笔者所提供的逻辑结构入手,真相就会大白。

  7 屈原情结的是与非

  站在21世纪的入口处,回首遥望屈原情结,从中能分离出哪些积极的可供发扬的、或消极的应当批判的因素呢?

  首先,屈原情结中那高昂的爱国主义激情,永远值得提倡。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守丘”,显然已成为中华民族(包括海外赤子)爱国的表征。

  其次,屈原情结中那修炼美德、追求完善,“虽体解犹未变”的精神,永远值得提倡。

“捣木兰以矫蕙兮,糳申椒以为粮”,“举世皆浊我独清”,已成为正直的知识分子宁肯穷愁潦倒,也要卓荤不羁的人格品质的象征。

  第三,屈原情结那呵天问地,试图穷究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永远值得提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呼喊,以及《天问》式的态度,已成为优秀知识分子的座右铭,也成为西方人看待中华莘莘学子的样板。

  第四,屈原情结中那苍凉的身世之感,赴死路上一步三回头,以冀国事有望的顽强精神,永远值得提倡。

就连指斥屈原、不遗余力的朱熹,也不无感慨地说:

“原之作,其志之切而词之哀,盖未有甚于此者;读者其深味之,真可为痛哭而流涕也”。

  最后,构成屈原情结显态存在的《楚辞》,其激越的情调、灿烂的华章,永远值得学习。

不管是刘安与司马迁的“与日月争光可也”,还是王逸的“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刘勰的“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等,都不是过头话。

  上述所剔抉出的积极成分,是历代文人士大夫所共同珍视的主要方面。

它们已融入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成为我们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有机因素。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屈原情结中所混杂的消极成分,对此必须重点剖析,以警醒国人。

  在古老的中国,仁人志士不断涌现,但社会并没有本质的进步。

他们的鲜血与行为,借用鲁迅的比喻,除了作为芸芸众生的“人血馒头”,或茶肆酒楼的“谈资”以外,还能干什么?

这个问题的深层答案,不在其他地方,就在文人士大夫自身的屈原情结里。

  屈原情结中包含着两个顽固的因子,即恋君与自恋,加上在读解屈原现象中各人所陷的误区,使其成为具有毒药般的负价值的东西。

  (1)屈原的爱国是以忠君为前提、基础和旨归的。

君、国这两个范畴,在屈原那里,基本没有区别,甚至是君重于国。

先遭怀王贬斥,又遭襄王放逐,但屈原仍“九死而未悔”,就象一个不能自拔的单相思情人。

反复阅读屈原的主要作品,在我们眼前,除了一个头戴高帽,胸佩香草、腰系长剑的人烦躁不安、咒骂群小、表白心迹、以求重用的形象之外,还能留下什么?

因此,扬班颜朱的讽刺是很有意味的。

当然,他们都是从忠君不彻底而立论的。

在我看来,恰恰相反。

把国家安危、人民死活系于君王一人,本身就是误区。

君王换掉、死掉,并不等于这个国家、民族从地球上消失。

因而,把屈原叫作不折不扣的忠君主义者,也许更为妥帖。

这里,他比孟子的“民重君轻”思想,还倒退一步。

如果不分析考察,把为某氏卖命(例如把忠于汪精卫当成忠于中华民族)当作崇高之举,就会陷入可憎境地。

  (2)屈原的忠君和恋家联系在一起。

在屈原那里,家、君、国亦三位一体。

屈原上可与比干、微子,下可与朱耷相比,【17】他们都是皇室同姓同族。

在他们看来,国就是家,君就是家长;因此,国仇=家仇。

对于屈原到底是该死还是该明哲保身,历代文人士大夫争讼不已。

我们且抛开其死合理与否不说,仅从恋家(楚王室)角度指出其局限性与狭隘性。

屈原之爱国,集中体现为忠君;为什么忠君,又因为恋同姓之家。

屈氏,楚三户之一也。

否则,如同扬雄、贾谊等人所指出的,他为什么不能放开手脚,象百里奚、乐毅、吴起、范雎、苏秦、张仪那样,在列国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呢?

我们不是说家不该恋。

恋家乃人之常情,不可非。

但正如君、国一样,家、国也是两码事。

对于屈原来说,三者可以兼顾,但对于其他人呢?

如果把屈原忠于一己之姓的恋家行为看作纯粹的爱国之举,那么,满人在清末效忠爱新觉罗氏是否也是爱国之举?

如果是这样,孙中山革命又该如何理解?

  (3)屈原的自恋,有负作用。

但正是这一点,却让文人士大夫特别醉心。

作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屈原就象希腊神话中那位爱上自己水中倒影的厄洛斯(Eros)王子。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讲,屈原的自恋是将内在的痛苦投射出去,然后咀嚼并审视它,把实践理性化作美(广义的)的观照,再强化为深层无意识。

似乎可以这样说,屈原不是在发泄痛苦,简直是在顾影自怜、欣赏痛苦。

痛苦已成为屈原精神生活中的奢侈品,就如同那些经常唉声叹气,把滔滔不绝地向人诉说烦恼当成享受的人一样。

心理学家一致指出,这是一种精神传染病;越敏感,越易患。

不幸的是,中国文人士大夫多属敏感者。

他们宁愿把直面、改革现实的冲突转化为内心现象,自我排遣,自我陶醉,也不愿(或不屑)参予对丑恶势力的直接交锋。

自恋不仅造成大批遗老遗少的自杀,甚至许多仁人志士故意赴死(包括谭嗣同等人),企图以此唤醒国人,宣告自己的清白。

因此,自恋具有保护、崇拜自我的保守性质;于现实无补,反使恶人更加得志。

  由上观之,自恋使中国文人士大夫勇于自戕而拙于挺身抗争;恋家使之成为一盘散沙,各自为己打算而且心理坦然;忠君则使之把独夫民贼当作圣明天予,改朝革代,换汤不换药。

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爱国”,只剩下空壳,它反倒成为下层民众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坚决反对把中国传统文化看成一堆垃圾的历史虚无主义态度,但同时也认为,其中确有许多是非混淆,甚至似是而非的东西。

把问题说严重一点,丝毫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相反却能使我们更为冷静、更为理智。

(1995.12.9)

  (原载《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注释:

  【1】《周礼》、《仪礼》和《礼记》可作为代表。

  【2】外有夏、商余孽,内有管、蔡、霍之属。

  【3】李珺平:

《天汉雄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1993年版。

参见第一章。

  【4】[美]R·本尼迪克:

《文化模式》,华夏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奥]K·洛伦兹:

《攻击与人性》,作家出版社(北京)1987年版。

  【5】夏、商也是家天下,但只掌中央政权,而没有象周那样广泛分封子弟、亲戚、功臣。

孔子出生时,距武王克殷已5个多世纪,宋已被融入大一统华夏之中;屈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兮”,也说明他自觉作为黄帝子孙。

  【6】刘安是刘邦直系子孙,刘向是刘邦弟弟的后裔。

  【7】【8】【13】[明]张溥:

《汉魏六朝百三家题辞》,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1年版,第20页。

  【9】颜延之73岁死,被追封为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苏轼64岁死,被追赠为资政殿学士,谥文忠公。

  【10】参见拙李珺平:

《贾谊之“道”新解》。

  【11】《宋文·苏轼传》

  【12】[唐]柳宗元:

《柳河东全集》,中国书店(北京)1991年版,第281页。

  【14】以上见《汉书·王褒传》;程廷祚:

《青溪集·卷三》;刘熙载:

《艺概·卷三·赋概》;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15】以上见《汉书·扬雄传》;班固:

《离骚序》、《离骚赞序》;《颜氏家训·文章》。

  【16】[宋]朱熹:

《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79年版,第3页。

  【17】比干、微子分别是纣王的叔父、兄长;朱耷是朱元璋的直系后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