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1345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docx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占地面积655.1亩,按照新校区建设规划占地面积将达到1500亩左右,是省级园林式单位、市级文明单位。

2011年批准为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学院现有商学院、机械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外语系、艺术系、基础部、思政教研部等十个教学单位。

开办机械、土建、商务、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财经、旅游、文化教育等类别的高职专科教育专业35个,拥有各类在校生8000多人。

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院荟萃着光荣传统、优良校风和丰富的高等教育办学经验,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01年的川南经纬学堂。

学院坚持“瞄准社会需求,培养创业技能,造就优秀人才”的办学理念和“传承百年文化、服务地方产业、助推区域发展”的办学思路,弘扬“自强不息,勤奋敬业”校训精神,实施“质量立校,文化塑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形成了“四合四共”(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政园企校”四方共建机制,逐步完善了“五位一体”(校地发展共生一体、校企合作产教一体、专业产业对接一体、人才培养工学一体、技术研发校企一体)办学模式,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设施

学院现有教职工509人,其中专任教师38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83人,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其他高级职称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201人,长驻外籍教师2人;拥有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泸州市拔尖人才3人,泸州市“知名教师”13人;学院学科带头人7人,专业带头人19人,中青年骨干教师41人;程序员、工程师、建造师等各类“双师型”教师18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建立了由200多名行业企业专家、经理、技术能手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学院拥有现代化图书馆藏书42.5万余册,数字资源10TB;建有人文艺术中心、工程实训中心、玉阶素质教育基地、标准田径运动场、网球场等完备的教育教学设施;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国家级实训基地,拥有实验室、实训室178间,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3个。

三、丰硕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服务

学院完成科技部项目1项,现有省级项目27项,市级项目104项,院级项目112个,横向委托项目2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育科研成果奖16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33项;院级教学成果奖11项;教师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60余篇,其中《机械工程学报》等一级期刊论文6篇,EI和ISTP收录11篇;教师获专利10项;拥有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教改项目9项,省级精品教材建设项目1项;院级精品课程51门,院级教改项目93项。

学院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的挂牌单位,能承担机械及制造、电子电工、建筑、管理及服务、计算机及信息、教师职业技能等8大类别的68种职业技能鉴定。

学院立足泸州、面向四川、辐射滇黔渝,积极开展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是“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四川省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开发示范单位”、“泸州市白酒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泸州市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泸州市现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市委组织部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基地”。

近年来,承担各类社会培训200多项近30000人次。

四、优异的竞赛成绩和畅通的就业渠道

2007年以来,学院学生先后在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技能大赛和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四川省大学生旅游艺术设计大赛等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270余人次。

我院与泸州老窖集团、四川郎酒集团、四川邦立重机有限责任公司、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丝丽雅集团、Intel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康佳集团、格力电器、中铁五局、中建八局、华西集团等1000多家企业开展就业合作关系,建立起了以泸州及成渝经济区为主,包含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在内的就业网络,形成了畅通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可靠的就业保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7%以上。

校史荣誉展览室

第一幅:

自强不息勤奋敬业——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史荣誉展览室

序言

 

1901-2011,时光穿越了整整110年。

110载风雨沧桑,薪火相传,步履铿锵。

110载春华秋实,滋兰树蕙,桃李芬芳。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泸州职业技术学院110年的历史是一壶清冽的美酒,更是一幅壮美的画卷;是一面明亮的镜子,更是一面辉煌的旗帜;是一种集体的记忆,更是一种博大的胸怀。

“和风诵咏百年弦歌,岁月洗却历史铅华”,回眸泸职院110年的办学历史,众多革命烈士、志士仁人,为民族前赴后继;无数社会精英、文化名流,为国家添彩增光。

110年来,为国家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有党政领导,有企业精英,有学界英才,也有社会名流……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校史荣誉室,将为您展开一段缤纷而厚重的历史画卷,为您展示恽代英、肖楚女、李求实、刘愿庵、余泽鸿、张霁帆、陈泽煌、曾润百、穆世济等革命烈士追求民主进步、反对黑暗压迫的大无畏英雄气慨;赵熙、恽代英、阴懋德、何白李等知名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严谨治校的作风;吴玉章、李求实、曾润百、曾德林、黎英海、蒋先玉等知名校友的卓越成就。

同时,校史荣誉室还将向您展示泸职院人自2002年三校合并到今天这几年来所抒写的壮丽诗篇。

经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奋力拼搏,学院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不断完善,和谐校园、人文环境得以构建,办学规模不断壮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美誉显著提升。

这里呈列的部分荣誉是泸职院人在“自强不息、勤奋敬业”校训精神引领下不断进取的见证。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

“读史使人明智”。

在学院今天生机盎然的改革发展洪流中,追忆学院历史,从发展的历程中汲取养分,寻找精神力量,必将催人常思,令人奋进,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这也正是我们建设校史荣誉室的目的和现实意义之所在。

第二部分:

变迁篇(7)

第二幅:

维新建校,鸿基初创(1901-1902)

清同治七年(1868),官府(永宁道尹恒保)开设川南书院于泸州城内水井沟,规定永宁道属25县生员,一律在这所书院就读,是为川南地区最高学府。

(川南书院图)

(居今仙人百玉堂,小子勉之,好与文昌储将相;名魁多士黄金榜,吾道南矣,莫将温饱负平生。

——清代荣昌敖《题川南书院》)

1901年11月21日,泸州知州沈秉坤、内阁中书高楷以及学人周善培,集资白银六千两筹办学堂,始称川南经纬学堂。

首任校长赵熙,赵熙的办学宗旨是“求新于旧”。

校址始设在泸州试院。

翌年即迁入水井沟川南书院。

1902年,清廷颁布学制,经纬学堂改名川南师范学堂。

此后,学校校名及校址虽有更换,但川南师范学堂学习新知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抨击封建专制买办的开风气之先的精神已经形成并传承后世。

(补充图片:

泸州师范校庆上变迁篇校址拍摄)

川南学堂记

 

光绪二十七年,善化沈君秉堃权泸州,是时天子西巡未返。

君急国之务,於是与州人中书高君楷商请永宁道,开建川南学堂,而推诸暨善培周君主其事。

造士有程,简不肖有律,本中国先王之典,参以外国今行之法,屹然众志一新。

乃举州人罗君忠浩督构大厦,用白金五千有奇,严冬大暑之中,殚力庶务,八越月而工完。

呜呼!

群公百瘁而成此堂,所望川南人士,举礼家三达德之要,师范方来。

诸生必有深鉴于此旨者。

天下大事,造士本于一乡,敢质言以瞻千世。

——清•赵熙

第三幅:

共和志士,丹心汗青(1903-1921)

1903-1921年,川南师范造就了大批革命志士。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川南师范学生与泸县中学等成立了“川南学生联合会”,上街游行。

1919年下期,川南师范学生集体上街抵制检查日货,并将没收日货堆放在南门外澄溪口河坝放火焚烧,表现出川南师范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这一时期,学校校名进行了更换,1913年遵当时教育部的规定,改名为“川南联合县立师范学校”。

代英高亮节,更树马列根(1922-1923)

1921年10月30日,怀揣着教育改革梦想并且试图把改革教育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的恽代英抵达泸县川南师范学校。

恽代英在川南师范担任校长期间,一方面宣传新变化、新思想,确立川南师范“教育标准”,倡导“劳工神圣”,筹办川南联合运动会;一方面组社建团,传播革命火种,组织“学行励进会”,组织“寒假旅行演讲团”向沿途成千上万的群众传播革命思想,秘密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建立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为泸州建党奠定了基础。

第四幅:

红色的回忆,永远的丰碑(1924-1937)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川南师范的师生以战斗的姿态,向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向着封建军阀和国民党新军阀反动统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这一时期的革命活动有:

反徐灵择师运动;组织“川南学生联合会”声讨反革命的暴行;焚毁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煤油、汽油开展反帝爱国运动;参与配合北伐军北伐的泸州起义;组织读书会等秘密团体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九一八事变”后停课宣传抗日救亡运动;组织地下党同反革命作斗争。

1927年下期,反革命政府因为川南师范出了不少革命人物,恐惧革命,命令停办。

经校友多方奔走,始于1928年下期复办。

抗战艰难日奋起救亡时(1937-1945)

抗战八年,川南师范处于变动、搬迁之中。

由于疏散下乡,学校校名改为“川南泸县省立师范学校”,1940年又改为“四川省立师范学校”。

学校几经搬迁给师生生活和学习造成种种困难,但教师们坚持严谨教学,学生们秉承“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精神,在学校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川南师范特别支部,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成立抗日义卖会积极响应冯玉祥的救国献金运动,奋然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

第五幅:

冲破黑暗迎接解放(1945-1949)

抗日胜利后,全国又被卷入到国内战争的硝烟中。

川南师范却以其严谨的学风、高质量的办学水平享誉全川,学校规模神速扩大,1949年达到1196人。

师生于清贫中教、学不怠,一方面“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一方面求真理、求知识、求发展。

1949年11月,国民党欲将军训学生拉到隆昌云顶寨抗击解放军,川南师范地下党组织得知后立即组织学生疏散回家,同时成立护校委员会,教师、工友、学生共百余人站岗放哨保护学校。

12月3日深夜,解放军由小市渡沱江进城。

从此,泸州解放,川南师范获得新生。

改天换地老校新生(1949-1952)

1950年2月,合并泸县县立师范,仍名“川南师范”,后名“川南泸县师范学校”,学校在新中国阳光的哺育下从此得到了长足发展,真可谓改天换地,老校新生。

第六幅:

三校建设(1949——2001)

泸州师范学校

1953年行署并省,川南泸县师范学校由四川省教育厅命名为“四川省泸县师范学校”。

1957年12月4日改名为“四川省泸州师范学校”。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受重大冲击,教学秩序紊乱,课堂纪律松弛,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1980年12月四川省教育厅确定泸州师范为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师范。

泸州教育学院

1958年,经四川省委、省政府同意,泸州地委和专署决定创办“泸州大学”,设在泸州小市原工农干校校部,后确定泸州市瓦窑坝原初师校址作校地。

1959年,“泸州大学”调整为“泸州专科学校”。

1962年困难时期,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经省、地决定,泸州专科学校停办,泸州专科学校校址作为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校址。

1983年省辖泸州市成立,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划归泸州市管辖。

1984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将宜宾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泸州教育学院。

(三)四川水利机电学校

1964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准,举办四川省宜宾专区水电职业学校,由宜宾地区水电局主管。

1965年12月,更名为四川省宜宾专区半工半读水电学校。

1974年,经四川省革委会批准,更名为四川省泸州水利电力学校。

1980年11月,学校收归四川省水电厅直接领导管理,再更名为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

1984年6月,学校移交省辖泸州市人民政府领导,由泸州市水电局主管。

第七幅:

三校合并共谱新篇(2002——2005)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潮流,2002年4月,泸州教育学院、泸州师范学校和四川省水利机电学校合并组建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于2002年9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学院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建院以后,在四川省教育厅和泸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过整合和创新,学院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到2005年底,学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第八幅:

迎评促建,盛世华章(2006)

2006年6月12日至16日,教育部专家莅临我院进行了为期4天的现场考察评估。

分别进行了听取院长自评汇报、听课、参观校园环境、考察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查阅资料、专业剖析、个别访谈、观看文艺演出、特色和创新项目座谈、学生专题研讨会、学生计算机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测试等十多个项目的检查与评估。

经过专家严格的考察论证,学院顺利通过办学水平评估。

第二部分:

英烈篇(9——12)

第九幅:

恽代英(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字子仪,祖籍江苏武进,生于湖北武昌。

1918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

1917年创办进步团体互助社。

1919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五四运动,次年创办利群书社,编辑少年中国协会丛书,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秋,到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之一的川南师范学堂任教务长。

1922年春任川南师范学堂的校长。

恽代英在川南师范学堂期间,改革教育,民主办校,组建革命的社团,传播革命的火种,在川南师范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23年夏离开川南师范学堂,先去成都、重庆,然后到上海大学任教。

1923年和1925年先后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长。

1923年10月创办并主编《中国青年》,国共合作以后,恽代英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宣传部秘书。

1926年在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任黄埔军官学校政治部教官兼黄埔军官学校中共党团书记。

1927年在武汉参与主持国民党中央军事学校的工作,4月在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同年7月和12月参与和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

1928年后,到上海工作,先后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组织部秘书长、主编《红旗》杂志。

1929年以后,任中共沪中区区委书记和沪东区区委书记,在中共六届二中全会上被补选为中央委员。

1930年5月6日不幸被捕。

1931年4月29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南京中央监狱,年仅36岁。

黄方(1883-1912)川南师范学校三班学生,字鹿生,名学粹,叙永县人。

毕业于川南经纬学堂。

他任侠好义,被人称为“小孟尝”。

1907年入同盟会。

与佘英等发动永宁起义,在黄家中赶制炸弹,一晚因收炸弹不慎而爆炸,黄负轻伤。

同年10月,黄等密谋成都起义,事败与杨伟等6人先后被捕入狱。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成都光复后出狱。

次年初,任川南军政府司令,先后统一川南25县。

1912年月19日,黄方率兵一连,乘船东下,入城受降,接管安民,押回盐税银,率队返泸,行至菜坝茶憩亭时,突遭滇军黄子和部袭击,壮烈牺牲。

同年3月18日蜀军政府追赠黄方等为辛亥革命烈士。

黄复生(1883—1948)川南师范学生,原名黄树中。

1905年川南师范毕业以后东渡日本求学与孙中山取得联系,为首批同盟会会员并为同盟会四川支部的负责人之一,以后活跃于北京和天津之间,多次参与重大的暗杀行动,在与汪精卫一道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败入狱,当时名噪京华。

第十幅:

肖楚女(1891—1927)原名树烈,又名萧秋,1891(光绪十七)年出生于湖北省汉阳县。

1919年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创办重庆工学。

1923年秋应恽代英之邀到川南师范学堂任教,担任国文课教员。

1924年秋,肖楚女离开泸州,任中共中央驻四川特派员,领导四川和重庆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和革命斗争,10月,组织四川贫民学社并出版刊物《曙光》。

1925年6月,肖楚女还撰文开展了对戴继陶的国家主义派的批判。

1926年1月,肖楚女离开四川去广州。

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干事兼国民党政治讲习班教授,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会委员,第二届青年训育养成所讲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黄埔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宣传委员会政治顾问等职。

1927年4月15日肖楚女在广州的反革命大屠杀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所逮捕,4月22日在狱中被杀害,年仅34岁。

 

李求实(1903-1931)原名李国玮,字北平,笔名伟森,湖北武昌人。

“左联”五烈士之一。

青年时就读于武昌高等商业专科学校。

1918年参加恽代英领导的互助社。

五四运动期间,参加武汉学生的示威游行。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应恽代英同志之约赴川南师范学堂任英语教师。

1923年随恽代英离开川南师范,参加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同年8月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候补委员。

年底,赴上海参加团中央《中国青年》编辑工作。

1924年赴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并任中国班党支部委员、团支部书记。

1925年回上海,在共青团团中央工作。

1925年秋,历任中共豫陕区团委书记、广东区团委宣传部长、机关刊物《少年先锋》主编、湖南团省委书记。

1927年在武汉出席共青团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团中央委员并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不久,受中央派遣前往广州担任团中央南方局书记,负责广东、广西、福建南部、云南的团务工作。

先后任《上海报》主编、中共中央《红旗日报》副刊《实话报》的主编。

由于叛徒告密,1931年1月18日在上海汉口路东方旅社被捕,2月7日被反动派当局杀害于上海龙华监狱。

刘愿庵(1895~1930)川南师范学堂国文教师,1895年生,陕西咸阳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弃学奔赴南京拥护孙中山。

1922年,他参加了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在成都组织的学行励进会。

同年到川南师范担任教学工作。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刘愿庵赶到上海,被推举为五卅惨案后援会负责人。

1926年冬,他在川军中开展兵运工作,配合刘伯承等领导的泸州顺庆起义。

1928年任中共四川临时省委代书记。

1929年4月,他发动和领导了万源固军坝起义。

同年6月,领导了邝继勋、罗世文等的发动川军第二十七军第七军混成旅的遂宁彭溪起义,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军总指挥部。

中共四川省委正式成立以后,刘愿庵任省委书记。

1930年5月5日,由于叛徒出卖,刘愿庵被捕。

1930年5月7日,刘愿庵英勇就义。

谢啸仙江苏人,1922年到到川南师范担任童子军教练的工作,北伐时弃教从戎,进入黄埔军校学习。

1926年在率北伐军攻打武昌的云梯石上壮烈牺牲。

余泽鸿(1903—1935)四川省长宁县人,川南师范第一批学员。

1924年7月考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和李硕勋等人组织贫民世界学会。

1925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省委秘书长。

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1931年随中共中央从上海转移到江西中央苏区,先后任中共江西省宁都、南广中心县委书记。

1934年随红军长征,任红军干部团上级干部队政委。

1935年2月红军长征到达川南后,余泽鸿和400多名红军指战员被留下成立中共川南特别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以牵制敌人力量掩护主力红军长征;7月纵队更名为中共川滇黔边区游击队纵队,余泽鸿任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书记和纵队政委。

其后部队屡有胜利,队伍壮大到1200多人。

敌人深为震惊,称余泽鸿为“川南各县心腹之隐忧”、“确系共党的中坚分子”,发动了川滇黔会剿。

1935年12月余泽鸿率部转移到江安县碗厂坡,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第十一幅:

陈泽煌(1901—1930)四川富顺人,川南师范学生。

恽代英发展的首批共青团员之一。

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7月,他创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富顷县特别支部,担任书记。

在教师中发展党员,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富顷县支部。

不久,经省委批准,建立了中共富顷县委,担任第一届县委书记。

1926年9月,按照党的指示,他参加筹建国民党(左派)富顷县党部,担任筹委会委员兼农工组负责人。

同年底,党派他前往泸州,参加了刘伯承直接指挥的泸州起义。

1927年春,他安排和指挥了富顷有名的捣毁“福音堂”和国民党右派党部事件。

1927年初,他调任中共自流井特支组织委员。

1927年就任中共川南特别委员会组织部长。

1928年担任中共川南特委书记,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川南规模最大、时间最早的南溪农民暴动。

并参与领导了自流井盐业工人第二次大罢工斗争。

1929年任中共江巴县委书记。

1930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被敌人逮捕。

他在狱中成立党支部,担任支部书记,领导难友进行狱中斗争。

1930年9月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

曾润百(1902~1928)川南师范学校学生,四川合江人,1921年春考入泸县川南师范学校。

次年5月被恽代英发展为首批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任川南学生联合会,泸县工商学联会理事,组织领导抵制仇货运动和爱国反帝斗争。

10月任国民党左派泸县临时县党部常务委员及组织部长,主持县党部工作。

1926年先后任中共泸县支部和特别支部书记。

泸州起义时,他率领党团员和学生开展革命宣传活动,主持召开民众庆祝大会。

次年1月国民党左派泸县第一代表大会召开,当选为县党部常委兼组织部长,主持县党部工作。

1927年11月,受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派遣,去万县策动兵变,举行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任川东苏维埃暴动部队政委。

后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遇难前,他先后书两封家信,信中说:

“我之死是为革命而死,我们的革命事业将来一定会成功的,请家里的人不要因为我之死抱悲观……”1928年6月16日,被枪杀于鸡公岭。

穆世济(1909—1928)四川合江人,川南师范第十四班学生。

后考入黄浦军校第四期。

1925年由恽代英、肖楚女亲自发展入党。

1926年毕业后即留军校政治部在周恩来亲自领导之下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转入广州做地下,参加了广州起义和朝汕独立活动。

1928年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广州红花岗,年仅24岁。

张霁帆(1901年-1926年)四川宜宾人,川南师范学校14班学生。

1922年5月,首批加入恽代英在川南师范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3年随恽代英前往成都进入蚕桑专科学校学习,并投入成都的革命斗争。

1924年3月被选为成都社青团第四届执委会书记。

同年,经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到上海党中央工作。

1926年1月,任了中共豫陕区委委员兼共青团区委书记。

1926年8月被反动军警逮捕,被毒杀害于狱中。

解放后遗骨移葬于雨花台烈士墓区内。

刘孝祜(1906-1929)又名刘济,刘愿庵之弟,川南师范学校14班学生。

1924年,到南京求学,同时参加革命工作。

1926年被选为安徽宿县县委书记。

1929年被捕,光荣牺牲,时年23岁。

刘元(1903~1948)字复一,笔名扶一,四川兴文人,川南师范十四班学生。

在校时多次领导学校内外学生运动。

大革命失败以后,奔走于成都、川南从事革命活动。

后被国民党特务用毒药谋杀。

刘道权四川人,川南师范学校十四班学生,后入黄浦军校学习。

毕业后在军校教导团工作。

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为反动派杀害。

第十二幅

陈江四川人,川南师范十三班学生。

因在军阀杨森的部队中秘密筹备起义,事泄被捕遇害。

徐经邦(18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