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267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docx

微生物免疫学实验报告

授课进度

第周,第次课(2学时)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一)

教学目标

学会显微镜的使用,重点掌握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进一步认识细菌的形态,明确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

熟悉细菌的特殊结构。

教学重点

油镜的观察和使用

教学难点

油镜的观察和使用

教学方法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

教学手段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

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

讨论、

思考题、作业

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杨致邦,叶彬.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潘丽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年.

1实验内容:

2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3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的观察。

4实验目的:

5学会显微镜的使用,重点掌握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6进一步认识细菌的形态,明确细菌的大小与测量单位。

7熟悉细菌的特殊结构。

8实验材料:

显微镜、擦镜纸、液体石蜡、消毒液、细菌的基本形态标本、细菌的特殊结构标本。

4实验方法: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显微镜是一种贵重的光学仪器,而油镜又是显微镜的最精密部分,是观察细菌最重要的

工具。

因此,要求大家必须熟练地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尤其是油镜,避免损坏。

1识别油镜:

95╳、100╳、HI、OeL。

2对光:

自然光用平面反光镜,人工光用凹面反光镜;先用低倍镜对光,次用高倍镜。

对好光源后,染色标本将聚光器升高,光圈放开。

3、调节焦距:

选一张细菌染色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用推进器固定,用低倍镜先找准物象,再用高倍镜看清物体,于标本上加镜油一滴。

⑴用眼从侧面观察,转动粗螺旋调节器,将油镜头徐徐下降浸入其中,切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损坏油镜。

⑵用左眼从接目镜观察,徐徐向上转动粗螺旋调节器,见模糊物象后,再用细螺旋调节器,直到物象完全清晰为止。

4、显微镜的保护:

⑴所有的光学部分结构都不能用手指、普通布擦拭,用过的油镜头应立即先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拭,再用干擦镜纸擦去二甲苯,以防二甲苯镜头上的固定胶,致使镜片脱落。

⑵显微镜的光学部分应避免日光直射。

避免接触强酸、强硷、氯仿、酒精。

⑶显微镜用毕,将物镜转成品字形并下降集光器和镜筒,用软布擦拭各部件后覆盖于接目镜上,双手端平送入镜箱内。

置于干燥处,以防受潮。

(二)细菌形态观察

1、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

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杆菌:

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白喉杆菌弧菌:

霍乱弧菌

2、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

肺炎球菌、产气荚膜杆菌

鞭毛:

水弧菌(周毛菌)

芽胞:

破伤风杆菌(芽胞位于菌体顶端,呈鼓槌状)

授课进度

第周,第次课(2学时)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二)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细菌特殊结构在鉴别细菌过程中的实用意义。

掌握革兰染色的操作法,充分认识革兰染色的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

革兰染色的操作法

教学难点

革兰染色的操作法

教学方法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

教学手段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

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

讨论、

思考题、作业

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杨致邦,叶彬.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潘丽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一、实验内容:

3细菌标本片的制备(操作)

4革兰染色法(操作)

二、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细菌特殊结构在鉴别细菌过程中的实用意义。

2掌握革兰染色的操作法,充分认识革兰染色的临床意义。

三、实验材料:

革兰染色液全套、擦镜纸、二甲苯、大肠杆菌培养物、葡萄球菌培养物、生理盐水、玻片、接种环、酒精灯。

四、实验方法:

㈠细菌标本片的制备(操作)

1、涂片:

点燃酒精灯;取洁净玻片一张,右手持接种环一酒精灯火焰中消毒,稍冷后取

1-2环生理盐水置于玻片中央;再次消毒后,用接种环取菌落中的细菌或菌液或标本少许,在生理盐水中涂匀制成约1cm左右的薄膜,并将接种环再次消毒后,置于试管架中。

2、干燥:

在室温中自然干燥;天冷时可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略加温,不可高温加热,否则,细菌被破坏后染色效果差。

  3、固定:

右手持玻片一端,标本面向上,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快速地来回通过三次,约2妙种。

固定的目的是杀死细菌,使细菌与玻片粘附较紧密。

㈡革兰染色法(操作)

1、初染:

滴加结晶紫染液于标本上,以覆盖满为度,染1分钟后水洗,洒去积水。

2、媒染:

加鲁格碘液,媒染1分钟后水洗,洒去积水。

7脱色:

加95%酒精脱色(边加酒精边摇晃玻片,使酒精流去再加酒精,如此反复2

-3次)约30妙钟后水洗,洒去积水。

12复染:

加复红染液染30妙钟后水洗,洒去积水,待干或用吸水纸吸干后镜检。

先低

倍镜观察效果,再用高倍镜看清物象,滴加镜油后用油镜观察。

  结果:

G+菌呈紫色,G-菌呈红色。

授课进度

第周,第次课(2学时)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细菌的培养及代谢产物的检查

教学目标

熟悉细菌的培养方法,进一步掌握人工培养细菌的临床意义。

了解细菌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

培养基的制备

教学难点

细菌代谢产物

教学方法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

教学手段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

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

讨论、

思考题、作业

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杨致邦,叶彬.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潘丽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一、实验内容

1、培养基的制备(操作)

2、细菌的人工培养法(操作)

3、细菌代谢产物观察(示教)

4、药敏试验(示教)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细菌的培养方法,进一步掌握人工培养细菌的临床意义。

2、了解细菌代谢产物在鉴别细菌中的意义。

三、实验材料

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SS琼脂、蒸馏水、1molNaOH、0.1molNaOH、粗天平、0.02%酚红指示剂、pH比色器、无菌培养皿、无菌试管、接种环、酒精灯、各种鉴别培养基、高压消毒灭菌器、量筒、三角烧瓶、吸管、剪刀、绳索、葡萄球菌菌液、大肠杆菌菌液、伤寒杆菌菌液、乙型副伤寒杆菌菌液等。

四、实验方法

㈠培养基的制备(操作)

1、培养基的制备程序

称量   溶化   pH测定与矫正   分装   灭菌   检定   保存。

2、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1)称量:

称取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置于1000ml三角烧瓶中,加入蒸馏水1000ml。

2)混合溶解:

加热溶化,待冷至40〜50oC时,测定并矫正pH为77.6。

3)pH测定与矫正方法:

⑴准备工作:

取pH7.4①、7.6③酚红标准比色管及蒸馏水管②各1支,按图示装好;取口径与比色管相同的试管3支,各加待测液体基5ml,分别编上④、⑤、⑥号,按图示装好。

⑵比色:

将比色架对光目视比色,比较二排管的颜色是否相同,若基为酸性(一般呈酸性),则向⑤号管中加0.02%酚红指示剂0.25ml摇匀,取1ml吸管一支吸取0.1molNaOH1ml,缓慢滴入⑤号管内,边加边摇匀,直至与标准管其中一侧颜色相同,准确记录NaOH的用量。

⑶计算:

5ml基矫正至pH7.6用去0.1molNaOH0.2ml,剩余的培养基则需加入1molNaOH为Xml。

用比例公式计算。

N1:

V1=N2:

V2

5:

975=0.2:

X

X=0.2*975/5=39(ml)

0.1molNaOH需要39ml,而加1molNaOH只需3.9ml。

4)分装:

分装十适当容器内(试管),包装好,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

㈡细菌的人工培养法(操作)

1、平板划线接种法:

1)点燃酒精灯,右手以握笔式持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后稍冷,挑取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混合菌液一环。

2)用左手掌持琼脂平板,以左手拇指将平板盖启开,右手将取了菌液的接种环伸入平板,呈45O角,用分段划线法分离细菌(如图所示),盖好平板。

3)于平板底部贴上标签,写明班、组、菌名、日期,底向上,置于37OC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2、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左手持液体培养基,按照平板划线取葡萄球菌少许,用右手小指拔开棉塞,夹于指间(示教),并将管口在火焰上灭菌,将细菌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内。

再次灭菌管口,塞好棉塞。

贴上标签,置于37OC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㈢细菌代谢产物观察(示教)

1、糖发酵试验:

细菌分解糖后产酸产气,产酸后使批示剂显色,产气后可见到气泡。

产酸产气以“+”表示,只产酸不产气以“+”表示,不分解以“-”表示。

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分解糖的结果如下:

菌  种

葡萄糖

乳 糖

大肠杆菌

伤寒杆菌

2、硫化氢试验:

某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产生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铁盐或铅盐反应,形成黑色的硫化铁或硫化铅沉淀,为阳性,无黑色沉淀为阴性。

大肠杆菌硫化氢试验为阴性,乙型副伤寒杆菌为阳性。

㈣药敏试验(示教)

1、平板划线:

1)用密集划线法将细菌布满平板,方法同平板划线接种法。

2)在无菌接种箱内,用左手启开平板盖,用无菌镊子夹取抗菌素纸片,间隔5cm放置平板培养基表面,盖好平板,贴上标签,置于37OC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3)结果:

观察抑菌区有无,测量抑菌区的直径。

直径<5mm为阴性(不敏感)、直径5〜10mm为轻度敏感、直径10〜15mm为中度敏感、直径>15mm为高度敏感。

授课进度

第周,第次课(2学时)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检查

教学目标

证明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体表有许多细菌存在,以树立严格的消毒及无菌观念。

了解常用消毒灭菌器械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紫外线的灭菌方法护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细菌的检查及消毒灭菌器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灭菌方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

教学手段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

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

讨论、

思考题、作业

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杨致邦,叶彬.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潘丽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年.

一、实验内容

1、空气中细菌的检查(操作)

2、皮肤消毒试验(操作)

3、咽喉部细菌的检查(操作)

4、常用消毒灭菌器械的使用(示教)

二、实验目的

1、证明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体表有许多细菌存在,以树立严格的消毒及无菌观念。

2、了解常用消毒灭菌器械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紫外线的灭菌方法护注意事项。

三、实验材料

普通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血平板、接种环、酒精灯、高压消毒灭菌器、干烤箱、紫外线、大肠杆菌培养液、1%龙胆紫、2.5%碘酒,75%乙醇、无菌棉签、镊子等。

四、实验方法

㈠空气中细菌的检查(操作)

1、取普通琼脂平板4个,启开皿盖,培养基面向上,分别放在实验室、寝室、室外及无菌操作台等处,暴露10〜20min后加盖。

2、于平板底部贴上标签,写明班、组、菌名、日期,底向上,置于37OC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3、结果:

如实填写。

㈡皮肤消毒试验(操作)

1、取普通琼脂平板1个,在底部用玻璃蜡笔划线分区并标号,启开皿盖,用右手食指轻轻涂抹培养基表面。

2、用2.5%碘酒消毒右手食指后,再用消毒后的手食指轻轻涂抹培养基表面,加盖。

3、于平板底部贴上标签,写明班、组、菌名、日期,底向上,置于37OC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4、结果:

如实填写。

㈢咽喉部细菌的检查(操作)

1、取血平板1个,启开皿盖,口对培养基表面(距离约10cm),深咳嗽三次(不可吹痰),加盖。

2、于平板底部贴上标签,写明班、组、菌名、日期,底向上,置于37OC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3、结果:

如实填写。

㈣常用消毒灭菌器械的使用(示教、介绍)

1、紫外线杀菌试验

⑴点燃酒精灯,取普通琼脂平板1个,在底部用玻璃蜡笔划线分出二个区并标号,启开皿盖,右手持接种环在火焰上灭菌后,稍冷,取大肠杆菌培养液一环,密集划线,加盖。

⑵将培养基置于无菌接种箱内,启开皿盖,将盖子盖于培养基上的一半,打开紫外线灯开头,照射30min后,加盖。

⑶于平板底部贴上标签,写明班、组、菌名、日期,底向上,置于37OC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结果。

⑷结果:

如实填写。

2、手提式高压蒸气灭菌器(介绍)

⑴构造:

⑵用法:

加水至规定的水平面、放入灭菌物品,加盖、旋紧,打开排气阀;通电加热、温度逐渐上升时,器内冷空气由排气阀排出,待有大量蒸气逸出时,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直到压力表的指针指在所需的位置后,调节电源,控制温度,维持20〜30min后,打开排气阀排气,待压力表指针指向“0”时,再开盖取物。

⑶注意事项:

①灭菌开始时必须排尽冷空气;②灭菌完毕,切不可突然打开盖子排气减压,以免瓶内液体等冲出外溢;③放置物品不应太挤。

⑷用途:

用于耐高温和不怕潮湿的物品灭菌。

授课进度

第周,第次课(2学时)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病原性球菌的检查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特性。

了解脓汁标本的病原性球菌的分离鉴定的程序。

了解抗“O”试验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

1、病原性球菌标本的观察。

2、脓汁标本中病原性球菌的分离鉴定的程序。

3、抗“O”试验

教学难点

抗“O”试验的原理

教学方法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

教学手段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

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

讨论、

思考题、作业

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杨致邦,叶彬.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潘丽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年.

病原性球菌的检查

实验目的:

1掌握病原性球菌的形态、染色特性。

2了解脓汁标本的病原性球菌的分离鉴定的程序。

3了解抗“O”试验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病原性球菌标本的观察。

2、脓汁标本中病原性球菌的分离鉴定的程序。

3、抗“O”试验

实验材料:

显微镜、细菌标本、玻片、试管、试管架、吸管、水浴箱、注射器、2.5%碘酒、棉签、

生理盐水、血平板、兔血浆、抗“O”试剂、血平板。

实验方法:

(2)病原性球菌标本的观察

1、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的形态观察(操作)。

2、葡萄球菌、链球菌溶血现象观察(示教)。

(4)脓汁标本中病原性球菌的分离鉴定的程序

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脓汁标本观察菌特征及溶液血情况

接种血平板24h培养后观察取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取菌落作生化反应、致病力试验

(5)抗“O”试验

原理: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O”,能溶液解人和兔红细胞并有很强的抗原性,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溶血素“O”(抗体)。

抗溶血素“O”能中和溶血素“O”的溶血作用。

本法是将病人血清与已知溶血素“O”抗原先混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再加入红细胞悬液。

若红细胞不被溶解为阳性,溶解为阴性。

方法:

1、取小试管6支,分别编号,分两排置于试管架上(1-3为第一排,4-6为第二排)。

2、第一排试管加待检血清(0.25ml)分别稀释为200、400、800倍;第二排试管加待检血

清(0.25ml)分别稀释300、600、1200倍。

3、分别加链球菌溶血素“O”抗原0.25ml,充分混匀,置于37oC水浴箱中10min。

7分别加5%红细胞悬液0.25ml,充分混匀,置37oC水浴箱中30min后观察结果。

结果:

以完全不溶液血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抗“O”抗体的效价。

正常值为500单位以下。

用途:

600单位及以上有诊断意义,用于辅助诊断活动性风湿。

(四)血浆凝固酶试验

3取玻片一张,加生理盐水一环。

用接种环取葡萄球菌少许,混匀。

4加血浆一滴、混匀,数分钟后观察结果。

出现颗粒状凝集的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授课进度

第周,第次课(2学时)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肠道杆菌的检查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肠道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

了解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的程序。

了解肥达试验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重点

1、肠道杆菌形态标本的观察。

2、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程序。

3、肥达试验。

教学难点

肥达试验的原理方法及结果分析

教学方法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括号中画“√”):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案例法﹝﹞,发现法﹝﹞,探究法﹝﹞,谈话法﹝﹞,实验法﹝√﹞,参观法﹝﹞,考察法﹝﹞,自学辅导法﹝﹞,练习法(习题或操作课)﹝﹞,读书指导法﹝﹞,听说法﹝﹞,写生法﹝﹞,视唱法﹝﹞,工序法(技能课)﹝﹞,实习作业法﹝﹞,其他﹝﹞

教学手段

请选择你授课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在括号中画“√”):

实物﹝﹞,多媒体﹝﹞,投影﹝﹞,影像﹝﹞,CAI课件﹝﹞,PPT﹝﹞,标本﹝﹞,挂图﹝﹞,模型﹝﹞,其他﹝√﹞

讨论、

思考题、作业

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1)杨致邦,叶彬.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

(2)潘丽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及学习指导【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3年.

肠道杆菌的检查

实验目的:

1、掌握肠道杆菌的形态、染色特性。

2、了解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的程序。

3、了解肥达试验的原理、方法及临床意义。

实验内容:

1、肠道杆菌形态标本的观察。

2、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程序。

3、肥达试验。

实验材料:

显微镜、细菌标本、玻片、试管、试管架、吸管、水浴箱、注射器、2.5%碘酒、棉签、

生理盐水、SS培养基、患者血清1:

10稀释、伤寒杆菌O菌液、H菌液、甲、乙型副伤寒H菌液。

实验方法:

一、肠道杆菌的形态观察

【材料】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革兰染色示教片。

【方法】注意上述肠道杆菌形态、排列、染色的共同点,故肠道杆菌的染色镜检不能做为肠道杆菌之间的鉴别依据。

二、肠道杆菌培养物与生化反应观察

【材料】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乙型副伤寒杆菌在SS培养基、双糖铁、尿素及蛋白胨水培养基上24小时培养物。

【方法】

1、观察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乙型副伤寒杆菌在EMB培养基上生长情况,注意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及透明度。

表1 五种肠道杆菌在SS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

菌种

培养基

大肠杆菌

变形杆菌

伤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痢疾杆菌

S.S

琼脂平板

菌落红色或呈红色之中心,不透明,直径2-3mm左右

菌落无色半透明,有时带黑心,直径2mm左右,有时呈膜状生长。

菌落无色,半透明,直径2mm左右。

同伤寒杆菌菌落,菌落可带黑心。

同伤寒杆菌菌落。

EMB

菌落扁平,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

圆形菌落,扁平,无色或半透明,似沙门菌

小至中等透明或半透明,不发酵乳糖

无色或半透明,光滑不发酵乳糖,中等大小

2、观察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乙型副伤寒杆菌在双糖铁、尿素及蛋白胨水培养基上生长情况,注意生化反应与动力的鉴别。

表2 五种肠道杆菌生化反应与动力鉴别表

菌名

生化反应

动力

葡萄糖

乳糖

H2S

尿素

靛基质

大肠杆菌

-

-

+

+

变形杆菌

-

+/-

+

+/-

+

副伤寒乙杆菌

-

+++

-

-

+

伤寒杆菌

+

-

-/+

-

-

+

痢疾杆菌

+

-

-

-

+/-

-

三、粪便标本中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

(一)标本采集

尽可能在发病早期或治疗前采集新鲜粪便,选取脓血或粘液部分,取材后应立即送检。

如不能立即送检,可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中。

(二)检验程序

肠道杆菌检验程序

(三)检验方法:

1、分离培养

【材料】新鲜粪便标本、SS琼脂平板。

【方法】

按上述检验程序进行第一日的检验步骤,即用接种环挑取新鲜粪便标本,划线接种于EMB或SS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

【结果】

观察平板上菌落,依据其大小、颜色、透明度等特点,初步识别可疑病原菌菌落,进行鉴定。

在EMB平板上非致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