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499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球概论第四章.docx

地球概论第四章

第四章

●什么是行星的会合运动?

会合周期长短决定于什么?

在会合运动中,地内行星与地外行星的表现,有何不同?

(1)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公转。

它们的轨道大小和周期长短各不相同。

从运动着的地球上来看行星的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行星表现出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视动。

地球公转反映在天球上是太阳的周年运动。

因此,行星和地球的复合运动,就表现为它们对于太阳的会合运动。

太阳和行星都沿黄道(带)运动。

它们在天球上的位置,通常都用各自的黄经表示。

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就是它们的黄经差。

当行星和太阳的黄经相等时,二者都处于地球的同一侧,就是行星同太阳会合,叫做行星合日,或简称合。

这种情况是一切会合运动所共有的,故被称为“会合”运动。

兹就这种运动的周期1以及行星在运动中的表现。

(2)——会合周期:

行星合日是一种周期性现象。

从这一次行星合日到下一次行星合日所经历的时间,叫行星的会合周期。

会合周期的长短,取决于行星公转周期和地球公转(或太阳周年运动)周期。

二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则因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而不同。

(3)——行星同太阳的相对位置的变化:

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行星同太阳的黄经差不断变化,它们的相对位置要发生一系列变化。

这种变化又因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而不同;

地内行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因此,它同太阳的黄经差,被限定在某个限度内(且<90°)。

这个限度叫做大距(即最大的距角),分东大距和西大距。

金星的大距为45°——48°。

在地球上看来,它以这个幅度在太阳的东西两侧徘徊,“附日而行”。

因此,金星总是以晨星或昏星的姿态出现在天空(图3-36)。

当金星位于太阳西侧时,它于黎明前升起在东方,叫启明星。

东方升起启明星,预示天将破晓。

当金星位于太阳东侧时,它便在黄昏时耀辉于西天,继日而入,叫长庚星。

我国最早的典籍《诗经》就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记载。

水星的大距为18°—28°,因距角太小,被阳光掩没,肉眼很难观测到。

地内行星的大距,既被限定在90°之内,因此,它们没有冲日;但有两次合日,距地球最近时叫下合,离地球最远时叫上合。

地外行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外,它们同太阳的黄经差可以从0°—360°。

在一个会合周期内,地外行星有一次合日和一次冲日:

合日时离地球最远;冲日时距地球最近。

它们没有大距,但有二次方照(距角为90°),分东方照和西方照。

地内行星的公转速度大于地球,它在天球上相对于太阳来说是东行,其会合运动表现为上合—东大距—下合—西大距—上合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

地外行星的公转速度小于地球,它在天球上相对于太阳是西行,其会合运动表现为合—西方照—冲—东方照—合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

这是行星“内外有别”的另一个方面。

 ——行星相对于恒星的视行:

在会合运动中,行星在天球上还有相对于恒星的运动。

在通常情形下,行星在恒星间自西向东运行,叫顺行。

但是,当行星在其轨道上接近地球的时候,即下合前后的地内行星和冲日前后的地外行星,在天球上转变为向西运行,叫逆行;经过短暂时间后又恢复顺行。

在由顺行转变为逆行,或由逆行转变为顺行的短时间内,行星在恒星间停滞不动,被称为留。

这样,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行星的会合运动又表现为:

顺行—留—逆行—留—顺行的依次循环。

应当指出,在日心天球上,行星和地球的运动永远是顺行(向东),只有在地心天球上,行星才会发生逆行。

这是因为,行星和地球的公转,存在着速度的差异。

这种速度上的差异,在地球赶上和超越地外行星(冲日前后),或被地内行星(在下合前后)赶上和超过的短暂时间内,就表现为它们的逆行。

月球在天球上有相对于太阳的运动,也是一种会合运动。

月球在恒星间的运动,是它本身绕转地球的反映;太阳在恒星间的移动(太阳周年运动)是地球绕转太阳的反映。

因此,二者的会合运动,也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后果。

月球同太阳的会合运动,十分类似地外行星同太阳的会合运动。

这是因为,月球和太阳的黄经差可以从0°——360°,因而也有合日和冲日,东方照和西方照。

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

——月球的会合运动同月相盈亏相联系,因而显得更加鲜明。

月球的合和冲,东、西方照,有它自己的一套专用术语:

即朔(合)和望(冲),上弦(东方照)和下弦(西方照),它们分别同新月和满月,上弦月和下弦月相联系。

——月球相对于太阳的运动,方向向东,因为月球绕转的(角)速度,远大于太阳周年运动的速度,而地外行星则反之。

——月球没有逆行,因为地球是月球绕转的中心天体,而非行星运动的中心。

综上所述,月球的会合运动,就是它在天球上自西向东赶超太阳,并且表现为:

朔—上弦—望—下弦—朔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

月球会合运动的周期是朔望月。

朔望月的推算,用得着地内行星会合周期的公式,只须把月球绕转地球的周期M(恒星月),取代地内行星的公转周期P即得:

我们知道,地球公转周期E(恒星年)与月球绕转周期M(恒星月),长度相差较大,因此,二者的会合周期便较短。

朔望月平均长度是29.5306日,它只比恒星月长约2.2日。

关于朔望月的长度,还可以这样来推算:

月球绕转地球的(角)速度是每日13°10′,而太阳周年运动速度为每日59′,二者的差值为13°10′-59′=12°11′,这就是月球对于太阳的会合速度。

月球以这样的速度赶超太阳的周期,即360°÷12°11′=29.53日,是谓朔望月。

 

图3-39恒星月与朔望月比较从这一次星月相合到下一次星月相合,是一个恒星月,月球绕转地球360°;从这一次日月相合到下一次日月相合,是一个朔望月,月球绕转389°。

这29°的差值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它使朔望月比恒星月约长2.2日,即月球绕转地球29°所需的时间。

●行星为什么会发生逆行?

行星在什么时候发生逆行?

行星相对于恒星的视行:

在会合运动中,行星在天球上还有相对于恒星的运动。

在通常情形下,行星在恒星间自西向东运行,叫顺行。

但是,当行星在其轨道上接近地球的时候,即下合前后的地内行星和冲日前后的地外行星,在天球上转变为向西运行,叫逆行;经过短暂时间后又恢复顺行。

在由顺行转变为逆行,或由逆行转变为顺行的短时间内,行星在恒星间停滞不动,被称为留。

这样,在一个会合周期内,行星的会合运动又表现为:

顺行—留—逆行—留—顺行的依次循环。

应当指出,在日心天球上,行星和地球的运动永远是顺行(向东),只有在地心天球上,行星才会发生逆行。

这是因为,行星和地球的公转,存在着速度的差异。

这种速度上的差异,在地球赶上和超越地外行星(冲日前后),或被地内行星(在下合前后)赶上和超过的短暂时间内,就表现为它们的逆行。

●为什么视太阳日长度会有季节变化?

为什么二至日的视太阳日长度大于二分日?

为什么最长的视太阳日不是南至日,而在南至日之后?

太阳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它的长度不仅取决于地球自转周期,而且也包含着地球公转的因素。

地球自转可以被认为是均匀的,因而恒星日长度是不变的;但是,公转的影响是非均匀的,因而太阳日的长度略因季节而变化。

地球公转,在天球上表现为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

因此,太阳赤经逐日递增,太阳日>恒星日。

如果太阳每日赤经变化是均匀的,那么,太阳日虽不同于恒星日,其本身长度也是均匀的。

事实上,太阳每日赤经差因季节而变化,以致太阳日长度发生季节变化:

每日赤经差愈大,太阳日便愈长;反之,则愈短。

这种因季节而变化的太阳日,叫真太阳日(或视太阳日)。

真太阳日的全年平均值,叫平太阳日(即平均太阳日)。

作为时间单位的太阳日是平太阳日,它的长度是同每日59′的太阳赤经差(平均值)相联系的。

造成太阳每日赤经差的季节变化,有两方面原因:

——首要原因是由于黄赤交角。

太阳周年运动的路线是黄道,因此,首先变化的是太阳的黄经。

但直接影响真太阳日长短的,则是黄经差所引起的赤经差。

这是因为,时间是以天体时角度量的,而时角与赤经是等量的。

我们知道,第二赤道坐标系与黄道坐标系有共同的原点(春分点),但因基圈不同,因而黄经不同于赤经;同样的黄经差,有不同的赤经差,具体差异与黄赤交角大小有关。

在每年的春秋二分,平均每日59′的黄经差,造成大约59′-5′=54′的赤经差,相应地时间减少21秒,这是全年的极小值。

因为二分时,这一段黄道同天赤道的交角最大(23°26′),黄经差与赤经差的关系,犹如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斜边与邻边之间的关系。

反之,在每年的冬夏二至,平均每日59′的黄经差,造成大约59′+5′=64′的赤经差,相应地时间增加21秒,这是全年的极大值。

因为二至时,这一段黄道同天赤道平行,黄经差与赤经差之间的关系,犹如等腰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间的关系。

冬夏二至为极大值,春秋二分为极小值。

虚线表示视太阳日长度因日地距离而发生的变化,1月初(近日点)为极大值,7月初(远日点)为极小值。

因此,比二分日长度大。

主极大发生在冬至后,次极大发生在夏至前;主极小在秋分前,次极小在春分后。

这是因为,地球过近日点时间在冬至后不久;过远日点时间在夏至后不久。

事实上,黄赤交角和椭圆轨道这两个因素是同时起作用并相互干扰的。

前者使真太阳日长度发生±21秒的变化;后者使真太阳日长度发生±8秒的变化。

二者之中,前者是主要的,因此,真太阳日长度的变化,大体上是二至最长,二分最短;后者只是使冬至的真太阳日略长于夏至,而秋分的真太阳日比春分更短些。

乌鲁木齐(87°31'E)与北京(116°19'E)的地方时刻之差是多少?

北京和西安的经度,分别是116°19′E和87°31'E,两地的经度差是28°48′,时刻相差112分12秒

●什么是法定时?

什么是“北京时间”?

它是否就是“北京的”地方平时?

(1)法定时区时是理论上的标准时,时区都以经线分界,适用于海上。

在陆地上,时区界线通常被自然或行政疆界所代替。

许多国家为了自身的便利,在制定标准时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理论上的标准时进行各种调整。

它们被称为法定时,因为这种时间及其适用范围,通常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或政府当局以法令形式制定和颁行的。

法定时所采用的标准经度,大多也是区时的标准经度。

例如,美国的东部时区,就其东西界线来说,完全不同于理论时区;但它的标准经度与西5区相同(75°W)。

然而,不少国家的法定时的标准经度,与区时的标准经度迥然不同。

这方面的情形是五花八门的(参见《世界时区图》)。

(2),(3)——我国实行单一的法定时,即北京时间①。

在天文上,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平时,而不是北京(116°19′E)的地方平时。

所以,不能认为它是“北京的”时间。

●我国传统历法为何要设置二十四气?

它怎样推算大月和小月?

安排平年和闰年?

何谓干支纪法?

(1)我国的传统历法,一般称夏历或农历。

但是,这两个名称都不能确切地表示我国传统使用的阴阳历的含义和性质。

所谓“夏历”,是因为它以冬至所在历月为十一月,这一点同先秦时代的夏历相同。

但它并非先秦的夏历,更不是传说中的夏朝的历法。

所谓“农历”,显然是指我国广大农民长期根据它所附载的二十四气安排农事进程。

其实,二十四气不属阴阳历范畴,它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阳历。

真正的农历应该是阳历,而不是阴阳历。

二十四气则用来指导农业生产。

(2)我国的传统历法,具有阴阳历的共同特点:

它按照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力求使平均历月等于朔望月;又根据回归年所相当的朔望月数安排平年和闰年,力求使平均历年等于回归年。

同时,我国的传统历法,还有它与众不同的特点:

二十四气按太阳黄经划分(从而也表示一定的太阳赤纬),自春分点起,每隔黄经15°为一气,顺序叫做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参见二十四气表)。

这些名称言简意赅,可望文生义①,它是古人参照天文季节、气候物象及农事意义而拟定的。

从气候学上看,它至少已经指出一定区域内一年中气候演变的一种表示方法。

二十四气又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组。

我国传统历法以十二节气把回归年分成十二个节月。

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月的中点。

(2.)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的编排,以及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不像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推算,因而显得更加缜密和合理,遵循如下二条原则:

——以月相定日序:

我国传统历法逐一推算日月合朔(日月黄经相同)的日期和时刻,把每次合朔的日期定为初一;根据先后二次合朔所包含的日数多寡,确定月的大小:

如果包含30日,当月就是大月;如果只含29日,便是小月。

如某日6时5分是日月合朔的时刻,那么,这一天便是初一,次日便是初二,接着初三……。

按朔望月的平均长度29.5306日,第二次合朔将是第30日18时49分,这一日成为下月初一,本月只含29日,因此是小月。

第三次合朔落在第60日7时33分(是另一个月的初一),那么,这个月自第30日至第59日,共含30日,所以是大月。

采取这样的措施后,大、小月完全依日、月黄经的具体情形而定,历日轮转永远与月相同步循环,其平均历月严格地等于朔望月。

若朔望月长度不变,那么,在一般情况下,大小月将交替轮换。

然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因为月球绕地球和地球绕太阳的轨道运动,都是不均匀的,二者之间没有简单的关系。

因此,朔望月的长度是变动的,其差值最大可达13小时。

所以,传统历法中经常出现连续二次或三次的大月和小月。

(3) ——以中气定月序:

二十四气不仅用于指导农事进程,而且还是调节月序和控制置闰的关键。

首先,我国传统历法以历月有无中气来区分正规历月和闰月。

先秦历法多把闰月放置岁末,即所谓“归余于终”;汉以后,闰月要按中气来推定。

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1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挨不到中气。

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①。

《汉书·律历志》载:

“朔不得中,是谓闰月”。

其次,根据历月包含的中气,决定该历月的月序。

十二中气固定配属于一年中的十二个历月,不能混乱。

如雨水所在的月份为正月,春分所在的月份为二月……余类推。

再次,重复前一历月定闰月的月序,即把闰月看成前一历月的重复。

例如,1995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八月之后,因而叫闰八月。

(4).我国传统历法还采用一套独特的纪时制度——干支。

按字面解释,干支即主干和分支,二者是相互依存和配合的整体。

我国古时以天为主,以地为从:

天同干相关联,叫天干;地同支相联系,叫地支。

两者合称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共十个: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循环搭配:

甲子、乙丑、丙寅……癸亥(见下表),以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用于纪年、纪月、纪日和纪辰。

其中以用于纪年和纪日最为普遍,六十周年为一甲子(或称花甲)。

近代史上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干脆就以干支为名,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干支纪法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项独特创造。

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在于:

它使用方便。

●何谓日界线?

它为什么要按在180°经线上?

怎样在日界线上进行日期进退?

(1)日界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它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日期混乱。

日期混乱问题,是在下列两种情形下产生的:

(2)——时刻换算中出现日期混乱:

时刻换算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日期问题。

已知一地的时刻,推算另一地点的时刻,向东推算和向西推算的结果,虽然得到的钟点相同,但日期却相差1日。

例如,己知北京时间(东8区)为6时,求当时的华盛顿(西5区)时间?

向东推算进11时,华盛顿时间为同日17时;向西推算退13时,华盛顿时间为昨日17时。

应该采取适当措施,向东推算总比向西推算超前1日。

引起日期的混乱。

为了避免在环球航行中发生日期混乱,必须在向东航行一周中,把日期退回1日;在向西航行一周中,把日期推进一日。

为避免在时刻换算中发生日期混乱,必须在向东推算时把日期退回1日;或者在向西推算时把日期推进1日。

日期进退的界线,就叫日界线或国际日期变更线。

如果仅仅为了解决日期混乱的问题,日界线可以安在任何一条经线上。

显而易见,180°经线是它的最佳选择。

180°经线纵贯太平洋中部,为了避免它通过岛屿,给当地居民带来日期变更的麻烦,日界线有三处偏离180°经线: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东端向东偏离;在美国阿留申群岛以西向西偏离;在5°S-51°30°S之间向东偏离,使斐济群岛和汤加群岛等全部属于东12区。

这是因为,西伯利亚采用俄罗斯的日期,而阿留申群岛采用美国阿拉斯加的日期;斐济和汤加历来采用新西兰的日期。

(参见《世界时区图》)

(3)日界线的设置,把时区的排列,变无限方向为有限方向,分出了最东时区和最西时区。

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成了全球最东的时区,它的时刻最早;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则成了全球最西的时区,它的时刻最迟①。

经日界线划分之后,东12区和西12区之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二者既属于同一时区(它们有相同的钟点),又是相隔最远的二个时区(一个在极东,一个在极西,它们相隔24个时区,日期相差1日)。

东12区比西12区要早1日。

因此,船舶和飞机在越过日界线时,要变更日期:

自东12区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要退回1日;反之,自西12区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要跳过1日。

(参见《世界时区图》)

有了日界线,并在过日界线时进行日期进退,环球航行和时刻换算就可以避免日期混乱。

在上例中,华盛顿所在的西5区,只能被看作位于北京所在的东8区之西。

因此,华盛顿的时刻,只能是迟于北京时间13小时,而不是早于北京时间11小时。

但是,推算的方法可以有两种:

既可以向西推算,也可以向东推算,只要在越过日界线进行日期进退,其结果完全相同。

例如,自北京向西推算,退13时,不经过日界线,华盛顿时间为昨日17时;若向东推算,进11时,为同日17时,因向东越过日界线,退1日,华盛顿时间仍为昨日17时。

两种推算途径结果相同,避免了日期混乱。

●什么是协调世界时?

它同谁“协调”?

为何要“协调”?

如何“协调”?

世界时(universaltime,UT)是全球通用的时间。

从1925年以后,各国《天文年历》都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准。

世界时是以地球自转为基准的。

自从石英钟问世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逐渐表现出来。

这种不均匀性给许多需要高精密时间的部门带来了麻烦。

例如,《天文年历》中计算天体位置用的是均匀的时间,因为在力学定律中,作为自变量的时间是均匀的。

但是实际观测中用的却是非均匀的平太阳时。

这样一来,理论计算同观测结果就不能完全符合。

为了摆脱地球自转不均匀性对时间的影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用历书时(ephemerictime,ET)取代世界时,作为基本的时间计量系统。

历书时以地球公转为基准,以历书秒为单位。

它的优点在于,采用不变的历书秒长,天文推算和天文观测结果相一致。

但是,用天文方法测定历书时,其精度不高。

一方面,协调世界时同原子时的差值总是完整的秒数,秒以下的小数始终保持同原子时一样。

做到这一点,协调世界时的秒长,严格地等于原子秒。

另一方面,协调世界时与世界时的差值,始终保持在±0.9秒以内。

超出这个限度时,便仿照历法上的置闰,在协调世界时中插入一个跳秒,即它对原子时的差值跳过1秒。

跳秒也叫闰秒,或增加1秒(正闰秒),或减少1秒(负闰秒),以适应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闰秒一般被安排在当年12月31日或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的末尾。

由于地球自转总趋势是不断变慢,平太阳秒变长,所以,通常情形下的闰秒是正闰秒。

通过闰秒的安排,协调世界时的时刻始终接近世界时;而它同原子时的差值,则跳跃式地增大。

用这样的办法,既保持“秒长均匀”,又达到“时刻接近”。

具体调整工作由国际时间局根据观测资料确定,并提前发出通知。

国际上决定用协调世界时取代格林尼治时间,作为国际无线电通讯业务中的标准时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