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4059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docx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

课题及课题申报表样本

"农村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方法与策略的探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满足学生喜读欲激趣;

2、介绍读物激趣;

3、谈感受激趣;

4、开展活动激趣;

5、实行竞争激趣。

(2)拓展学生的阅读时空

1、利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

2、推荐课外读物,做好书刊导读;

3、开设阅读课时,保证阅读时间。

(3)建构课外阅读能力的品质

因为阅读环境改变了,人们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已经无时无处没有读物相伴,无时无处不发生阅读活动,所以,我们的下一代已完全无法回避这样的课外阅读环境而安守一块"净土"了。

怎样才能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吸取精华,扬弃糟粕,既能恣意遨游又不迷失自己呢?

我觉得,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自制力、自主性、自动化这三种阅读品质。

(二)研究意义: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这也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念。

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资源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把课程资源的内涵伸展到社会、学生生活、教师、家长和每一个学生。

改变了以往那种以教科书、教参为主要内容进行教学的做法,真正地把教材内容指向除书本以外的校内外的各个场所。

二、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国外詹姆士的"形式训练说"、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等许多学者提出的理论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目前,国内也有许多相关的研究课题,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研究上已有了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为本课题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本课题的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指导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理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为了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要扩大阅读面的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规定了具体的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课程之外的"点缀",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从一个侧面说明数量的积累与熟练技巧形成的密切关系,庄子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后,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也说明长期、大量的积累是学好语文的保障。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

"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标的这一些理念,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内容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了,语文学习再也不能仅仅等同于语文学科学习了。

"相似论"认为,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相似性信息单元(即相似块)越多,就越有利于选择、匹配、激活阅读材料中的相似信息,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也才越深刻。

《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教育得抓住时机,适时施教,错过时机以后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得法于课内,及时进行同步拓展,就会事半功倍。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又一个开端。

四、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一)研究内容:

同步拓展阅读的内容广泛丰富,同体裁的、同作者的、同写作对象的、同表现主题的、同写作风格的、同修辞手法的,处理不好会杂乱无章,必须本着"系统性"原则统筹构建,构建拓展阅读目标体系,本着"重点性"原则逐一攻破。

拓展性阅读的实施主要是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的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

课外阅读总不会脱离课内文本而孤立存在,应以课文为基点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

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上某一课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故事,推荐学生看相关书籍,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前置性、比较性、拓展性阅读,在联系中,对比下获取知识。

拓展性阅读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延伸,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类型及教学的需要,把它安排在不同的时段。

拟从课前拓展性阅读、课中拓展性阅读、课后拓展性阅读三个角度来进行。

(二)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法。

学习并研究国内外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文章和具体做法,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和措施。

2、观察法、分析法。

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和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确定阶段实验重点。

3、实验、活动法。

设置拓展阅读方案,根据实验方案在班级内分阶段进行系统实施,不断总结经验,将好的经验运用于实践活动中去。

五、研究工作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

(2006.12--2007.3)

文献资料研究(明确课题研究思想);上报《课题申请表》;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

(2007.3--2007.10)

开始按照研究方案展开研究,进行教学实践,整理课堂实录。

作好阶段性反思及学习记录,及时搜集典型材料;重视信息的反馈与搜集,进一步整理和完善方案,及时撰写研究心得,提升研究理念

(三)总结阶段:

(2007.10--2007.12)

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通过阶段性的总结、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展示研究成果。

对所有研究资料和研究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撰写实验报告,做好结题工作。

六、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课题负责人程寒冰现年27岁,1998年7月毕业于河北昌师并参加工作,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8年。

通过函授学习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专学历。

现正进修中文本科。

本人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学教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具备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

参与了长城学区《创新--想象作文的基础》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并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现正在进行《构建健康班级,优化育人氛围》的心理课题实验研究。

学区学校领导将对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学区还成立了科研专项基金,为课题的开展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七、现有基础:

(一)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新课程的推广中有具有一定的紧迫性。

(二)本课题研究人能自觉、深入地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思想,自觉更新教育观念,全身心投入研究活动;热爱教育事业,有对学生、对事业负责的强烈责任心,立志做改革的探索者。

(三)学校领导科研意识强,科研兴教的理念扎实,对教育科研工作需要的人员、物质条件能够给予大力支持。

八、经费估计:

共计200元

南京市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表二)

编号10Na03171类别中语

课题名称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的研究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课题界定

1、课内外:

指课内教材和课外读物,是教学内容上的区别,而非时间空间上的区别。

2、自主:

"自主"是相对于传统的"他主"而言的。

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即对阅读内容和阅读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3、自主阅读:

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的阅读活动。

4、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

指教师引导农村初中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自行选择阅读材料,自主确定学习的方式和目标,使学生在阅读中对阅读产生兴趣,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掌握有效的自主阅读的途径、方法和手段。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的研究:

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途径、方法和手段,初步总结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一般规律。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是直接地提出提高人的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它把人看作是生命体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的目的、过程和结果都同生命发展联系起来。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

"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这一观点,无论从理论的角度,或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依旧新鲜有效。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初中阶段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期阅读两三部名著。

可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近3年的南京市中考质量分析报告,都提到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时,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学生得分率不理想,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我校做的一项调查中表明:

43.9%学生认为要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主要是依靠"认真听课",31.0%的学生认为主要依靠"多做练习",而认为要"多看课外书"仅占23.6%。

很明显,在读书与做题的选择上,更多的学生是选择了做题,因为做题确实在短时间内可拿到好分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广大的课外书才是他们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好营养,多读书少做题才是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

由此可见,初中生的阅读现状已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阅读,阅读也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

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在老师指导下的自主阅读。

因此,我提出"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目的是在课内把阅读的时间(即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做到自主阅读;把课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课外,使课外阅读课内化,使之成为课内教材的有益补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真正提高。

课题研究的目标(概括地说明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预期的状态。

)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内教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使学生每学期掌握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2、探究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3、对学生阅读的态度,阅读的需求,阅读的心理以及对阅读评价的方式方法做一些调查研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健康的阅读心理;使教师掌握一套正确的阅读评价的方式方法。

课题研究的内容(围绕研究目标,逻辑地切分研究内容,表述具体准确,体现关键词的内涵)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探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内教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为原则。

一是设立预习课,让学生先自主阅读,初步形成自已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是教师在教前要自主解读教材,不唯教参是从;每节课尽量解决一个问题,要保证学生有自主阅读的时间,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后认真反思,积极总结。

三是紧扣文本,渗透阅读方法教育,使学生每学期掌握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四是设立单元反思课,总结反思本单元学习得失。

2、探究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一是设立自主阅读课,让学生在本节课内自主阅读课外读物,使课外阅读课内化。

二是开展单元同步阅读。

即在单元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些同类型的课外文章阅读赏析。

四是读写结合,坚持撰写读书笔记

3、对学生阅读的态度,阅读的需求,阅读的心理以及对阅读评价的方式方法做一些调查研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态度,健康的阅读心理;使教师掌握一套正确的阅读评价的方式方法。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

(2010年9月)

1、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3、完成课题研究的有关准备工作。

(二)实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6月)

以八年级(5)班(实验班)和八年级(6)班(对比班)为实验对象开展实验研究。

本阶段主要任务:

1、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学生进行初次语文阅读水平测试,对比分析两个班的学生成绩,做好平时资料积存。

2、总结本阶段实验工作情况,写出实验阶段总结。

3、写出理论性、指导性较强的教改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1年7月)

1、完成专题论文若干篇。

2、完成各种资料的汇编归档。

3、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相结合:

以实践行动为主,先提出理论假设,再在实践研究中检验引导农村中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策略、方法、途径等设想,最终初步总结出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一般规律。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教育观察等途径,了解农村初中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兴趣、习惯等学习行为。

定量分析主要采用能力测试的方法,测试学生自主阅读的情况和能力。

3、群体比较与个体比较相结合:

以群体比较为主,个体比较为辅。

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及预期成果(通过研究,研究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获得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

如新观点、新认识等。

)课题研究的条件

1、本人现任学校教科室主任,从事教科研工作多年。

主持和参与过多个课题的研究,有多篇论文获奖。

市第一、二期"个人课题"获一等奖。

市第四期"个人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

可以说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

今年从事初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对教学一线情况非常了解。

2、学校校长及同事对教科研工作大力支持。

3、学生能够积极配合。

预期的成果形式

1、实践研究方面:

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好学,语文素质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使教师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2、理论研究方面:

形成一套可操作的农村中学生开展自主阅读的做法。

3、具体研究成果以如下形式出现:

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现状调查报告;农村初级中学学生课内外自主阅读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论文、案例、教学设计等。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说明:

1.本表中类别可分为中语、小语、中数、小数、英语、思品、心理教育、德育(班主任工作)、教管、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科学、幼教、职教、信息、音乐、体育、美术、学习力、特殊教育、其它等24类。

2.本表的编号由申报人在网上提交申报材料后,系统自动分配,请各位老师仔细、认真、准确地将编号填写在表二上。

3.本表由各区县教科室(所)报送市教科所审批,市直属单位直接报送市教科所审批。

南京市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表二)

编号

类别中学语文

课题名称农村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课题界定

阅读:

是指阅读主体--我校七年级实验班学生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语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

阅读教学: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

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个关键。

它是集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运用、语言的表达、思维分析和创新思维、写作、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等教学指导于一体的重要教学过程。

在这种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阅读者,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始终处于读思状态中。

这样,阅读教学过程便与学生的阅读过程保持一致,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只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主问题:

它首先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散的、短暂的浅层的问答式提问而言的。

它是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索、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提问或问题,具有让学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具有指向语文学科的向心力。

它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问题的设置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板块,能使学生思维能力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它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主问题"是教师了解学情、精细阅读文本、精心思考教学策略的产物,是学生活动的框架、思维活动的空间,它不是学生用"是"与"不是"可以回答的问题;第二,"主问题"具有指向性和层次性,提出的顺序具有科学性,可以构建课堂教学环节或自然融入主体教育之"自主参与教学模式";第三,"主问题"具有生发性,学生在主问题的引导下,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引发若干小问题的产生,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又为合作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

农村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研究:

指教师根据农村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文化基础等特点,深入地钻研文本,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教学点,寻找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阅读能力的文本研习的突破口,设计出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索、理解、讨论、品析、创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并以此形成有价值的问题串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文本,探寻文本深刻的人文主旨,作者内蕴的写作思路等,给学生更深更广的阅读视野。

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关政策依据

理论依据

1。

美国教学论专家布鲁纳认为,发现法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按照自己观察和思考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认知事物,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或者让学生借助教材或教师所提供的有关材料去亲自探索或"发现"应得出的结论或规律性知识,并发展他们"发现学习"的能力。

2.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认为:

"从实质上说,阅读的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特定的心智活动,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文本的言语与本然生活之间对应关系的过程。

由于本"然状态下的生活只能以直觉的形式存贮于人们的记忆之中,这就决定了阅读的过程是文本的言语形式与主体的直觉经验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的过程。

"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

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他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让学生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语言内部,汲取文本语言的养分。

2009年3月5日,县中学语文研训员万老师来到我校,对语文学科建设及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细致严谨的调研评估。

研训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教师不能一味地板块化地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要深入地钻研文本,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教学点,寻找文本研习的突破口"、"要设计出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思索、理解、讨论、品析、创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并以此形成有价值的问题串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文本,探寻文本深刻的人文主旨,作者内蕴的写作思路等,给学生更深更广的阅读视野…

目前本人以及其他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上虽然能够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对学生接触文本与文本对话的几个环节设计也往往能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由语言到手法,其环节设计也基本上遵循如下步骤:

激趣导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美点赏析、拓展延伸、创新训练。

这样七个程序的设计对于一篇现代文的阅读来说应该是不错的,然而很多的课上下来以后,给人最强烈的感觉是虎头虎尾马蜂腰。

"激趣导入"和"作者简介"等很精彩,"拓展延伸"的内容很丰富,然而对于文本语言的研习却多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

尤其是问题设计往往过于繁多、零碎,抓不住文章的重点,突不破文章的难点,品不透文章的妙点,没有围绕文章的重难点精妙点进行必要的精当的主问题设计。

因而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和热烈,但对文本却是走马观花,所得甚少。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故本人确立了研究课题--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研究,以其解决问题。

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能否把握阅读要领,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

"主问题"的提出,试图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主问题的设计能引领了大范围、深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了每一个自然段,每一个关键的句子和词语,能使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符合新课标的理念要求。

教师要把文本读厚,把教材读薄。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确实要深入钻研教材、占有材料。

应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审美储备,深人到课文的气韵精髓里去,把握住作者产生创作冲动的触点,或者是文本肌理的关键,找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这是检验教师的备课是否深入到了教材之骨髓的明证)。

只有深入至此,教师对课文的筋脉、血液、皮肉才能历历在目,胸有成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才能信手拈来。

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目标:

1.本课题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对实验对象--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阅读行为习惯与相应的人格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改革现行的课堂教学,改变课堂问题的内容及呈现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质疑能力,形成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探索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规律;

2.通过研究,使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

3.通过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研究的内容:

1.实验对象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阅读习惯的调查分析研究;

2."主问题"设计与课文教学目标、重难点、文前导读与文后练习之间关系的研究;

3.不同文体的"主问题"设计的方法研究;

4."主问题"设计对提高教师课堂提问艺术与培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作用的探究;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研究过程及方法

㈠准备阶段:

2009年7月~9月

学习有关理论,制定课题科研方案,申报立项。

㈡实施阶段:

2009年10月上旬~2010年6月

1、综合运用观察法、调查法,有目的、有系统地对研究的现象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观察、调查,搜集第一手的材料;

2、综合运用分析法、追因法、跟踪法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并及时进行干预、矫治,从而由点及面,概括、揭示出某一些规律和本质特点,确定主问题设计的方法和措施。

3、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施、观察、反思等,研究方法与措施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及时修正。

㈢结题阶段2010年7月~9月

搜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课题研究的条件

1、本人现任学校教科室主任,从事教科研工作多年。

主持和参与过多个课题的研究,有多篇论文获奖。

市第一、二期"个人课题"获一等奖。

市第三期"个人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

可以说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

今年从事初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对教学一线情况非常了解。

2、学校校长及同事对教科研工作大力支持。

3、学生能够积极配合。

预期的成果形式

1、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