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4240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5.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docx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

水禽(鸭、鹅)养殖技术及疫病防治

肉用仔鹅的生产

一、肉用仔鹅的生产

   

(一)肉用仔鹅生产的特点

   1.鹅是肉用家禽养鹅业的主要产品是肉用仔鹅及其加工产品。

   2.肉用仔鹅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是由于鹅的繁殖季节性所造成的。

虽然采用光照控制可以使鹅的全年产蛋有两个周期,但主要繁殖季节仍为冬春季节。

光照控制必需在密闭种鹅舍中进行,广泛采用尚有一定困难。

因此,肉用仔鹅的生产多集中在每年的上半年。

   3.放牧饲养当前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南方生产肉用仔鹅仍占有很大比重,其上市旺期在每年5月份才开始。

   因此,每年上半年正是肉用仔鸭上市的淡季,也是肉用仔鹅产销的旺季,这就为肉用仔鹅生产及加工产品提供了极为有利的销售条件。

   4.鹅是最能利用青绿饲料的肉用家禽无论以舍饲、圈养或放牧方式饲养,其生产成本费用较低。

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青绿饲料可全年供应,为放牧养鹅提供了良好条件。

近几年来,一些地区发展种植优良牧草养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我国养鹅业得到迅速发展。

   5.鹅的早期生长迅速快一般肉用仔鹅9~10周龄体重可达3千克以上,即可上市出售。

因此,肉用仔鹅生产具有投资少、收益快、获利多的优点。

   

(二)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方式

   肉用仔鹅可采用舍饲、圈养或放牧方式饲养。

舍饲多为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

   舍饲和放牧两种管理方式各有优点;舍饲适合于规模批量生产,但设备、饲料、人工等费用相对增高。

放牧方式则可灵活经营,并充分利用天然牧地以节省成本,但饲养规模受到限制。

舍饲仔鹅如饲养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往往不及放牧仔鹅增重效果好。

一般放牧仔鹅9周龄体重可达到3千克以上。

同时,放牧鹅的胸腿肉率高于舍饲鹅,而皮脂率则相反。

从我国当前养鹅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来看,采用放牧补饲方式,小群多批次生产肉用仔鹅更为可行。

   颗粒料饲喂肉用仔鹅能取得良好效果,在日粮营养水平相同的条件下,采用颗粒料的增重效果明显优于粉料,值得推广。

单一的谷物类饲料增重较差。

   (三)肉用仔鹅饲养季节的选择

   由于我国目前肉用仔鹅的饲养方式以放牧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为主,同一饲养单位或饲养户在不同季节饲养同一品种的肉鹅,其收益也有较大差异。

因此,饲养肉鹅要考虑当地的气候、青草和水草等青饲料的生长情况,以及三麦和水稻收割的时间。

以利于缩短饲养期,降低饲养成本,例如:

江苏大部分地区都选择清明后出壳的雏鹅饲养。

此时气候逐渐转暖,青草萌芽。

当雏鹅饲养到3周龄左右放牧时,青草已普遍生长,肉用仔鹅放牧场地充足,并可全天放牧。

在仔鹅育肥阶段,又可充分利用麦茬田放牧。

清明前后饲养的肉鹅,端午节上市出售,价格较高。

清明养鹅,生长快,成本低,收益大。

"

   肉仔鹅的季节性生产,虽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省饲养成本,但随着市场对肉鹅的常年需求及养鹅新技术的应用,这种季节性生产已逐渐被改变。

   (四)雏鹅的选择

   1.品种选择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自然习惯、饲养条件、消费者要求,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品种,或选择杂交鹅饲养。

   实践证明,不同鹅种之间的杂种,如狮头鹅(公)×太湖鹅(母),狮头鹅(公)×籽鹅(母),四川白鹅(公)×太湖鹅(母),其后代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

选择外来品种首先要了解其产品特性、生产性能、饲养要求,然后才能引进饲养。

   2.来源选择肉用仔鹅必须来自于健康无病、生产性能高的鹅群,并在适宜的采种期内。

其亲本种鹅应有实施的防疫程序。

   3.品质选择健康的雏鹅应按正常孵化日期出壳,提前和延迟出雏的都是体弱的鹅。

健康雏鹅毛色光亮,眼睛明亮有神,活泼,用手握住颈部把它提起时,两脚能迅速收缩,并挣扎有力,叫声响亮。

脐部收缩完全,无脐钉,脐部周围无血斑和水肿。

雏鹅个体大,体躯长而阔,这种雏鹅都能很快自行采食。

所选择雏鹅应具有该品种的特征。

   如所选择的肉用仔鹅需长途运输时,应采用经消毒的专用工具,途中应经常检查雏鹅动态,及时增减覆盖物来调节温度,要避免曝晒、雨淋。

   (五)育雏前准备

   1.育雏舍符合育雏的要求即可。

   2.育雏舍和用具消毒育雏室内外在接雏前5~7天应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

墙壁可用20%的石灰乳刷新。

地面、天花板可用20%的漂白粉溶液或0.1%消毒王溶液喷洒消毒,喷洒后关闭门窗24小时,然后敞开门窗,让空气流动,吹干室内。

或者室内采用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熏蒸后彻底通风后待用。

   育雏用具如食槽、饮水器、竹篱等可用5%的热烧碱溶液洗涤,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雏鹅粘膜。

垫料应用干燥、松软、无霉烂的稻草、锯屑或其他秸秆。

保温覆盖用的棉絮、棉毯、麻袋等,使用前须经阳光曝晒1~2天。

育雏室出入处应设有消毒池,进入育雏舍人员必须进行消毒,严防病毒进入,使雏鹅遭受病害侵袭。

   3.饲料、药品等进雏前应准备好开食饲料或补饲饲料及相关药品。

   4.记录表格大、中型养鹅场,必须准备好记录表格,用于记录生产情况和管理工作情况,以便分析、总结。

   (六)0~21日龄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

   1.雏鹅的生理特点

   

(1)初生雏鹅个体小,绒毛稀少,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建立,对外界温度的变化等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特别是怕冷、怕热、怕潮湿、怕外界环境突然变化。

   

(2)雏鹅的消化系统非常娇嫩,体积较小,机能较弱,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差。

   (3)雏鹅的新陈代谢非常旺盛,生长速度很快,到21日龄时的体重可达初生体重的10倍。

   饲养雏鹅应根据其生理特点,供给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做到少吃多餐,抓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

   2.0~21日龄雏鹅的饲养

   

(1)雏鹅的潮口与开食雏鹅出壳后的第一次饮水俗称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称开食。

开食时间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雏鹅出壳24小时左右,当大多数雏鹅站立走动、伸颈张嘴、有啄食欲望时,就可进行潮口。

将雏鹅放人篮中,将鹅篮浸入清洁的浅水中(以不淹到雏鹅的胫部为合适),让雏鹅自由活动和饮水3~5分钟,然后,将鹅篮提出水面放到温暖的地方,让鹅理干绒毛。

也可在室内用小盆盛水潮口。

经几次调教,便可以自由饮水。

天气炎热、雏鹅数量多时,可人工喷水于雏鹅身上,让其互相吮吸绒毛上的水珠。

或用饮水器直接给雏鹅初饮;初次饮水可以刺激雏鹅的食欲,促使胎粪排出。

   潮口后即可开食。

开食的精料多为淘洗干净、并用清水浸泡约2小时的碎米。

喂前将水沥干,或是煮得半生半熟,经水淘过不粘不烂的碎米、小米饭。

青饲料要求新鲜,幼嫩多汁,以莴苣叶、苦荬菜为最佳。

青料也应清洗干净后沥干,再切成细丝。

开食时可先把碎米撒在草席或塑料布上,任雏鹅啄食,然后再喂青料。

这样可保证雏鹅食入的精饲料量,防止因吃食青料过量,精料不足而引起拉稀粪。

开食的时间一般分6~8次饲喂(夜间喂2~3次)。

   

(2)雏鹅的日粮配制与饲喂雏鹅日粮的配制可随着日龄的增长及当地的饲料来源,配合成营养水平较合理的配合饲料,与青绿饲料拌喂。

饲喂方法:

“先饮后喂,定时定量,少给勤添,防止暴食”。

雏鹅以开食后的第二天起便可按时饲喂。

3日龄后适应补饲砂砾,以帮助消化。

从11日龄起可开始适当放牧,饲料以青绿饲料为主,精料逐步从熟喂过渡为生喂。

0~21日龄饲料消耗量及饲喂 方法见表10-1、表10-2。

表10-1每千只雏鹅的日饲料消耗量

饲料

日龄

1

3

7

10

精碎(碎米等)(千克)

2.5~3

5.0

15.0

21.0

青料(千克)

5.0

12.5

37.5

75.0

 

表10-20~21日龄雏鹅饲料搭配、饲喂次数

饲料

日龄

1

2~3

4~10

11~21

饲料

精料

40%

35%

30%

10%~20%

搭配

青绿料

60%

65%

70%

80%~90%

饲喂

总数

6~8

6~8

6~7

5~6

次数

夜间

2~3

2~3

2~3

1~2

   3.0~21日龄雏鹅的管理

   

(1)保温温度对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必须给其创造适宜的环境温度条件。

因此,保温是雏鹅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

鹅育雏温度的基本要求见表10-3。

表10-3雏鹅育雏温度

周龄

1

2

3

4

温度(℃)

29~27

27~25

25~22

22~19

育雏保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供温育雏,另一种为自温育雏。

供温育雏适用于饲养肉用仔鹅数量较大的鹅场和农户,育雏室采用电热保姆伞、红外线灯泡或煤炉加热保温。

这些保温方法各有利弊,可根据具体条件选择。

自温育雏在养鹅数量少时应用得较多,可以稻草、毯、棉絮及箩筐、木桶等为材料,设备简单,能节约能源,但工作繁琐,育雏效果不太理想,不适宜大群育雏。

   育雏保温应执行下列原则:

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弱雏稍高,强雏稍低;夜间稍高,白天稍低;冷天、阴天稍高,热天、晴天稍低。

育雏期间要防止温度突然变化。

   雏鹅一般保温2~3周左右,保温期的长短,因品种、季节、地理位置不同而调整。

保温结束时的脱温应非常慎重,要做到逐渐脱温,特别当气温突然下降时不要急于脱温而应适当补温。

   育雏温度是否合适,可以根据雏鹅的活动及表现来判断。

温度低时,雏鹅靠近热源,集中成堆,挤在一起,缩成一团,不时发出尖锐的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鹅远离热源,张口喘气,行动不安,饮水频繁,采食量减少;温度适宜时,雏鹅分布均匀,安静无声,食欲旺盛。

   

(2)防湿

   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

育雏鹅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70%。

因此室内喂水时切勿外溢,要经常打扫卫生,垫料潮湿应及时清除,换上干净、干燥的新垫料,保持室内干燥。

   (3)分群与防堆雏鹅在开水、开食之前,应根据出雏时间的早迟和雏鹅的强弱,进行第一次分群,给予不同的保温制度和开水、开食时间。

开食后的第二天,可以根据雏鹅采食情况,进行第二次分群,将那些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雏鹅,分出来另外喂食。

经过育雏饲养,雏鹅有大有小、有强有弱,如不及时分群,则会造成生长发育不均匀或造成弱小雏鹅被挤死、压死、饿死的现象发生。

因此,要定期按强弱、大小分群,及时拣出病雏淘汰。

   一般每群以100~150只为宜,分群时还应注意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面积雏鹅饲养数为:

1~5日龄20~25只,6~10日龄15~20只,11~15日龄12~15只,15日龄以后8~10只。

   雏鹅喜欢聚集成群,如果温度低时更是如此,易出现压伤、压死现象,所以饲养人员要注意及时赶堆分散,尤其在天气寒冷的夜晚更应注意,应适当提高育雏室内温度。

   (4)放牧与放水雏鹅在10日龄以后,条件适宜即可放水和放牧。

   (5)卫生防疫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对提高雏鹅活力,保证鹅群健康十分重要,卫生防疫工作包括环境消毒和卫生,人员与用具等管理以及雏鹅的免疫与防病。

雏鹅易发生的疾病有小鹅瘟、禽出败、鹅球虫病等。

   (七)22~70日龄肉用仔鹅的饲养管理

   这一阶段是肉鹅骨骼、肌肉和羽毛生长最快时期,需要的营养物质也逐渐增加,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力都较强。

这一阶段鹅的觅食能力增强,消化道容积增大,采食量日益增加。

为适应这些特点应加强仔鹅饲养管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为转入育肥期或为选留后备种鹅打下良好的基础。

   22~70日龄仔鹅可采用全舍饲和放牧结合补饲两种方式,以后者较多见。

   1.放牧饲养

   

(1)放牧时间春秋季雏鹅到10日龄左右,气温暖和,天气晴朗时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时可提前到5~7日龄,刚开始时首次1小时左右,以后逐步延长,到30~40日龄可采用全天放牧,并尽量早出晚归。

放牧时可结合放水时间15分钟逐渐延长到0.5~1小时,每天2~3次,再过渡到自由嬉水。

   放牧时间的掌握原则是:

天热时上午要早出早归,下午要晚出晚归;天冷时则上午晚出晚归,下午早出早归。

   

(2)放牧场地的选择放牧场地要有丰富优质的鹅喜欢采食的牧草。

鹅喜爱采食的草类很多,一般只要无毒、无刺激、无特殊气味的草都可供鹅采食。

牧地要开阔,可划分成若干小区,有计划地轮牧。

牧地附近应有湖泊、小河或池塘,给鹅有清洁的饮水和洗浴清洗羽毛的水源。

牧地附近应有蔽荫休息的树林或其他蔽荫物(如搭临时荫棚)。

农作物收割后的茬地也是极好的放牧场地。

选择放牧场地时还应注意了解牧场附近的农田有否喷过农药,若使用过农药,一般要1周后才能在附近放牧。

鹅群所走的道路应比较平坦。

   (3)放牧时注意事项①放牧群一般以250~300只为宜,由2人放牧,放牧地开阔时可增至500只左右,甚至高达1000只。

由3~4人管理。

②放牧时应注意观察采食情况,待大多数鹅吃到7~8成饱时应将鹅群赶入池塘或河中,让其自由饮水、洗浴。

③防惊群,防止其他动物及有鲜艳颜色的物品、喇叭声的突然出现引起的惊群。

④放牧时驱赶鹅群速度要慢,防止践踏致伤。

⑤避免在夏天炎热的中午、大暴雨等恶劣天气放牧。

   (4)放牧鹅的补饲放牧场地条件好,有丰富的牧草和收割的遗谷可吃,采食的食物能满足生长的营养需要,则可不补饲或少补饲。

放牧场地条件较差,牧草贫乏,又不在收获季节放牧,营养跟不上生长发育的需要,就要做好补饲工作。

补饲时加喂青料和精料,每天加喂的数量及饲喂次数可根据体重增长和羽毛生长来决定。

表10-4列出了太湖鹅羽毛着生的情况。

 

表10-4太湖鹅羽毛着生情况

俗称

日龄

羽毛着生情况

体重

小发白

10~20

胎毛由黄变白

0.5千克

大发白

25~30

胎毛全部变白

1.25千克左右

四搭毛

35~40

尾部、体侧、翼腹长毛

头顶光

50

头面换好羽毛

2千克以上

斜凿头

50~55

翅长出似凿子状羽管

两段头

55~60

背腰部未换齐

半斧头

60~65

翅羽继续生长

2.25~2.5千克

毛足肉足

70~80

已无血管毛

2.5千克以上

   补饲或利用稻麦收获季节放牧是广泛使用的一种育肥方法,此法应用时应特别注意饲养期的安排,一旦稻麦茬田结束,要及时出售,以免掉膘。

   2.全舍饲饲养全舍饲饲养,又称关棚饲养,采用专用鹅舍,应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日粮中代谢能11.7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8%,粗纤维6%,钙1.2%,磷0.8%。

全舍饲鹅生长速度较快,但饲养成本较高。

全舍饲法也是放牧鹅后期快速育肥的一种方法,舍饲育肥时应喂给寡合碳水化合物的饲料,育肥期约1周。

   鹅的育肥还可采用强制育肥的办法,强制育肥又称填饲育肥,分人工填饲和机器填饲两种,具体方法见肥肝生产。

二、种鹅的饲养管理

   

(一)种用鹅饲养季节的选择

   要发展养鹅业,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选留好种鹅,养好种鹅。

选留种鹅应做到初选、预选、精选和定种。

选留下来的种鹅不仅要符合该品种的特征,而且产蛋量要高,后代生长速度要快。

   在江苏、浙江一带,较多的是选择早春鹅或清明鹅饲养作种鹅。

此间苗鹅中选留的后备种鹅,其后代肉用仔鹅生长速度快,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预选后备种鹅宜在70日龄前后进行,把肉仔鹅群中生长快、羽毛符合本品种标准、体质强壮、肥瘦适中、眼大有神、胸深而宽、背宽而长、腹部平整、胫较长且粗壮有力、两胫间距宽、鸣声洪亮,就是具有典型的雄性长相。

母鹅要求体型大而重、羽毛紧贴、光泽明亮、眼睛灵活、颈细长、身长而圆、前躯窄、后躯深而宽。

   定种(定群)在开产前(180日龄左右)进行,确定公母配种比例,淘汰不合格的公母鹅。

   

(二)后备鹅的饲养管理

   在70日龄前后选留下来的后备鹅,仍处在生长发育和换羽时期,不宜太早粗放饲养,应根据放牧场地的优劣,做好补料工作,并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成分。

   90~120日龄后,转入粗饲阶段。

粗饲的目的是控制母鹅的性成熟期,使母鹅的开产时间一致,以利生产性能的发挥。

对后备种鹅一定要抓住先紧后宽、先粗后精的限制饲喂法。

这样既可培养出鹅的耐粗饲能力,又可使鹅的骨骼和消化机能发育完全。

   (三)种鹅产蛋前的饲养管理

   由于后备鹅的后期主要以放牧饲养,鹅群体质较差,因此,在鹅群产蛋前1个月就开始补料。

饲料采用成年鹅配合料,每天喂2~3次,使鹅群的体质恢复、体重增加,在体内积累一定的营养物质。

精料的补充是否合适,可以根据鹅粪形状来识别。

如鹅粪粗大、松散,用脚轻拨能分成几段,表明精料与青料比例适当;如鹅粪细小结实,则精料多,青料少,应增加青料喂量。

公鹅喜啄斗,在繁殖季节开始前2~3周应组群,使公母鹅彼此亲近,公鹅的精料补充应提早,使在母鹅产蛋时,有充沛的精力进行配种,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四)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临开产前仍应充分放牧,放牧时宜早出晚归。

由于鹅群体质刚恢复,行动迟缓,且接近于产蛋,所以不宜猛赶、久赶。

临产母鹅全身羽毛紧凑、光泽鲜艳,颈羽光滑紧贴,毛平直,肛门呈菊花状,腹部饱满,松软且有弹性,耻骨距离增宽,食量加大,喜欢采食矿物质饲料。

   母鹅经常点水,是寻求公鹅配种的表现,很快便开始产蛋。

产蛋期的母鹅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在日粮配合上,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粗蛋白质16%~18%,代谢能11.3~11.7兆焦/千克。

喂料要定时定量,先精料后青料。

精料每天喂量,中小型鹅种为120~150克,大型鹅种为150~180克,分3~4次饲喂。

青料可不加定量;放牧可少加喂青料。

产蛋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或平时驱赶不要急速,防止造成母鹅的伤残。

母鹅产蛋时间大多数在早晨,下午产蛋的较少。

为了让母鹅养成在舍内产蛋的习惯,早上放牧不宜过早,放牧前要检查鹅群,观察产蛋情况。

如发现个别母鹅鸣叫不安;腹部饱满,泄殖腔膨大,不肯离舍,应检查母鹅,有蛋者应留在舍内产蛋。

产蛋期要勤捡蛋,注意种蛋保存。

为了保证产蛋期的高产稳产,应注意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

在鹅舍内应有放矿物质的饲槽,经常放些矿物饲料任鹅采食。

此外,要注意光照的补充,每天补充光照2~3小时,使每天光照,达到16小时为好。

鹅舍的垫草要保持干燥,也可采用厚垫草的方式饲养。

   有的鹅场或地区,如江苏饲养的太湖鹅采用年年清的办法,种鹅产蛋至5月底或6月初逐渐停产,此时便将母鹅淘汰为肉用,下一年的种鹅重新在新鹅中选留。

而有些鹅种或地区,如北方和南方的种鹅一般留用2~4年,待产蛋结束后淘汰残、次、劣种鹅,选留健康的高产鹅进入停产期。

   种鹅的公母配比以1:

4~6为合适。

一般重型品种配比应低些,小型鹅种可高些;冬季的配比应低些,春季可高些。

选留阴茎发育良好,精液品质优良的公鹅配种,性比可提高到1:

8~10。

放牧鹅群每日早晨出栏后应让其在清洁水域中浮游、嬉水、交配,然后再放牧采食;在放牧地选择近水处,放牧2~3小时后应赶于水边让其下水自由交配。

   (五)停产期的饲养管理

   此时的日粮由精改粗,即转入以放牧为主的粗饲期。

目的是促使母鹅消耗体内脂肪,促使羽毛干枯,容易脱落。

此期的喂料次数渐渐减少到每天1次或隔天1次,然后改为3~4天喂1次。

在停止喂料期间,不应对鹅群停水,大约经过12~13天,鹅体重减轻,主翼羽和主尾羽出现干枯现象时,则可恢复喂料。

待体重逐渐回升,大约放养1个月之后,就可以人工拔羽。

公鹅需比母鹅早20~30天拔羽,目的是使公鹅在母鹅产蛋前,羽毛能全部换完,这样,在配种季节公鹅就有充沛的精力。

拔羽的母鹅可以比自然换羽的母鹅早20~30天产蛋。

   拔羽需要在温暖的晴天进行,切忌在寒冷的雨天进行。

拔羽后当天鹅群应圈在运动场内喂料、喂水和休息,不能让鹅群下水游泳、防止细菌污染,引起毛孔炎症。

拔羽后第二天就可以放牧下水,但要注意护理,避免烈日曝晒和雨淋,拔羽后除加强放牧外,还应根据羽毛生长情况酌情补料。

如果公鹅羽毛生长较慢,母鹅已产蛋,而公鹅尚未能配种,这时应增加公鹅的精料。

若母鹅的羽毛生长较慢,就要为母鹅适当增加精料,促使羽毛生长快些。

否则,在母鹅尚未产蛋时,公鹅就开始配种。

而到产蛋后期,公鹅已精疲力竭,会影响配种,降低种蛋的受精率。

   在主、副翼羽换羽完毕后,即进入产蛋期前的饲养管理。

 

养鹅防好六种病

1、小鹅流感

是20日龄内的小鹅常见的一种急性气囊病.症状为精神倦怠,食不厌精欲不振,缩头伏卧,羽毛松乱,畏寒颤抖,挤成一堆,呼吸时发出"咕咕"的响声",站立不稳,行动蹒跚.严重时立即翻倒在地,病程2-5天,死亡变幻无常高达90%以上.防治:

注意观察,发现流感症状的小鹅,以每只0.1-0.2克的比例拌入饲料中,让鹅自由来食,连喂2-3天,或将与饮料等量的大蒜、葱头捣碎加入饲料中,连喂3-4天,也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对发病的小鹅可每只灌服土霉素或磺胺二甲基嘧啶0.15-0.25克,病情严重的加喂醋酸泼尼松片剂,一般每4-6只小鹅喂一片,每天两次,连喂3天。

或者肌肉注射氯霉素,每只小鹅12-15毫克每天两次,经过4次即可治愈。

中药治疗可用桔梗、紫苏各5克,柴胡、薄荷各10克,麻黄、甘草各2.5克,煎水100-200毫升,每只喂4-5毫升,每日两次,连喂2-3天即可。

2、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病传染病。

本病传播迅速,死亡率一般为40%-80%,在新疫区常达90%-100%。

本病的传染源是患病雏鹅,主要传播途径是经消化道传染,雏鹅最早发病一般在4-5日龄开始,数日内可波及全群,死亡率一般为70%-95%;10日龄以上雏鹅感染后,病死率一般不超过60,20日龄的感染后发病较少。

本病的潜伏期3-5天,根据病程可分为2种病型:

急性型:

3-14日龄内的雏鹅发病常为急性病,病雏鹅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少废绝,饮水增加,行动缓慢,闭眼昏睡。

排灰白色或淡黄绿色稀粪,并混有气泡或液体,呼吸困难,鼻腔常有浆液性分泌物流出,常摇头,鼻液四溅,喙端色泽变暗,濒死前出现颈部扭转或抽搐瘫痪等神经症状。

病程一般为1-2天。

亚急性型:

出现于流行末期或14日龄以上雏鹅。

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拉稀,减食或不食,消瘦,3-7天后死亡,有部分病雏可自愈,但以后生长以育受阻。

剖检病鹅表现为全身性败血症变化。

肠道外观肿胀,小肠中、后段整片肠粘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或假膜包裹在肠内容物表面,堵塞肠腔。

剖开可见表面为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栓子塞满整个肠管。

这种"腊肠样"栓子为本病特征性病变,据此可做出诊断。

防治方法:

预防:

要加强饲养管理,鹅舍保持清洁,定期消毒;不从疫区引进雏鹅和种蛋;孵坊中所有用具每次使用后必须彻底消毒;做好种鹅的免疫工作;如发现雏鹅发生小鹅瘟,说明孵坊污染,应停孵化,彻底消毒,孵出的雏鹅不要与大鹅接触,对被污染的孵坊所孵出雏鹅应全部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0.3-0.5毫升,或注射抗小鹅瘟/鹅副粘病毒二联高免血清0.3-0.5毫升,一个星期后再注射一次,这样能控疫病发生,保护率可达90%以上。

治疗:

目前无特效治疗药物。

唯一方法是对病鹅每只注射抗小鹅瘟/鹅副粘病毒二联高免血清1-2毫升,或注射抗小鹅瘟高免血清1-2毫升。

为防治继发感染,可在注射高免血清的同时注射抗生素。

除病重的病例外,对发病初期病鹅群,保护率可达80%以上。

3、鹅副粘病毒病

鹅副粘病毒病是由鹅副粘病毒引起的鹅的一种新传染病。

各种日龄的鹅均可感染,但以雏易感性最高。

感染发病率一般为10%-80%,死亡率为10%-15%,病程为1-4天。

但10日龄左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