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640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docx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摘要

港口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比较完备的硬件设施,形成了先天优势。

港口汇集了大量的货主、代理企业、航运企业、营销商等,成为物流、人流、技术流、资金流的交汇中心。

目前,世界上的各大港口都加快了港口物流的发展,国内港口也已意识到发展港口物流的重要性,纷纷加快了对港口物流的规划和建设。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情况,从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角度展开分析,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为例进行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得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港口物流竞争力得分排序,从而分析得出我国港口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港口物流,竞争力,层次分析法

Abstract

Port, due to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relatively complete hardware facilities, has the inherent advantages. Port gathers a large number of shippers, agents, shipping companies and mark-eters, etc,and become the logistics, flow, technology flow and capital flow intersection center. Curr-ently, the world's major ports have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and domestic portshave also been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Port logistics have acc-elerated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port logistics, this paper takes an eye on port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Using AHP to major coastal ports as an example of port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this paper draw China's coastal main ports of port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score sort to analyze and gets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major problems for China’s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ort logistics and offer som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s.

Keywords:

 PortLogistics,CompetitivePower,AHP

 

1绪论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

我国港口的物流发展起步较晚,要想赶超世界港口强国的高水准,在世界港口物流市场上立足和发展,必须摆正视角,发挥专长,克服不足。

本文主要结合国内港口物流发展的实际情况,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一系列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科学地研究,找出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不足、潜力和机遇。

为更好地认清港口物流的优劣势,为港口物流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本论文研究港口物流竞争力,对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所贡献,为定量分析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物流竞争力和我国港口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物流业是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较高水平的产物,它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很快,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更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资源配置突破国家与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这就造成越来越多的货物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运输,而国际物流量90%以上依靠海运完成,因而港口成为国际物流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港口功能有了很大的拓展,已由传统的装卸运输业发展到现代化综合物流业。

港口作为综合运输的枢纽、作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交汇点,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点,集物流服务中心、商务中心以及信息服务中心于一体。

由于港口强大的集疏运能力及其在国际物流网络中的组织作用,港口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导和重要领域。

在港口功能扩大及其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突出地位的形势下,港口企业应提高对自身的要求。

在现代物流大发展的情况下,港口必须逐步提高自身的物流竞争力。

因为港口物流竞争力的高低对港口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1.1.2研究意义

(1)本论文研究港口物流竞争力,对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有所贡献,为定量分析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物流竞争力和我国港口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2)本论文应用层次分析法,拓展了层次分析法的运用范围,使层次分析法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

(3)在港口经济迅猛发展、贸易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港口物流活动逐渐产生。

港口的功能由简单的货运生产到综合物流汇聚,由传统货物流动到商流、金融流、技术流、信息流全面流通,由车船换装到合作经营,由传统装卸工艺到以国际集装箱、门到门多式联运为主要特点的现代运输方式的转变,港口的物流活动才正式成熟地发展。

因为港口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每个地方的领导、企业以及理论研究员都非常地关注,并分别提出了自身发展航运和展开港口物流活动的方案和采取积极的行动。

最近几年,诸如大连、上海等地纷纷构建区域化或国际化的航运中心,以物流作支撑来发展。

然而,一个港口物流系统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提升客户服务水平的目标,都取决于一种能力,这就是港口物流竞争力。

现代港口物流担当着实现物流高效化和带动腹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其物流竞争力不仅决定了整个港口物流系统的工作效率,而且对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甚至港口周边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港口物流竞争力及其相关问题,对增强港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港口物流系统是国际和地区综合物流服务链中的重要环节,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的,以对与港口相关的物流活动和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与控制为手段,从而实现货物在港的高效率、高效益的装卸、集疏和物流服务增值。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本文认为,港口物流体系竞争力是港口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是指港口在满足客户停泊作业的的基本需求下,以所在区域的产业经济为基础、较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优化配置港口资源,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以吸引更多货源的能力。

港口物流体系的竞争力不是某一单一指标能够全面评价的,它不仅涉及港口物流能力、物流运作时间、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增值服务等自控要素,还涉及到地理条件、周边物流环境和享受的相关政策等非自控要素。

所以,港口物流体系的竞争力必须通过建立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含盖所有层次、所有指标并能够区分其重要性程度的数学模型,科学地量化其指标,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1.2.1国外研究现状

为了对港口竞争力进行科学的测定,国外有关学者尝试了很多方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标杆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从不同的侧面去评价港口物流的竞争力,都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价值,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性。

Patton和Morgan等人通过研究认识到腹地区域在港口物流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港口物流与腹地区域相互依存,港口物流的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16]。

HoleyB,charier研究了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理论,阐述了港口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随着港口功能的变迁经历了“相互冲突一相互需求一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17]。

KhalidBicho和RichardGray发现港口物流及其所属的供应链系统是服务于综合物流体系的,并提出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去研究港口系统,可以利用供应链管理的有关数学模型建立港口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反映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及竞争力,并构造了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框架[18]。

Gi-TaeYeo和Dong-WookSong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分析法来,以东南亚港口为例进行了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TongzonJL从客观的角度,通过尝试给定一系列核心指标的权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较为详细、科学、严谨地评价了某港口物流的竞争力。

Abukhz、Dersm把对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一系列的影响因子,引入到评价港口竞争力的整个大系统中来,建立起一套有实际意义的评价和参考体系[19]。

YangYB使用重力模型的方法,展现港口的实际对腹地的吸引力和其竞争力的贡献度。

Foss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建立模型,对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整合,对港口物流竞争力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结论。

Tsang研究了以某港口为中心,系统化、集成化、科学化并纵横交错结合的港口物流合作模式,实现了不同港口之间港口物流的集约化发展,从而为港口物流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20]。

 

1.2.2国内研究现状

参考国内研究情况,唐中赋、顾培亮和任学锋以我国上海、厂一州、深圳等八个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评价港口物流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对所选港口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了评估,根据当时的港口发展状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1]。

马永刚在内在运营的理论基础上,运用FCE模糊综合评价法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并且以上海港和釜山港为例对两者的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上海港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稍强于釜山港。

何汉欣以我国主要沿海港口为例,构建了综合性的港口物流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计算,分析了各港口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劣势,并为港口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具有实用性的建议[2]。

肖汉斌、熊玲燕、陈雯英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从港口物流现状的角度出发,综合比较分析了影响港口物流发展和港口物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优化和提高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相关措施。

李雁、陈颖彪、周倩仪分析了珠三角和长三角港口群的现状,并分析了区内竞争与合作,得出长三角和法,研究了港口物流的运作形态、制约因素及对其竞争力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3]。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港口物流及其竞争力的研究己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着以下问题:

大多数研究都是基于第三代港口的发展水平,没有过多考虑第四代港口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针对具体港口的港口物流及其竞争力水平的定量计算和实证分析不是很多,并且评价指标体系和较为单一、评价模型所用数据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实证分析大多局限于某一港口,对区域内外不同港口的港口物流竞争力之间的差距进行比较分析的也较少。

本文的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考虑了上述问题,因此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意义和可行性

1.3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研究目的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情况,从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角度展开分析,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以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为例进行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得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港口物流竞争力得分排序,从而分析得出我国港口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3.2研究内容

为了分析和解决我国港口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从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力图建立一个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港口物流竞争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实证研究,从而明确我国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发展水平,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拟建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咨询港口企业的有关专家来进行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筛选,然后拟建了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2)选择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为了使得评价更加科学、实用和便捷,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和实证研究。

(3)对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的物流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以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为例建立港口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我国港口物流竞争力进行排序分析,为我国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4)我国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培育对策

通过实证分析,找出我国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软肋,从而明确我国港口物流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角度提出相应的策略。

2港口物流竞争力的相关概述

2.1港口物流概念及内涵

港口物流就是以港口的运输和中转为主要功能,实现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加工改装、包装、通关、商检、保险和信息交换等商品全程供应链服务。

港口地区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所处经济环境特点,运用现代物流的概念,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发展,形成一个以港区及广泛辐射地域为服务对象的综合物流网络[4]。

物流化的港口不再只有货物装卸的简单功能,由于采用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自动化运输、仓储技术,将各个现代化运输方式汇集到港口,以便将货物转运到海外和内陆的广阔腹地去,这时港口成为交通运输枢纽,发挥着转运功能。

然后以现代化的运输为主线,将仓储、包装、配送、加工、信息服务等多种物流功能集成化,使港口从交通枢纽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好的物流网络节点。

货物通过加工服务使货物在港口转运过程中增值,从而达到提升港口功能的目的[5]。

港口物流运作体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港口物流运作体系

*注:

资料来源:

黄芳,陶杰《港口物流集疏运系统网络结构优化分析》。

2.2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

港口物流竞争力是指港口在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环境中,能够提供比其它对手更具吸引力的港口物流服务能力。

港口物流竞争力是港口发展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指港口在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环境中,在满足客户停泊作业的这一基本需求下,以其所在区域的产业经济发展为基础,以较为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和信息技术为依托,优化港口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港口的服务质量,提供比其他对手更具有吸引力的港口物流服务的能力[6]。

港口物流竞争力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具备一定规模的吞吐能力。

包括港口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货物吞吐量达到一定规模。

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率能反映港口物流增长力,物流增长力反映了港口物流壮大和发展的能力,它是港口物流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如果港口物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通常会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反之,如果港口物流竞争力较弱,则增长速度缓慢甚至会出现衰退迹象;

(2)港口发展环境。

包括港口区位优势,腹地经济繁荣,邻港工业发达程度;(3)基础设施完善。

港口的航道和泊位能满足船舶要求并有适量富余,航线和班轮的数量,港口设备适应现代综合物流的发展要求;(4)港口发达的集疏散系统。

集疏运能力能保证吞吐量的持续增长;(5)港口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能保证港口具有较高的客户满意度。

服务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高低。

EDI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覆盖率高,内部调动系统的灵活性好,可以提高作业效率、通关效率和服务项目,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强[7]。

2.3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表现形式

根据前述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涵义、要素及特征,可以总结出港口物流竞争力,主要有如下表现形式[8]。

(l)腹地区域的竞争

目前,港口物流己经成为腹地区域经济的新增长点和重要构成部分,腹地区域状况是港口物流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港口物流竞争一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港口物流的竞争形式首先表现在腹地区域的竞争上。

腹地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资源要素票赋、产业结构、农业基础、工业水平、贸易规模、经济水平、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临港集疏运体系、金融体系、政策法律环境、人口数量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港口物流的货物来源、数量和结构,从而影响着港口物流的生产规模和运营水平,进而影响港口物流竞争力。

例如,腹地的枢纽城市或大型企业是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依托;腹地的交通运输系统是实现港口物流活动的必要条件;腹地的科学技术水平是决定港口物流发展规模和水平的关键要素。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港口物流活动所涉及的船东、货主、代理等主体对贸易模式、服务港口、运输方式等内容的选择,从而影响了港口物流吸引货源的能力,进而影响了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水平。

因此,腹地区域的竞争是港口物流竞争力的首要表现形式。

以本文将要进行实证分析的环渤海港口群为例,各港口之间的港口物流竞争首先体现为对其共同辐射的三省两市组成的环渤海经济圈腹地范围的竞争。

(2)基础设施的竞争

伴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内贸及其运输也蓬勃发展,由此为港口物流带来了日益增加的货流生成量。

在市场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港口物流想要吸引更多的货源、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要使其自身规模相应地扩张、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突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建设、完善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备工作和基本途径。

码头、泊位、仓库、堆场、装卸设备、搬运工具、起重机械等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能力大小、状态好坏、功能多少直接影响港港口物流各环节的作业效率,从而影响港口物流的服务质量,也就影响参与港口物流活动的船东、货主、代理等主体的利益,进而影响港口物流竞争力水平。

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是港口物流竞争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且是港口物流竞争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建设集装箱码头和深水码头的竞争愈演愈烈。

(3)货物资源的竞争

港口物流竞争的核心是货源的竞争,也是使用者对其需求规模的竞争。

港口物流是区域综合物流服务链上的重要环节,是区域进出口货物中转运输的枢纽,其加工、配送、商贸等扩展功能也是围绕其所集散的货流量而发挥的。

可见,港口物流进行生产活动、取得经济利润和产生社会效益都是以货源为中心的,囚此,其竞争力的本质所在是货物资源的竞争。

为了尽可能地吸引腹地周边的货源、扩大市场份额,拥有庞大的货流量的大型企业或公司成为港口物流竞争货源的重点目标。

港口物流系统以腹地区域的大型企业为用户群体,采取相应的竞争策略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水平,从而刺激其对自身服务的需求,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促进港口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4)航线航班的竞争

海上运输是港口物流服务链的重要环节,所以航线航班是港口物流活动得以实现的关键载体,也是港口物流竞争力的重点所在,如果说货源数量竞争代表的是港口物流需求规模的竞争,那么航线数量、航班密度代表的就是港口物流供给能力的竞争。

港口物流吸引货源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在综合物流体系和交通运输体系内的流通,要想顺利地中转、集散其所吸引的货流量和获得竞争优势,就一定要在航线吸引设置、航班计划安排上采取有效的竞争措施。

航班航线和货源生成量是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

港口吸引了充足、稳定的货源,可以合理安排、充分利用航线航班;反之,港口拥有发达的航线、可靠的航班,有助于吸引大规模的货源。

密集的航线、准时的航班能吸引更多的采购人、发货人、代理人、配送人等主体参与港口物流活动,从而也就为其带来了更多的资源要素:

货物资源规模的扩大,又促进了新航线的开辟和新航班的设置,从而为上述参与者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航线航班竞争和货源竞争相互承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5)经营管理的竞争

港口物流的经营管理水平是决定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由装卸效率、通关速度、配套作业、拓展项目、服务价格等因素构成的综合经营管理上的竞争是港口物流竞争的表现形式之一。

建立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柔性化的港口物流经营管理体制是提升港口物流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信息传输系统、监控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是实现高效、便捷、动态的港口物流经营管理过程的必需辅助工具,其对于提供优质的港口物流服务起到了重要的神经网络作用,因而是反映港口物流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2.4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2.4.1现代港口物流发展新态势

现代港口处理的主要货物是集装箱,服务的主要对象是班轮公司联盟,现代港口是国际海陆问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和节点,是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商务中心,是区域性的信息中心。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第三代港口市场和挑战》报告中明确指出:

贸易港口作为海运转为其他运输方式(陆运、空运或内河航运)的必要过渡点的作用逐渐减弱,作为组织外贸的战略要点的作用日益增强,成为综合运输链当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有关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支柱……国家贸易的后勤总站。

由此可见,港口在现代物流产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的90%以上是通过港口实现的。

港口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

传统物流阶段——运输、转运、储存;配送物流阶段——运输、转运、储存、拆装箱、仓储管理、加工;综合物流阶段——信息化、网络化,集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于一体;港口供应链阶段——全球物流、共同配送,主动参与和组织与现代物流有关的各个物流环节的活动及其衔接与协调[9]。

现代港口物流发展迅速,物流的内涵正在逐渐扩大,呈现出时代特点:

(1)大物流。

经济一体化促使港口物流必须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现代港口已发展成为集仓储、装卸、包装、运输、加工、配送、拆装箱和信息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中心,大多数重要港口均位于海、陆、空三位一体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上,其商品原材料从开采到生产加工、配送营销,直至废物处理可形成一条典型的物流供应链。

(2)虚拟链。

现代港口物流必须是建立在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基础上的高效虚拟供应链,供应链的任何一环都能达到资源、信息共享,实现总体功能最优化的物流服务目标。

依托虚拟链,预计未来10~20年内,港口布局将出现以赤道环球航线中心港为核心的全球性港口网络,同时形成覆盖全球的虚拟港。

(3)数字化、信息化。

一个港口的现代化程度如何,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管理。

数字化、信息化实现了对港口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也直接带来了港口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

统一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乃是打造现代。

数字化港口。

的必要条件。

(4)一体化——高增值物流园区。

依托港口附近的物流园区开展一体化的物流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