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895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docx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

职业防护的自查与持续改进

第一篇基层医院消毒隔离与灭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基层医院消毒隔离与灭菌存在的问题

1、消毒隔离知识不足:

工作模式的改变。

工作范围的扩展,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供应已向着专业方向发展。

原有的思维方式已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护理人员的不稳定性,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认识不足,对所涉及的消毒隔离的知识掌握不够。

2、环境保护和用具保护意识不强

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在操作中缺乏消毒隔离意识。

临床科室用过的器械随意、敞开放置、搬运、关门均戴同一双手套操作。

未注意车把手的保护、在病区清点器械、污染器械盛装过满、搬运时蔽开、污水从车内溢漏;污染区工作期间穿着防护服随意走动、分类用的手套与清洗用的手套无分开、分类完毕未及时清理垃圾、消毒分类台、冲洗池和手套,器械浸泡消毒前未监测消毒液浓度。

分类前未准备好盛装用具、器械串子。

盛装着污染器械的容器置于存放清洁物品的区域,用完未及时消毒清洗,未严格控制浸泡消毒时间,未直接接触病人的槽、盅与污染的器械混放,分类台上污水滴落地.上等。

3、自我防护意识差

工作人员未严格着装:

不穿防水衣、防水鞋,分类、清洗器械时不戴双层胶手套。

不戴口罩、面罩或眼罩,每项操作完毕未洗手。

4、执行制度不严:

表现在包装台面不整洁,检查器械清洁度不认真,敷料包装与器械包装同室同时间进行,过期器械未重新清洗,未按要求装载,无菌物品御载时未充分散热造成湿包启闭式容器未认真检查是否关严密。

洗手依从性较差。

操作前未严格清洗双手,接触无菌物品前未严格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手;车内无菌物品放置无统一,造成用手接触的机会增加:

到病区发放无菌物品时无菌垫巾未垫好,取出柜的无菌包未用又放回。

5、用手卫生中的特殊性

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洗手。

再用消毒毛巾抹干手后细菌培养,由于个体的差异,有些人结果仍超标。

6、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不完善

(1)压力蒸汽灭菌器工艺监测记录不全面,化学监测未能做到每包监测,生物监测只有3家单位是每月1次,6家单位为半年1次,1家单位为1年1次。

(2)紫外线消毒监测记录不全,消毒时间过长。

(3)对于戊二醛的监测,有4家单位没有进行化学监测,亦没有监测戊二醛的专用化学指示卡。

7、无菌物品管理有缺陷

(1)无菌包包皮不合格,3家单位有焦包现象,有的包皮有破损,甚至有的手术器械包双层包皮出现贯通伤,完全失去了屏障保护作用,却未引起工作人员足够的重视而仍被使用,埋下了医疗安全隐患。

(2)别的无菌物品无灭菌标识。

(3)有的塑封灭菌物品无灭菌日期。

(4)无菌容器使用后无打开日期与时间。

(5)有2家单位灭菌有效期为7天的物品天算错,实际变成了8天。

:

8、医疗器械清洗不彻底数医院都是人工清洗手术器械,且未使用多酶洗液,由于清洗人员不固定、不专业,时有器械清洗不彻底的情况出现,器械上出现血渍或锈渍,从而影响了消毒灭菌效果。

二、改进措施

1、加大消毒供应设施投入:

对于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并环是-项短期的工作,而是长期、细致的工作。

各医疗单位应加强医护人员的消毒业务培训,完善消毒设施,强化环境清洁和洗手的规范化操作,严格做好灭菌物品的规范化运送、保存和正确使用,确保消毒.工作质量。

有条件的医院则应该改善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以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

2、科学布局消毒供应中心布局:

中心消毒供应中心除满足较严格的作业流程和平而布局模式等之外,还应符合以下建筑技术要求:

供应中心室内应做到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地面要求防腐蚀,清洁区耐冲洗、污染区耐酸碱。

墙角宜采用弧形设计以减少死角。

洗涤区域戊有良好排水系统,排水通道密闭,防鼠、防蟑螂。

供应中心应有较好的宅内采光和通风设计,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C、湿度在35%~60%。

4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逐步采用中央空调系统和止压空气净化装置。

3、加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力度:

一方面,加强全体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责任心。

另一方面,要使医院感染管理人员跟上卫生工作发展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有对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灭菌等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的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基层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在不断的培训和监测中得到全面提高。

4、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贯穿在各项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

每一个医护人员都应从预防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健康出发,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同时加强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将质量与绩效挂钩,利用经济手段协同管理。

5、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

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监测取得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的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来评价各措施的效果。

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环境污染监测、灭菌效果监测、消毒污染检测、重点部门的监测、清洁卫生工作监测、规章制度执行监测等等。

应把监测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定期、定点、定项目的进行。

第二篇

一、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职业病:

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二、适用范围:

公司所属各单位和个人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三、防治方针: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各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四、职业病危害种类:

根据企业经营和施_I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

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

在建筑行业施工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可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缺氧和一氧化碳的危害:

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

狭窄。

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使用内燃机和燃烧器,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机溶剂的危害: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

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躁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躁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躁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高温作业危害:

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五、防护措施:

(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

1、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告知警示标志。

3、施工现场在进行石材切割加工、建筑物拆除等有大量粉尘作业时,应配备行之有效的降尘设施和设备,对施工地点和施工机械进行降尘。

4、在地下室等封闭的作业场所进行防水作业时,要采取强制性通风措施,配备行之有效的通风设备,进行通风,并派专人进行巡视。

5、对从事高危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工作时间应严格加以控制,并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

(二)个人防护措施:

1、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教育,提高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了解其危害,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方法。

2、接触粉尘作业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中应尽量降低粉尘的浓度,在施工中采取不断喷水的措施降低扬尘。

并正确佩带防尘口罩。

3、从事防水作业,喷漆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施工前要检查作业场所的通风是否畅通,通风设施是否运转正常,作业人员在施工作业中要正确佩带防毒口罩。

4、电气焊作业操作人员在施工中应注意施工作业环境的通风或设置局部排烟设备,使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控制在国家卫生标准之下,在难以改善通风条件的作业环境中操作时,必须佩带有效的防毒面具和防毒口罩。

5、进行躁声较大的施工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正确佩带防护耳罩,并减少躁声作业的时间。

6、长期从事高温作业的施工人员应减少工作时间,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饮用水,并佩带好防护用品。

7、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职工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单位应将检查结果告之本人,并将体检报告存入档案。

六、安全检查措施:

1、企业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应该定期地进行二至四次群众性的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

2、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企业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3、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有些限于物质技术条件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应该定出计划,按期解决,必须做到条条有着落,件件有交待。

第三篇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可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以及病人的安危,其中消毒隔离措施又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能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关键在于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措施。

本文分析护理工作在消毒隔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认识不足,意识淡薄护理人员对病人情况了解不深,没能发现潜在感染的危险性,采取的应对措施不到位。

加之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包有侥幸心理,在护理工作中对各项消毒隔离措施未能落到实处,消极被动。

2、医院感染知识欠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主动学习,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措施落实流于表面形式,在思想及行动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以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对保洁员、护工的培训不到位,他们缺乏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容易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

3、日常工作操作不规范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工作量大,导到致出现减化操作流程,产生游击作风的现象,加之对低危物品如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氧气湿化瓶等的日常消毒不严,就增加了各种病原菌在患者之间传播的机会。

4、无菌观念差部分护士无菌观念差,在工作繁忙时无慎独精神,出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现象。

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如果违反操作规程,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发生。

5、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护理人员从事损伤性操作时不规范,如用过的针头未第一时间放入锐器盒,接触血液、体液时未戴手套等,工作时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

大大的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的机会。

6、手卫生规范执行不严,手卫生的依从性低、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或认为麻烦而不按规定及时清洁消毒手部。

有研究证明,不注意手部清洁消毒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0%。

使天使之手变成了罪恶之手。

7、保清人员配制消毒液保洁人员知识缺乏,培训不到位,无配制消毒液的资执,表现为消毒液配制随意性大、浓度不准确、不认真按规定监测等。

医务人员对消毒液的浸泡时间掌握不准,在浸泡过程中随意取放物品。

二、对策

1、加强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护培训护理人员、保浩人员、护工要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在工作中不断地接受消毒隔离知识和职业防护教育,加深思想认识,增强防范意识。

医院管理者应建立建全消毒隔离制度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操作流程,提供合格的足量的职业防护用品,在工作中进行督导、奖惩,增强工作人员的慎独精神。

牢固树立护理人员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卫生行业标准等知识,除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外,科室还应每月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使其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技术规程,并了解和掌握新进展及新技术。

,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制度和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履行医院感染管理职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按编制配备工作人员,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有充足的时间掌握病人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情况采取有效的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措施。

杜绝简化操作流程游击作风的现象发生。

4、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院感科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科室进行检查和监测,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

护士长每天检查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执行情况,定其组织召开院感防控工作会,通过以制度为目标、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的方法,保证消毒隔离的环节质量,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4.1加强对日常护理工作中消毒隔离的管理,对体温计、血压计、压脉带、网袋等用后消毒,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应当每天更换消毒,各种管道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为患者扫床时要做到一床一套一清扫,治疗车、护理车.上配速干洗手液,接触每个病人前后要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加强病房管理,床单位定位放置,病床、床头、桌椅一床一巾一摸。

地面采用湿式清扫,清扫用具各病室、各区域专用并有明显的标识,如有污染及时消毒处理。

病室定时通风。

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要进行终末消毒。

各种污染物品不能在走廊或病室清理,必须放在处置室指定的容器内。

4.2合理正确使用合格的消毒液,必须是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配制消毒液,严格按照消毒液浓度及作用时间对物品进行集中消毒,中途不能随意取放物品,消毒液现配现用,不可随添加,随时监测确保有效浓度,不能将物品保存在消毒液中。

4.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护士每天要从事损伤性操作,工作中必须集中精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加强自我保护。

正确处理污染物,禁止徒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禁止回套针帽、用手折弯针头、直接传递锐器及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等,要第一时间将使用后的针头等锐器丢弃到锐器收集容器内。

常规执行标准预防,在接触污染或可疑污染时,按区域流程、按要求、按规定、按防护级别进行消毒隔离和职业防护。

发生职业暴露及时处理.上报并监测和追踪。

4.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护人员不正确洗手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正确的洗手方法是减少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

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各种做操作前后按七步洗手法用皂液流动水清洗双手,并用无菌毛巾擦干,接触不同病人之间用甘油酒精快速免洗手消毒液洗手。

工作中每人随身携带一瓶免洗手消毒液,以便及时洗手。

院感科、护理部、护士长并不定期抽查护士执行用手卫生规范情况,督促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用手卫生习惯。

有资料表明,正确的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经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