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514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8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doc

江西省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报告

江西省水文局

二00六年五月

81

批准:

熊小群

审定:

谭国良

项目负责:

龙兴邢久生

技术负责:

邢久生胡魁德

编写:

邢久生胡魁德周方红

彭柏云郭小帅李晓敏

制图:

喻中文

主要参加人员:

白雪杨荣清喻中文郜野牧刘玉春

朱勇健李云肖慧英曾知彬熊小琴

唐跃华蒋思君李淑云李辉程杨新民

艾群邓燕青

目录

前言 1

1综述 7

1.1规划目的意义 7

1.2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7

1.2.1指导思想 7

1.2.2基本原则 7

1.3规划依据 8

1.3.1主要法律法规 8

1.3.2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9

1.3.3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行业标准) 9

1.3.4其他 10

1.4规划水平年 11

1.5规划范围 11

1.6规划目标 12

1.7规划技术路线 12

2概况 15

2.1自然概况 15

2.2城市社会经济概况 16

2.3城市供用水概况 17

3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19

3.1水源地概况 19

3.2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20

3.2.1水质安全状况评价成果 20

3.2.2水量安全状况评价成果 24

3.3城市饮用水源安全状况评价 26

3.3.1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状况评价 26

3.3.2城市饮用水需水量预测 27

3.3.3城市饮用水水量安全状况评价 28

3.4《名录》中污染因子超标的水源地成因分析及相应污染源调查 28

4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意见 30

4.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现状 30

4.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30

4.2.1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分方法 30

4.2.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成果 37

4.3污染物总量控制意见 39

5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40

5.1隔离防护工程 40

5.2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 41

5.2.1点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 41

5.2.2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41

5.2.3内源污染治理工程 42

5.3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42

5.3.1入湖库支流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 42

5.3.2湖库周边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43

5.3.3湖库内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43

6泥沙及面源污染控制 44

6.1规划区及泥沙面污染基本情况 44

6.2治理措施 45

6.2.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5

6.2.2自然修复措施 46

6.2.3综合治理措施 46

6.2.4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46

7城市饮用水水源调配和水源建设工程 48

7.1现状供水量调配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8

7.2 水源地建设 49

7.2.1水源地改扩建工程 49

7.2.2水源地新建工程 50

7.3 应急及备用水源建设 51

8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 55

8.1监测站点布设 55

8.2信息传输系统 56

8.3监测能力建设 57

9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管理 59

9.1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 59

9.2保护区监督管理 61

9.3安全应急预案 62

9.3.1分类 62

9.3.2级别划分 63

9.3.3城市供水应急储备 63

9.3.4监测与预警 63

9.3.5应急预案 64

10投资估算 68

10.1原则依据及方法 68

10.1.1编制依据 68

10.1.2编制方法 69

10.1.3投资估算定额 69

10.2投资估算 70

11分期实施意见及保障措施 72

11.1分期实施意见 72

11.1.12010年实施意见 72

11.1.22020年实施意见 73

11.2保障措施 73

12总体结论及建议 77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现状调查表

调查表1江西省城市经济社会情况调查表………………………………82

调查表2江西省城市用水和供水调查表…………………………………85

调查表3江西省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表…………………………………91调查表4江西省水源地水量调查表………………………………………96

调查表5江西省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表…………………………………102

调查表6江西省水源地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成果调查表…………………130

调查表7江西省水源地管理状况调查表…………………………………138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表

评价表1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表……………………144

评价表2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源安全评价成果表…………………………149

评价表3江西省城市综合生活需水量预测成果表………………………156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汇总表

附表1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保护区划分及监测站点现状统计表…………………………………………………………………………163

附表2江西省城市水源地准保护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意见表……………167

附表3江西省城市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工程规划成果统计表……………170

附表4江西省湖库型水源地泥沙与面源污染控制规划表………………173

附表5江西省城市综合生活需水量预测表………………………………174

附表6江西省城市水源地改扩建工程汇总表……………………………176

附表7江西省城市新建水源地工程基本情况表…………………………177

附表8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表………………………178

附表9江西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投资概算总表………………180

附表10江西省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地工程规划表……………………182

附图1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工程分布图

附图2江西省湖库型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示意图

附图3江西省泥沙和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示意图

附图4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示意图

前言

获得安全的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人权。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水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保障饮水安全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稳定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贯彻落实《水法》、践行治水新思路的具体体现。

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水利工作“一定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并提出要“加强对城乡污染源的监控,保护饮用水源地,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我国政府按照联合国千年宣言的要求,承诺在2015年基本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水利部党组针对近年来我国饮水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将保障饮水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列为水利部门的首要任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2004年11月,水利部启动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规划》。

2005年,经国务院领导同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编制《全国城乡饮水安全保障规划》。

根据水利部工作安排,决定先期启动规划工作,计划用一年时间编制完成《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一)项目来源

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办规计120号文)和《关于印发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调查表及填表说明的通知》(办资源125号文)的精神,为切实做好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江西省水利厅于2005年8月成立了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小组,规划工作小组办公室设于省水利厅水资源处。

受省水利厅的委托,江西省水文局承担了《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编制工作。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主要工作内容分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现状调查和评价、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工程建设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汇流区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站网规划及非工程措施规划等六部分。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现状调查和评价的主要内容:

1、摸清城市社会经济概况和饮用水供需基本情况。

2、摸清现有水源地所处流域、地理位置、类型(水库、湖泊、河道、地下),其他利用情况(养殖、旅游)等。

3、摸清水源地规模、供水结构(饮用水、工业、灌溉等供水量);供水人口、现状供水保证率、水源供给方式等。

4、摸清水源地水质状况;影响水质的污染源类型(点源、面源)和纳污总量、污染来源及总体的时空分布。

5、摸清水源地工程状况:

水库、闸坝、提水工程、输水工程等能力及运行状况、取水工程条件等。

6、摸清水源地安全影响大的汇流区水土保持状况、水源涵养状况。

7、摸清水源地管理状况:

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手段、监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情况,已实施的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措施等。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现状调查就是通过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调查,对水质资料缺乏的饮用水水源地开展补充监测工作,基本掌握我省城市饮用水供需情况以及水源地的分布、类型、工程与管理状况、水质状况等情况,为编制我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进展情况和组织形式

本次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现状调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范围广。

为做好该项工作,江西省水利厅于2005年8月16~18日召开了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水利厅、省水文局、各市水文局及设区市水利(水务)局等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会上要求必须按照水利部规定的时间上报全省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调查成果。

根据本次会议精神,为确保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调查成果的质量,2005年8月23日至9月13日,江西省水文局选派技术人员到各地水文局进行技术指导和现场解决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至9月20日止,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全部完成了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外业调查部分,9月26~30日召开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调查成果汇总会,10月12日完成调查成果校核工作,10月17日,省水利厅召开调查成果审查会,11月15日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11月30日完成水源地调查评价工作,12月13日调查评价成果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成果通过水规总院的验收。

2006年3月15日,反馈我省重点规划范围和规划措施框架,4月底完成规划成果和报告的编制,5月8日,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小组在南昌主持召开《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报告》审查会,并通过专家审查,5月11日在山西太原参加全国成果汇总。

本次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工作组织形式是:

省水利厅统一组织协调。

省水文局为规划总技术负责单位,并成立由省水文局水质科、水资源科以及有关专家等组成的规划编制工作组。

负责调查评价和规划编制的技术指导与协调、技术培训、全省汇总与平衡工作。

省水文局水质科(包括各市水文局水质科)负责全省饮用水水源地的定位、污染源调查、入河排污口调查、底泥污染调查、水源地水质监测和有毒有机物样品采集与送达、湖库型饮用水源地面源污染与水土流失调查评价以及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等工作。

省水文局水资源科(包括各市水文局水资源科)负责全省水源地供水保证率、水源供给方式、水土保持状况、水源涵养状况等调查评价工作、水源地编码工作以及水源保护区划分和保护区绘图工作。

设区市水利(水务)局协助市水文局完成辖区内城市社会经济概况、发展规划、癌症发病、管网漏失、工程状况和饮用水水源地供水规模、供水结构、管理体制与水资源保护情况调查等。

(三)资料要求

本次调查以收集和利用现有资料为主,合理选用水资源综合规划、统计年鉴或年报、水质旬报、土地详查成果、水资源公报、水源地监测数据、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成果的资料。

缺乏资料的水源地应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和监测。

1、资料来源

现状年人口、GDP、林草覆盖率等采用各城市统计年鉴或年报的资料,供水人口、管网漏失率、工程状况、居民生活供水量、用水价格等采用各城市自来水公司资料,规划年人口资料采用各城市总体规划资料,癌症发病率是通过对各城市医院进行典型调查分析统计的资料,城市供用水量采用水资源公报和相关调查资料,水源地地理位置采用GPS定位仪现场实测资料,地表水水源地水量采用水文系统资料,地下水水源地水量采用地矿部门资料,水质现状采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水文系统以及适当的补测资料,水源地入河排污口、污染源采用2004年江西省入河排污口普查资料,湖库型水源地面源污染采用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农田灌溉面积等采用水利部门资料,水源地管理体制、保护情况采用卫生、环保、水利等部门资料。

2、统计口径

城市均指城镇建成区;现状年城市人口包括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规划年城市人口为建成区和规划区人口,自来水供水人口包括建成区所有使用公共和自备水源供水人口(不包括使用自备压水井人口);GDP数据是采用整个城市GDP减去农业总产值;居民生活用水量是指城市人口用水量;居民生活和综合生活人均用水指标是分别采用居民生活用水量、综合生活用水量除以城市供水人口;设计枯水年来水量和设计枯水流量的频率均采用水源地供水中城市供水频率,城市供水保证率尽量采用水厂设计报告书中设计保证率,如没有的或不合理,大城市设计保证率定97%,小城市定95%;水质资料在使用卫生、环保部门资料同时,充分利用我们水文系统的水质资料进行分析;入河排污口和污染源调查范围:

划定了饮水保护区的在一、二级保护区内调查,未划定饮水保护区而划了饮用水源区的在饮用水源区内调查,若未划饮用水源区的在饮用水取水口上2000米至下游100米范围内调查。

根据江西省实际情况,大多数河流的下垫面变化不大,全省河道型水源地的设计枯水年来水量均采用该水源地断面历年最小日平均流量频率95%相对应的最小日平均流量值,水库型水源地的设计枯水年来水量采用该水源地断面历年来水量频率95%相对应的年来水量,湖泊型水源地设计枯水来水量采用入湖控制站的年来水量与湖区年产水量之和频率95%相对应的年来水量,但乐平水厂、麻山水厂、五陂下水厂、上栗县水厂、新余市自来水二水厂、寻乌县水厂、乐安县水厂、资溪县水厂等8个水源地是采用还现的方法计算其断面来水量的最小日平均流量频率95%相对应的值作为其现状枯水年来水量。

地下水水源地只计算可开采量。

1综述

1.1规划目的意义

编制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通过开展该项规划工作,进一步查清我省城市水源地饮水安全的现状、合理确定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建设方案、科学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对策和保护措施,统筹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关系,为今后一个时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建设、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保障城市饮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1.2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1.2.1指导思想

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以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安全为目标,以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涵养、建设为核心,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预警与安全应急机制。

保障城市饮水水源水量充足、水质优良、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1.2.2基本原则

(1)全面普查、统筹规划

在全面普查我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状况基础上,根据我省各地自然地理、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与江西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功能区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规划协调与衔接,按照轻重缓急、

水源类型等分期、分类进行规划。

突出重点,制定分步实施安排,优先解决重要饮用水源地和问题突出的饮用水源地安全问题。

(2)防治并重、注重实效

坚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并重的原则。

根据城市饮水安全水平和目标,结合江西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配置方案,应制定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的总体布局;注重实效,明确保护、涵养、建设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各类(项)措施实施的优先顺序并相互配合,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投资需求和融资渠道等。

(3)量质统一,注重抗风险能力

水质安全和水量保障统一。

在保障饮水安全的前提下,统筹供水水源的其他用水目标,提高日常供给(常规水源安排)和应急供给(应急储备)的保障能力。

建立相应调度管理机制,增强对突发性污染事故、连续干旱年等情况的抗风险能力。

1.3规划依据

1.3.1主要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供水条例》

《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供水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管理规定》

《退耕还林条例》

“关于推进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4〕36号)

与城市饮用水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1.3.2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办法》

《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办法》

《水功能区管理办法》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7.9)。

1.3.3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行业标准)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地下水超采区评价导则》(SL286-2003)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618-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水质采样技术规范》(SL187-96)

《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96)等。

1.3.4其他

江西省水资源综合规划

水利“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

江西省水功能区划

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

江西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江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区域节水规划

《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任务书

《关于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其他地方性相关规划等。

1.4规划水平年

2004年为现状水平年,2010年为规划近期水平年,2020年为规划远期水平年。

1.5规划范围

与已经开展的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范围相衔接,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全省所有建制市和县级政府所在城镇(以下统称城市),水源地为集中式地表和地下饮用水水源地。

调查范围要覆盖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规划以外的所有城市,包括城市建成区和规划区,共91个,包括11个设区市,10个县级市,70个县。

水源地调查范围以城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地为主,日生活供水量大于0.1万吨或者供水人口大于1万人的水源地应逐个调查。

小于以上范围以湖库、河道、地下水三种类型打捆调查。

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共141个,有131个城市自来水水源地和10个企业自备水源地,其中河道型110个、湖库型26个、地下水5个。

规划重点水源地范围是在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调查评价成果基础上,选取供水人口5万人及以上的水源地,拟定《江西省城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作为开展措施规划的重点水源地,并根据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全省共选取72个水源地,其中建制市35个,县城37个。

1.6规划目标

近期(2010年)基本解决建制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问题突出的其他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问题。

提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完善的管理保护制度、良好的生态屏障、监测体系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影响水源地安全的区域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大幅减少进入水源地水域的泥沙,初步恢复水源涵养能力;制定新水源建设方案;水质达到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功能标准,水量和供水保证率满足供水目标要求。

远期(2020年)全面解决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重要城市应急水源储备水平显著提高。

水源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全面恢复和保障水源涵养能力。

进一步提高保证率,城市饮用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满足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饮用水安全的要求。

1.7规划技术路线

(1)通过对城市经济社会、饮用水水源地供需、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湖库型大型水源地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水源地管理与保护等方面的调查和成果汇总分析,掌握进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和规划的基础资料。

(2)根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功能调整与合理配置。

(3)根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调查成果,按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细则》,对已划分的水源保护区进行复核、调整;对尚未划分保护区的水源地,根据水源地实际情况划分水源保护区,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4)根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价及保护区划分成果,拟定国家级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5)依据水源地安全评价结果,针对水源地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根据规划目标和任务,进行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的工程措施规划和监督管理等措施规划。

(6)提出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措施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

规划技术路线见图1。

调查评价阶段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调查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划分技术细则

城市经济社会情况调查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

城市用水和供水调查

已划定的城市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复核与调整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调查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量调查

水源地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情况调查

城市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划分方案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调查

水源地管理现状调查

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状况评价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

全状况评价技术细则

城市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划分方案

国家和省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城市饮用水源安全状况评价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

安全状况评价

保护区外集水区

准保护区

保护区

不安全

基本安全

安全

应急饮用水水源和储备工程

新水源工程建设

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应急预案

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体系及能力建设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规及技术标准

管理体制、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