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571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年成人高考《政治》真题及答案.docx

2011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

一、选择题:

1~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A、无产阶级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属于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3、把水、火、土、气等具体物质形态看成世界本原的观点,是一种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D、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4、下列选项中,说明了要坚持“两点论”,全面看问题的是

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监听则明,偏信则暗

5、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D、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质变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观点B、唯物辩证法观点

C、相对主义观点D、激辩论观点

7、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8、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A、从知觉到表象B、从判断到推理

C、从认识到实践D、从实践到认识

9、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A、决定社会革命是否产生B、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制约和影响社会的发展

10、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的准备性因素是

A、自然科学B、劳动者C、教育D、经营管理

11、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源于对立阶级之间

A、经济利益的对立B、政治立场的冲突

C、思想观念的差别D、生活方式的不同

1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B、开放的市场经济还是封闭的自然经济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13、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六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1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开放D、发展与创新

16、从社会性质上看,近代中国社会属于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

18、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

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实现共同富裕D、建成小康社会

19、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

A、四项基本原则B、人人平等原则

C、和平共处原则D、公平正义原则

20、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鲜明的特点是

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自主创新D、依法治国

21、马克思主义认为,决定分配方式的是

A、经营方式B、管理方式C、生产方式D、决策方式

22、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其

A、资产组成B、经营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C、管理模式D、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2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在此基础上,中共十七大提出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

A、持续、快速、健康B、又快又稳

C、持续、稳定、高效D、又好又快

24、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中共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的文明发展的新概念是

A、物质文明B、精神文明C、政治文明D、生态文明

25、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首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范畴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我国的国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

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

27、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这个方针主要是指

A、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B、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政治文明

C、一手抓政治文明,一手抓生态文明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生态文明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主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29、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是

A、发展教育B、支持创业C、鼓励出国D、引进人才

30、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存在40多年的两级格局终结。

自此世界格局呈现出的发展趋势是

A、单级化B、多级化C、全球化D、一体化

31、“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首先解决的是

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台湾问题D、港澳问题

32、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

A、台湾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系由中央拨付

B、台湾回归后,所有军政大权悉委于蒋

C、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D、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新的社会阶层

34、我国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

A、坚持党的领导B、拥护祖国统一C、拥护社会主义D、维护世界和平

35、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反对大民族主义

36、2010年7月12日,南非足球世界杯决赛在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体育场进行,最终成为冠军的是

A、荷兰队B、阿根廷队C、德国队D、西班牙队

37、2010年10月25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A、50周年B、55周年C、60周年D、65周年

38、为期6个月的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10月31日闭幕。

历史上,世博会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本次世博会是

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

39、2011年4月28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

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男性与女性占总人口的比例

A、女性略高于男性B、男性略高于女性

C、两者完全相等D、两者相差十分悬殊

40、2011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于5月26日至27日在法国多维尔召开,这八国之中有一个是亚洲国家,即

A、日本B、韩国C、新加坡D、中国

二、辨析题:

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并将其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41、是否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大分歧之一。

答案要点:

错误。

(2分)

(1)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重大分歧之一。

(4分)

(2)历史唯物主义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同时,也承认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2分)

(3)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却片面夸大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英雄创造历史。

(2)

42、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答案要点:

错误。

(2分)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2分)

(2)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理论联系实际;(1分)实事求是;(3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分)

三、简答题:

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答案要点: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分)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性质。

(2分)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2分)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2分)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2分)

44、简述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和特点。

答案要点:

(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1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分)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特点是: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1分)

第二,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主体”和“两翼”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二者相互促进。

(4分)

45、简述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及其内在关系。

答案要点:

(1)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分)

(2)以上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第一,有法可依是前提,就是要建立统一、完备、科学的法律体系和制度,及时对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规范。

(2分)

第二,有法必依是核心,就是要保证法律效力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2分)

第三,执法必严是关键,就是要确保严格公正的执法和司法。

(1分)

第四,违法必究是保障,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给予惩处。

(1分)

四、论述题:

46小题,20分。

4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试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分)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着重落实以下重要举措:

第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3分)

第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分)

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2分)

第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2分)

第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分)

第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分)

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

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2、有哲学家认为,万物瞬息万变,没有相对静止,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A、形而上学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3、长期脱离人群,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A、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4、下列选项中,包含着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乘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唯物论的观点

C、可知论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认识-实践-认识

B、实践-认识-实践

C、感觉-知觉-表象

D、概念-判断-推理

7、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这种态度的哲学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

C、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理

D、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原理

8、在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亲族关系

B、地缘政治关系

C、物质生产关系

D、思想文化关系

9、在构成生产力系统的诸因素中,属于渗透性因素的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自然科学

D、经营管理

10、社会基本矛盾有两对,一对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另一对是()

A、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

C、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1、下列各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系列的是()

A、渔猎社会

B、农业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工业社会

1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1911年辛亥革命

B、1919年五四运动

C、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D、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

1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队伍中,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软弱性的阶级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4、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是()

A、周恩来

B、朱德

C、毛泽东

D、瞿秋白

15、在毛泽东建军思想中,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A、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B、执行严格的革命纪律

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6、毛泽东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当,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

”这种状态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思想建设

B、政治建设

C、组织建设

D、作风建设

17、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稳定

B、发展

C、创新

D、开放

1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邓小平指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A、改革

B、阶级斗争

C、物质文明建设

D、精神文明建设

20、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对原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修补

D、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21、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结合的经济体制

C、建立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22、在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上,党的十七大指出()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23、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4、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依法治国

B、科技兴国

C、人才强国

D、教育兴国

25、邓小平指出,教育要()

A、面向现代化,面向现实,面向社会

B、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面向现代化,面向经济,面向政治

D、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市场

2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A、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际主义精神

B、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B、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公义

C、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28、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生之本是()

A、教育

B、就业

C、医疗

D、住房

29、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合作与共赢

D、稳定与和谐

30、我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这是()

A、由国际政治格局决定的

B、由我国的综合国力决定的

C、由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决定的

D、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3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港澳台问题

3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

A、国际社会

B、两岸交流

C、台湾当局

D、台湾人民

33、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各民主党派是()

A、参政党

B、在野党

C、反对党

D、执政党

3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

在大陆范围内,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在()

A、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政治基础上

B、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基础上

C、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政治基础上

D、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政治基础上

35、党的十七大指出,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

A、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C、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D、健全民主集中制

36、2011年7月19日,社会各界在拉萨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庆祝西藏和平解放()

A、40周年

B、50周年

C、60周年

D、70周年

37、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

修改后的居民身份证法将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的一项信息是()

A、指纹信息

B、住址信息

C、收入信息

D、家庭信息

38、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

A、5%

B、7%

C、9.2%

D、12%

39、2012年6月16日,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升空,并顺利将3名宇航员送上太空。

执行此次任务的载人飞船是()

A、嫦娥号

B、蛟龙号

C、天宫号

D、神舟九号

40、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某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

这是该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AAA主权信用评级,这个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二、辨析题:

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并将其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后。

41、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简答题:

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4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5、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是什么?

四、论述题:

46题,20分

46、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2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80分。

1-5:

CDBCA

6-10:

BDCCD

11-15:

CBDCC

16-20:

ABDAB

21-25:

ADAAB

26-30:

DDBBD

31-35:

CDABC

36-40:

CACDA

二、辨析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