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687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教学计划.doc

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计算机应用专业非全日制学生(员)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精神。

树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人才观,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度,切实提高认识,把加强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管理作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强化组织领导,努力完善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现按照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的增强和提高的要求,结合社会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以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发展特点,特制订本教学计划。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1、专业名称: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2、修业年限:

1-3年 

3、招生对象:

往届初中毕业生,应往届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返乡农民工、青年农民、企业在职职工、退役士兵、进城农民工以及下岗轮岗职工等,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初中毕业及同等学历的学制为三年,毕业总学分为120分。

另:

已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业一年以上者可免顶岗实习,学制为二年,毕业总学分为85分。

高中毕业及同等学历的学制为一年,毕业总学分为50分。

4、学习方式 

①按省市教育部门有关要求,学校通过学分制、业余学习、统一函授和培训等多种方式实施教学,允许学生(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②文化基础课学习以学生自学与学校统一辅导相结合,专业技能培训以学校统一集训为主。

 

③参加学习的员工在不影响日常生产和工作的前提下,由学校根据专业情况和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集中学习时间,确保学生(员)工作学习两不误。

5、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文秘办公、图文处理及编排、计算机产品销售、计算机设备应用维护及维修、信息采集与加工、网络营销、商务网站维护等行业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敬业爱岗、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产品质量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毕业后能直接从事与专业方向相关的生产、服务销售、技术和管理等工作。

6、人才培养体现的特点:

理论扎实,操作技能过硬,技术全面,适应性强,职业综合素质高。

 

7、专业基本能力:

 

(1)核心技能:

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文秘办公、图文处理及编排、计算机产品销售、计算机设备应用维护基本操作技能; 

(2)资格证书:

取得相应的初、中级计算机操作员、打字员、计算机维修调试员职业资格证书; 

8、就业方向:

①办公自动化技术:

能快速进行汉字录入;能对文档排版及图文混编等的复杂操作;能够在EXCEl中进行复杂表格的处理;具有制作幻灯片并合理设置动画效果的能力;能对常用办公设备进行熟练操作及日常维护;能运用PHOTOSHOP软件完成图形图像的设计和处理。

 

②计算机设备维护与营销:

掌握市场营销和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能对一般IT产品实施成本核算、制定营销策略、策划营销活动;掌握营销管理的基本技术,能进行一般IT产品的营销和售后服务。

 

③计算机信息管理:

能对国家的相关计算机网络法律政策作充分了解; 能对数据库进行熟练操作及维护的能力;能对网络安全及网站安全采取一定措施的能力;能对网站的功能进行分析,全面掌握使用的能力;能对页面进行修改的能力。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三、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    

(一)公共基础项目 

1、生涯规划(2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

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2、道德与法律(4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

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已、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3、语文(16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4、数学(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英语(10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   

  专业基础项目:

主要教学内容与能力要求

1、汉字录入与排版 (学时30) 

 主要内容:

 

(1)键位分布; 

(2)输入法切换; (3)汉字输入法; (4)文字录入; (5)格式排版。

能力要求 :

(1)能够熟练应用一种汉字输入法进行盲打; 

(2)能够对文稿按照要求进行格式排版。

  

2、电工与电子技术 (学时60) 

(1)电路的基础知识; 

(2)直流电路; (3)正弦交流电路; (4)三相供电电路及安全用电; (5)变压器; (6)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电路; 

(7)半导体二极管及应用电路; (8)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 (9)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 (10) 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11) 组合逻辑电路; (12)时序逻辑电路; 

能力要求 :

(1)具有比较熟练的直流、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2)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能力; (3)具有电气安全技术能力; (4)具有电工、电子材料、元器件的选用能力;  (5)具备电气图的读图、一般电器设备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的能力。

 

3、程序设计(VB) (学时90) 

主要内容:

(1)可视化编程基础; 

(2)VB程序设计基础(命名和语法规则、数据类型、常量与变量、常用函数、运算符和表达式);(3)VB程序设计语句(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数组、过程、函数);常用控件的使用; (4)对话框程序设计; (5)窗体界面设计(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多文档界面); (6)小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能力要求 :

(1)能够安装、配置、调试VB开发环境;

(2)知道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与工程的概念; (3)知道Visual Basic语言的数据类型、表达式、程序结构与流程控件语句、数组、函数、过程的概念与使用方法; (4)知道常用控件的基本属性设置、方法调用与常用事件代码编写方法; 

(5)能熟练使用常用控件、菜单、工具栏、状态栏及MDI多窗体技术进行应用程序界面设计; (6)能使用程序设计语句以ADO控件、ADO对象为数据源设计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中、小型应用系统软件。

 

4、计算机组装与维修 (学时60) 

主要内容:

(1)计算机组装; 

(2)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 (3)计算机应用软件安装; (4)防病毒软件使用; (5)计算机外设安装; (6)计算机系统简单故障排除; (7)计算机外设简单故障排除。

 

能力要求 :

(1)能识别微型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属性; 

(2)能组装计算机; (3)能准确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4)能安装和使用主要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 (5)能安装和配置计算机外设; (6)能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

 

5、计算机网络基础 (学时60) 

主要内容: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及分类; 

(2)计算机通信基础理论知识、网络概念、网络协议; (3)网络中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其功能; 

(4)局域网实现技术、互联网原理与技术; (5)小型局域网的连接和常见连接故障的排除方法; (6)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与技术; 

能力要求 :

(1)能识别常见网络传输介质、网络传输设备,并了解其基本特点; 

(2)能使用网络术语描述网络现象、故障、原理等; (3)能利用网络设备组建小型局域网等; (4)能判断并排除常见的小型局域网故障;(5)能看懂网络拓扑结构图、网络功能图以及布线施工图; (6)能使用网络虚拟软件完成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6、图形图像处理 (学时60) 

主要内容:

(1)图像的概念、相关术语及基本操作; 

(2)图像选区的创建及图像的编辑; (3)图像色彩及色调调控的方法; (4)图层菜单及图层样式的编辑方法; (5)通道、蒙版的概念及基本操作;路径的创建与编辑; (6)滤镜的用法及特效制作; (7)图像处理自动化操作。

能力要求 :

(1)能运用基本工具进行图像编辑及修改; 

(2)能完成抠图操作; (3)能根据客观情况对图像色彩及色调进行处理; (4)能利用图层进行图像的合成处理、运用图层样式进行效果处理; (5)能利用通道及蒙版技术进行图像的选取工作及制作特殊效果; (6)能运用各种不同的路径进行描边、填充颜色或图案等效果处理; (7)能综合运用图层样式、通道、滤镜制作文字特效; (8)能通过滤镜对图像、文字制作特殊效果和仿真效果; 

7、二维动画制作(学时40)

主要内容:

(1)Flash 动画导航; 

(2)逐帧动画; (3)形状补间动画; (4)动作补间动画; (5)元件与图层; (6)各种面板; (7)时间轴特效动画; (8)引导线动画; (9)遮罩动画; (10)脚本动画;  (11)ActionScript 3.0简介。

能力要求 :

(1)能采集、使用动画素材; 

(2)能运用绘图工具绘制矢量图形; (3)能制作逐帧、补间、引导、遮罩动画; (4)能使用动画元件制作表单; (5)能合成动画声音和视频; (7)能用脚本编程实现动画的交互功能;(8)能根据主题设计与制作综合性动画,如:

电子贺卡、广告宣传片、音乐MV、纯动画技术网站等。

 

8、计算机设备维护与维修 (学时90)

主要内容:

(1)办公设备包括的设备; 

(2)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及作用;(3)选购及安装方法,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一体机等设备的操作方法以及与电脑的连接; (4)常见硬、软件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方法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能力要求 :

(1)清楚常用设备的性能指标、操作方法、养护常识、管理与操作技巧; 

(2)能准确判断设备故障,会排除设备故障并能进行简单维修。

 

9、网络组建和应用 (学时116)

主要内容:

(1)企业网络地址的规划; 

(2)使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完成中小企业网络的搭建(VLAN划分、VLAN ROUTING、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网络地址转换等功能); (3)中小型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

能力要求 :

(1)能按照网络拓扑图选择传输介质进行网络设备的物理连接; 

(2)能进行交换机常规配置; (3)能采用多种交换机实现办公网络的连接,合理划分交换机中的VLAN,实现办公网络的隔离; (4)能应用生成树STP解决多交换机之间冗余链路的环路; (5)会配置静态路由、默认、RIP动态路由协议、OSPF动态路由协议,实现区域网络互联

(三)技能训练项目

实训安排

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安排学生(员)实训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计算机操作员实训 (6周),掌握计算机设备生产工艺,技术标准,维修方法,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 打字员实训(4周),掌握文字排版、输入法切换,能够对文稿按照要求进行格式排版基本操作技能。

 

(3)计算机维修调试员实训(8周),能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掌握性能指标、操作方法、养护常识、管理与操作技巧,要求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职业认证训练项目

项目

基本要求

时间

计算机操作员

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第四学期

打字员

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第四学期

计算机维修调试员

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第四学期

三、专业教学实验实习场地及设备

①计算机机房

(2)主要设备计算机61台,投影一台等;

②计算机机房(3)主要设备计算机61台,投影一台等;

③计算机机房(4)主要设备计算机61台,投影一台等;

④计算机机房(4)主要设备计算机61台,投影一台等;

学生(员)可以进行文字录入、计算机组装、维护等实训能够满足学生实训的需要,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各实验室基本满足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

四、顶岗实习

1、顶岗实习时间:

第三学年全年。

2、实习内容

计算机应用对应的相关岗位:

如计算机操作员、打字员、计算机维修调试员进行现场操作,或顶岗实习。

3、实习目标

掌握实际工作岗位工作内容与工作要求,具备相关岗位工作能力,能够有效完成实习单位布置的有效任务,在工作过程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内容,并积极帮助他人完成工作任务,能够所学专业知识去思考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对所在实习单位的工作业绩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形成认真严谨,做事仔细的工作态度,具备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一丝不苟的职业操守。

4、实习考核

实习考核实施企业、学校共同考核,以实习期间的表现和用人单位的鉴定作为考核依据,计入学校生产实习处顶岗实习工作手册及实习成绩手册,同时学生(员)完成2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计入总成绩,实习成绩分为:

优秀、合格和不合格。

五、教学建议

教学课程的设置及课时安排符合教育部和省有关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过程的排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教学内容安排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秩序教育部的要求,重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

①教学观念:

以计算机应用职业为核心,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整合在每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中,通过教学的具体活动设计加以实施,通过教师引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目标。

②教学设计:

以项目、案例、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按计算机应用过程设计学习项目或任务,将理论知识和工作整合,理论知识要服从于教学工作任务的需要,以需用、够用为原则,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达到专业培养目标。

③教学组织:

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问题导向教学、实践导向教学、工作导向教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资源,企业实践活动保证30%以上课时,学习内容主要围绕工作任务发展开,工作任务引领教学。

④教学资源:

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教学讲义、教学书、指导教材、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为任务引领式学习和项目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

六、教学评价

考核内容必须体现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专业教学任务,制定实施考评方案,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完成任务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