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796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

《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搅拌站分析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doc

郑州新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

1、产业政策有力推动

  由于商品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缺乏规模效益,价格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如没有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法规出台,商品商品混凝土市场开拓十分艰难。

建国初期,我国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了商品混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

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商品混凝土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商品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

2004年国家七部局又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号令),《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商品混凝土和商品砂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禁止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办法》同时还指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

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商品混凝土,大力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使用商品混凝土。

  各地制定了散装水泥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应使用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

并且配备相对应的设施、设备。

广东省、上海市、天津市、哈尔滨市、广州市等地区都出台了新的有关使用散装水泥和商品砂浆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方面的地方政策法规;

  为了更好的规范商品混凝土市场,上海、北京等地的混凝土协会都出台了《混凝土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公约》,以达到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效果。

  124个“禁现”城市覆盖了中国大部分地域。

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行业发展。

因此,充分利用闲置生产力,减少资源浪费,保持城市环境,出台地方政策法规,推广商品商品混凝土,禁止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各地执法力度差别较大。

2、宏观经济及重大项目提供契机

  据权威部门的预测,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个百分点。

到2010年,建材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万多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作为商品混凝土行业,它的供需必然受国家基础建设牵制。

随着国家房地产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商品混凝土的产量业逐年提高;国家的重点工程项目也是拉动商品混凝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三峡工程:

三峡堤段全长约200km,整个大坝由1610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而成,总方量居世界大坝第一位。

于2007年初全线浇筑到设计高程。

  奥运工程:

奥运场馆及配套设施项目5项,含子项共46项,总投资307亿元。

  南水北调工程:

据了解,南水北调工程自2002年底开工建设以来,至今已有9个单项工程相继开工,涉及工程投资规模近300亿元。

截至2005年底,累计完成土石方6116万立方米,占在建工程设计总量的57%。

  高速铁路项目:

由于高速铁路造价数倍于常规铁路,所以“十一五”期间的投资规模,比“十五”期间翻了两番。

2004年是500多亿元;2005年原计划投资1000亿元,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间,总投资规模更是猛涨到125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2050亿元,等于又翻了一番。

这样的增速,尚属空前。

2005年上半年试验段投标开工的武广、郑西、京津等3条线路全线将铺设1500公里的无碴轨道。

3、产品结构调整

  混凝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商品混凝土占整个混凝土产量还是较低。

和世界各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美国商品混凝土占所使用混凝土产量的84%,瑞典的比例也与此接近,为83%。

紧随其后的为日本、澳大利亚,而中国目前商品混凝土所占比例只有20%。

随着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中国商品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将有迅猛的提高。

2010年预计将达到40%,实际产量将增长一倍以上。

  2000~2004商品混凝土年复合增长率为38.38%,2004~2008复合增长率为19.28%,8年复合增长率为28.48%。

近几年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期。

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现场搅拌混凝土将逐步被商品混凝土所取代。

4、行业整体发展形势

  历年来设备利用率在50%左右徘徊,平均单个混凝土搅拌站每年的实际产量小于20万立方米。

规模效益难以显现。

过去几年高增长除了宏观经济利好等因素外,行业进入门槛低,只要具有一定的资金或市场,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建站经营等因素一方面促成了行业高速度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行业进入恶性竞争埋下了隐患。

(1) 企业发展情况。

  在2003年整个混凝土企业呈现“井喷”的势头,企业数量从2000年的726家迅速增长至1359家,增长率从2000年的6.3%到2001年的12.28%。

而到2003年则成为增长的拐点,企业增长进入较为平稳的阶段。

  近年增速降缓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决定:

宏观调控加强,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设备保有量、成新度大幅提高,拌站基数不断增大。

  2004年,中国混凝土行业集中度整体不高,商品混凝土前十强企业的总产量也仅占行业总产量的13%。

目前整个行业存在着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小,企业层次较低的现状。

行业处于买方市场,企业通过恶性竞争来求得发展,处在“诸侯混战”的时候。

行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联盟,在买方面前没有话语权,企业在面对恶意拖欠等等行业潜规则时显得力不从心。

(2) 企业分布情况。

  商品混凝土在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

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大城市,商品混凝土使用量比较大。

尤其是江苏省,2005年发展极为迅速,新建混凝土生产企业30多家,新增生产能力1000多万立方米,产量也从2004年第二位一举反超上海。

2005年数据表明,商品混凝土产量第一的江苏为5930万立方米,比1999年全国总产量还多500万方,上海商品混凝土用量5016万立方米,与1999年全国的产量相当。

这证明这些城市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在西部地区,有的省份还没有一家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有的省市即使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于种种原因,也未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水泥企业集团没有大规模进入,虽然令人困惑,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时机尚不成熟。

已进入的国外专业混凝土企业虽进退维谷,但不乏虎视眈眈等待时机者。

5、相关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1)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

2005年全国年产111万吨,销售收入约51亿。

2005年全国共有合成企业200家,其中规模化企业近80家,半数以上的企业规模太小。

主要以萘系生产为主,产量占到80%左右,高浓高效减水剂用量还不到5%。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是我国高效减水剂发展的一个亮点,但仍处在初级阶段,有10多家有生产能力。

目前中国外加剂销售收入十强企业中,主要产品为萘系母料的为4家,分别为浙江五龙、天津雍阳、天津飞龙和浙江吉龙。

而以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首的则是以终端产品为主,2004年销售收入高达3.75亿元。

同时我国外加剂企业开始谋求向国外输送产品,如浙江五龙化工、龙游五强等。

(2)水泥。

  2005年继续延续2004年下半年水泥运行经济效益逐渐降低的趋势,继续惯性下滑。

2009年初水泥价格明显出现回暖迹象。

  商品混凝土中磨细矿物掺合料的大量使用,不仅改善了混凝土的诸多性能,而且通过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规模建设时期对水泥的强劲需求,从而节约了国家的宝贵资源和能源。

(3)混凝土机械。

  我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已形成多系列、多品种规格的局面。

无论是搅拌机、搅拌楼、搅拌输送车还是混凝土泵(泵车)等产品,除大型的和高技术含量的型号外,常规产品已基本能满足施工需要。

各生产厂家的生产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国外混凝土机械进口数量逐年下降,120m3/h以下的搅拌站、125m3/h以下的输送泵以及搅拌机等国产设备已占主导地位。

郑州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区3#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