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913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docx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docx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摘要:

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企业确立管理目标,提炼企业精神,规范企业道德,提高人们的道德风尚,培养企业意识的过程。

纵观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人们获得共识: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展开,同样,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也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部分。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就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作一浅探。

关键词:

企业文化精神文明文化生活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提高职工的群体意识为宗旨,以培育新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优化企业产品质量为目标的文化体系。

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体系,是增强群体精神文明意识的具体要求。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存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主体上的重合性。

企业文化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

2、内容上的统一性。

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体,还包括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

它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目标、精神、制度、物质四个方面。

3、目的上的一致性。

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形象的塑造,使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技能、道德观念等素质在企业运行中产生能动的效应。

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

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内化为职工的思想道德意志,并转化为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加快企业的发展。

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指导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规定了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

  一、健全制度、明确规范是构筑企业精神文明的重要保证

  为使企业高效运行,职工有序工作,全员各负其责,企业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大发展,牵扯到多个人的切身利益,困难和不足是很多的,这就需要有领导,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

那种背离中央精神,思想守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把个人小集团利益置于国家整体利益之上的错误做法,必将阻碍革新的顺利进行。

只有严明纪律,才能坚持革新的正确方向,推动和保证革新的深入发展。

  二、提升职工素质,充实文化生活是培养职工的必要条件

  文化即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觉悟水平的重要条件,努力在企业内提高职工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强道德熏陶陶冶职工情操。

丰富、活跃、充实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对提高职工思想觉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化生活反映一个企业的士气,又体现着一个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程度,它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可以培养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意志。

 三、弘扬企业精神是构筑精神文明的和新举措

  企业精神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培育形成的,由企业领导倡导并为绝大多数职工认同和恪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

企业精神对企业劳动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体系,企业精神与精神文明是同一目标,同一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对企业精神提出的要求和指导方向。

培育企业精神需要一个长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是企业领导者自我提高的过程,又是普遍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的过程;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又是推动生产经营的过程。

因此,必须克服轻视企业精神的价值,搞形式而不求实效的思想行为。

要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强化,不断的提高企业精神,使之成为企业的灵魂和支柱。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

建设共融的意义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二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互为一体,形成合力。

这样做,对于推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助于增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感染力有人把它誉为“静悄悄的企业革命”。

企业文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它在塑造人们的心灵,倡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其紧密结合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就能够增强工作的感染力。

2、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

企业文化具有人文性,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强调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重视提高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具有群众性,它是企业职工群体共有的一种文化,是企业群体意识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

3、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

企业文化既含有物质文明的东西,也含有精神文明的东西,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既能出物质产品,又能出精神产品,在实际工作中更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培育企业价值观。

、锤炼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导和精髓,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

抓好企业精神的锤炼、弘扬和实践,既体现了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根本特征,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建设企业道德。

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是企业文化的外部标志。

优秀的企业形象代表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诞生优秀的企业形象。

现代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形象的竞争,必须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使之成为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

五、培育企业精神应注意:

  第一,要与社会趋势相适应。

培养企业精神,光靠企业自身还,应该取社会之长,补己之短,效果要比企业关门教育好得多。

  第二,要与企业革新相结合。

很多企业完善落实承包经营,转机健制、产品与市场直接接轨,必须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责任实现的思想基础是责任感。

宣传企业精神,激发责任感、使命感,能推动企业转机健制的步伐,对生产经营步入市场,产品占有市场起到思想保证作用。

同时,责、权、利紧密结合对责任感也会起到强化作用,经营者会更加深刻理解企业精神的内涵。

  第三,加强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培养。

企业精神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但要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作为依托。

要充分利用物质文化给职工以启迪和教育,让职工从有形的实物状态中汲取前辈精神财富和营养,可以激发职工自豪感、荣誉感、明确历史责任,使企业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还要加强企业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造和美化,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倡导企业精神,宣传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振奋精神,锐意进取。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职工群众为主体,以民主建设为基础,以培育高素质职工队伍为目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打造先进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确立管理目标,提炼企业精神,规范企业道德,提高人们的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构筑企业精神文明的过程。

《现代哲学》2001年第2期(总第64期)·精神文明理论研究·

《企业文化管理》张国梁,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第2章企业文化构成

企业文化资源,张云初,王清,张羽,海天出版社2005-2-1

《中国企业文化管理研究报告》, 2008年4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