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967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军事变革与军事战略.doc

最新军事理论与军事思想

一、世界军事变革

军事变革已成为当代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从历史上看,至今为止人类经历了四次军事变革,分别是:

冷兵器军事变革、热兵器军事变革、机械化军事变革和如今正在进行的信息化军事变革。

最早由美国提出并加以实践,目前已成为各国公认的发展方向。

根据一些权威机构的资料和观点,对军事变革的理论简单总结如下。

(一)军事变革/转型的概念

总结美国主要军事机构的说法,军事变革和军事转型是指在作战概念、组织编制、技术和武器系统三个领域发生变革性或根本性变化,最终结果是使作战能力提高一个量级以上,或者“作战效能和作战效率大幅度提高,成本大幅度降低”。

两者都要求最终结果发生激进的变化。

(二)军事变革/转型的背景和动因

军事变革和转型是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迈进的必然产物,是新时代世界军事领域矛盾运动规律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内在动因。

l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的转变为军事变革和转型奠定了基础;

l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由冷战到恐怖主义及局部地区冲突)为军事变革和部队转型提供了机会;

l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包括信息技术、基因、生物工程、材料、推进剂等)为军事变革和转型提供了手段;

l美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

(以布什为首的政府高层大都有国防背景)

(三)美国军事变革/转型的核心概念

美军军事革命和转型追求将各种技术、装置、系统与作战应用概念相结合,引起作战方法发生革命性变化,部队作战效能大幅度提高。

迄今为止,美军已经提出来几项核心概念:

1.远程精确火力

这项军事革命和转型的核心概念是由基本力量评估处的安德鲁•马歇尔在1993年和1995年的两篇论文中提出来的。

这个想法的精髓是:

远程精确打击武器与真正有效的探测装置和指挥控制系统的耦合将主宰大部分战争。

重要战役模式是远距离摧毁敌人,而不是近距离与敌作战。

此概念已经在90年代的各次冲突和战争中得到应用和验证,确实使作战的方法发生革命性变化,产生了“瘫痪战”、“终止战”、“不接触战”等新的战法。

2.信息战

军事革命和转型的这项核心概念也是国防部长办公厅的基本力量评估处的马歇尔在那两篇军事革命论文中提出来的。

其精髓是:

信息域或者战争的这个领域逐渐成为战斗和战役结果的中心。

因此,保护自己信息系统的有效、连续运作,削弱、摧毁或破坏敌人这种系统的功能,将成为战争艺术的重要焦点。

3.多系统的大系统

这个核心概念是原参联会副主席威廉•欧文斯将军于1996年明确提出来的。

其精髓是,将情报搜集、监视、侦察(ISR),先进的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处理(C4I),精确武器系统结合在一起,其作为一个整体的能力比各个部分能力之和要大得多。

这是联合作战的中心思想。

4.网络中心战

这个核心概念是塞勃劳斯基中将和他在联合参谋部/J-6的同事加斯特卡于1998年提出来的。

网络中心战是利用包含信息格栅、探测装置格栅、交战格栅三个格栅的作战结构。

信息格栅为另外两个格栅提供计算和通信骨架。

探测装置格栅是空间、航空、陆地、海洋和计算机网络探测装置及其分派任务、处理、融合和应用,提供战斗空间态势。

交战格栅是平台和武器的汇合,利用掌握的战斗空间态势,支撑达到2010年联合构想的精确交战、主宰机动、全维防护和集中后勤的作战目标。

这三个格栅互相连接,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

一个应用例子是陆军正在研究和发展的网络化火力概念。

它是一种间射火力能力,能够大幅度提高目标部队的未来作战系统的杀伤力、生存能力和部署能力。

5.协同交战能力

美国海军提出、发展并演示了这一概念。

这个概念应用到海军战斗群时的精髓是,在地理分散的平台上的作战系统共享没有过滤的、探测装置探测到的有关踪迹和时间的数据,使得战斗群单位能够像一个整体一样运作,与敌人目标交战。

尽管这不是单独的军事革命和转型的核心概念,但可以把它看作是网络中心战的一个重要先驱和组成部分。

二、国外新时期的军事理论

冷战结束后,在军事变革思想的指导下,各国都进行了军事理论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战略理论

1.“参与和扩展战略”

“参与和扩展”战略是在克林顿上任初期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

(1)重新判断美国的安全环境。

该战略认为苏联的威胁已经消失,但美国仍面临五大威胁原苏联和中国、中欧“新兴民主国家”正处于经济和政治转型之中,尤其是俄罗斯“未来仍然捉摸不定”;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经济和政治作用;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扩散造成的严重危险在全世界重新出现了;“好斗的民族主义以及民族、宗教冲突”;恐怖活动、毒品走私、环境破坏、人口膨胀、难民流动等非军事性质的危机。

(2)重新确定美国在冷战后的作用。

该战略认为,美国在冷战后不能充当世界警察,但必须在全球发挥领导作用,因此需要“美国人民和国会愿意——以美元、政治力量以及有时美国人献出生命——承担这种领导作用所要付出的代价”;美国的领导作用以预防性外交为主,即支持民主、提供经济援助、在海外驻军、军队对军队的接触和参加中东及其他地区的多边谈判等;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是有选择的”,即当美国直接利益遇到最大危险时可以单方面采取行动,与别人的利益共有时应该结成联盟行动,利益更加普遍时最好通过国际社会共同解决。

(3)重新明确美国安全战略的基本目标。

该战略认为,美国的实力已经“举世无双”,在全球拥有利益,因此必须确立三个安全战略目标:

一是“用准备好进行战斗的军事力量,可靠地维护我国的安全”;二是“促进美国经济重新恢复活力”;三是“促使国外民主的发展”。

(4)实施战略目标的主要措施。

在加强美国安全方面,以保持牢固的盟友关系和强大的防务能力为核心;在增强美国经济方面,以加强经济竞争力和扩大国外市场为重点;在促进国外民主方面,以俄罗斯、新兴民主国家和亚太地区为主要目标。

(5)对各地区的政策。

对欧洲和欧亚大陆的政策,是充分发挥北约在欧洲安全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新兴民主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取得成功;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政策,是推行“新太平洋共同体”构想,以遏制中国为政策重点;对西半球的政策,是以促进民主、加强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为三大目标对中东、西南亚和南亚的政策,是保证盟友的安全和石油输出安全,遏制两伊,保持军事存在,防止核扩散对非洲,美国也要在民主、发展和稳定上发挥作用。

“参与和扩展战略”和乔治·布什总统一年在任时期的“遏制战略”一脉相承,都是搞“冷战”。

不过,“遏制战略”的对象是苏联等东方国家,“参与和扩展战略”针对的是一切非西方国家因此,“参与和扩展战略”意识形态色彩更浓,称霸世界的特征更突出,进攻性更强。

它企图通过参与,介入并企图操纵一切国际事务通过扩展,把美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推广到世界的每一角落可是,冷战后世界多极化使美国独猫世界的企图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这一战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抵制,美国自身也承担不起长期的负担。

2.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三次军事战略的改变

冷战结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安全形势和美国的战略地位,给美国军事战略以深刻的影响。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共进行了3次军事战略调整。

(1)“地区防务战略”(1992年颁布)

乔治·布什年任总统之时正值冷战结束前夕,因为需要“消化”冷战结束对国际战略形势及美国安全和军事的影响,加之要进行海湾战争和总结其经验教训,直到年月才正式提出军事战略—“地区防务战略”。

这是冷战后美国的第一个军事战略,主要内容是认为美国拥有前所未有的在安全上的战略纵深,但也面临地区性紧张局势和冲突的威胁,庞大的前苏联国家的核武库管理不当及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和导弹扩散的威胁,俄罗斯不稳定的政治前景的威胁,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和低强度冲突的威胁军事战略的四大支柱是,战略威慑和战略防御,前沿存在,危机反应,部队重建提出“基本力量”概念要大力推进有利于美国的军控进程。

(2)“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1995年颁布)

克林顿在年任总统后,提出“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要求“平时有选择地运用军事力量,战时使用决定性的军事力量,实现美国的国家军事目标”。

其主要内容是认为美国面临地区性不稳定、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的扩散、跨国危险、民主和改革遭到失败的危险等四大威胁;国家军事目标是,促进稳定和挫败侵略;战略的基本任务是,和平时期的参与,实行威摄和防止冲突,投入战争并取得胜利。

(3)“塑造——反应——准备战略”(1997年颁布)

这是克林顿年连任总统后,根据同年月他的《面向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部长科恩的《四年防务审查》报告制定的。

其主要内容是美军的使命是进行和东得国家的战争及捍卫国家的利益国际战略环境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但存在地区性威胁、非对称威胁、跨国威胁、不可知因素;军事战略的目标是“促进和平与稳定”及“挫败敌手”;军事战略的三要素是“塑造国际环境”、“对各种危机做出反应”、“针对充满不确定因素的未来预做准备”;军事力量使用的原则是军事目标明确、实施联合作战、争取联军作战和对转向和平预有准备;军事建设的总要求是目标、任务、能力和保障。

(二)战争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军事理论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战争形态将发生改变,出现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三次浪潮的战争。

海湾战争后,托夫勒夫妇更是断言“我们所了解的战争与反战争的知识,大多已十分危险的过时了。

”美国官方认可这些观点,并且判断未来战争形态将是:

1.战争的概念和内涵在发展扩大

广义的战争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战争,而且包括由军队进行的维持和平、强制实现和平、反恐怖行动和缉毒行动等准战争行动,以及抢险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等非战争行动。

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很小,未来战争将主要是地区性局部战争和小规模军事冲突。

在信息时代,战争的胜利不取决于造成敌伤亡或夺占其领土的多少,而主要取决于既定的政治目标是否已经达成。

2.战争的空间形态呈现大纵深、高立体、全方位的特点

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展兵力兵器的作战距离,大大提高了对敌人的持续打击能力、快速的信息处理与分发能力。

由于远程精确打击武器和空间作战系统的使用,战场的纵深将会进一步扩大,使前后方的界限进一步模糊。

战争将在陆、海、空、天、电磁等五维空间,同时或先后展开。

由于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战武器、航空兵、空降兵和特种部队,实施远程打击、超越作战、纵深袭击、电子打击,作战双方的行动必然呈现出多方向、多样式的特征。

3.战争的时间形态呈现突然、快速、全时的特点

以信息能为主导取代物质能为主导的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已经并将继续极大地改善兵力兵器作战的时间性能,使战场的时间效应大大改观。

大多数战争将在预替时间很短或没有预替时间的情况下发生。

战争要求获得和处理信息要快,定下决心要快,指挥控制要快,部队行动要快。

各种夜视设备和全天候光学电子设备装备部队后,在夜间和不良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将大大提高。

4.战争的物质形态呈现众多、系统、综合的特点

战争中投人的武器装备种类多,物质消耗量和供应量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出现激光、定向能、动能、计算机病毒、高功率微波、次声波、非核电磁脉冲、生态、非致命性等武器系统,作战行动将变为系统对系统的较量。

在多维战场上,部队高度分散活动,没有明确划定的作战线,将以纵深火力、正面火力、地面攻击、垂直包围,以及空中和航天作战来对敌人进行综合打击。

5.在战争力量构成上,信息和知识成为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6.在作战样式上,将出现信息战、精确打击、瘫痪战、联合作战、隐形战、计算机病毒战、虚拟现实战、非战争军事行动等。

美国还认为,在它面临的未来大规模常规战争中,有八大特点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这就是战场不确定,对手不确定战争突发性强,进程短促,战争向精确化发展,附带损伤显著减少战争节奏明显加快,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可能在核生化武器的威胁下作战多国军队联合作战在基地减少的情况下执行海外的军事任务在世界范围内将实时报道战争进程。

(三)作战理论

海湾战争不仅使美军世纪年代的作战理论得到检验,也为创新提供机会,使世纪年代新的作战理论层出不穷。

1.联合作战替代合同作战理论

其含义之一,既指军民联合也包含跨国联合作战。

1993年9月,美军在第3-0号联合出版物《联合作战纲要》中提出“现代战争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从而在面对诸多威胁的情况下实现预定目标。

为了产生决定性的联合战斗力,要把美国所有的军事能力合为一体,通常还要联合其他国家的力、美国其他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联合国的部队和能力”。

其含义之二,则是各军兵种之间的联合。

1991年,《美国武装部队联合作战》的颁发,标志着联合作战理论已成为美军诸军种共同的作战理论。

1996年,美军参联会在《2010年联合构想》中又提出了主宰机动、精确打击、全维防护、聚集后勤等四大联合作战概念。

2.非接触作战替代接触作战理论

1993年初,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提出“脱离接触,间接打击”的非接触作战理论,指出美军应充分利用自身技术装备的速度、射程、信息情报能力优势,在不与敌人直接接触特别是远离敌人的情况下,以各种远程间接火力击败敌人。

3.非线式作战替代线式作战理论

美陆军1993年版《作战纲要》指出,美军将实施非线式作战它认为,“在地面战场上,没有明确规定的作战线”;“全维联合战役行动在主要方面是非线式的”;“海上作战行动、特种作战行动和平叛部队的作战行动往往是非线式的”。

4.非对称作战替代对称作战理论

海湾战争后,美军认为非对称作战是联合作战中最有效地使用部队的作战方式,要求联合部队司令官通过使用不同的军种和兵种,利用不同的机会,实施非对称作战,瓦解和击败敌人。

1991年,美军参联会在其第号联合出版物中首次提出非对称作战概念,并以海湾战争为例解释如何发挥其联合部队的非对称作战能力,强调联合行动的本质就是己方部队的相互作用和对敌方部队的相互作用;己方部队的相互作用表现为支援和被支援关系,而与敌方部队的相互作用则表现为对称和非对称之间的区别。

1993年,美军参联会在第3-0号联合出版物中进一步阐释了该理论。

5.导航战理论

1999年初,负责采办与技术的美国防部副部长甘斯特提出导航战理论,并指示成立“导航战技术监视一体化小组”,专门负责研究该理论。

提出该理论的目的是,使美军在未来战场上夺取和保持导航优势,在确保己方自由地使用全球定位系统的同时,干扰或阻止敌方使用该系统。

6.网络中心战理论

美军认为网络中心战发生在物理域、认知域和信息域三个领域,以全球信息栅格为基础,将交战系统、指挥系统和探测系统三个系统紧密结合成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网络体系,各级作战人员利用该信息网络体系,把握战场态势、共享和交流通用操作环境中的作战信息、高效遂行作战行动。

该理论由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逊在1997年首次提出。

7.震慑理论(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

1996年,美国两位军官哈兰·厄尔曼和詹姆斯维德提出“震慑理论”又名“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

1999年4月,美国防部在发布《防务计划指导》中将这一理论作为实现联合作战的实验对象。

它指综合动用“知己知彼”、“指挥与控制”和“基于效果作战”,以达成预期军事目的的联合作战。

按照美军的观点,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就是要采取一系列快速、猛烈、多维和分布式的行动,予敌以致命打击。

8.指挥控制战理论

1993年,美参联会首次提出“指挥控制战”概念。

不久,又将其扩大为“信息战”,并把前者纳人后者的一种样式。

1996年,美军又提出“信息行动”,认为它包括“信息战”,适用于平时、危机时和战时,特指在保护已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同时,为影响敌方信息和信息系统而采取的各种行动。

1998年,参联会制订《联合信息行动》条令,各军种也颁发多种信息战条令,随后又在科索沃战争等作战中,按条令实施了信息作战行动。

(四)军队建设理论

美军从国际形势、国家对外政策、军事战略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出发,根据自己承担的作战任务,在军队建设理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

1.以信息为基础建设军队

1993年,美国陆军参谋长沙利文提出该理论。

他认为,要执行这种建军思想,就必须改变工业时代围绕“火力和机动力”筹划军队建设的旧观念,确立“信息化”在军队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全面推行信息化建设。

在思想观念上,要充分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把军队建设的着眼点放在“看得见”、“传得快”、“打得到”、“打得准”上。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不仅可以有效地实施“信息垄断”、“信息威胁”、“信息攻击”和“信息防护”,还可以提供“信息支援”和“信息保护伞”,使受到支援和保护的一方获得巨大的军事优势,成倍地提高部队战斗力。

在作战思想上,要坚信“信息制胜”论。

具有“制信息权”的一方能实时或近实时地获取、传输和利用信息,使战场上的兵力兵器很快地转化为实际战斗力,而失去“制信息权”的一方,由于信息流被切断,成为“瞎子”、“聋子”和“瘫子”,其兵力兵器将无法转化为实际战斗力。

因此,必须把争夺“制信息权”纳入军事斗争领域。

在军事组织体制建设上,要以“有利于信息流快速流动和利用”为原则,改革领导指挥体制和部队编制,减少指挥层次,压缩部队编成,使各军兵种混编,建立适于打信息战和信息化战争的兵力结构。

在军事训练上,要突出“信息战”演练,开设信息战和信息技术课程,培养更多的信息战人才和精通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的专业军官。

2.系统集成

1997年,美军参联会副主席欧文斯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系统集成”与军事变革有密切的联系,但在含义上有所不同。

考虑“系统集成”与军事变革之间联系的一个思路,是把“系统集成”看作军事变革的技术基础。

一般地说,信息化军事变革是一种把我们的注意力从作战平台引开的革命,即改变那种认为军事力量主要是军舰、坦克和飞机的概念,而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思考信息和电信技术所能提供的军事力量上来。

这场军事变革标志着一种转变,即从重视军舰、坦克和飞机,转为重视诸如传感器这类东西的作用。

也就是说,把重点转向如何观察战场、怎样传递你所观察到的战场情况、怎样运用能够攻击目标的那些性能优越的精确武器这类问题上来。

3.全面适用

美国防部在1998财年的《国防报告》中提出“多能军队”的概念,在1999-2002财年《国防报告》中提出“全能军队”的概念,都把“全面适用”的军队作为美军建设的目标。

它要求美军达到“四能”:

能对付各种威胁,包括现实威胁与潜在威胁,恐怖主义威胁与大规模杀伤武器威胁;能打各种强度、各种样式的战争,即高中低强度战争,以及导弹攻击战、反导战、信息战、网络战、反恐战、外科手术式打击等;能遂行多种职能,既能抗击外敌人侵,也能对付国内暴乱,既能执行战前、战中、战后的各项任务,也能实施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能为国家最高军事当局提供多种战略选择,不管国家领导人在危机或战争中定下何种决心,都能采取行动予以贯彻,达成预期目标。

4.精确力量

美国防部在1998财年的《国防报告》中提出的这一概念,是指装备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的、有各级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支援的部队。

在1999财年的《国防报告》中,又发展为“精确作战”,即在联合部队各组成部分共同感知作战空间的情况下,利用C4ISR系统近实时提供的信息,使用精心确定的兵力兵器,对预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并准确评估打击效果。

5.无缝隙总体力量

美国防部在1999财年《国防报告》中提出这一概念的要点是:

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混合编组,实现一体化;常规部队、核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各种作战能力实现最佳融合,组成一支高度一体化、在战役和战术上密切协同的军事力量;各一体化部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迅速完成不同作战类型之间的转换。

6.配送型后勤

这一概念由一年在任的美陆军参谋长赖默上将等高级将领提出。

其核心内容是:

革新后勤工作方式,将现行后勤逐步改造成“配送型后勤”。

它强调物资的动态性,以有效管理的物资流取代逐级存储物资,以“配送管道”代替仓库。

也就是说,在整个分发型补给链上,将只有少量的物资快速流动。

但是,如果作战需求猛增,在补给线流动的物资和装运能力也会随之急剧增加。

7.航空航天远征部队

这是冷战后为适应美空军改革组织结构而提出的概念,要点是:

要求战备程度高,反应速度快,能在20~70小时内完成一切准备并执行战斗任务;能近实时地掌握战区空中和地面的各种情报信息,拥有全面信息优势可准确确定目标位,有强大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可不间断地得到战略、战术空运部队的保障,有持续作战能力。

三、国内新时期的军事理论

(一)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国内关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论述,权威提法是由前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中提出。

对变革方向、变革模式和变革途径都有明确的认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指导理论。

1.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根本方向:

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

军队战争准备的形态和样式发生方向性转变,是军事变革的根本要求和标志。

1993年,我军军事斗争准备基点实现了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向准备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转变。

对于什么是高技术战争的问题,全军经历了一个认识不断清晰和深化的过程。

对此,军委江泽民主席深刻指出:

“高技术战争,是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

信息化战争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

”这一重要论断,科学揭示了高技术战争的内涵,是对军事斗争准备基点转变的进一步升华。

军事斗争准备基点的转变,实质是由工业时代的局部战争向信息时代的局部战争转变,具有明显的质变性质,已经引起中国军事领域一系列深刻变化,成为我军由机械化时代迈向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

2.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目标模式:

军队实现科技密集型和质量效能型。

军事变革最终体现为军队结构的转型和军队模式的确立,因此,军事变革指导理论必须对军队建设模式作出科学规定。

1995年,中央军委明确指出,军队建设要实现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

这一战略决策,是人类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过渡的时代要求,也是军事变革对军队建设模式的根本性要求。

机械化战争要求军队是雄厚人力与庞大机械化装备的结合体,战争往往表现为大规模集团作战和数亿吨“钢铁倾泻”的特征。

信息化战争对军队模式的要求则是精兵、合成,战争以“信息决胜”为主要特征,科技水平和质量水平决定着军队的战斗力。

为此,中央军委提出的军队建设“两个根本性转变”,是正确把握现代战争形态转型规律的结果,具有鲜明的军事变革特征,已成为中国军队建设迈向信息时代的坐标。

3.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基本途径:

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完成“双重历史任务”。

从工业时代中期到信息时代,西方军事强国走过的道路是:

半机械化———机械化———信息化。

我军处于机械化任务尚未完成,同时又要努力向信息化过渡的特殊阶段。

面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要求全军“努力完成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要求蕴涵着三个基本点:

一是我军建设必须以信息化为重点,这是军事变革的标志;二是我军建设不能抛弃机械化,这是由信息化战争的客观要求和我军实际所决定的;三是必须加速机械化与信息化的紧密结合,这是信息化战争对机械化的新要求,即机械化已不是工业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而是符合信息时代要求、与信息化紧密结合的机械化。

“努力完成双重历史任务”,将标志着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阶段性成果的完成。

(二)中国的军事战略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战略经历了五次具有标志性的重大调整。

1.着眼改革开放初期的战略环境,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安全仍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苏联仍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对我构成威胁。

早在1977年12月,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曾提出“积极防御,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明确提出以苏联霸权主义为主要战略对手,以“三北”地区为主要战略方向,总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既要把敌人放进来打又不让敌人长驱直入,总的作战形式以运动战为主同时辅以必要的阵地战广泛开展游击战。

1980年秋,中央军委举办全军防卫作战研究班,重点研究战争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