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6054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

《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docx

城市与城市发展真题精选

  [多项选择题]

  1、依据时间序列,城镇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A.集聚城镇化阶段

  B.郊区化阶段

  C.波动发展城镇化阶段

  D.逆城镇化阶段

  E.再城镇化阶段

  参考答案:

A,B,D,E

  [多项选择题]

  2、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大致可以概括为()的城镇化模式。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B.商品短缺时期以私营企业为主导

  C.商品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

  D.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

  E.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

  参考答案:

A,C,D,E

  [多项选择题]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呈现的基本特征有()。

  A.城镇化过程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B.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经历了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

  C.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南部地区

  D.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

  E.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参考答案:

A,D,E

  参考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呈现以下特征:

①城镇化经过了大起大落阶段以后,已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②城镇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转移过程,总体是东部快于西部、南方快于北方;

  ③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成为区域甚至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枢地区,成为接驳世界经济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重要空间单元;

  ④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多项选择题]

  4、在新的城镇化机制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有()。

  A.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经历了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

  B.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

  C.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略的主要选择

  D.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E.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参考答案:

B,C,D,E

  参考解析: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包括:

①东部沿海地区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中部地区不断加速,城市数量和等级都有较大提升;

  ②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③城市群、城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④在沿海的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⑤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

  ⑥新型城镇化的道路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多项选择题]

  5、下列关于城市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

  B.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空间载体

  C.健康的社会环境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D.社会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与约束条件

  E.健康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资源环境集约利用

  参考答案:

B,C,E

  [单项选择题]

  6、后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

  A.绝对分散

  B.绝对集中

  C.相对分散

  D.相对集中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城市进化理论中四个阶段的对应关系。

这种考题也是我们考试中比较偏爱的,主要考的是对应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忆的时候要对比来记,这个考点还有个特点就是从“绝对集中”时期-“相对集中”时期-“相对分散”时期-“绝对分散”时期,而时间也是由先后的从工业化社会初始期-工业化社会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初期-后工业化社会成熟期,对应的人口特点是向城市集中到向郊区,所谓的“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都是对城市人口特点而言的,也就是“绝对集中”时期呢,城市人口在增加,“相对集中”时期呢,城市人口仍在增加,但已向郊区转移,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相对分散”时期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人口的增长,“绝对分散”时期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

  [多项选择题]

  7、下列影响城市发展规律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A.城市发展的区位理论

  B.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C.城市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理论

  D.城市发展与交通通讯理论

  E.城市发展的人文生态理论

  参考答案:

C,D,E

  [多项选择题]

  8、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A.相互依存

  B.相互对立

  C.相互促进

  D.相互制约

  参考答案:

A,C,D)。

  [多项选择题]

  9、城镇体系有哪些特点(

  A.整体性

  B.依赖性

  C.开放性

  D.层次性

  参考答案:

A,C,D)。

  [单项选择题]

  10、下列选项中()为城乡的桥梁和纽带。

  A.镇

  B.区

  C.自治区

  D.县

  参考答案:

A[单项选择题]

  11、就城市整体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A.农业

  B.第三产业

  C.工业

  D.建造业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影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规模的因素。

就城市整体而言,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中第三产业占有较高的比重,对公共设施用地有大量的需求,同时城市政府提供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设施的能力较强;而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城市中,公共设施更多地限于商业服务领域,对公共设施用地的需求相对较少。

  [单项选择题]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发展演变的最重要决定因素的是()。

  A.经济

  B.资源

  C.社会

  D.政治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状况的发展演变是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现状调查内容。

  [单项选择题]

  13、下列选项中,最早成为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的是()。

  A.金钱

  B.城市

  C.土地

  D.人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城市的概念。

即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是由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换(市场)而产生的。

熟练掌握城市的概念及其内涵。

  [多项选择题]

  14、人类活动要素的()等形成了各种聚落景观。

  A.信息上的组合

  B.生产上的组合

  C.数量上的组合

  D.种类上的组合

  E.空间上的组合

  参考答案:

C,D,E

  [多项选择题]

  15、城市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主要包括()。

  A.经济结构

  B.社会作用

  C.自然条件

  D.技术条件

  E.政治因素

  参考答案:

C,D,E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即城市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力量组合推动下的复杂过程,这些推动力量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作用、政治因素、社会结构、技术条件等。

  掌握现代城市的发展开始凸显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动力机制:

  

(1)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

  

(2)科技革命与创新;

  (3)全球化与新经济;

  (4)城市文化特质。

  [单项选择题]

  16、村庄是指()。

  A.城镇以外的其他区域

  B.乡、民族乡人民政府驻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和乡所辖居民委员会地域

  C.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以及未划入城镇的农场、林场等区域

  D.在城区以外的镇和其他区域中,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村庄的定义。

即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区域,以及未划入城镇的农场、林场等区域。

  了解我国的城乡划分。

  [单项选择题]

  17、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矿产资源

  B.土地资源

  C.海洋资源

  D.水资源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主要考核水资源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多项选择题]

  18、城市的()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

  A.政治

  B.社会

  C.经济

  D.环境

  E.技术

  参考答案:

B,C,D,E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现代城市规划的综合性特点。

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等各项要素,既互为依据,又相互制约,城市规划需要对城市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

综合性是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以及各项具体工作中都会得到体现。

  [多项选择题]

  19、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有形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

  A.人口的集中

  B.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C.空间形态的改变

  D.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E.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参考答案:

A,C,E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1)

  “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

①人口的集中;②空间形态的改变;③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2)

  “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具体包括:

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②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③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掌握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单项选择题]

  20、城市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消费、交换的过程,它充分发挥了工商、交通、文化、军事和政治等机能,属于高级生产或服务性质。

  A.文化

  B.政治

  C.生产

  D.经济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21、既是人口聚居、建筑密集的区域,同时也是生产、消费、交换的集中地的是()。

  A.工业

  B.农业

  C.城市

  D.乡村

  参考答案:

C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障碍的是()。

  A.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B.工业发展的速度慢

  C.人口增长的过快

  D.老龄化问题严重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本题考核的重点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已达

  6:

1~

  7:

1,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直接影响国内需求,而且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障碍。

  主要掌握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

  

(1)城乡结构“二元化”;

  

(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3)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4)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严重失衡。

  [单项选择题]

  23、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铁线路是l890年在()开通的。

  A.法国

  B.伦敦

  C.美国

  D.德国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1863年首先在英国伦敦建造了由蒸汽机驱动的地铁,运营几年后便开始实现电气化,第一条电力驱动的地铁线路是1890年在伦敦开通的。

时至今日,地铁已遍及世界各大城市。

1969年北京建成我国第一条地铁线路,目前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已有超过300km的地铁线路运营。

  [多项选择题]

  24、城市有哪些主要特征:

  ()

  A.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居民点

  B.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C.非农业生产聚集的居民点

  D.公共活动聚集的居民点

  参考答案:

B,C

  参考解析:

这个题考查的知识点就是城市定义。

这个题是对定义考查的题目,这是考试中比较偏爱的一种题型,对这类题目我们的策略是记住关键词,这样可以比较省时省力,还能记忆准确。

  [单项选择题]

  25、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

  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

  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参考答案:

C

  [多项选择题]

  26、下列选项中,属于后工业社会的城市的因素有()。

  A.城市规模扩张,数量猛增

  B.交通拥塞

  C.生态失衡

  D.制造业地位明显下降

  E.经济呈服务化

  参考答案:

D,E

  [单项选择题]

  27、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

  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农牧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单项选择题]

  28、以下关于中国城镇化的典型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国有企业为主导

  B.商品短缺时期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导

  C.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

  D.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外资及混合型经济为主导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商品经济短缺时期以乡镇集体经济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也即"苏南模式"。

这是一种通过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而推动城市发展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当时特定的背景下,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大大积累了地方经济的基础,有效推动了小城镇的发展,当然也带来了布局分散、投资效率低等问题。

  [单项选择题]

  29、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的不同。

  A.人口规模

  B.空间规模

  C.居住形式

  D.产业结构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即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单项选择题]

  30、影响城市空间环境演进的主要因素中,不包括()。

  A.自然环境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与技术因素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1、一般把()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

  B.汽车的出现

  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A[单项选择题]

  32、通常我们把()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3、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市场推动型

  B.地方推动型

  C.辐射扩散型

  D.外资促进型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4、以下各项中,()不是城市化的具体表现。

  A.人口职业的转变

  B.产业结构的转变

  C.空间规模的扩大

  D.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化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单项选择题]

  35、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

  A.20%;35%;50%

  B.30%;30%~70%;70%一90%

  C.25%;40%;60%

  D.40%;40%~80%;80%~95%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6、()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7、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的是城市的产生定义。

即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掌握目前关于对城市的一些主要理解或定义归纳。

  [单项选择题]

  38、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它是以()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A.自然环境

  B.人造物

  C.人文景观

  D.人造物和人文景观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9、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但它不包括()。

  A.经济子系统

  B.政治子系统

  C.社会子系统

  D.科学技术子系统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0、下列城市地域的类型中,()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其有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地域的组合,它是国际上进行城市统计和研究的基本地域单元,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A.大都市区

  B.大都市带

  C.全球城市区域

  D.大城市区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41、最早采用大都市概念的国家是(),1980年后改称为大都市统计区。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42、全球城市区域是以()为核心的城市区域,它是多核心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而非单一核心的城市区域。

  A.政治中心城市

  B.经济中心城市

  C.中心城市

  D.具有全球城市功能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3、城市与乡村的首要差别主要体现在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上,即为城市与乡村()的差异。

  A.集聚规模

  B.生产效率

  C.生产力结构

  D.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城市与乡村的首要差别主要体现在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也可以说是分散程度)上,即为城市与乡村在集聚规模上的差异。

  [单项选择题]

  44、尽管城市与乡村有着很多不同之处,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并不存在截然的界限,以下各要素中属于城乡的服务联系的是()。

  A.公路网

  B.交通服务形式

  C.通信系统

  D.经济联系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45、城市的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制造业地位明显下降,经济呈服务化时是()的城市。

  A.农业社会

  B.工业社会

  C.后工业社会

  D.现代化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6、以下关于城镇化率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A.PU=UP

  B.PU=U/P

  C.PU=P/U

  D.PU=(U+P)/(U-P)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47、城镇化的模式是指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阶段、特定环境背景中城镇化基本特征的模式化归纳、总结。

其中,在商品短缺时期是以()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

  A.国有企业

  B.外资及混合型经济

  C.乡镇集体经济

  D.分散家庭工业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8、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通过家庭手工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批发零售商业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并以此来带动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城市镇化模式是以()为主导的。

  A.国有企业

  B.乡镇集体经济

  C.分散家庭工业

  D.混合型经济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市场经济早期以分散家庭工业为主导的城镇化模式,也即"温州模式"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通过家庭手工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批发零售商业来推动农村工业化,并且以此带动乡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单项选择题]

  49、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所引起的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入以及相关政策的强制性推动。

  A.资源开发

  B.兴办工厂

  C.商品短缺

  D.人力资源的开发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50、下列关于中国城镇化发展总体的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城镇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已经进入了持续、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

  B.城镇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东向西的转移过程

  C.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密集地区发展加速

  D.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参考答案:

B

  [多项选择题]

  51、在新的城镇化机制的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B.都市圈城市群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C.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集聚城镇化”趋势

  D.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参考答案:

A,B,C

  参考解析:

在新的城镇化机制的作用下,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1)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总体快于中西部内陆地区,但中西部地区将不断加速。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城市数量和城市等级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提高城镇化的效益,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大城市将成为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点。

  

(2)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将成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选择。

  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就业机会、文化生活等方面都高于中小城市,更高于农村。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城市仍然具有很强的“拉力”,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还不够发达,还存在巨大的“推力”,大量农村人口还会向大城市流动。

大城市人口实际增长率虽然还将大幅上升,但更重要的是扮演经济发展主要基地的角色。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吸收农村人口实现城镇化的主战场。

  (3)城市群、都市圈等将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单元。

面对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一定区域内的城镇群体通过空间整合的方式谋求共同的、更高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出现了若干大城市群,例如长汀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等,它们不仅是高度城镇化的地区,而且已经成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枢,正在积极与世界城市体系接轨。

  (4)在沿海一些发达的特大城市,开始出现了社会居住分化、“郊区化”趋势。

  尽管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