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6580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5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docx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专科

 

摘要

设计共包括6章:

1、矿区概述与地质特征;2、井田境界和储量;3、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井田开拓;5、采区布置及准备方式;6、采煤方法。

珙县xxxxx煤炭生产有限公司xxxxx煤矿(以下简称xxxxx煤矿)位于珙县县城148°方向,直线距离约19km,行政区划隶属珙县底洞镇罗通村二社。

主井口坐标为:

东经104°48′19.48″,北纬28°18′44.2″,属私营企业,归属珙县煤管办管理。

xxxxx煤矿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川办函〔2007〕1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宜宾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文中批复的整合矿井。

以xxxxx煤矿为主体整合珙县石xxxx煤矿,整合后的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0kt/a。

矿区范围:

开采标高为+730m~+475m,走向长度约2000m,倾斜宽度150m~500m,矿区面积约0.8761km2,开采煤层为C1、B4、B3、B2煤层。

保有资源储量2286kt,可采资源储量1651.3kt,矿井设计生产规模为150kt/a。

矿井服务8.47年,开发利用方案服务年限10.2年。

矿井开拓方式:

矿井整合后采用平硐开拓方式。

改造利用原有的xxxxx煤矿+506m主平硐作为扩建后的矿井的主平硐,担负矿井煤炭、矸石、材料运输,排水,行人,进风任务;改造利用原石洪永蔚荣煤矿+644m主平硐,作为扩建后的矿井的回风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并兼作安全出口。

水平和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设计将矿井划分+506m一个水平,采用上、下山开采。

划分为2个采区,其中+506m水平以上一个上山采区,以下一个下山采区,采区、煤层开采顺序从上至下。

主要巷道布置:

将主要运输巷和主要回风巷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

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

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开采,放炮落煤,单体液压支柱支护,采用全部垮落法控制顶板,采煤工作面煤炭自溜运输,工作面运输平巷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后装入矿车,工作面轨道平巷由防爆柴油机车运输。

矿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设计生产能力150kt/a

2、服务年限8.47a

(开发利用方案服务年限10.2)

3、储量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2286kt

可采储量1651.3kt

4、井巷工程量5389m/28592m3

5、全员效率1.5t/工

6、矿井在籍总人数451/人

7、建设静态投资1818.75万元

8、吨煤投资202.08元

9、建设工期18个月

10、投资回收期2.1a

 

1矿井概况与地质特征

1.1井田概况

1.1.1交通位置

xxxxx煤矿由芙蓉矿区珙县二、三号井田中的珙县三号井田和芙蓉矿区德赶坝井田南西(与珙县三号井田接壤)组成,位于珙县县城148°方向、直距约19km处,属珙县底洞镇管辖,行政区划隶属珙县底洞镇罗通村二社。

主井口坐标为:

东经104°48′19.48″(X=3133065.67);北纬28°18′44.2″(Y=35480915.43),井口高程:

506.75m。

新设矿区中心地理坐标:

X=3132040,Y=35482500。

区内交通较方便,有矿山简易公路向北通往底洞镇约8公里,底洞镇向北至珙县县城50公里,西北距珙县火车站18公里,距巡场约35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1-1-1-1所示。

图1-1-1-1xxxxx煤矿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地貌及水文

矿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地势总体为东南部相对较高,西北部相对较低,山脉走向总体呈近东西向展布,山脊海拔一般大于+700m,区内最高点位于矿区东南角,海拔高+1122.5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北部xxxxx河谷地带,最低海拔高程约+510.0m,最大高差612.8m,属沟谷浅切割低山地貌。

地形起伏较大,山顶地形较缓10~20°,沟谷两侧地形较陡,地形坡度达30~40°,局部形成悬崖峭壁。

区内森林茂盛,密灌较多,植被覆盖率达70%以上,自然生态环境保存尚好。

矿区少有泉点出露,沟谷发育,矿区范围内沟谷发育,多为季节性冲沟,均汇入矿区中部的邓家河。

矿区总体呈单面山地地貌,为一大致向北东倾斜的单斜蓄水构造。

1.1.3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潮湿,夏季多暴雨,冬秋两季多雨雾,全年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902.2~1597.9mm之间,平均降雨量1143.6mm,且集中在5~8月,而以大雨或暴雨降落,9~12月为霪雨季节、多雨雾、晴天少,同年平均气温18℃,最高39.5℃,最低-2.5℃;冬季偶有小雪冰冻。

风向多西北,风速最大16.1m/s,历年最大风

力3~4级。

年平均蒸发量1096mm,湿润系数1.04,年平均相好对湿度83%。

冬末春初常见寒潮,夏季多暴雨,旱涝交替,偶有冰雹等灾害气候发生。

秋季阴雨绵绵,冬季干旱等特点,适宜林、牧业发展。

根据四川省地震局资料和国家地震局1990年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为Ⅶ度区。

1.1.4水源和电源

(一)电源

本矿井设计采用两回路电源供电,矿井现有一回路来自珙县底硐变电站,输电线路为LGJ-50型,供电电压10kv,供电距离为5km,作为矿井主供电源,根据矿井当地供电情况,备用电源设计从周家变电站引入,输电线路为LGJ-50型,供电电压10kv,供电距离为7km,两个变电站均属珙县弘利电力公司管理和经营,均已并入国家电网,供电可靠。

(二)水源

采用流经+644m回风平硐工业场地附近,标高在+690m的泉水及形成的溪流水作为供水水源,该水源的一般流量在7.0~20L/s(604.8~1728m3/d)之间,水质较好。

经设计校核,该水源的水质和水量均能满足扩能后矿井在主平硐和回风平硐工业场地处的生产、生活用水,以及井下消防洒水的需要,故扩能设计采用该水源作为矿井的供水水源。

1.1.2矿区开发现状

珙县xxxxx煤矿始建于1985年,1996年12月正式投产,属乡办企业,2004年6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新采矿许可证,生产能力:

60kt/a;经济类型:

集体;开采C1煤层、B1煤层、B3煤层和B4煤层;矿区面积:

0.325km2;有效期自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

矿井现采用平硐开拓,主平硐井口标高+506m,回风平硐井口标高+637m,在B2煤层底板中布置+506m水平运输大巷,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前进式开采,煤电钻打眼放炮落煤,金属摩擦支柱支护采煤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回采工作面采用自己溜运输,水平运输大巷采用侧卸式矿车运输,人力推车。

珙县石洪永蔚荣煤矿始建于1987年,1992年5月正式投产,属私营合伙企业,2004年6月四川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新采矿许可证,生产能力:

30kt/a;经济类型:

私营合伙;开采B2煤层、B3煤层和B4煤层;矿区面积:

0.195km2;有效期自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

矿井现采用平硐开拓,主平硐井口标高+644m,回风平硐井口标高+757m,在B2煤层底板中布置+644m水平运输大巷,矿井采用分列式通风,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前进式开采,煤电钻打眼放炮落煤,金属摩擦支柱支护采煤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回采工作面采用自己溜运输,水平运输大巷采用侧卸式矿车运输,人力推车。

1.2地质特征

1.2.1矿井地层

矿区内及周边地层属扬子地层区黔北川南分区遵义小区,区域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三叠系下统飞仙关(T1f)、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及少量第四系。

(一)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

出露于矿区东北部外围,岩性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微至细晶石灰岩。

中含白云质灰岩、硅质灰岩。

中下部生物碎屑灰岩普遍含燧石结核。

钻孔揭露未见底,厚度大于30m。

(二)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

浅灰色、暗灰色、暗紫色玄武岩。

具块状、杏仁状、气孔状构造,杏仁为绿泥石、方解石、石英充填,常具碳酸盐化及绿泥石化。

底部有一层灰黑色粘土岩,中含植物化石及黄铁矿。

靠近底部有一层较厚的菱铁矿层。

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

该组厚度7~55m,平均厚度32m。

(三)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

该组为矿区内出露的主要含煤地层。

根据地表、井巷、钻孔资料,据岩性和含煤性不同可分上、下两个岩性段,现分段描述如下:

1、第一、二段(P2x1-2):

顶界以泥岩或煤层B4的顶板与(P2x3)深灰色泥岩或砂质泥岩分界,底界以浅灰色凝灰质粘土岩或杂色花斑状泥岩与(P2β)玄武岩。

岩性如下:

上部岩性为浅灰、深浅灰色粘土岩为主,夹细砂岩、粉砂岩。

粘土岩中有隐晶质菱铁矿结核或球粒状菱铁矿团块。

顶部含可采煤层(B4、B3、B2)及不可采煤层B1。

中上部有一层暗绿色中至细粒岩屑砂岩(K6标志层)。

下部以灰至浅灰色粘土岩为主,含较多星散状、团块状菱铁矿。

靠近底部有一层较厚的菱铁矿层。

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

该段厚度73~126m,平均厚度93m。

2、第三段(P2x3):

顶界以泥岩或煤线与(T1f1)泥质灰岩分界,底界以富含动植物化石的深灰色泥岩或砂质泥岩与(P2x1-2)分界。

岩性为深浅灰色、暗绿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岩、泥岩为主,夹细砂质、钙质泥岩及生物碎屑泥质石灰岩的薄层与条带。

中下部含薄煤层及煤线,下部含可采煤层C1煤层,靠近顶部有一层煤线(C5)。

该段厚度35~51m,平均厚度40m。

(四)三叠系下统飞仙关(T1f)

为一套以滨海相为主的紫红色碎屑岩沉积,广泛出露于矿区中部及南部外围,由北向南成带状分布,平均度516m。

根据岩性及色调不同从上至下可分为五段。

1、第一段(T1f1)

岩性为灰绿色、兰灰色薄至中厚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及细砂岩。

顶部夹泥灰岩、假鲕状灰岩,紫红色砂质泥岩及紫色泥岩条带。

底部为1m左右的生物碎屑泥质石灰岩,富含代表三叠系底部特征的海相动物化石。

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

该段厚度65~95m,平均厚度82m。

2、第二段(T1f2)

岩性为灰绿色、紫灰色、暗紫色的混层薄至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夹砂岩及粉砂岩。

上部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顶部为灰绿色砂质泥岩,底部为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

该段厚度30~68m,平均厚度48m。

3、第三段(T1f3):

岩性以紫灰色、紫色薄~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偶见生物碎屑泥灰岩条带。

底部为砖红色薄~中厚层细粒砂岩或粉砂岩。

该段厚度105~175m,平均厚度146m。

4、第四段(T1f4)

灰紫色、紫红色薄~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夹泥岩、粉砂岩、细砂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底部3~10m为灰绿色泥岩及砂质泥岩薄层、夹粉砂岩条带,含少许钙质结核。

该段厚度72~132m,平均厚度94m。

5、第五段(T1f5)

上部为紫红色间夹灰绿色薄~中厚层状砂质泥岩,中夹粉砂岩、细砂岩、泥灰岩的薄层及条带,靠近顶界8~10m处有一层厚约1.5m的深灰色、中厚层状泥质灰岩;中部为紫红色薄~中厚层状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下部为紫红色薄~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

细砂岩具大型交错层理,含泥质砾石及钙质结核,底界常见冲刷现象。

该段厚度113~188m,平均厚度146m。

(五)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

根据《芙蓉矿区珙县二、三号井田综合地层柱状图》,珙县二、三号井田内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自下而上共分为四段,出露于矿区南部外围,矿区范围图上仅反映了第一段(T1j1),现将第一段(T1j1)的岩性简述如下:

岩性为灰色、浅灰色薄~中厚层状泥质石灰岩、泥灰岩,夹少许砂质泥岩,钙质泥岩、生物碎屑灰岩、假鲕状石灰岩、钙质泥岩。

顶部为生物碎屑石灰岩,富含动物化石。

顶界以中厚层状介壳灰岩(T1j2)与黄绿色钙质泥岩分界;底界以浅灰色泥质石灰岩与飞仙关组第五段(T1f5)紫红灰色钙质泥岩分界。

该段厚度80~150m,平均119m。

(六)第四系全新统(Q4)

零星分布于河流和山麓洼地。

为为灰、灰黄色残坡积物(粘质粉土、砂,含砾石、碎石和腐植土等)。

厚度<4.5m。

1.2.2矿井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珙长背斜南西翼近西段,为单斜构造。

岩层倾向205°~225°之间,倾角28°~38°之间,平均33°,属中等倾斜地层。

区内断层构造发育,但规模小,矿区西部的西南边缘的发育F5断层延伸进入矿区,地表长度约60米,地层断距小,矿区外的ZK16号钻孔揭露,使B4、B3煤层缺失,由于位于采空区内,对未来矿山开采无影响;ZK40号钻孔揭露有断层,使煤层薄化,C1煤层仅0.12m,但影响也小。

综上所述,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1.2.3矿井煤层特征

据井巷调查、钻孔揭露资料及以往调查资料显示,新设矿区范围内宣威组(P2x)地层中只有C1、B4、B3、B2、B1煤层四层,C1、B4、B3、B2煤层可采,B1煤层不可采。

1、C1煤层(俗称臭炭)

C1煤层(俗称臭炭)是xxxxx煤矿的原开采煤层,位于宣威组上段(P2x3)下部,上距T1f1底界一般30~40m,下距P2x2顶界一般3~7m,层位比较稳定。

煤层厚度0.35~1.37m,平均厚度0.77m,煤层平均倾角32°。

煤层顶、底板均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底板有轻微底鼓现象。

夹矸石岩性多数为炭质泥岩,粘土岩,少数为泥岩、砂质泥岩。

2、B4煤层(俗称高炭)

B4煤层(俗称高炭)也是xxxxx煤矿的原开采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第一、二段(P2x1-2)最顶部,以其顶界与宣威组第三段(P2x3)分界,层位比较稳定煤质变化不大。

上距C1煤层煤层间距5.35~13.77m,平均间距8.63m。

煤层以单一结构煤层为主,煤层厚度0.47~1.72m,平均厚度1.36m;煤层平均倾角32°。

煤层顶板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含动物化石及黄铁矿层,含硅铁质岩石;煤层底板也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含肾状菱铁矿结核,底板有轻微底鼓现象。

底板有轻微底鼓现象。

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粘土岩可采。

3、B3煤层(俗称矮子炭)

B3煤层(俗称矮子炭)是xxxxx煤矿的原开采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第一、二段(P2x1-2)上部,上距B4煤层2~4m,层位比较稳定。

煤层厚度0.52~5.51m,平均1.60m,煤层平均倾角32°。

煤层顶板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含隐晶质~微晶菱铁矿结核;煤层底板也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底板有轻微底鼓现象。

底板有轻微底鼓现象。

夹矸岩性为炭质泥岩,粘土岩。

4、B2煤层(俗称反白炭)

B2煤层(俗称反白炭)是xxxxx煤矿的原开采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第一、二段(P2x1-2)上部之中上部,上距B3煤层0.5~3.5m,层位比较稳定。

煤层以单一结构为主,少量为二元复合煤层,煤层厚度0.45~1.88m,平均厚度0.88m,煤层平均倾角32°。

煤层顶板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含颗粒粗大的草黄色球粒状菱铁矿;煤层底板也为灰黑色炭质泥岩,底板有轻微底鼓现象。

底板有轻微底鼓现象。

夹矸石厚0.03~0.20m,岩性为炭质泥岩,粘土岩。

可采煤层特征表1-1-2-1。

表1-1-2-1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

名称

煤层厚度/m

煤层间距/m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煤层

稳定性

视密度

t/m3

煤层

倾角

°

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夹矸

层数

夹矸厚度/m

顶板

底板

C1煤层

0.35~1.37

0.77

5.35~13.77

8.63

0

0

灰岩

灰岩

稳定

1.7

32

B4煤层

0.47~1.72

1.36

0

0

灰岩

粘土岩

较稳定

1.6

32

2~4

3.5

B3煤层

0.52~5.51

1.6

0

0

灰岩

粘土岩

较稳定

1.55

32

0.5~3.5

2.2

B2煤层

0.45~1.88

0.88

0

0

灰岩

粘土岩

较稳定

1.6

32

1.2.4矿井煤质情况

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矿井所开采的C1、B4、B3、B2煤层均以灰黑色致密状半亮煤为主,次为半暗煤、暗淡煤,多具镜煤条带或线理分布,似金属光泽、金刚光泽条痕黑色、性脆,断口参差状及平坦状,杂质含量少,约5%,以粘土为主,呈细小条纹及小透镜体顺层产于煤层中,其次局部可见黄铁矿细脉分布。

各煤层煤岩、物理性质特征见表2-8。

表2-8各煤层煤岩、物理性质特征表

煤层

名称

煤岩类型

物理性质

结构

构造

燃烧

试验

宏观煤

岩类型

显微煤岩类型

颜色

条痕

光泽

断口

 

C1

暗淡型

半暗型

半亮型

丝质亮煤

半凝胶化

丝质亮煤有结构丝质体丝质亮煤

灰黑色

似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参差状

细条带状

线理状

均匀状

层状

似层状

无烟

无焰

不膨胀

不粘结

 

B4

半亮型

半暗型

暗淡型

丝质亮煤半凝胶化

丝质亮煤有结构丝质体丝质亮煤丝质暗亮煤

灰黑色

似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半金属光泽

参差状

似平坦状

条带状

细条带状

线理状

均匀状

层状

似层状

无烟

无焰

不膨胀

不粘结

 

B3

半暗型

半亮型

暗淡型

丝质亮煤半凝胶化

丝质亮煤

灰黑色

似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半金属光泽

参差状

似平坦状

细条带状

线理状

均匀状

层状

似层状

无烟

无焰

不膨胀

不粘结

 

B2

半暗型

半亮型

暗淡型

丝质亮煤半凝胶化

丝质亮煤有结构丝炭质体丝质亮煤

灰黑色

似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半金属光泽

参差状

似平坦状

细条带状

条带状

线理状

均匀状

层状

似层状

无烟

无焰

不膨胀

不粘结

2、煤的化学性质、分类及工业用途

根据矿山提供的四川省煤炭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检测报告”,同时参考《四川省珙县芙蓉矿区珙县二、三号井田精查地质报告》中的煤质分析结果,C1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见表2-9,B4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见表2-10。

B3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见表2-11,B2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见表2-12。

表2-9xxxxx煤矿C1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

类型

项目

原煤

变化范围

平均

水分Mtd(%)

0.34~2.23

1.19

灰份Ad(%)

28.95~48.06

39.07

挥发份Vd(%)

7.22~22.69

14.97

固定炭FCd(%)

78.76~87.96

83.64

全硫St,d(%)

2.54~17.41

6.56

发热量Qnet,d(MJ/kg)

17.48~24.81

20.60

煤质分类

高灰(HA)高硫(HS)低热值(LQ)无烟煤

表2-10xxxxx煤矿B4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

类型

项目

原煤(精查报告)

原煤(开采取样)

变化范围

平均

单样

水分Mtd(%)

0.58~2.54

1.20

1.04

灰份Ad(%)

22.71~41.26

29.71

23.41

挥发份Vd(%)

7.72~19.08

13.63

10.38

固定炭FCd(%)

84.38~89.06

87.00

66.21

全硫St,d(%)

1.12~8.52

4.16

1.63

发热量Qnet,d(MJ/kg)

18.86~27.01

24.08

煤质分类

高灰(HA)高硫(HS)中热值(MQ)无烟煤

表2-11xxxxx煤矿B3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

类型

项目

原煤(精查报告)

原煤(开采取样)

变化范围

平均

单样

水分Mtd(%)

0.44~2.20

1.25

0.67

灰份Ad(%)

21.78~48.05

31.49

23.53

挥发份Vd(%)

6.94~17.61

12.52

9.54

固定炭FCd(%)

85.58~90.05

88.43

66.93

全硫St,d(%)

0.24~5.39

2.17

1.52

发热量Qnet,d(MJ/kg)

16.73~27.49

21.71

煤质分类

高灰(HA)中高硫(MHS)低热值(LQ)无烟煤

表2-12xxxxx煤矿B2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表

类型

项目

原煤

变化范围

平均

水分Mtd(%)

0.48~3.81

1.32

灰份Ad(%)

22.77~44.83

31.49

挥发份Vd(%)

6.46~20.56

12.53

固定炭FCd(%)

87.07~92.18

89.69

全硫St,d(%)

0.14~2.01

0.44

发热量Qnet,d(MJ/kg)

17.09~27.13

23.67

煤质分类

高灰(HA)特低硫(SLS)中热值(MQ)无烟煤

根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及表2-9~表2-12分析项目,新设的矿区范围内C1煤层属高灰(HA)高硫(HS)低热值(LQ)无烟煤,B4煤层属高灰(HA)高硫(HS)中热值(MQ)无烟煤,B3煤层属高灰(HA)中高硫(MHS)低热值(LQ)无烟煤,B2煤层属高灰(HA)特低硫(SLS)中热值(MQ)无烟煤。

可作为民用煤和工业动力燃料用煤。

1.2.5矿井水文地质

1.2.5.1水文情况

矿山开采C1、B4、B3、B2煤层,未来矿山开采标高为+650~+475m,矿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润浸沟为+500m(主井口外的xxxxx沟谷标高),+650m标高以上大部已为采空区,保有煤炭资源绝大部分在在浸蚀基准面以上,且煤层离地表距离相对较远,故地表水对地下采煤活动影响较小。

矿区出露地层有:

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飞仙关组(T1f)、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和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地层。

出露的岩层主要为碎屑岩类、岩浆岩类及碳酸盐岩类三大类:

岩浆岩、碎屑岩类富水性弱,碳酸盐岩类富水性较强。

矿区西起F29断层附近,东至熊家坪以东200m,为典型的侵蚀切割中低山地貌。

矿区最低点为西北部xxxxx,海拔标高约+500m,系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最高点为矿区南部小山坡,海拔标高+1122.5m。

矿区少有泉点出露,沟谷发育,矿区范围内沟谷发育,多为季节性冲沟,均汇入矿区中部的邓家河。

矿区总体呈单面山地地貌,为一大致向北东倾斜的单斜蓄水构造。

在矿区范围内,C1、B4、B3、B2煤层待采范围主要分布+650~+475m标高,依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珙县xxxxx煤矿调整矿权设置范围的复函》(川国土资函【2010】120号)批复的矿区范围,可采煤层最低准采标高为+475m。

经核实,矿区最底开采标高为+475m(B4煤层),矿井最低排泄面标高+475m,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之下。

1.2.5.2地下水类型

区内地下水类型包括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三类。

(1)第四系孔隙水

赋存于零星分布的第四系残坡积层中,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径流快,动态变化大,富水性弱,且含水量小,一般在沟谷中以泉或以散溢流形式排泄或补给下伏裂隙水。

(2)基岩裂隙水

赋存于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3x))的泥质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中,这两层含水层在矿区范围内出露面积广泛,除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外,尚接受上覆第四系孔隙水补给。

因其岩性为一套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炭质泥岩相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