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6803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

《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docx

文艺心理学真题精选

  [填空题]1试谈谈潜动机的品格和内在机制。

  参考答案:

潜动机有某些羞于启齿的成分。

由于不符合意识自我的价值观念,难以获得认同。

潜动机只能隐藏在阈限之下,客观存在是真正的动力源。

潜动机的内在机制表现为直觉表象;外在机缘;情绪情感;解构重构等,创作潜动机十分复杂,千万不能把它简单化。

  [填空题]2唤醒理论

  参考答案:

又称为“规范与审美愉悦的关系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

他发现,随着刺激重复出现和时间的推移,表象间的新奇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引申到审美领域,引发审美愉悦的唤醒有两种,一是渐进性唤醒,一是亢奋性唤醒。

  [填空题]3内觉体验

  参考答案:

深层心理内容在创作主体的有意调动和其他因素的刺激下会以不同方式显现为意识水平的心理活动。

对于这种心理活动,称之为内觉体验。

  [填空题]4潜意识

  参考答案: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

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是一种被压抑的东西。

人的精神的绝大部分是潜意识的部分。

  [填空题]5动机簇

  参考答案:

动机簇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成的丛簇现象。

  [填空题]6集体无意识

  参考答案:

这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命题。

集体无意识是指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

它不为个体显意识所掌握,集体无意识的意义远在个体无意识之上。

  [填空题]7审美意象的一般特征与类型是什么?

  参考答案:

审美意象的一般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其与外在物的关系而言,意象并不指涉固定的单一之物。

  其次,审美意象是包含着理解、评价和情感倾向的复合性心理构成。

  第三,从心理功能上看,审美意象将主体心灵引向超越现实的自由之境,指向主观体验。

  审美意象分为“思想的图解”与“象征性图式”两大类。

  [填空题]8自卑情结

  参考答案:

是阿德勒动机理论的重要解释概念。

原指源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兼指因种族歧视造成少数民族儿童的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人有之的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肋,但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

  [填空题]9集体无意识向潜意识转换的关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集体无意识向潜意识转换有三个关节点。

  

(1)原型意象:

原型意象是转换的枢纽,没有它,集体无意识无从转换。

  

(2)自主性:

自主性有两个含义:

一是原型意象有自主性。

二是从激活到外化为作品,原型意象是一个自动运行过程。

  (3)梦幻形式:

被集体潜意识操纵的作品,大都呈现为梦幻形式。

因为:

第一,艺术家是不自由的。

第二,集体潜意识是混沌的。

  [填空题]10需要层次理论

  参考答案:

马斯洛充分意识到了需要在人的内心世界中的地位,勾画了人的需要的构成和层次性特点。

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成了七个层次,分别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

  [多项选择题]

  11、集体无意识向潜动机转换的关节点是()。

  A.人格个性

  B.原型意象

  C.自主性

  D.隐喻性

  E.梦幻形式

  参考答案:

B,C,E

  [填空题]12自我实现理论

  参考答案:

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已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人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

  [填空题]13癫狂状态

  参考答案:

是创作中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是情感最充分、最强烈的表现,它的突出心理特征是以激情强化为标志,是无意识创作的突发。

  [填空题]14简述弗洛伊德对梦的论述。

  参考答案:

弗洛伊德发现和提出梦是愿望的满足,形成了梦的分析技术。

他在《梦的释义》一书中阐述了有关梦的论述。

  

(1)梦有巨大的压缩作用。

而压缩也有一种躲避潜意识监视的倾向。

同样,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

  

(2)梦总是呈现视觉的形象,绝少有抽象、无形的思想。

在梦的世界里,最为活跃和流动不定的总是与记忆有关的情绪性表象,具有很强的可再现性。

  (3)梦中的视觉形象几乎都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

也就是说,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而是一种移位了的东西。

  (4)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特别是与性有实质的联系。

梦不是什么无稽之谈,而总是有所指涉,有所意味。

  [填空题]15童年经验

  参考答案:

又称为“童年体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觉、意识等。

每个人的一生都要受其童年的“基本选择”的影响。

  [填空题]16超越体验

  参考答案:

是指艺术家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的经历和感受。

包含着对艺术趣味和文化环境的突破,对个体存在的超越。

  [填空题]17怎样评价弗洛伊德的文艺观。

  参考答案: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中既有值得肯定的,又有值得否定的。

首先,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研究的视线牵入艺术家的最幽深的内在世界的心理学家。

  其次,弗洛伊德在谈论某一个艺术理论命题时,他往往会涉及到更多的问题。

  第三,弗洛伊德作为第一个对艺术表现出极大兴趣的专业心理学家,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当然,弗洛伊德的偏频甚至肤浅也是赫然的。

第一,在总的原则上,弗洛伊德理论的非社会学倾向,不但在前提方面是不可验证的,而且在许多地方引申得有点离奇了。

  第二,假如力比多的转移、升华是必然的和普遍的,那么这种转移或升华寄托在艺术的形式之上是否都有确定的价值?

第三,因为弗洛伊德在阐述艺术心理学的问题时,基本采取“六经注我”式的态度,因而他所解释的作品不一定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最后,他对艺术的社会功能的描述暗含了一种不切实际的乐观倾向。

  [填空题]18体验的特性与艺术活动的同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体验的生命性与艺术的心灵性。

艺术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的转换状态。

艺术家体验的生命性与艺术活动的心灵性是同构对应的。

艺术的心灵性就是艺术家生命体验的审美表现。

  

(2)体验的情感性与艺术活动的意蕴性。

艺术体验的情感性可以导致艺术的深层意蕴的发现。

艺术家在体验过程中,情感灌注对象的结果,就是让对象的意蕴显露出来。

  (3)体验的“忘我”与艺术的“移情”。

  (4)体验的“反刍”与艺术的“诗意”。

  [填空题]19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

让为人的一个知觉视野具有组织起来的趋势,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

提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结论。

  二是同形论,又称为异质同构论。

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

  [填空题]20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及其创作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各派心理学家之间尽管有许多分歧,但都十分重视童年经验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认为童年时期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往往给艺术家的一生涂上一层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情感或情绪的基调。

  

(2)

  “童年经验”无论多重要,都离不开后来经验的作用。

童年经验一方面作为既成的心理事实自然会影响到艺术家对后来的人生经验的选择和吸收;另一方面,日后的人生经验也不断地浸泡、濡染、改变和重塑着早期经验。

  (3)艺术家的痛苦经验对其性格和气质的影响尤其巨大,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创作的题材选择、人物原型、情感基调、艺术风格等。

  [填空题]21简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基本观点。

或: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有什么重要特征?

  参考答案: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观点对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其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决定论的原则。

他们认为,心理决定于生活方式,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它总是积淀着社会文化历史的蕴含。

  二是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突出的贡献就是对心理和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强调意识和活动统一的原则。

  三是心理在活动中发展的原则。

他们认为人的心理有相对的稳定性,然而又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22“净化说”

  (宣泄说)的提出者是()。

  参考答案:

亚里士多德

  [填空题]23艺术家神秘体验与宗教神秘性的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艺术家的神秘体验与宗教体验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也有实质性的区别。

  

(1)艺术家的神秘体验仅仅指它具有超普通感官和逻辑理性的特点,它是对本质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反映。

艺术是对人本质的肯定。

而宗教则正好相反,是对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否定。

  

(2)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实际上只是集中表现了美感经验的特殊性。

宗教的不可知论是对人的感受力和认识能力的彻底否定,也是在人与“上帝”之间划下了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艺术家的神秘体验只表明美感经验的特殊性,并没有否定美感经验正确反映世界的可能性。

  [填空题]24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

  参考答案:

简化原则[填空题]25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明的文艺心理学现象是()。

  参考答案:

移情

  [填空题]26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是()。

  参考答案:

阿德勒

  [填空题]27经验与体验的差别在于()。

  参考答案:

经验则为生理性的

  [填空题]28以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是()。

  参考答案:

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

  [填空题]29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

  参考答案:

主要是积极意义

  [填空题]30《美学导论》的作者是()。

  参考答案:

费希纳

  [填空题]31艺术家的超越性是具体表现为()

  ()。

  参考答案:

超越现实功利;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

  [填空题]32“镜像阶段论”是()提出的。

  参考答案:

拉康

  [填空题]33艺术体验

  参考答案:

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而艺术体验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

  [填空题]34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最主要是提出了(),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艺术的解释之中。

  参考答案:

知觉概念

  [填空题]35缺失性体验

  参考答案:

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体验。

  [填空题]36马斯洛认为与高峰理论相对的理论是()。

  参考答案:

高原理论

  [填空题]37超越体验

  参考答案:

指艺术家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的经历和感受。

  [填空题]38以下属于实验心理学学派的有()

  ()

  ()

  ()。

  参考答案:

费希纳;贝里尼;吉布森;泽基

  [填空题]39归依体验

  参考答案:

归依体验是艺术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达到的神圣的境界,一种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

  [填空题]40拉康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的改造集中体现在对心理功能下属概念()

  ()

  ()的描述上。

  参考答案:

想象;符号;现实

  [填空题]41内觉体验

  参考答案:

是借用

  S.阿瑞提对那些深层心理内容的捕捉和体验常常是创造主体最艰难的心理活动的术语。

而深层心理内容在创造主体的有意调动和其他因素的刺激下会以不同方式显现为意识水平的心理现象。

艺术沉思是创作主体对自身心理世界的观照,它是在意识水平上所进行的审美体验活动,但在创作过程中意识水平之下的深层心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填空题]42艺术体验的生成有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

艺术体验的生成具有以下特征:

1、体验生成的互渗性;

  2、体验生成的意向性;

  3、回忆:

体验生成的重要形式。

总之,艺术家的体验是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心理之流。

  [填空题]43同形论

  参考答案:

是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又称异质同构论。

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

  [填空题]44体验生成

  参考答案:

指艺术家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

它多是处于两种联系中,一是与艺术家在特定时期所处的外部社会环境的联系;一是与艺术家个人经历中早期经验以及由教育和各种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反应图式的联系。

  [填空题]45缺失性体验

  参考答案:

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体验。

  [填空题]46审美阈原则

  参考答案:

是费希纳《美学导论》中体现他对审美的心理的16原则中的一种。

这一原则运用于意识水平,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使主体产生快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换言之,进入审美阈限的刺激,才有可能唤起审美愉悦。

  [填空题]47孤独体验

  参考答案:

指艺术家在世态创造过程中所感到的孤独绝望的体验心理。

  [填空题]48原型

  参考答案:

是一种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象征模式,它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传统,把历史上个别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具有约定俗成的语义关联,通过这种原型意象,我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发现文学的历史线索。

  [填空题]49体验有哪些特牲?

它与艺术活动有哪些同构关系?

  参考答案:

一、体验有生命性、情感性、“忘我”、“反刍”等特性与艺术活动的心灵性、意蕴性、“移情”和“诗意”等特性是同构对应的。

或者说,在艺术活动中凝结了个体体验的诸种特性。

没有艺术家个体的体验的特性,艺术活动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正是作家的个体体验的凝结与表现。

  [填空题]50内在形式

  参考答案:

在创作过程中,外在的生活材料要经过内化为艺术家心理体验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艺术品的内容。

这样,在艺术家的心理体验与艺术品的外在形式之间存在一个中间环节,这就是“内在形式”,美学上称为审美意象。

则是指艺术创作或艺术欣赏以及其他审美活动中主体脑海里活跃着的包含丰富意蕴的形象。

  [填空题]51童年经验对艺术家的创作有什么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1)艺术家的体验生成总是与他的童年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童年经验有艺术家的个性铸造上有重要意义。

  (3)痛苦的童年经验常常能使艺术家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博大的同情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童年的痛苦体验对艺术家的影响是深刻的、内在的,它造就了艺术家的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艺术家一生的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的过滤和析光,因此,即使不是直接表现,也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

  (5)童年经验包蕴最深厚最丰富的人生真味,可以说它本身经常就是一种审美体验。

  (6)童年经验之可贵在于它是审美的非功利的,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体验。

因而,童年经验作为建构艺术家体验生成的重要因素,比其他体验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填空题]52惯例

  参考答案:

美学家

  G.迪基认为,艺术都有自身的惯例,它是“由戏剧、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等各种艺术门类系统所构成,而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惯例”即是“每一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结构”。

  [填空题]53艺术家超越实用功利对艺术创作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艺术家的文学艺术活动在本质上是对现实的超越,艺术家如果过于讲究实际,在艺术上就很难真正有所创造。

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为了维护自己的艺术理想,常常需要做出牺牲,这即是对实用功利的一种超越。

只有超越了实用功利才能达到艺术创作成就高峰,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填空题]54情感体验作为审美意象的表现性内涵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情感体验是一种综合性心理要素,它具有整合功能,能够将各种互不相关的心理因素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情感体验召唤知觉表象,使之成为自己的感性形式的。

其次,情感体验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向感性形式的。

再次,情感体验使审美意象成为有生命的形式。

  [填空题]55是否只有信仰宗教的人才有神秘体验?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是的。

因为由神秘体验进入归依体验,丰富多样,因人而异,一般依据其归依的对象,大致分为三种比较典型的类型,二是向宗教的归依;二是向自然的归依;三是向童年的归依。

所以说,并不是只有信仰宗教的人才有神秘体验。

  [填空题]56梦与艺术创造的关系应当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首先,梦有巨大的压缩作用,而压缩也有一种躲避意识监视的倾向。

  同样,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的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

  其次,梦意是呈现视觉的形象,绝少有抽象、无形的思想,在梦的世界里,最为活跃和流动不定的总是与记忆相关的情绪性表象具有很强的可再现性;

  其三,梦中的视觉形象几乎都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戏剧性”中,也就是说,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情形形成了相当鲜明的对照,因而是一种移位了的东西;

  第四,梦具有相当的象征意义,特别是与性有实质的联系。

梦不是什么无稽之谈,而总是有所指涉,有所意味。

  [填空题]57艺术沉思时如何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的?

  参考答案:

首先,“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揭示了艺术沉思所需要的心理条件。

心理距离使人获得审美心境为艺术沉思提供了条件。

其次,平静的心境中,对被压抑在心理深层的情感储备加以“回忆”,就是艺术沉思对情感的初步把握,也是艺术情感的初级生成。

  [填空题]58普通心理学

  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普遍心理的学科,研究方法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

  [填空题]59心理活动

  参考答案:

即把审美主体的心理当做一种人类活动,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

它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多面的,不是单一的,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

  [填空题]60审美心理机制

  参考答案:

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接受过程中,语言、视觉、情感、记忆的各自功能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另外还是审美主体心理活动的社会实践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