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6952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 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docx

临县参考资料伞头秧歌山西临县丧葬礼仪下

临县丧葬礼仪(下)

第三部分守孝礼制

按照封建礼教,父母病故之后必须守制三年,就是遵循封建礼制在三年内按规定时间祭奠,其孝子也有许多清规戒律,现略述如下:

①复三在埋葬的第三天凌晨,先由孝子到墓前垒墓门,安饭桌(饭床),烧纸化钱,摆放祭品。

上午,先由配偶到坟里认亲,后孝男孝女穿着孝衣也去祭奠,并焚烧串院(纸制住宅院落)以及纸币、钱箱等。

这天中午还要酬谢亲友,就是丧事办完后,丧主家要备办酒席,请事宴上劳累过的人。

同时宴请死者生前看望过的好友,还有路祭过的人。

②做斋七(俗称过七)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和道教的兴盛,丧葬礼仪中还普遍增加了做“斋七”的追荐仪式。

即人死后每逢一个七日哭祭一次,有的还请僧人和道士诵经、共经过七次(即七七四十九天)追荐。

据说是为了超度亡灵,摆脱苦难。

“斋七”礼仪还要求备办不同的祭食。

比如有的地方是“头七”馍馍,“二七”糕,“三七”馅饼,“四七”火烧(干饼类),“五七”扁豆馅水饺,“六七”“尽七”无定食。

③过百日(俗称过百)做“斋七”以后,又有百日的追祭仪式,再到墓前穿白行奠,并将“斋七单”焚烧,谓火化大吉。

另外,百日内,还有禁忌,即孝子禁理发、夫妻不同房,禁与宾友赴宴不参与歌舞看戏,不参拜寺庙等。

此类守制之俗,今已不再遵守。

④过周年居丧的基础是孝与亲情,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节制其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表示对亡人的哀悼、思念居丧,有的地方叫服丧,有的地方叫守孝,一般是守制三年。

其实,从去世以后一直到三年守制期间,按古礼还有“虞祭”“卒哭”“入祠堂”的仪注。

丧后一周年(亦称小祥),二周年(亦称大祥),三周年(亦称谭礼、除服、脱服)孝子、执拂亲友都要到坟前祭奠,特别是对“斩衰”一服的孝子,更有严格的要求。

居丧期间,不喝酒,不吃肉,不与妻妾同房,不听丝弦音乐,不穿皮鞋华服,不能外出做官应酬等。

据说服丧期间出来做官,不仅官做不成,还要受到别人的耻笑,舆论的谴责。

违礼者会自觉不安、内疚、自责。

此外,守制三年期间,春联不用红纸。

第一个春节用黄纸,第二个春节用绿或兰纸,第三个春节用粉红色纸。

三周年脱服,就是在过三周年那天,孝男到坟前脱去孝服,换上艳装。

有的地方孝女在二周年就脱服。

另外,届时不能到坟前者,或有特殊喜事需要提前脱者,即到开花树下脱去孝服。

从此,丧葬礼仪全部结束。

第四部分礼歌与祭文范例

(一)礼生职责礼生俗称先生,是主持祭奠的司仪。

礼生应为四人。

通赞:

礼仪的总指挥。

“通”就是通领、启导的意思。

礼仪是由通赞发端。

例如每祭奠开始,通赞就吼:

“执事者各执其事,护丧者就位,丧主就位”,接着吼捺杖、盥洗、上香、献爵、供馔、供茶,每项祭礼活动,都由通赞开启。

引赞:

主要引内引外。

通赞吼什么礼,引赞就吼什么礼。

例如通赞吼:

“祭主就位”,引赞就吼“就位”。

通赞吼“行献礼献爵”,引赞即吼“诣爵尊所,施爵者奉爵”,一直按次序吼完礼歌。

文赞:

主要负有读祭文的责任。

哑赞:

除了同引赞一起引孝子赴里返外,还在祭礼过程中吼礼,但只吼三句:

“迎神”“辞神”“礼毕”,俗称礼毕先生。

办丧事一般请四位礼生,现在大都是请两位。

(二)传统礼歌

民间丧葬一般请四位礼生,即:

通赞、引赞、文赞、哑赞,以下简称:

通、引、文、哑。

①灵前礼歌(家奠礼仪)

通:

执事者,各执其事。

引:

各执其事。

通:

护丧者就位,丧主就位。

引:

就位。

通:

序立、捺杖、盥洗。

引:

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诣香案前。

通:

上香(奏乐),复位。

哑:

迎神。

通:

起杖,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行献礼,献爵。

引:

诣爵樽所,司爵者奉爵,诣灵柩前,跪。

统:

皆跪。

引:

献爵,再献爵,三献爵,俯伏。

统:

皆俯伏。

引:

兴,平身。

统:

皆兴,皆平身。

引:

复位。

统:

丧主跪,以下皆跪,读哀章。

兴,平身,盥洗,供馔(供馔时供几馔皆可,但供单不供双)

引:

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在调换孝子供馔时,引赞应多喊一声“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如不换孝子,则不必再重复)诣供馔所,司馔者奉馔,诣灵柩前,跪。

通:

皆跪。

引:

献馔,俯伏。

统:

皆俯伏。

引:

兴。

通:

皆兴。

引:

平身。

通:

皆平身。

引:

复位。

通:

丧主以下皆跪,合门以乐侑食(响工打戏,先生暂歇。

)乐止,启门撤馔。

供茶。

引:

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诣灵柩前,献茶,跪。

统:

皆跪。

行:

俯伏。

通:

皆俯伏。

引:

兴,平身。

统:

皆兴,皆平身。

引:

复位。

通:

丧主以下皆跪,焚文举哀(奏乐,孝子哭)哀止,俯伏(四拜礼)平身。

哑:

礼毕,持杖,举哀入帏(或入堂)。

(如娘舅家祭奠完之后,应喊“礼毕谢客”孝子向娘舅家磕一头)

②神前礼歌

通:

祭主(承祀生)就位。

引:

就位。

通:

上香(奏乐)复位,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平身,行献礼,献爵,跪,读祝文,叩首,再叩首,六叩首,兴,平身,跪,焚文参献(奏乐)叩首,再叩首,九叩首,兴,平身。

哑:

礼毕,除坛(鸣炮)

注:

1、祭菩萨,祭塔喝礼皆同,但塔(溪海大士)与菩萨皆为善佛,不供酒,要供清茶。

2、祭风伯、雨师神,在灵前拜礼后,要脱孝衣,更换素服。

③人前礼歌

通:

在榜者请升。

引:

已升。

通:

丧主就位。

引:

就位。

通:

捺杖,诣上位前,左酙盅(奏乐)右酙盅(奏乐)左安箸(筷子),右安箸(奏乐),请饮馔(奏乐),复位。

丧主跪,以下皆跪。

哑:

宣榜。

④请主礼歌(招魂)

1、招魂起程时礼歌:

通:

丧主就位,更衣,披青帕(奏乐)

引:

青帕披(奏乐)

通:

束朱绳(奏乐)

引:

朱绳束(奏乐)

通:

请主登程,诣坟墓前。

2、坟前招魂礼歌:

通:

祭主就位。

引:

就位。

通:

祭主跪,上香。

引:

诣坟墓前上香。

通:

行献礼,献爵,再献爵,三献爵,读请主文。

焚文化吉。

供馔,俯伏,再俯伏,三俯伏,四俯伏。

兴,平身。

解红绳。

引:

红绳解。

通:

起青帕。

引:

青帕起。

通:

披红绫。

通:

束红绳。

引:

红绳束。

通:

抱主登程,诣灵柩前。

3、回到丧院安主礼歌:

通:

抱主就位,起朱绳(奏乐)。

引:

就位。

通:

撤坛位尘。

解红绳。

引:

红绳解(奏乐)。

通:

起红绫(奏乐)。

引:

红绫起(奏乐)。

通:

披青帕。

引:

青帕披。

通:

束红绳。

引:

红绳束。

通:

安主,复位,盥洗。

引:

诣盥洗所,执水沐浴净巾,诣香案前。

通:

上香(奏乐),复位,鞠躬,拜(凡四拜礼)平身。

行献礼。

(捧两盅酒,到主前和柩前)。

引:

诣爵尊所,司爵者奉爵,诣灵位前(去两个孝子,一个跪主前,一个跪柩前)献爵,跪。

通:

皆跪,读告文(安主文)。

引:

俯伏。

通:

皆俯伏。

引:

兴。

通:

皆兴。

引:

平身,复位。

通:

丧主跪,以下皆跪,读安主文。

供馔。

引:

诣供馔所,司馔者奉馔,诣灵位前,献馔,跪。

通:

皆跪,以乐侑食(奏乐)乐止撤馔。

引:

俯伏。

通:

皆俯伏。

引:

兴。

通:

皆兴。

引:

平身,复位。

通:

供茶。

引:

诣供茶所,司茶者奉茶,诣柩位前,献茶,跪。

通:

皆跪。

引:

俯伏。

通:

皆俯伏,

引:

兴,

通:

皆兴。

引:

平身,复位。

通:

丧主以下皆跪,焚文化钱(奏乐)俯伏,兴(凡四拜礼)平身。

哑:

礼毕安主,持杖入堂(入帏)。

⑤亲奠、客奠礼歌

通:

祭主就位。

引:

就位。

通:

上香。

引:

诣香案前,上香。

通:

鞠躬,拜,兴(凡二拜礼)行献礼。

引:

诣爵尊所,司爵者进爵,诣灵柩前,跪,献爵,再南爵,三献爵,读祭文。

俯伏,兴,平身。

通:

鞠躬,拜,兴(凡二拜礼)兴,平身,焚文化钱。

⑥谢后土礼歌。

通:

执事者,各执其事。

引:

各执其事。

通:

谢土官(现为土工)就位。

引:

就位(告者立北向,执事二人其后)

通:

鞠躬,拜,兴(凡四拜礼,告者与执事者皆拜)上香。

引:

诣香案前,上香,斟酒(执事者一人执酒西向,一人执盏东向,跪告者,注酒于盏,反注取盏)

通:

斟酒。

引:

献酒(倾酒于地)读祝文。

跪,叩首,再叩首,三啊首。

(行三跪九叩首礼),兴,平身,复位。

哑:

礼毕。

(三)祭文范例

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

紧接着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祭文内容要简短,语言要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沉痛之情。

过去的祭文,多以韵文,现在尽量通俗易懂,有的先有一段导语,后编唱词,用民歌调演唱,很受群众喜欢。

祭文结尾用“尚飨”。

尚,希望也;飨,设牲醴以品尝也。

下面略举几例,供参考。

(1)古祭文范例

1、祭祖父文(例一)

公元一九△△年△月△日,孝孙△△△等,谨以薄酒时肴致祭于

显祖孝△△太府君之灵曰:

鸣呼,我祖之德,忠厚贤良,我祖之功,恩泽无量。

方期托我,百岁称觞。

胡天不祜,遽尔魂亡。

哀哀孙子,号泣徬徨。

爰陈牲醴,奠献于堂。

帷希祖灵,鉴不可忘。

是歆是享,来格来尝。

呜呼哀哉!

尚飨!

祭祖父文(例二)

公元一九△△年△月△日,剂期孙△△△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

先祖父△△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曰:

祖父去世,年仅七旬。

奔波劳碌,终生耕耘。

风雨无阻,不避艰辛。

勤俭持家,生活平稳。

教育吾辈,克已恭人。

对待敌友,爱憎分明。

维护集体,不讲私情。

祖父之德,足启后人。

老当益壮,宜寿长春。

无奈不测,急病缠身。

一卧不起,迅速辞尘。

呜呼祖父,百喊不闻。

肝肠断绝,血泪沾巾。

哀号祭奠,悲痛难陈。

黄泉有觉,来品来尝。

呜呼哀哉!

尚飨!

2、祭祖母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孙△△△虔具清酌时馐,致祭于

先祖母△△老孺人之灵前而哀曰:

天苍苍,地茫茫,我哭祖母别家堂,千呼万呼不闻应,捶胸顿足断肝肠。

我伶丁弧苦、幼失爹娘。

饥寒交逼,艰难成长。

祖母苦心,含泪扶养。

相依为命,甘苦共尝,形影相吊,寒暑相望。

希我成人,山高永长。

孙无祖母,骨早抛霜。

祖母无孙,自绝路旁。

今我长大,配偶成双。

云开日出,初见阳光。

童子扑怀,天伦刚享。

敬奉馀年,晨昏周祥。

唯愿祖母,长寿无疆。

无奈黄天不祜,一病卧床。

气息奄奄,速归帝乡。

喊地地不应,呼天天不响。

祖母恩祖母,你死得太早,走得太忙。

你劳苦一生,晚福未享。

我深恩未报,只有悲伤。

悲伤!

号泣祭奠,怎表衷肠!

愿祖母地下有灵,来品来尝。

祖母,祖母,你安息吧!

呜呼哀哉!

尚飨!

3、祭父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男△△等,谨以清酌时馐祭于

显考△△府君之灵前曰:

呜呼,痛维吾父,年仅六旬。

偶染微恙,一病亡身。

嗟余不孝,祸延严君。

号天泣血,泪洒沾尘。

深知吾父,毕世艰辛。

勤耕苦种,日夜忙奔,创家立业,俭朴忠信。

处世有道,克已恭人。

至生吾辈,爱护如珍。

抚养教育,严格认真。

如斯人德,宜寿百旬。

俾为吾女,定省晨昏。

侍奉敬养,略报深恩。

胡天弃我,一别吾分。

魂游冥府,百喊不闻,瞻望不及,音容莫亲。

哭断肝肠,情何以伸,兹当祭奠,聊表孝心。

化悲为俭,化痛为勤。

继承遗志,成家立身。

先父九泉有灵,来尝来品,呜呼哀哉!

4、祭母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孝男△△等虔具素酒醴之奠,致祭于

先慈之灵前,吊之以文曰:

生死永诀,最足伤神。

不幸吾母,一别辞尘。

魂迷屺岭,风日之曛。

忆思吾母,克俭克勤。

奉待翁姑,恭敬孝顺,娌妯共处,相爱相亲。

迨生永辈,苦育成长。

筹谋婿娶,万苦千辛苦。

职尽内助,居贱食贫。

劳劳碌碌,以度长春。

具斯淑德,宜寿百旬。

菽水承欢。

略报深思。

胡天不祜,过早亡身。

哀哀儿女,百喊不闻。

薄酒祭奠,聊表微忱。

愿母九泉有觉,来赏来品。

呜呼哀哉!

尚飨!

5、祭伯(叔)母文

岁次甲子,△月△日,侄儿△△△、△△△等,虔具清酌时馐之奥,致祭于

先伯—(叔)母△△△老孺人灵前,吊以文曰。

噫嘻伯(叔)母,扶我犹子。

养育提携,亲如慈母。

伯(叔)母一生清贫,居贱食苦。

昼耕夜织,不避寒暑。

筹谋家业,内外驰驱。

服待姑嫜,尊敬爱护。

和于娌妯,不骄不妒。

左邻右舍,皆称贤妇。

胡天不祜,过早作古。

慈容渺渺,不可再睹。

犹子悲伤,无法弥补。

反哺之情,向谁倾诉。

聊具祭筵,旨酒为鲁。

一滴入泉,表我心腑。

伯(叔)母,伯(叔)母,你地下有灵,速来吞吐。

呜呼哀哉!

尚飨!

6、祭兄(弟)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恭弟△△△、△△△等,时以同羞之奠,致祭于

吾兄△△之灵前前曰:

惟弟与兄,同气情深。

少小共被,长大同衾。

兄友弟恭,患难同心。

支撑门户,兴旺可钦。

晴天霹雳,诀别于今。

往事已矣,雁群散分。

门庭萧索,痛切同根。

棣萼凋射,兄意别亲。

浮土一堆,野冢藏身,黄沙白草,寥落英魂。

悲风哀号,蓬绕弧坟。

杜鹃啼血,惨不忍闻。

吾兄何在,睹物思人。

阴阳相隔,寻觅天津。

悼念吾兄,情何以伸。

爱奠椒浆,酒洒言陈。

吾兄有觉,鉴此香薰。

呜呼哀哉!

尚飨!

7、祭夫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贱妻△△△闻夫不幸去世△日,远具庶羞之奠,谨向

先失△△△之亡灵吊以文曰:

呜呼我夫,恩爱同宿。

白发齐眉,犹嫌短速。

胡天不祜,中年分途。

同林好鸟,你归冥府。

悲痛欲绝,昏迷于路。

心绪茫茫,只有号哭。

欲见无缘,凄凉寂寞。

吊以斯文,远方祝托。

临天祭拜,心何徬徨。

先夫地下有灵,来品来尝。

呜呼哀哉!

尚飨!

8、祭妻文

岁次丙寅△年△月△日,不德夫△△△特以时馐果品,致祭于

亡妻△△△之灵前曰:

呜呼我妻,一生艰辛。

日耕夜织,苦度长春。

服待翁姑,谦让恭温。

夫妻恩爱,相敬如宾。

养儿育女,诲训成人。

操持家务,百事殷勤。

宜家宜室,德淑品顺。

如斯贤良,应寿百旬。

胡为门衰运卮,挽留天津。

一病归天,魂散魄分。

速去冥府,弃世辞尘。

生死诀别,百喊不闻。

同林寂寞,泪湿衣巾。

阴阳间隔,怎把言陈。

灵前吊祭,义尽情分。

奠酒一杯,微表爱恩。

九泉有知,来尝来尝。

哀哉!

尚飨!

(2)今祭文选载

例一祭夫文

公元2005年农历×月×日,贱妻×××谨以时肴美味致,祭于亡夫之柩前曰:

纸絮纷纷如泪淋,

昏昏沉沉跪灵棚。

心思遗容忆往事,

手托旧物想亲人。

半百夫妻恩似海

古稀鸳鸯情如松。

今日顿失撑天柱,

撕心裂肺哭夫君。

(唱)①响工家直耳听,

打起锣鼓定起音,

泪水哭干浑身疼,

还想在灵前哭几声。

(唱)②新年新月迎新春,

家家户户挂红灯,

唯有我家遭不幸,

孩们哭得泪泪淋。

③天昏昏来地沉沉,

那里再去找亲人,

看见旧物想旧情,

越思越想好伤心。

④看现在想从前,

天配咱一对好姻缘。

恩恩爱爱几十年,

谁也没啦来高言。

⑤想起过去真苦难,

咱家穷得响丁旦。

你到招贤去贩炭,

腿上破烂好几绽。

⑥我在家里把孩子看,

常常想你脑畔上站。

等也等来盼也盼,

就是不见我的汉。

⑦天昏昏路漫漫,

终于等你回家转。

担得一百二十斤炭,

浑身造成黑圪旦。

⑧过去虽然受可怜,

不愿地来不愿天。

夫妻恩爱苦也甜,

不觉过去了几十年。

(以下20段省略)

例二祭妻文

公元一九△△年△月△日,不德夫△△谨以家食常饭致祭于贤妻之柩前,吊之以文而哀曰:

贤妻伴我几十年,

恩恩爱爱心相连。

日耕夜织苦熬挣,

起早摸黑无怨言。

尊老爱幼待翁姑,

邻里相处讲和谐。

三男两女苦培育,

孙子外孙绕膝前。

家大业大世务大,

谁不夸你好人缘。

如此贤良当长寿,

合家欢乐度晚年。

可恨黄天不保佑,

谁知疾病把身缠。

数月医疗不见效,

一命呜乎归西天。

为夫不由眼落泪,

悲悲泣泣忆往年。

你在居舍忙家务,

我在地里务庄田。

起鸡叫来睡半夜,

同心同德建家园。

再看今天多寂寞,

叫我空房守孤单。

谁来和我把话叙,

谁来夜间共我眠。

哭天喊地无人应,

思绪绵绵哭灵前。

贤妻如若有往缘,

听我细细话当年。

唱《董氏女调》

1、老汉我灵前来祭奠,

朝前看了朝后看。

孩们白朗朗地跪一院,

不由我泪珠连成串,

心里乱。

2、人生在世要有伴侣,

夫唱妇随才和美,

如今不幸两分离,

谁也不能再见谁,

真伤悲。

3、左盘算右盘算,

越想心里越发乱,

虽然有来又有回,

谁来等候我死老汉(xie)

你照见。

4、一辈子没穿又没吃,

紧紧困困过日子,

我又好强由我着,

如今后悔也来不及,

肚里厥。

5、几十年叫你受劳累,

给咱扶育大五个戏(孩),

跟上我受了不少制,

我还对你常生气,

对不起。

6、我浪荡没心垂,

从来不问你有甚病(bi),

初七我也在坑上睡,

晓不得你甚时要下命(mi),

不着意。

7、对不起对不起,

一辈子没啦关心你,

如今我双膝跪灵底,

知心话儿在心里,

说几句。

8、我从小丧母亲,

居舍没啦个持家人,

你十四岁进了门,

家务全靠你硬顶,

苦不轻。

9、动不动我就把气生,

吹胡子来瞪眼睛,

你总是不言不语也不顶,

原谅我是个直圪筒,

多宽容。

10、年轻时我脾气真不小,

一辈子想改也改不了,

你一贯善良对我好,

从不寻事跟我吵,

我知道。

11、黑间睡不着来回想,

越想越觉你有涵养,

照料我爹更周祥,

素子比我儿还强,

都夸奖。

12、孩们从小上学校,

不旷课来不迟到,

人家说你的好传教,

尊老爱幼有礼貌,

都知道。

13、受苦受累还好说,

最怕精神受打击,

前年没啦了咱大小子,

心锤如同刀子割,

伤剔骨。

14、我浪粗你心细,

怕你苦闷惹下病,

大女接你到天水,

广州深圳旅游去,

图安慰。

15、千好万好说不尽,

老天对你不公正,

没啦得病就要命,

这样的“回首”也难挣,

也幸运。

16、论你岁数也不小,

那也你太走得早,

我气噘痨嗽病不少,

能些我把你顶了,

天不交。

17、我的裤我的袄,

你打垛得一包又包,

如今突然你走了,

翻箱捣柜到处找,

找不着。

18、家里的事情你未倚托,

两眼一闭话不说,

我也今年七十七,

黄泉底下且等着,

先安息。

例三、主祭文(祭母文)

公元一九九二年九月十六日不孝男△△,不孝女△△、△△等,谨以家食常饭致祭于先妣大人之灵前,吊之以文曰:

天昏地沉,风凄雨冷。

生死永诀,黯然伤神。

母亲不幸,驾返瑶城。

魂迷凤岭,哭叫无声。

追忆老母,贤淑一生。

善良处世,克俭克勤。

奉待公婆,孝敬温淳。

妯娌共处,相爱相亲。

生养我等,苦育成人。

筹谋婚嫁,万苦千辛。

职尽内助,居贱食贫。

和睦邻里,厚待亲朋。

如此淑德,宜寿百旬。

胡天不佑,疾患缠身。

哀哀儿女,求医问诊。

无奈回天,寿终内寝。

哭天喊地,难留母存。

兹当午奠,聊表孝心。

化悲为忠,化育为诚。

化哀为俭,化伤为勤。

继承遗愿,耀祖光宗。

慈母有灵,保佑子孙。

家业兴旺,万事享通。

响工打调定起音,

吹起“孟氏哭长诚”。

1、不孝儿跪灵前两眼泪淋淋,

哭一声老妈妈西惶苦命人,

多少年受苦受罪没过好光景,

这二年正好活你疾病缠一身。

2、妈妈你今年才六十几岁,

不着意正月里得了重病(bi),

又吃药又输液法法耍济(尽),

盼妈妈常活在我们跟底。

3、总以为如今的医药发达,

总以为吃药输液妈妈能差,

总以为能再享天伦之乐,

不着意救不下你老人家。

4、妈妈你看门照孩谨谨慎慎,

家里头你收拾得干干净净,

我们上班走了呀放放心心,

以后谁再给儿我照照应应。

5、孩儿们跪灵前叫声老妈妈,

不由得泪颗颗泼啦啦啦啦,

心里头有很多对你说的话,

咱母子们一起再啦沓啦沓。

6、回想起妈妈你一辈子可怜,

一幕一幕象电影呈现儿眼前,

人间的酸甜苦辣妈妈全尝遍,

提起来不由得两眼泪涟涟。

7、我李家在城里几代贫穷,

没房住没地种打忙蹭工,

你十四就进了咱的家门,

洗锅做饭担水担炭一天没停。

8、苦命的我爹爹三岁失了娘,

兄弟们五六个爷爷难扶养,

十二岁上当学徒到了缝纫厂,

提茶壶倒夜壶学得缝衣裳。

9、出师后买机子城里自经营,

铺子多顾客少生意也不红,

背上机子跑兴县一年常出门,

开支大挣钱少顾不了咱家庭。

10、家里头没吃没喝儿女又很多,

大的叫小的哭父母难抚养,

一家人家七八口子少吃没衣裳,

我爹乃抚养不了全凭我的娘。

11、妈妈你经历的苦处说不完,

一年四季打忙工甚么事都干,

又装窑又出窑经常去背砖,

灰土野马脊背磨烂造成黑圪旦。

12、城里的机关上要把地房修,

那里有工程马道就往那里走,

引上我提泥榨灰背砖扛石头,

有一回受了伤母子泪水流。

13、白天价打忙工妈妈不在家,

到黑了缝纫社衣裳要搂一卡,

缝边边锁眼眼还要缀圪垯,

一直要熬炼到鸡叫临明价。

14、烧在前吃在后没炭做不熟饭,

常记得新窑院燎坑里拣蓝炭,

跌下一块红燎炭把脊背也烧烂,

疼得咱母子俩跑也跑不办。

15、我爹爹每月最多能挣二十块,

一家人家供应粮根本不够买,

有上顿没下顿锅也揭不开,

逼得妈妈搡树叶山上挖苦菜。

16、城里头蔬菜摊子你也是常客,

人家是挑挑拣拣花钱买好的,

妈妈是人家扔下往回乱拾掇,

拈回来洗刷干净煮得交我们吃。

17、为挣两个零花钱妈妈常喂猪,

担泔水煮猪食一天价常操谋(忙),

挣得钱供我们上学去读书,

当时候在城里咱家最西和(惶)。

18、为我们爹爹乃逼得下煤矿,

二年后回家来遇上“六二压”,

我爹爹少本没事人前说不上话,

全凭妈妈跑前跑后户口才安下。

19、最难忘六六年文化大革命,

红卫兵要拆地房给咱下了令,

我爹爹不在家主意没人定,

逼得妈妈没办法由人来团弄。

20、红卫兵把铺盖扔在圐圙街,

给咱寻得地房是不多一点点,

饭也做得吃不里火灶还走烟,

全凭妈妈修修补补且活了好几年。

21、住在那小地房还人家往起断(赶),

搬到东搬到西搬了好几遍,

本来穷瞎折腾花了不少钱,

最后才安落下住在这个院。

22、刚搬到这个院咱傻傻巴巴,

人穷了总觉得谁也看不起咱,

有上顿没下顿经常向人借,

一家人家度难关全凭好邻家。

23、妈妈你没文化一辈子受抉制,

一心一意供垫得出些好子弟,

为供我们姊妹们买书交学费,

逼得妈妈婆姨人拉了大锯。

24、好不容易我姐姐长到十七八,

好心人招护得给她找工作,

到太原当工人离开咱居舍,

从此后咱家里稍微有活法。

25、妈妈你拉大锯受过不少罪,

到酷暑太阳下晒烂赤脊背,

到隆冬锯末渣里把脚也冻坏,

拉了六年大锯你没啦说辞退。

26、可怜的我爹爹太原打忙工,

有一天不着意电报来家中,

说爹爹中了毒危急十万分,

妈妈你婆姨人连夜就起身。

27、到太原我爹爹抢救无效果,

死在外地举目无亲难住我的母,

好不容易拉回临县回到咱住处,

爹爹才五十岁死得实在苦。

28、好不容易把爹爹拉回咱家来,

拉回来穷得咱实在没法埋,

寻得几个打墓的很快往出抬,

老天爷爷对咱家就是这安排?

29、简简单单把爹爹总算埋出去,

撂下我的两个妹妹都是才几岁,

我姐姐擒着泪对爹来回忆,

提起来一件事全家心里气。

30、我爹爹常穿得补底纳补底(丁),

五十年没啦穿过一件好内衣,

打忙工水泥袋子口线全攒起,

织得个线背心爹爹心欢喜。

31、当时候老妈妈你才四十六,

要守守不住,要走不能走,

孩儿我人虽小有志有骨头,

收拾起来当兵去为娘分忧愁。

32、当了兵四年多经常心里想,

总觉得穷人子弟和人不一样,

在部队刻苦攻读立功受嘉奖,

学得一套好本领报答我的娘。

33、在部队省吃俭用不忘老母亲,

津贴费三块五块常捎咱家中,

自己知道爹死后再靠不上人,

往后的家庭重担还得我来撑。

34、儿复原分配工作经济翻了身,

妈妈你持扯得给儿结过婚,

妈高兴儿高兴全家都高兴,

快到享福妈妈你突然得了病。

35、医院检查妈妈你得了肝硬化,

孩儿我一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